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采用种皮透水性测定、生活力测定、种皮和种胚甲醇提取液测定等方法,对羊角槭基本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角槭种子呈压扁状卵圆形,由外种皮、内种皮、种胚和子叶组成,无胚乳;种子千粒质量50.88g,其中种皮占完整种子质量的79.55%以上;种子中空籽和败育种子比例达63.81%,反映出较高的种子败育率;饱满的种子中有生活力者占56.67%;种皮具有一定的透水性,种皮和种胚甲醇提取液对白菜籽发芽有抑制作用,说明羊角槭种子自身含有发芽抑制物可能是导致种子深休眠的主因。  相似文献   

2.
南京椴种子贮藏及发芽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南京椴种子的休眠机理和发芽条件进行了探讨。共设定2个处理:剪破种皮、热水处理(40℃)和3种贮藏方法:室内混沙堆藏、露天坑藏、自然贮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剪破种皮、热水处理都没有发芽,说明南京椴种子的体眠不是种皮限制所引起的。3种贮藏方法的种子都要经过长达近440d的时间,让种子历经低温-高温-低温的变温阶段,均能不同程度地打破种子的休眠,因而认为南京椴种子休眠属于生理休眠。3种贮藏方法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5.23%、4.98%和2.66%。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羊角槭的种胚发育与萌发抑制机制,获得破除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有效方法,以提高种群繁育效率,扩大羊角槭种群数量以缓解目前极度濒危的生存现状。【方法】连续3年调查统计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2株人工种植羊角槭种胚发育结实情况,通过白菜种子发芽试验研究种子不同部位(外种皮、内种皮、种胚)的萌发抑制作用,并通过不同处理(剥除外种皮、激素浸种与低温沙藏)探索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的方法。【结果】羊角槭种胚发育不良且存在单株个体间差异,3年平均饱满种胚率仅9.73%~33.98%,饱满种胚平均生活力52.22%,饱满种胚率低于其他槭属植物。羊角槭内、外种皮与种胚均存在萌发抑制物质,外种皮与种胚提取物对于白菜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更强;内源ABA含量测试发现,种胚ABA含量最高,达1 818.58 ng·g~(-1),其次为外种皮1 053.34 ng·g~(-1)、内种皮859.05 ng·g~(-1),种子内各组织的萌发抑制作用与内源ABA含量直接相关;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剥除外种皮、激素浸种与低温沙藏)打破休眠试验发现,未剥除种皮种子低温沙藏及种子剥皮室温沙藏均不能萌发,而剥去外种皮种子经一定时间的低温沙藏可打破胚休眠,使得种子萌发率提高到30%;剥去外种皮种子进行不同激素(GA_3,6-BA)、不同浓度与浸种时间处理,发现激素浸种时间对于羊角槭种子发芽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浸种激素种类或浓度均对羊角槭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P0.05);对剥除外种皮种子配合适当浓度的外源激素(GA_3,6-BA)浸种处理再行低温沙藏可提高羊角槭种子发芽率,其中以100 mg·L~(-1)GA_3或200mg·L~(-1)6-BA浸种12 h效果最好,种胚发芽率分别达到46.67%与43.33%,可作为羊角槭打破休眠促进萌发的适合方法推荐应用。【结论】羊角槭种子败育率高、空瘪现象严重,这与花粉供应限制有关,异株授粉作为自交补充有助于授粉成功、胚发育,在构建保护群落时应避免分散、零散的种植,减小个体间距、促进异交结实,以提高种群繁育效率;羊角槭种子同时存在外种皮强迫休眠和胚休眠,内源ABA是种子萌发的主要抑制物质;通过剥除外种皮结合激素浸种、低温沙藏能够提高种子萌发率。该研究对于扩大羊角槭种群规模、实现这一极小种群树种的种群恢复与可持续保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双核冬青种子休眠原因与萌发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双核冬青种子的休眠原因和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双核冬青属于综合深休眠。种壳约占种子风干质量的74.7%,种子透水性良好,透气性差,是强迫休眠的主要原因。种皮和胚乳(胚)内含有抑制物质,但是否影响种子休眠和萌发有待进一步研究。种子成熟时种胚未发育完全,需要生理后熟。浓硫酸处理可以有效减轻种皮的质量,减弱种子的机械束缚力,增强了种子的透气性;30min+500mg/kgGA3+暖温(恒温20℃)层积处理,层积55天时种子即开始发芽,270天时发芽率可达21.5%。对照种子颗粒未发。  相似文献   

5.
''''紫梗籽银''''桂种子休眠原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紫梗籽银’桂种子种皮结构的电镜扫描、种子发芽率、生活力、种皮吸水量测定以及种子不同部位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影响的试验,初步探讨了‘紫梗籽银’桂种子的休眠原因。结果表明,‘紫梗籽银’桂种子坚硬的外种皮不是引起休眠的原因,种子的休眠可能是由于种皮和种仁内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毛果含笑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其休眠的破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果含笑为分布于云南的珍贵绿化观赏树种,其种子具有休眠习性。为解决毛果含笑种子的有效繁殖问题,从种子的形态结构,种皮的透水性、种子中的萌发抑制物质测定,种子的生活力测定及其种子萌发试验等方面,对毛果含笑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破除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胚发育不完全和种子所含的萌发抑制物质是导致毛果含笑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毛果含笑种皮具有较好的透水性,与其休眠的关系不大,由此可认为毛果含笑种子的休眠类型为形态生理休眠;用蒸馏水浸泡或赤霉素液浸泡种子均可有效破除毛果含笑种子休眠,促进其萌发。  相似文献   

7.
青钱柳种子休眠机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青钱柳种子具有深休眠特性。对青钱柳离体胚及不同处理种子的萌发试验、种壳透水性和透气性测定以及种子各部分内源抑制物质的提取、生物测定和鉴定等的研究表明:1)青钱柳种胚基本不存在休眠,果皮和种皮存在一定的机械束缚和透水、透气性障碍,果皮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质是引起青钱柳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2)种子各部分甲醇浸提液的生物测定结果说明,青钱柳种子各部分均含有内源抑制物质,抑制活性为果皮>种皮>完整种子>种胚。3)对抑制活性最强的果皮甲醇提取液采用系统溶剂法进行初步分离,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各分离相中乙醚相的抑制活性最强,GC-MS鉴定结果显示乙醚相中相对含量为35.09%的组分是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香草酸。研究结果首次较系统地阐明青钱柳种子的休眠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祁连山野生的黄瑞香生长在海拔2 500~2 600 m左右的半荫半阳的缓坡地带,为适应祁连山寒冷的冬季和凉爽的夏季气候,黄瑞香种子具有较强的休眠特性。探寻破除黄瑞香种子休眠的方法,可为其种子人工繁殖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种子萌发抑制物的生物学鉴定、激素溶液浸种、低温层积、干藏等不同处理方法对黄瑞香种子的休眠类型、休眠原因及其破眠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新采收的黄瑞香种子生活力为84.6%,但不萌发,具有显著的休眠现象。种子吸水过程符合Logistic曲线,其种皮对种子吸水无严重阻碍作用。2)黄瑞香种子种皮和胚的醇提液、水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和胚根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外种皮的水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和胚根长的抑制作用在相同浓度条件下比醇提液明显;种胚的醇提液和水提液在0.1,0.15 g·m L~(-1)的浓度下完全抑制白菜种子萌发,在0.05 g·m L~(-1)浓度下种胚的水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和胚根长的抑制作用显著低于醇提液;内种皮的醇提液在低浓度条件时已对白菜种子的萌发和胚根的伸长产生极其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内种皮的水提液无论浓度高低对白菜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均较小。这些结果说明黄瑞香种子外种皮中存在的水溶性萌发抑制物、种胚中溶于有机溶剂和水的萌发抑制物、内种皮中溶于有机溶剂的萌发抑制物的共同作用是其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3)黄瑞香种皮的电镜结构显示未处理的种子的种皮表面细胞排列较规则紧密,种皮中长柱状细胞构成栅栏组织;经5℃温度条件下层积90天后,种皮表面已出现较多的"蚁穴"状孔洞,有利于种子萌发。【结论】将新采收的黄瑞香种子进行GA3和6-BA溶液浸种、低温干藏和暖温干藏处理,均不能有效提高黄瑞香种子的萌发,经5℃湿沙层积90天后黄瑞香种子萌发率近80%。新采收的黄瑞香种子为综合性休眠。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岩生红豆种子萌发特性及影响种子萌发的限制因子,进行了岩生红豆种子的物理性状和吸水性测定,开展了岩生红豆种子种皮预处理和发芽温度处理2个组合的试验研究,并对其种皮和种胚的甲醇浸提液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岩生红豆种子存在休眠现象,其种皮坚硬致密,透水透气性差,用小刀划伤种子种皮后能有效改善种皮的透性,其96?h累...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解剖观察,发现栾树种子的种皮是由多层石细胞构成的角质层,它阻挡水分进入种子。通过柱层析对内源激素进行分离提取,再用气相色谱进行鉴定,结果证明,无论是休眠种子还是解除休眠的种子,其种皮和种胚中都含有脱落酸(ABA);但通过生物鉴定证明,解除休眠的种子,其种皮提取物和种胚提取物对白菜籽均无抑制作用,因此认为ABA不是导致种子休眠的唯一物质,此外一定还有其他物质起作用,是何物质尚待进一步研究。以上结果表明,栾树种子是种皮具有不透性而胚又生理休眠的种子。为打破休眠,曾试验过多种药剂,结果证明用浓硫酸处理1—3小时再层积3—4个月最佳。  相似文献   

11.
四唑法是快速测定种子生活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根据种子胚部是否染成红色及染色的部位、形状和大小,来判断种子生活力的。此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不受种子休眠期的限制,可在林木种子收购、贮藏、调运及休眠种子的检验中推广应用。1 测定方法1.1取样从纯净种子中随机抽取25或50粒为1组,共取4组,即4次重复。1.2种子预处理为了软化种皮,便于剥取种仁,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一般种壳较薄,易吸水、剥胚的种子(如油松等),用始温40℃水浸种24h即可。而种壳较厚且深休眠的种子(如核桃、山杏等),要浸种3~6d…  相似文献   

12.
对秃叶黄皮树和黄檗种子进行了种子形态、种皮透水性、发芽率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皮对秃叶黄皮树和黄檗种子的透水性有较大影响,前者透水性较后者好;秃叶黄皮树种子的田间发芽率为68.7%,极显著高于黄檗的36.3%;秃叶黄皮树种子和黄檗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且秃叶黄皮树种子的休眠较黄檗浅,经过低温层积后两种种子的萌发率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刺楸进行打破休眠和变温催芽试验,研究了刺楸种子深度休眠的机理和催芽方法,结果表明:引起深度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胚发育不完全,尚需一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才能完成种胚的发育,种子采收后须立即用湿河沙堆藏,层积处理的天数不少于120d。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钟萼木(BretschneiderasinensisHemsl)种子进行各种处理,然后进行发芽试验.以及直接将新采集的种子和离体胚进行发芽试验,并进行生物鉴定(白菜籽发芽试验),研究了钟萼木种子生理休眠特性及打破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种胚、内种皮及胚乳内的抑制物质虽可引起种子休眠,但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内缺乏萌发促进物质和酶活性低;用30kg/100mL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4h或低温(5℃)层积60d,可解除种子休眠,萌发率由8.00%可提高到87.00%~96.00%,低温层积后适宜的萌发温度为30℃,25℃,20℃,其次是变温条件(昼30℃,夜20℃);将种子置于聚乙烯薄膜袋内低温(5℃)干藏120d,也可解除休眠.低温干藏120d后再层积20d,解决休眠的效果最佳,如此处理置床后第三天即开始发芽,9d完成萌发过程,萌发率达94.00%.  相似文献   

15.
某些树种种子由于深休眠、种皮厚、胚后熟等原因,发芽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于是,人们极力寻找对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方法,来快速测定种子发芽能力。这种测定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快速,不受种子的休眠和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打破天女花种子休眠,对其种子催芽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胚未完成发育是天女花种子休眠的主要因子,种皮的机械约束对种子萌发影响不大。用250μg/g的GA浸种可加速种胚的分化、发育。不进行催芽处理,当年不能出苗。种子在催芽过程中,必须进行浸种,后经低温沙藏,再经变温或高温催芽,才能解除休眠。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山楂种子的休眠机理,以野生山楂种子为试材,用80%的甲醇溶液对其内果皮、种皮和种胚进行浸提,然后测定提取物对白菜种子发芽的影响;将浸提物分离成A、B、C、D、E、F、G共7相,浓缩后分别测定其对白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楂种子的内果皮、种皮、种胚均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其抑制作用依次减弱。7个分离相中除了种皮的A相及内果皮的G相对白菜种子发芽没有影响外,其余各相均显著抑制发芽。  相似文献   

18.
檫树(Sassafrs tzumn Hemsl)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对其休眠生理进行研究表明,该种子属于双重休眠,种子中存在高浓度的发芽抑制物,是其休眠的主要原因。经过冷(0~5℃)或暖层积处理,可导致90%以上的种胚解除休眠,但种子萌发率仍只有60%左右,改善种皮的透气性和消除种皮中的发芽抑制物,是提高檫树种子育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华南五针松种子休眠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南五针松种子的休眠生理特性进行研究表明,种内生活细胞的酶活性低,是导致其休眠的主要原因;外种皮存在抑制物质、种皮的透水、透气性差,对种子的萌发也有一定的影响。低温层积处理60天,能有效地解除种子的休眠。其最适萌发条件是光照下30℃(日)/20℃(夜)变温,其次为光照下25℃恒温。  相似文献   

20.
外种皮对香果树种子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外种皮的显微结构、吸水率以及用不同方法处理研究外种皮对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种皮对种子萌发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外种皮吸水膨胀,阻碍了胚对氧气和水分的吸收,抑制了种子的萌发。通过生物活性检测发现,外种皮中不存在抑制萌发的化学物质,在种子处理上可采用层积或药剂处理打破休眠,去除外种皮,5%双氧水、0.2mol/L硝酸钾处理均可明显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