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瓜一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因不同时期而异。氮肥以茎叶生长时期吸收较多,块根膨大时期吸收较少;磷肥在茎叶生长中期吸收较少,块根膨大时期吸收较多;而钾肥的吸收从栽插到收获都比氮、磷多,以块根膨大时期更为显著。因此,地瓜高产施肥必须做到基  相似文献   

2.
红薯高产施肥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薯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因生育时期不同而异。氮肥以茎叶生长时期吸收较多,块根膨大时期吸收较少;磷肥在茎叶生长中期吸收较少,块根膨大时期吸收较多;而钾肥的吸收从栽插到收获都比氮、磷多,以块根膨大时期更为显著,因此,红薯施肥应围绕这一特点进行。  相似文献   

3.
红薯高产施肥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红薯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因生育时期不同而异。氮肥以茎叶生长时期吸收较多,块根膨大时期吸收较少;磷肥在茎叶生长中期吸收较少,块根膨大时期吸收较多;而钾肥的吸收从栽插到收获都比氮、  相似文献   

4.
正甜菜是一种需肥量大的糖料作物。叶丛快速生长期至块根糖分增长期,是甜菜的需肥高峰。出苗至叶丛快速生长期需磷肥较多,叶丛快速生长期至块根糖分增长终期吸收氮肥最多,块根糖分增长期至糖分积累期吸收磷、钾肥较多。鉴于此,甜菜施肥,前期以磷为主,中期以氮、钾肥为主,每生产1000公斤甜菜肥大直根(俗称块根)连同茎叶,需从土壤中吸收氮4.5公斤,磷1.5公斤,钾5.5公斤。有机肥料(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施入,磷、钾肥多作种肥,而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作物、土壤、气候和农业技术措施等因素都是影响肥料增产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同作物的施肥原则不同,而不同土壤、气候和设施也是造成肥料是否发挥极大作用的关键。那么,针对作物而言,根据需肥特性施肥是首当要考虑的重点。不同时期配比最关键不同作物由于对养分的要求不同,肥料的增产效果不同。如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需氮较多,施氮肥效果较好;豆科作物需磷、钾多,施磷、钾肥效果好;块根、块茎类作物如甜菜、甘薯、马铃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甘薯的增产效果,为甘薯高效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苏薯8号为材料,采取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甘薯的增产效应.[结果]甘薯移栽后30 ~60d为地上部快速生长阶段,60d后地上部生长发育速度变缓,90~120 d为块根快速膨大阶段.在甘薯上氮磷钾肥的增产效果大小顺序是钾肥>磷肥>氮肥.但是,由于钾肥价格较高,磷肥经济效益高于氮肥和钾肥.[结论]甘薯茎叶与块根干物重的积累规律不一致,在施肥上要前促后控,以免因氮肥用量过大,造成后期地上部徒长,从而影响块根的生长.当土壤速效钾含量水平较高时,可以适当减少钾肥用量.  相似文献   

7.
薯类作物主要包括甘薯、马铃薯等非谷类粮食作物。这类作物的产品块根在土壤中生长,因此对土壤理化性状要求比较严格,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的地块有利于其生长。薯类作物生育期包括生长期和块根(茎)膨大期,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较少,但十分敏感,缺肥会严重影响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从而影响块根(块茎)的形成;块根(茎)膨大期是地上、地下生长最旺盛的时期,需肥最多,也是施肥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给农作物施肥,不是随随便便把各种肥料施到土里,而应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进行合理施肥,才能达到节省肥料、降低成本、增加产量之目的。 1.不同作物需肥特性不同 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10多种营养元素,其中需要量最大的是氮、磷、钾。不同植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如薯类作物需要钾肥较多,需要氮肥磷肥却较少。红薯吸收氮、磷、钾的比例是1:0.5:1.7,  相似文献   

9.
<正>阳原县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64万亩左右,其中向日葵15万亩左右,是该县主栽农作物之一。经过几年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总结出适合该县的向日葵种植平衡施肥技术。1向日葵需肥规律向日葵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花盘形成至开花期,是向日葵的需肥高峰。出苗至花盘形成期需磷较多,花盘形成至开花终期需氮较多,花盘形成至蜡熟期吸钾最多。因此向日葵施肥,前期以磷为主,中后期以氮、钾为主。每生产100kg食用型葵花籽,需从土壤中吸收氮肥(N)5.2kg,磷肥(P2O5)2.3kg,钾肥(K2O)10.9kg。磷、钾肥多作基肥或种肥施入,而氮肥作追肥或1/3作基肥,2/3作追肥。  相似文献   

10.
施肥对豫西旱地脱毒甘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脱毒甘薯长势较强,施肥处理每667m^2日增重茎叶最高达52kg,日增块根重达44kg. 栽后100-130d,为块根膨大盛期,增重占全生育期的44.7%,此期为田间管理的关键时间,施肥可显著提高预西丘陵旱地脱毒甘薯产量。其中,氮肥肥效明显优于钾肥,氮钾配合效优于单一施肥,平均增产35%,各处理相比,以每667m^2施纯N8kg,KO6.25kg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66.5%。  相似文献   

11.
看菜施肥。不同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同。叶菜类蔬菜,需氮肥较多,瓜果类蔬菜,除施氮肥外,应增加磷、钾肥。各种蔬菜都应大量地施用有机肥作基肥,可掺入一定量的过磷酸钙;在定植时,用粪水稳苗;缓苗后,再施些饼肥、粪干之类的有机肥。豆科植物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应少施氮肥。各种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对营养元素的需要量也不同。例如,果菜类在营养生长前期,需肥数量不多,但需求营养丰富;而从果实开始膨大到收获,其需肥量占总吸收量的70%~90%,此期应加大施肥数量。  相似文献   

12.
<正>一看瓜菜类型施肥豆类有根瘤菌固氮,需氮肥少,需磷肥较多;根菜类、薯芋类需要较多的钾肥;叶菜类则只需要较多的氮肥;果菜类在施足氮肥的基础上,还需搭配磷、钾肥。二看土壤施肥不同的土质,施肥方法也不一样。轻壤土保肥供肥性能好,可以多施、重施。沙壤土则可多次施肥,但量要少,防止肥料浪费。过于板结、质硬的地注意多施腐熟后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高淀粉品种徐薯22在西南地区的种植,研究徐薯22在西南地区的肥料需求。在云南省玉溪市进行不同氮、钾肥用量试验,比较徐薯22生长发育特点、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地上部分茎叶鲜重随氮肥的增加而增加,而块根产量并没有随之增加但也没有降低,转化率也没有显著变化,显示徐薯22耐肥性较强;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块根产量随之增加,显示出钾肥在目前生产条件下的增产作用;缓释肥没有出现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可以减少施肥次数;氯化钾与硫酸钾对茎叶鲜重、块根产量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别。试验显示,徐薯22的耐肥性较强,应注意加大施肥量,以施纯氮90~135 kg/hm2,氧化钾150 kg/hm2,五氧化二磷75 kg/hm2较为妥当;为获得较高产量,要注意后期施肥,用缓释肥可以减少施肥次数代替夹边肥;在甘薯生产中可以使用氯化钾作为钾肥使用。  相似文献   

14.
氮肥、磷肥和钾肥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三大基本营养元素,缺一不可;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为了科学了解测土配方肥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肥效,也是施测土配方肥中氮肥、磷肥、钾肥的使用效果;因此通过玉米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对比试验,摸清作物常规施肥和施测土配方肥中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正> 玉米是高产作物,需要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营养物质,尤其是需钾量较多。据测定,亩产200—500公斤的生产水平,每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氮2.52公斤、五氧化二磷1.25公斤、氧化钾4公斤,其氮、磷、钾之比为2∶1∶3。但是,目前农民对玉米的施肥习惯,往往只重视氮、磷肥,而忽视钾肥的施用,影响了玉米增产潜力的发挥。因此,改变传统的施肥习惯,增施钾肥,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做到按需供肥,实现平衡施肥,提高产量,卢龙县1991年在全县7个乡镇进行了玉米施用专用肥的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6.
甘薯根系深而广,茎蔓又能着地生根,吸肥力很强.在贫瘠的土壤上也能获得一定的产量.这往往使人误解为甘薯需肥性不强.实践证明,甘薯是需肥性很强的作物,并且施肥的增产效果大小顺序为:氮磷钾大于氮钾大于氮磷大于磷钾大于氮,这说明钾肥对甘薯的产量影响最大,氮次之,磷又次之.  相似文献   

17.
一、分作物施肥。大豆、豇豆、绿嗄等豆科作物,因有根瘤菌固定空气中游离氮,需氮较少,需磷较多,施肥时应少施氮肥,多施磷肥。水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除需氮较多外,还需较多的磷、钾肥,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合理搭配。叶菜类作物需氮鞍多,施肥时以氮肥为主。  相似文献   

18.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旱粮作物,其块根、茎尖和叶柄均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本文对甘薯营养品质进行了概括,对氮肥、磷肥、钾肥、平衡施肥、有机肥以及微量元素与高效新型肥料对甘薯营养品质的调控研究进行了回顾,旨在为肥料施用对甘薯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正>马铃薯属高产喜钾作物,整个生育期吸收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每生产1000公斤马铃薯,需吸收氮3.5~5.5公斤,磷(P2O5)2.0~2.2公斤,钾(K2O)10.6~12.0公斤。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有不同的特点。苗期由于块茎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故需要养分较少,这一时期需肥大约占全生育期的1/4;块茎形成与增长期,地上部茎叶生长与块茎的膨大同时进行,需肥较多,一时期需肥约占总需肥量的1/2;淀粉积累  相似文献   

20.
一、分作物施肥。大豆、豇豆、绿嗄等豆科作物,因有根瘤菌固定空气中游离氮,需氮较少,需磷较多,施肥时应少施氮肥,多施磷肥。水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除需氮较多外,还需较多的磷、钾肥,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合理搭配。叶菜类作物需氮鞍多,施肥时以氮肥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