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江苏沿江经济发达区高产高效持续多熟种植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苏农业科学》1997,(1):1-4,25
针对江苏沿江经济发达区步入21世纪农业和种植制度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经199101995年对江苏太湖、丘陵、沿江三个生态经济区多熟种植制度的研究,提出了本区种植结构优化框架与发展多熟种植制度的技术方向:“玉米-稻”种植方式的高产省工配套技术;多熟种植轮作效应与轮作原则;推荐一批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的多元多熟种的种植制度并提出了本区第四代耕作制度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福清市中部地区,长期以来种植双季稻为其主要耕作制度,由于种植结构单一,农民种田效益较低,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2000~2002年,我校在福清市镜洋镇琯口村和上店村的实习基地,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适宜种植作物的种类,围绕稻田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对稻田种植结构进行优化,即把每年传统的“稻-稻-薯”复种连作方式改为“薯-稻-菜-薯-玉米-稻-菜-蚕豆”两年八熟复种轮作方式。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区耕作制度调查与试验》,从1983年开始至1986年结束,1987年通过鉴定,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本文发表的是综合报告的前言及主要结论和建议两部分。在前言中介绍了17个县市考察情况与5个3年复种轮作试验设计在3个地点的试验情况。在主要结论和建议中,通过调查提出了水田耕作制“一巩固、二改革、三发展、四良配套”及早地“四改”的结论。通过3年试验证明,多数复种轮作的经济产量、产能、产值、净产值、光合生产力、光能利用率、经济系数和能量产投比,均显著高于对照区复种连作,并推出多种可供推广的新的复种方式,建议领导重税有关部门推广试验成果,使之转化为生产力,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4.
作物轮作方式产量效应模拟与优化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田间轮作试验周期长、工作量大的实际问题 ,采用作物生长模型 DSSAT3和 AL MANAC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典型地区作物轮作方式的产量效益 ,提出了轮作耗水系数、轮作耗氮系数和轮作经济收益值的概念与计算公式 ,并应用于作物轮作方式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评价 ,得出了关中平原区、渭北高原区和银川平原区的最优轮作方式分别为“小麦—玉米→小麦—玉米”一年二熟制、“小麦→小麦—谷子→玉米”三年四熟制和“小麦 /玉米→小麦 /玉米”套作一年二熟制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区以小麦为核心的轮作复种模式,在其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种植技术与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从自然环境条件来看,气候因素对种植制度影响最大。华北地区温带季风性气候特点,是冬小麦成为该区域主要种植作物的重要因素,也是冬小麦成为该区域轮作制中核心作物的关键所在。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以冬小麦为核心的二年三熟制、一年两熟制及一年一熟制,熟制及轮作复种技术的选择,是综合了当地气候条件、地力恢复等多种因素的结果。时至民国时期,华北地区以冬小麦为核心的二年三熟制有所发展,一年二熟制也的所扩展,间作套种更加多样化,而这一区域的北部地区,如内蒙地区则采用轮作休闲制。本文试从环境影响的视角,考察民国时期华北地区以小麦为核心的轮作复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一、轮作的概念及病虫害防治原理@@轮作是指同一块地上有计划地按顺序轮种不同类型的作物和不同类型的复种形式称为轮作.同一块地上长期连年种植一种作物或一种复种形式称为连作,又叫重茬;两年连作称为迎茬.连作常引起减产,容易导致“土壤病”现象,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7.
二、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712年(夏)【气象】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712年△使用夏历《竹书纪年》:“禹元年壬子颁夏时于邦国。”【水利】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712年△夏禹治水,创造沟洫《书·益稷》:“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昬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史记·夏本纪》卷二:“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  相似文献   

8.
一、轮作的概念及病虫害防治原理 轮作是指同一块地上有计划地按顺序轮种不同类型的作物和不同类型的复种形式称为轮作。同一块地上长期连年种植一种作物或一种复种形式称为连作,又叫重茬;两年连作称为迎茬。连作常引起减产,容易导致“土壤病”现象,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9.
<正> 一、轮作倒茬绿豆为重要的肥地作物,是禾谷类作物的优良前作。在轮作中有重要地位。古籍《齐民要术》中记有“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凡谷田,绿豆底为上。南方多在稻作前后种植,北方多在小麦前后种植,高海拔冷凉地区多与棵燕麦(莜麦)马铃薯轮作”。 绿豆忌连作。“豆地年年调,产量年年高”。绿豆轮作模式有: 1.一年一作 绿豆——谷子、高粱或玉米; 2.一年两作小麦——绿豆;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文化宝库中现已查到的有关大麦文字记载,最早在公元前14~12世纪的殷商甲骨文中就已有“麦”、 “耒”的记载,在 《夏小正》、《诗经》、《本草原始》等古书中有大麦的分布和栽培的记载。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任地篇》中记有:“孟夏之昔,杂三叶而获大麦”,开始有大麦这一名称。公元六世纪三十年代的 《齐民要术》和南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旱地新三熟麦-玉-豆种植模式在阆中市全面推广应用,改变了原旱三熟麦-玉-苕种植模式以大豆代替红苕而进行套种轮作的多熟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12.
路财 《油气储运》2010,(4):24-24
轮作是指同一块地上有计划地按顺序轮种不同类型的作物的复种形式。同一块地上长期连年种植一种作物或一种复种形式称为连作,又叫重茬;两年连作称为迎茬。连作常引起减产,容易导致“土壤病”。因此,在向有机农业转化过程中,要实行轮作。轮作能摆脱现代农业严重依赖的农业化学品,实现有机农业的生产。以下是常见蔬菜的轮作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土壤肥力、肥料、劳力等生产条件下,双季稻地区到底是普遍发展三熟制,还是两熟?采用什么样的复种、轮作方式,既能作到充分用地,又能积极养地,既能稳产高产、增产增收,又能趋利避害?这是南方双季稻地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从1977年至1979年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试验研究。试验是在总结群众大面积复种、轮作  相似文献   

14.
<正>冀南地区光热资源充足,大蒜—花生一年两熟轮作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增产增收途径。近年来在专家的指导下,该技术模式在冀南地区生产实践中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亩纯收益在5 000元以上。1大蒜—花生一年两熟复种模式优点  相似文献   

15.
无花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据文献记载,公元前2700年无花果是埃及人的重要食物。公元前2400~2200年,古代埃及第12王朝时代的墓碑上刻有关于无花果的记载。 我国大约在唐代(618~906年)或唐代以前就有传入,栽培历史也有1000多年。唐代段成式(860年)《酉阳杂俎》中曾描述过:无花果“生长繁茂,无花而实,一月而熟”的特性。明  相似文献   

16.
旱地具有适宜多种作物间作的优势,通过耕作制度和布局形成的调整,发展以“一优两高”为目标的多熟制、多模式的间套种植,使旱地农业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浙江省磐安县近几年来,在旱地上推行了分带轮作间套、两熟改三熟、推广春玉米以及改粮粮复种为粮经、粮经饲多元间套,大大提高了旱地的经济效益。同时,采取合理设置带距、改善立地条件、掌握好季节和共生期、抓住重点作物春玉米的技术改革和甘薯  相似文献   

17.
浙江台州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天台县农业局合作,在天台县屯桥乡搞了一项旱地耕作制度改革试验:将老三熟“小麦——大豆玉米”改为三熟五收,即一茬小麦、两茬玉米、两茬大豆,相互间套轮作,巧妙利用各类作物在生长上的空间差和时间差,进行交错组合,综合搭配,构成多层次、多功能的高效生产系统。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这项试验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这项试验是1988年开始设计并实施的。四年以后的今天,“三熟五收”在天台县一带已经形成一种新的旱地耕作制度,受到了广大山区农民的欢迎。据初步统计,仅天台县山区半山区的屯桥、平桥、街头、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辛集市小麦种植面积71.6万亩,亩产457.2 kg,总产3.3万t,是河北省冬小麦的生产大县;种植大豆2.3万亩,亩产220 kg左右。冬小麦—夏大豆一年两熟复种轮作模式,合理的利用光热资源,是当地农民习惯种植的耕作模式之一。受中美大豆贸易摩擦的影响,该模式既利于恢复大豆生产,又具有较高的种植比较效益,该模式全年亩收入2 500元左右。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总被引:44,自引:10,他引:34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稻米最多的国家之一,栽培稻谷的历史非常古远。先秦的古籍中有许多地方讲到种稻的事,当时把稻米当作珍贵的粮食,有的地方还用稻米做酒。讲得最多的是年代较早而又比较可靠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如《小雅·白华》中说:“滮池北流,浸彼稻田”。《豳风·七月》中说:“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周颂、丰年》中也说:“丰年多黍多稌”。稌是稻的别称,有人认为是糯稻。这三条讲的都应  相似文献   

20.
轮作是指同一块地上有计划地按顺序轮种不同类型的作物和不同类型的复种形式。同一块地上长期连年种植一种作物或一种复种形式称为连作,又叫重茬;两年连作称为迎茬。连作常引起减产,容易导致“土壤病”现象。因此,在向有机农业转化过程中,轮作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轮作问题,才能摆脱现代农业严重依赖的农业化学品,实现有机农业的生产。以下是常见蔬菜的轮作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