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锆氧离子交联羧甲基葡甘聚糖制得了新型交联羧甲基葡甘聚糖-锆(CMKGM-Zr)凝胶球,通过扫描电镜对凝胶球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吸附反应前后凝胶球的变化。研究了凝胶球对苯甲酸的吸附性能,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对吸附的影响,进而根据凝胶球对苯甲酸的吸附等温线,计算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为2.0%的羧甲基葡甘聚糖和2.0%的锆氧离子溶液制备的凝胶球为白色几何形状不规则的空心球,凝胶球机械强度为15.3 g,吸附苯甲酸后ZrO2+与苯甲酸的—COO-发生了反应。在298 K下,pH值为4.5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苯甲酸溶液中CMKGM-Zr对苯甲酸的吸附反应在4 h时达平衡,吸附量最高达79.964 2 mg/g。Freundlich方程适用于所研究的吸附体系,吸附驱动力是焓变和熵变。  相似文献   

2.
魔芋葡苷聚糖/壳聚糖共混胶黏剂应用于胶合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胶合强度为考察指标,进行魔芋葡苷聚糖/壳聚糖共混配比胶黏剂工艺的制备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胶黏剂中各组分用量的较佳参数为:壳聚糖1%,魔芋葡苷聚糖1.5%,NaOH为1%.此配比制备的胶黏剂压制的胶合板,干状胶合强度最大;在壳聚糖1%,魔芋葡苷聚糖1.5%,NaOH为2%的配比时,胶合板的湿状胶合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交联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魔芋葡甘聚糖颗粒(KGG)在醇水溶液中合成了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微球(CMKGG),进而合成了交联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微球(CCMKGG),讨论了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通过应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确定了碱用量为魔芋葡甘聚糖(KGM)量的20%,氯乙酸用量为KGM量的10倍,温度55℃,反应8h制得的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的羧甲基程度较好。交联产物具有较好的交换容量。红外光谱、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该颗粒为蜂窝状多孔微球,粒度均匀。经测试其阳离子交换容量为0.9538mmol/g,不溶于水,对酸、碱稳定。  相似文献   

4.
皂荚多糖胶(GPG)和刺槐豆胶都属于半乳甘露聚糖型多糖胶.当多糖水溶液质量分数1%,皂荚多糖胶(半乳糖质量分数28.6%)与黄原胶的共混质量比为7∶3,其凝胶强度为103g/cm2.刺槐豆胶(半乳糖质量分数20%)与黄原胶的共混凝胶强度最大,也是价格最高的半乳甘露聚糖胶.重点研究了α-半乳糖苷酶修饰皂荚多糖胶(EMGPG)得到与刺槐豆胶相似结构的半乳甘露聚糖,酶转化反应的最适宜底物质量分数从37℃的3%提高到50℃时的35%.20.2%半乳糖含量的酶法改性皂荚多糖胶与黄原胶共混后的凝胶强度为199 g/cm2,大于刺槐豆胶与黄原胶的共混凝胶强度(193g/cm2).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酶法改性皂荚多糖胶结晶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K-卡拉胶和纳米微晶纤维素(CNC)共混时可以得到凝胶多糖。多糖总质量分数为1%,K-卡拉胶与纳米微晶纤维素的比例为9∶1时,可达到协同相互作用的最大值。研究了pH值和体系盐离子浓度对凝胶强度的影响,并通过FT-IR光谱和Raman光谱对这两种多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专利号:94107469.2魔芋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唯一大量含有葡甘聚糖的作物。魔芋葡甘聚糖具有水溶、增稠、悬浮、稳定、胶凝、造膜、粘结、可塑、润滑等多种特性,对人体有降血清胆固醇、降血脂、降血糖、减肥、通便等多种保健医疗作用,因而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钻探、纺织、印染、建筑、造纸、化工和发酵等工业中,特别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最广泛。从魔芋中提制葡甘聚糖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干法,即由魔芋干片或干块经粉碎、研磨、风选分离而获得葡甘聚糖的方法,其方法目前为我国魔芋葡甘聚糖提制的主导方法,该法产品…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杉木凋落物对魔芋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杉木林下魔芋的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盆栽魔芋施加0、25、50、100、200 g·L-1等不同浓度的杉木凋落物浸提液,测定其叶柄长度、叶柄直径、叶盘直径等形态性状、叶、根及块茎鲜(干)质量、块茎葡甘聚糖含量以及叶片酶活性和光合特性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对魔芋地上生长部分而言,当浸提液浓度高于25 g·L-1时,各项指标值随浓度升高而减小;对魔芋地下部分而言,当浓度高于50 g·L-1时,各项指标值随浸提液浓度升高而减小。(2)魔芋块茎葡甘聚糖含量在浸提液浓度低于50 g·L-1时随浓度升高而增大,浓度高于50 g·L-1时随浓度升高而减小。(3)随着浸提液浓度越高POD酶活性越高,但其达到峰值后减小的时间越早,SOD酶活性下降越早,MDA含量积累越快。(4)当浓度不超过100 g·L-1时,魔芋在低光强下的光照需求增强,对弱光和二氧化碳的利用能力增强,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降低;当浓度超过25g...  相似文献   

8.
经用苯甲酸对魔芋葡甘聚糖进行化学改性试验,所得的改性较好条件为:苯甲酸与魔芋精粉的用量比(W/W)为06∶100;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3h;pH值为4~5;烘干时间为6h;干燥温度为50℃。实验结果表明:魔芋葡甘聚糖经苯甲酸改性后,具有与用其他方法改性制品相似的性质,其成膜性、稳定性与未改性者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粘度提高了2倍多,且具有相当的抑菌效果。通过对改性魔芋葡甘聚糖进行保鲜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魔芋葡甘聚糖保鲜效果较好,可作为保鲜剂。  相似文献   

9.
黄原胶与槐豆胶协同相互作用及其凝胶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黄原胶与槐豆胶在总浓度为1%,共混比例为60/40时,它们之间可以达到协同相互作用的最大值,并探讨了制备温度,盐离子浓度对共混凝胶化的影响,同时还发现协同相互作用的大小除了两者的共混比例和黄原胶的转变温度外,还与LBG的M/G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0.
苯甲酸对魔芋精粉化学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用苯甲酸对魔芋葡甘糖进行化学改性试验,所得的改性较条件为:苯甲酸与魔芋精粉的用量比(W/W)为0.6:10.0;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3h;pH值为4-5;烘干时间为6h;干燥温度为50℃。实验结果表明:魔芋葡甘聚糖经苯甲酸改性后,具有与用其他方法改性制品相似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日本松干蚧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5年的日本松干蚧发生期系统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日本松干蚧同一虫态和不同虫态的理论期距值和平均数标准差。结合生产防治,建立了固定若虫期一元回归预测式。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2.
杨树扦插育苗适宜密度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密度的 4个试验组杨树扦插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 :密度为 4 4 4 4株 /6 6 7m2 的试验组产合格苗最高 ,合格小钻杨占总产苗量的 81% ,辽宁杨占 75 % ;3333株 /6 6 7m2 和 5 5 5 5株 /6 6 7m2 两种密度分别显得偏小和偏大 ,产合格苗比较低 ,生产上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3.
对山茶属的14种植物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根据核型分析结果,对山茶的亚属、组、之间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建议把茶、普洱茶,茶梨油茶和博白大果油茶划为独立的种。在核型描述和核型类型划分的理论方法上,引入了“臂比均值”这一参数,提出了“整齐性”和“整齐性系数”。并提出染色体数目的系列变异和结构变异是山茶属植物新种起源的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4.
优种核桃嫁接繁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育优种核桃嫁接苗是实现核桃栽培良种化、集约化、基地化、商品化的根本途径。1999~2001年经过对辽宁1号、鲁光、中林3号、晋龙1号等优种核桃嫁接苗繁殖试验,总结出适合当地的核桃嫁接苗繁殖技术,成活率最高达到98%。  相似文献   

15.
依据针叶树木材管胞和射线细胞的结构模型。使用计算机抽样模拟解剖结构参数。以及使用针叶树木材纵向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和方法,计算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试件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结果与常温条件下气干试件测定结果十分符合。在试件晚材率和管胞解剖结构参数改变的条件下。计算预测了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纵向弹性模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晚材率,管胞长度,管胞壁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管胞直径增加而减小。本文提出的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的预测方法,对于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控制和改变针叶树木材的材质,材性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树木主要调查因子是指树木的直接测量因子及其派生因子。基于树木调查因子的内在联系,利用234株油松实测材料.分析了直径与树高、树干枝下高及材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非常紧密.其相关指数(R)均在0.98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灰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4种外生菌根真菌固体纯培养接种物,对日本落叶松进行了圃地育苗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苗高,地径,侧根数分别比较对照提高了13.38%-23.54%、10.65%-24.71%、9.97%、-13.78%,苗木N、P、K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70%-19.96%、9.06%-47.81%和14.45%-21.12%,苗木菌根感染率为67.82%-83  相似文献   

18.
泾川县刺槐薪炭林生长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泾川县刺槐薪炭林的调查研究 ,分析其生长变化规律 ,并建立林分生长和采薪收获数学预测模型 ,为生产经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超声波处理对麦草碱木质素结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作用于麦草碱木质素,探讨了超声波对碱木质素的活化作用,用化学法对超声波作用前后碱木质素官能团进行了定量测定,用凝胶色谱(GPC)测定了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用^1H NMR光谱对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可以显著提高碱木质素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当作用时间20min、作用功率200w、液料质量比100:1时,醇羟基含量从1.99mmol/g上升为4.14mmol/g,酚羟基含量从1.88mmol/g上升为2.54mmol/g,羧基含量从0.59mmol/g下降为0.29mmol/g,羰基含量从2.16mmol/g上升为2.68mmol/g。^1H NMR分析表明,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峰面积与总峰面积的比值分别从3.61%和0.77%下降为0,甲氧基峰面积与总峰面积的比值从11.50%下降为8.90%。数均分子质量(Mn)和重均分子质量(Mw)分别从1179和10250上升为5031和11605,分散度(Mw/Mn)从8.69下降为2.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