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生猪养殖因占用大量耕地和造成周边环境污染,一直是养殖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政府亟待破解的保持猪肉供应和保护生态环境自相矛盾的难题。本文从推广生猪养殖种养循环生态模式的意义、研究重金属污染因子迁移特性的重要性和研究作物品种选择的重要性3个方面阐述了人工沙地生猪养殖种养循环生态模式试验研究需要关注的关键点,以期为人工沙地生猪养殖种养循环生态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牧配套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江苏太湖流域农业规模经营的迅速发展,农牧分离越走越远。在多年试验示范基础上,从果园建园、养殖小区建设、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尾水生态净化循环利用、果园管理及病虫害生态控制等方面,对农牧配套种养结合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农牧配套种养结合型果园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探讨了南通市海安县某生态观光体验型家庭农场所采用的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温室大棚、土鸡、沼气3个接口,实现了"温室大棚-土鸡-沼气"的循环,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品质,提升了农场的整体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李义 《河南农业》2016,(29):8-9
随着地区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将优势产业进行优化组合,从温室蔬菜大棚、特色果园建园、畜牧养殖场的建设、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以及生态循环综合利用等方面,对农牧配套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进行研究,总结出一种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种养结合型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从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嘉兴市秀洲区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新模式,包括:果园生态养鸡;"猪—沼—作物"立体循环种养结合模式;湿地种养结合新模式,并分析了各模式的应用效果,以期促进种养结合新模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9,(8):44-45
为稻-鸭种养模式在重庆市荣昌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2017~2019年荣昌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了"稻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示范"项目。结果表明:稻-鸭种养模式比水稻单一种植模式增收601.5元/亩,具有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推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因其安全性、高效性的优势而备受关注,利用这种新经营方式让农业产业走向生态化、绿色化。就农业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推广的基本条件和重点对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推广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蛙稻生态种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种养技术,即水稻和蛙共生、共养,形成以蛙护稻、以稻养蛙的生态食物链循环。蛙稻特约种植模式是将蛙稻生态种养技术推广到实际生产上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现对蛙稻生态种养技术标准下的蛙稻特约种植模式进行分析,并对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其推广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达到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稻蛙生态种养模式是发展循环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能提高农田产出效益,又能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促进稻蛙生态种养模式在上海青浦区的推广应用,从种蛙选择和抱对要求、孵化前准备工作、孵化期水质控制、孵化周期内的管理措施等方面对虎纹蛙繁育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广大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庆元县大力推广稻耳轮作、秸秆还田、冬闲田绿肥种植、稻鱼与稻螺共生种养模式、猪—沼—果(菜)三位一体生态循环模式等多种轮作技术与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以期促进庆元县农业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四位一体”日光能温室是在封闭状态下集沼气—养殖—蔬菜互补共养于一体、高度集约化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经过几年的摸索研究,笔者已在“四位一体”种养模式的相关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本文就生态大棚的建造技术及其效益进行阐述,并以黄瓜为例简要介绍大棚的管理技术。一、技术模式“四位一体”种养生态模式的基础设施为塑膜覆盖的日光能温室(面积为6米×70米),温室的一侧由山墙隔离出面积为15~20平方米的地方,在地面上建猪舍和厕所,地下建沼气池(容积为8~10立方米),…  相似文献   

12.
正为全面了解我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构建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全县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1发展现状近年来,各种种养模式在我县不断涌现,缓解了养殖污染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生产出了优质农(畜)  相似文献   

13.
稻田种养模式对推进农业和渔业循环、高效、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广西推广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对实现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高种养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振兴乡村产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介绍了广西近两年创新发展的稻渔生态综合种养十大模式,并分析其取得的成效,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稻渔生态综合种养、促进广西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都昌鄱阳湖区沙地生态现状,尝试提出了沙地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组合模式,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三友村农民李锦琛凭借家庭循环生态饲养模式发家致富,盖起了两层小楼,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成为当地出名的生态种养致富大户。他的家庭循环生态高效种养模式是桑叶养蚕——叶渣喂猪——猪粪、蚕沙养鱼——塘泥肥桑。1.桑叶养蚕李锦琛家有近10亩桑园,实行连片种植,封闭式管理。他勤于钻研,桑叶产量高,每年的饲养量都在20张蚕种左右,张产量年均保持在40公斤以上,虽然茧  相似文献   

16.
通过阐述上海发展都市型郊区循环农业的必要性,结合崇明国际生态岛建设需求,系统分析了上海崇明区在农业发展模式上的创新升级新模式——"菜蚓鳝"立体种养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原理与循环路径特点,解析了菜蚓鳝立体模式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后提出了都市型郊区发展立体种养循环农业模式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稻虾"生态种养模式是种植业与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这种循环农业的发展,创新了发展模式,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文在综合概述目前"稻虾"混合生态种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从生态农业理论支持,种养模式技术支持,种养模式效益支持,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绿色产品的实现成为可能等方面探讨了我国"稻虾"生态种养模式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河北省临漳县积极引导农民改变种养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立体种养,节约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七连农工夏羽、车亚萍夫妇靠发展养猪与蔬菜大棚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致富路,年收入达5万多元。  相似文献   

20.
农牧结合型生态技术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良好发展。为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农牧配套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通过有效应用此种农业技术模式,可有效应用农业资源,良好进行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利于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推动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分析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着重分析农牧配套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