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贵州山区地形现状,分析贵州山区生态复合型桑园建设优势及制约因素,通过试验探索,提出山区生态复合型桑园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冬闲桑园套种马铃薯试验,结果表明:山区桑园套种要合理安排时间,选择早熟的品种和采用先进科学栽培方式如地膜覆盖等,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放,提高桑园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针对山区蚕桑生产中的问题,提出桑园建设、科学养蚕、注重消毒防病等技术措施,以为科学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挖掘山区蚕桑生产潜力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挖掘山区蚕桑生产潜力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对桑园进行科学管理;加大推广配套技术力度,如小蚕全面共育、5龄期条桑1日2回育、改变养殖方式;桑园间作,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正>1楚雄市蚕桑产业的现状1.1桑园面积零星分散,规模化程度低就楚雄市桑园面积的分布情况来看,666.67hm2桑园分布在全市14个乡(镇)57个村委会255个村民小组,与相邻的姚安、大姚相比,桑园面积零星分散。特别是山区桑园面积分散的情况更是突出,即桑树都分布在离蚕室较远的山地,产量低,在市场下滑的情况下,蚕农无心养蚕,都寻找其它办法解决生活问题,如到山上去捡菌子、刮松油,出去打短工等,导致有桑无人养蚕。1.2桑园荒芜严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山区蚕桑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山区的蚕桑生产技术进行了创新性研究,提出在优化桑园栽培技术的同时,也需要推广优良蚕茧生产技术,从桑树和蚕茧2个方面共同优化山区蚕桑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7.
优质的桑叶是保证养蚕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它在养蚕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桑叶产量的高低除了一小部分原因是桑树品种性状之外,其他主要还要看桑园的综合管理,目前一些山区的桑园管理水平太差,大部分蚕农都只重视养蚕而轻视桑园管理,导致桑园产量不高,桑叶质量不好,不能养出品质好产量高的蚕来。如何让蚕桑生产在农村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个人觉得应该充分分析当前桑园管理的不足之处,提出切实可以的方法加以改进实施。  相似文献   

8.
山区桑园管理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桑叶是养蚕业的物质基础,对养蚕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冬耕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山区桑园管理技术措施,以供蚕农参考。  相似文献   

9.
桑园建立     
<正>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一般生产年限10~20年,甚至更长,栽植后不能改。因此,在建园前要长远考虑,合理规划桑园。根据当地的气候、生态环境、地形、海拔、土壤、水源等合理规划。1选址及选种1)整体规划,相对集中。一般在海拔1500 m以上的高寒山区、坡度25°的陡坡地、降雨量少又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地区不建立桑园。在污染较重的工厂、矿山附近不宜栽桑。要选择土壤质地良好、气温适宜、无工业污染的地方建立桑园,丘陵、缓坡山地建立桑园坡度应15°。桑园应距离烟草种植区100m以上和远离使用对家蚕敏感农药的作物种植区,  相似文献   

10.
<正>田间管理是桑园增产增效的重要措施,本文对桑园田间低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提高桑园产量和质量的措施,旨在提高桑园年单位面积的产叶量、增产蚕茧。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加大了对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的补贴扶持力度,蚕桑产业逐步转移到了山区和半山区。在巧家县白鹤滩镇海拔1650米以下的地区适合种植桑树,镇党委、政府以市场为导向,群众增收为目的,有效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不断扩大桑树种植面积,桑树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