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鉴别几种易混果实种子类中药。[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方法鉴别紫苏子、牛蒡子、芸苔子、车前子、菟丝子和韭菜子等几种果实种子类中药与它们的混淆品。[结果]由于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种皮特征等方面的不同,可准确鉴别正品与混淆品。[结论]正品与混淆品虽然外形相似,但只要掌握鉴别要点,即可区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性状和微性状鉴定法鉴别不同产地阳春砂。[方法]采用性状及微性状鉴别方法鉴别广东、广西、云南、福建、越南和老挝6个产地的阳春砂。[结果]不同产地阳春砂外观性状(果实表面颜色、毛刺分布、种子团间隔膜是否外延、气味)特征存在一定差异,而微性状(毛刺形状、花被残基、花柱残基)差异相对明显。[结论]性状与微性状二者结合可准确鉴别、区分不同产地阳春砂,为不同产地阳春砂的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白及(滇产)与2种常见混伪品进行对比鉴别,建立白及真伪品的鉴别方法。[方法]应用性状与显微鉴别方法,着重对药材的表面特征及横切面和粉末等显微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白及与混伪品云南独蒜兰、滇黄精在外观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形态、纹理、断面、气味等性状特征及横切面和黏液细胞、针晶、纤维、导管及淀粉粒等显微特征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应用性状与显微鉴别方法能有效鉴别白及真伪品。[结论]建立了一套利用性状和显微特征鉴别白及真伪品的方法,为准确鉴别白及的真伪提供依据,也为市场监督检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药菟丝子与其混伪品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中药菟丝子与其常见混伪品进行真伪鉴别,并对菟丝子与南方菟丝子2种正品进行对比鉴别,为菟丝子与其混伪品和2种正品菟丝子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性状和微性状鉴别法对菟丝子与其常见混伪品进行真伪鉴别;用性状、微性状、显微鉴别法和水煮吐丝试验对菟丝子与南方菟丝子2种正品进行对比鉴别。[结果]菟丝子与其常见混伪品的性状、微性状鉴别特征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表面特征和种脐等方面的差别;菟丝子与南方菟丝子的性状、微性状鉴别主要表现在颜色、表面特征和种脐等方面的差别,两者的显微特征和水煮吐丝试验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2种菟丝子显微特征的差别在于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的形状和内列种皮栅状细胞的径向长度。水煮吐丝中2种菟丝子的水煮膨胀高度、水煮液颜色、吐丝率、吐丝情况及种皮、胚乳和胚芽的颜色区别明显。[结论]该研究为中药菟丝子与其混伪品和2种正品菟丝子的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简单易行的紫珠鉴别方法,准确鉴别杜虹花等6种紫珠,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为紫珠药材及其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性状鉴定、半显微及显微鉴定方法对紫珠属6种不同紫珠叶进行鉴别。[结果]在外观形状方面,不同品种的紫珠形态特征较相似,但叶形、叶端、叶基、叶缘、厚薄、表面毛茸及色泽等特征有一定差异,基本可区分;在显微特征方面,腺毛、非腺毛及草酸钙结晶等有明显区别。[结论]性状鉴定方法基本可以鉴别几种紫珠的原药材,但个别品种难以区分;而采用半显微及显微鉴定方法观察其表面制片及粉末制片的腺毛、非腺毛、结晶的形态特征以及分布特点等可鉴别紫珠各品种。准确快速且简便经济的显微鉴定方法是鉴别紫珠属植物药材叶片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6.
峨眉桃叶珊瑚果实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晓梅  魏屹  彭创业  丁雪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27-10728
[目的]对峨眉桃叶珊瑚果实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为开发利用该药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对峨眉桃叶珊瑚果实进行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定方法能够很好地鉴定峨眉桃叶珊瑚果实。[结论]这些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该药材定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北沙参临床用药的准确性与安全性,阐述了北沙参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色谱鉴别等经典鉴别方法及碳-13核磁共振指纹图谱、ITS2条形码和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等现代鉴别方法。认为在各北沙参及其伪品的鉴别方法中,经典鉴别方法是最简单、直观的方法,不仅能鉴定北沙参的真伪优劣,还可以判断药材的品质和道地性;现代鉴别方法能更准确地区分北沙参的正品与伪品。建议北沙参的鉴别方法采用以性状鉴别与指纹图谱为主,以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分析为辅。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鉴别三七及其混伪品高良姜、白及、姜黄和莪术的紫外谱线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水、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氯仿对5种药材分别进行提取,然后进行紫外检测及其一阶导数光谱检测。[结果]正品三七与高良姜、白及、姜黄和莪术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峰位置和吸光度有明显的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能够很好的区别三七及其混伪品。  相似文献   

9.
人参及其混伪品的紫外谱线组法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聚坤  张娜  雷亚丽  杨更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75-12078
[目的]建立鉴别人参及其混伪品桔梗、板蓝根和北沙参的紫外谱线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水、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氯仿对4种药材分别进行提取,然后进行紫外检测及其一阶导数光谱检测。[结果]正品人参与桔梗、板蓝根和北沙参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峰位置和吸光度有明显的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能够很好的区别人参及其混伪品。  相似文献   

10.
分析大黄真伪鉴别的方法,以找到科学有效的鉴别方法,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大黄的理化特征与药材性状等基本特点,对大黄的真伪进行鉴别。结果表明,正品大黄与伪品大黄的气味、颜色、断面、质地和理化反应差异明显,说明性状鉴别、理化鉴别、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分析是鉴别大黄真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鉴定海南民族习用2种香药两用藤类降真香的原植物品种,保护和开发海南降真香资源。[方法]采用实地调研、采访观察山区植物生长状况和形态特征、收集标本,用基原鉴定法、性状鉴定法以及植物DNA条形码技术鉴别海南降真香原植物品种。[结果]海南大叶降真香和海南小叶降真香的藤本植物形态、香药材性状特征及DNA条形码特征分别与两粤黄檀Dalbergia benthamii Prain和斜叶黄檀Dalbergia pinnata(Lour.)Prain相吻合。[结论]海南民族习用2种藤类降真香分别来源于豆科蝶形花亚科黄檀属植物两粤黄檀Dalbergia benthamii和斜叶黄檀Dalbergia pinnata富含树脂的木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沙苑子及其伪品紫云英子超微结构进行研究,建立沙苑子的超微指纹鉴别方法。方法:分别在35倍、800倍、3 000倍电镜下观察沙苑子正品(扁茎黄芪种子)及其伪品紫云英子的超微指纹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沙苑子和紫云英子在颜色、形状上略有差异,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有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超微指纹鉴别方法可简便、快速、准确的区分沙苑子和紫云英子,为沙苑子药材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刺头复叶耳蕨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从基源、性状、显微特征方面对刺头复叶耳蕨进行了系统的鉴别研究.[结果]描述了原植物形态特征、药材性状特征、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结论]这些特征可作为刺头复叶耳蕨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山东丹参与其近缘种种子状果实的形态特征。[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丹参(Salvia shandongensis)及其同属植物丹参(S.miltiorrhiza)、白花丹参(S.miltiorrhiza f.alba)、南丹参(S.bowleyana)发育良好的成熟种子状果实进行比较观察。[结果]4种丹参种子状果实形态、大小和外壁网状雕纹特征均具有较显著区别:山东丹参种子状果实椭圆形,负网状雕纹,网眼凸起类四边形,具细密丝状横纹,与丹参种子状果实宽椭圆形,网状雕纹,网眼凹陷呈方形,以及与南丹参种子状果实梭形,网状雕纹,网眼中央微凸呈多边形均有明显区别。[结论]该研究首次为山东丹参积累了种子状果实资料,为确立其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和研究其种质提供了种子状果实形态的重要依据;丹参种子状果实形态特征及外壁网状雕纹与前人报道相一致,为揭示山东丹参与丹参之间的亲缘关系及种间分类鉴定提供了种子状果实依据,也为丹参类植物种的鉴别及引种栽培、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鸡树条荚蓬药用部位茎、叶的生药学特性,为其鉴别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别.[结果]较为系统的描述了鸡树条蒾荚茎和叶的性状特征、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结论]实验结果可为鸡树条莲荚茎、叶的生药鉴别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梨育种材料果实性状品种间相似度和遗传多样性,比较评价15个新疆梨品种果实性状,为梨种质创新和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法和Q型聚类,对梨果实进行比较及分类,基于果实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1)新疆地方梨品种多样性丰富,各数量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8.83% ~78.39%,果形指数变异...  相似文献   

17.
密花石斛的生药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密花石斛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密花石斛进行生药学鉴定。[结果]密花石斛在原植物、性状、显微等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结论]该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该药材定性鉴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块茎。半夏常见混伪品有虎掌、天南星、水半夏、白附子、滴水珠及小芋儿等。本文从基源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4方面对半夏及其常见混伪品进行了比较,以期为解决半夏药材混用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一些中药材粉末性状相似,但来源、功效等不同,为防止误用以及混伪品冒充,采用粉末制片的方法,比较了南五味子与槟榔、丁香与红花、金银花与洋金花的显微鉴别特征,为粉末药材的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在猕猴桃生产实践中进行品种辨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1种猕猴桃果实与叶片性状进行实地观察,并使用PAUP程序对其进行形态性状聚类分析,研究猕猴桃的分类、区域分布和系统关系。[结果]和平产区猕猴桃属植物果实特征、叶形、叶质和叶表面被毛等方面存在着高度的多态性;通过果实与叶片性状聚类将11个种归成9个大类,聚类结果与现行的分类存在一定的差异。野生猕猴桃与栽培品种之间差异较大,美味猕猴桃与中华猕猴桃亲缘关系比较接近,品种间有交叉。[结论]该研究为充分利用猕猴桃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