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由于水域的污染及渔业资源的匮乏,天然野生泥鳅已远远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泥鳅养殖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等特点。已引起了养殖户的关注。在泥鳅养殖中,放养密度大,投料多且为静水养殖,所以水质易恶化,所以在泥鳅养殖中,病害防治就成了养殖成功的关键。做好泥鳅的病害防治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池塘条件泥鳅养殖池塘应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且有水源的地方。养殖池塘不  相似文献   

2.
泥鳅养殖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由于水域的污染及渔业资源的匮乏,天然野生泥鳅已远远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泥鳅养殖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等特点。已引起了养殖户的关注。在泥鳅养殖中,放养密度大,投料多且为静水养殖,所以水质易恶化,所以在泥鳅养殖中,病害防治就成了养殖成功的关键。做好泥鳅的病害防治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池塘条件泥鳅养殖池塘应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且有水源的地方。养殖池塘不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盆地环境条件下中华绒螯蟹幼蟹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21年5—9月对四川开江地区幼蟹养殖池塘及其水源的温度、溶解氧等11项水质因子进行监测,并采用单样本t检验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养殖期间,幼蟹养殖池塘水体电导率、水温、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与水源水体差异显著(P<0.05),pH、溶解氧和氨氮含量总体低于水源水体。幼蟹养殖池塘水体可溶性磷酸盐、高锰酸盐指数、总氮和总磷含量均超出Ⅲ类水域标准。盆地环境条件下中华绒螯蟹幼蟹养殖期间除总氮、可溶性磷酸盐、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外,其他水质指标基本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的III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且养殖后期幼蟹池塘可溶性磷酸盐、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较水源水体差,表明幼蟹养殖对水环境存在一定污染,应当在幼蟹养殖过程中及养殖结束后对水环境进行改善和处理。养殖期间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和养殖结束后对尾水进行净化处理是未来提高盆地环境条件幼蟹养殖生态效益的两大方向。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20,(8)
正小龙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与日俱增,已成为水产养殖品中火爆大江南北的美味食品。1.池塘条件主要考虑水源水质和塘口改造建设。(1)水源水质养殖池塘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污染。(2)池塘选择养殖小龙虾  相似文献   

5.
正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清淡、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如今,泥鳅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人工养殖已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因此,泥鳅养殖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泥鳅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建设1.正确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方便的场地。布局以东西长、南北宽为宜。池塘两侧分别为进水渠和排水渠,池塘沿着两侧依次排列,形成并联结构,目的为了单独管理,如果一个池塘水质不好不会影响其它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滆湖地区3种不同鱼类养殖模式的污染强度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OD在生长旺期的8月达到最高,其中池塘养殖水远高于围栏养殖,达29.3 mg/L。投喂饵料的围栏养殖水COD浓度为16.0 mg/L,也略高于不投喂饵料的围栏养殖水浓度。投饵与不投饵的围栏养殖水体的TN和TP浓度差别不大,在4月浓度最高,分别为4.37~4.68和0.53~0.63 mg/L;池塘水的TN和TP最高值出现在12月的枯水期,分别为5.71和0.73 mg/L。对养殖水体的2次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表明,7月池塘养殖水质属于中营养化,围栏养殖的2个试验点水质均属于富营养化,12月3个试验点水质均属于富营养化。提高饵料中的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和充分利用天然饵料是控制水产养殖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2010—2012年宁夏地区养殖池塘水质环境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0—2012年对宁夏地区养殖池塘水质的监测检测,分析评价了宁夏养殖池塘水质状况及其污染特点。结果表明:池塘水质非离子氨超标,部分池塘个别监测参数结果偏高,综合污染指数超出警戒水平。宁夏养殖池塘水质富营养化情况严峻。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池塘中安装微孔曝气增氧机对池塘水质、溶氧量的影响,分别对安装微孔曝气增氧机和喷水式增氧机的池塘进行水质相关指标和水体溶氧量监测。结果表明:松浦镜鲤养殖池塘中安装微孔曝气增氧机的立体增氧效果优于喷水式增氧机,尤其是对下层水体增氧效果明显,能降低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氨氮和硫化氢,优化养殖池塘水质。  相似文献   

9.
空心菜生态浮岛对外塘甲鱼养殖水体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天新  郑洁敏  查燕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1):2096-2099
生态浮床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原位生态修复中。通过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浮岛进行改进,应用于外塘甲鱼养殖水体中,首先进行空心菜人工浮岛系统在静态封闭水体中处理模拟甲鱼养殖水体试验,分别就空心菜浮床系统在幼苗期、成苗中期和后期对水体中总氮、氨氮和总磷的影响进行研究,再在杭州市双浦镇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甲鱼家庭养殖户和生态休闲养殖塘2种不同形式的外塘甲鱼养殖地进行原位试验,从水质指标的改变考察空心菜生态浮岛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投加了空心菜生态浮岛的甲鱼养殖池中的污染物质指标浓度显著低于对照池塘。空心菜生态浮床技术可以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减少病害发生率,具有明显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泥鳅养殖池塘水面浮植水蕹菜的最佳浮植面积比例。[方法]通过模拟高密度泥鳅养殖池塘中水面浮植不同面积比例的水蕹菜,研究了不同水面浮植面积(0、15%、20%和25%)对养殖水体中总氮、总磷的调控效果以及对泥鳅单位产量的影响。[结果]池塘水面浮植水蕹菜养殖泥鳅的最佳浮植面积比例为20%,面积比例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养殖效果逐渐降低。[结论]通过建立合理的水面浮植面积比例来调控泥鳅高密度池塘养殖模式所引起的水质恶化,可达到很好的水质调控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