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循环农业的基本概念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按照专业的说法,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符合经济  相似文献   

2.
凉州区发展循环型农业现状及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永宏 《甘肃农业》2009,(12):59-60
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按照专业的说法,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式.这种模式相对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农业增长模式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正本报讯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承办的"国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由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国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创新联盟"正式成立。据介绍,国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创新联盟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的专业联盟,联盟理事长单位由中国农科院环发所担任,成员包括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科研单位、高等  相似文献   

4.
2月中旬,江苏省农委在全省首批选择11个县(市)区,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建设,搭上"示范县"这列快车,如皋加快向生态循环农业转型。目前如皋的生态循环农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以"猪粪收集-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种植业利用"为链条的一体化设施栽培循环利用模式,以"秸秆-食用菌种植-沼渣沼液还田"为链条的大田种植循环利用模式,以及秸秆制粒作燃料的非农业循  相似文献   

5.
循环农业是一种农业资源优化组合以及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循环利用发展方式,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山东省淄博市是全国首批开展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地市之一。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通过对淄博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优势背景、循环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现状、示范园区建设、培训宣传、项目投资及政策扶持情况调查研究分析,探索出近年来淄博市各区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推广发展模式,并对淄博市未来循环农业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从而为提升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促进农业、技术与生态环境的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循环农业是以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产生活无害化为基本特征,通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生产方式,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循环农业发展,2006年、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两年都提出了积极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07年9月洛阳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十个循环农业示范市之一。市政府成立了洛阳市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洛阳市"十一五"循环农  相似文献   

7.
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它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河南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粮食战略安全,要保持河南省农业生产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走循环农业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通过建立"农业资源—农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循环农业的本质特征是资源节约和产业链条延伸。  相似文献   

9.
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区域生态文明与绿色和谐社会建设,是现今重要的理论热点与实践命题。"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战略与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以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战略与技术创新为主题,围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生态循环农业增值减排的新工艺、农业废弃物在农田应用的新方向、现代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等方面进行学习交流,并提出进一步规范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键词     
正【循环农业】循环农业转变农民增收方式近年来,云南省龙陵县实施生物资源开发富县战略,着力推动发展循环农业,积极探索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和产业链条生态化的农业发展之路。该县推广沼气池作为发展循环农业的重点,坚持"清洁生产、生态设计、循环利用、持续消费"的循环经济理念,形成了"种植-养畜-粪便-肥料-种植"的生态循环型产业链条,构建"畜-沼-粮""畜-沼-果""畜-沼-石斛"三种模式,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1.
正循环农业模式所谓循环农业,简要说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循环生产的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3R(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达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具体来说,即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最小化(适度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循环农业及其实施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循环农业"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探讨了在农业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减量化技术措施以及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产生的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循环农业实施效果量化,有助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三起来"工程始于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是指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民"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主要目的是改善农民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缓解郊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丰收.四年来,"三起来"工程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政府管理服务方式的转变,已经在争创低碳首善之区中初步走上了低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河北平原区发展循环农业的需求与技术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河北平原种植业和规模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浪费、能量高耗、环境污染、产业循环割裂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河北省平原区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重点:按照循环农业的循环化(Recycle)、再利用(Reuse)、减量化(Reduce)和可控化(Regulation)的"4R"原理,通过农田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农田生物的优化复合配置技术、设施蔬菜循环生产体系关键技术、集约化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设备创制,推进农田资源高效利用与牧业废弃物资源高值化利用,构建河北平原循环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带动河北平原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为全国循环农业发展做出示范。  相似文献   

15.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三亚市生态循环农业创建活动要遵守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紧扣"减、改、管、用"四字要领,以化肥农药减量节水、种养方式模式改进、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监管、废弃物循环利用为主线,以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引导农户主动参与,实现三亚农业生产优质高效、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农业环境生态环保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郯城县郯城镇岭南头村村民颜士全,自2000年开始,积极探索"链条式"种养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了"秸秆--养牛--牛粪--蚯蚓--黄鳝--蔬菜"的"一种三养"高效农业开发新技术,实现了生态循环再利用,走出了一条效益倍增和生态环保的致富之路.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七频道《致富经》栏目专门对他的种养技术进行了宣传报道.  相似文献   

17.
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循环经济模式的基本理念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相对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石油农业"增长模式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依赖于农业的迅速增长。我国"十二五"期间10大任务之一,即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也指出我国要坚持走农业现代化路线,以农业循环经济来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最核心的部分。近年来,四川省探索出了极具实践价值的再利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但仍存在技术与成本等一系列矛盾。如何推进四川省再利用农业循环产业化,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使其能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做到可持续发展成为四川省再利用农业循环发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依赖于农业的迅速增长。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十大任务之一;党的"十八大"也指出我国要坚持走农业现代化路线,以农业循环经济来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最核心的部分。近年来,四川省探索出了极具实践价值的再利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但仍存在技术与成本等一系列矛盾。如何推进四川省再利用农业循环产业化,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使其能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做到可持续发展成为四川省再利用农业循环发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废弃物沼气生产现状· 模式· 主要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农业废弃物主要利用模式,分析了我国沼气利用现状,结果表明,2000—2015年我国的沼气生产主要以农业废弃物沼气为主,主要包括户用沼气和农业工程沼气,工业工程沼气在我国沼气产业中的比重极低。介绍了与沼气生产结合的循环农业利用模式,包括户用模式(包括"三合一"模式、"四位一体"模式和"五配套"模式)和大中型工程模式,其中大中型工程模式着重介绍了"德青源模式"。最后分析了我国农业废弃物沼气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废弃物资源量巨大,但资源浪费严重;沼气池废弃率高;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多样化,但产业化水平低;农业废弃物处理的相关政策亟待完善;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