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花期偏早父本玉米的制种产量,通过播期调节、播种方式调整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下"陕科6号"制种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父本迟播7 d、父母本行比1∶7+"满天星"的制种方式,父母本散粉吐丝重叠期最长,果穗结实较好,制种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金玉甜1号高产制种的父母本最佳播期差以及母本最佳载培密度,研究了甜玉米金玉甜1号制种父母本的花期相遇以及栽培密度对其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玉甜1号春季制种父本比母本迟播18~20 d,父母本花期达到最佳相遇。在父母本花期正常相遇的前提下,金玉甜1号制种母本的最适栽培密度为4.76万株/hm2。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提高海蜜6号母本制种产量。[方法]分别在海蜜6号母本、父本植株上施用0.1%、0.2%2个水平的硼肥,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喷施硼肥对甜瓜制种的影响。[结果]在母本植株上喷施一定浓度的硼肥可以降低果实留果节位,增加单果饱满种子粒数,提高种子饱满率;施用0.2%硼肥能显著增加制种产量。父本植株喷施一定浓度的硼肥,能够有效促进花粉萌发,提高母本坐果能力,增加母本单果饱满种子粒数,提高种子饱满率;施用0.2%硼肥能显著增加杂交制种产量。[结论]喷施硼肥能够有效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杂交玉米陕科9号高产制种技术,包括父母本性状、基地选择、播前准备、播种、放苗与间定苗、花期预测及调控、肥水管理、去杂管理、去雄管理、清小苗与割父本、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制种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通优粳1号的亲本特征特性,如通优粳1号父母本生育期相差4~6 d,播始历期相差3~5 d,父本植株较母本高6~8 cm,花时较母本早30~60 min;介绍了其高产制种技术,主要包括适期播种、适时移栽、肥水管理、合理调控父母本花期、人工授粉、去杂保纯、病虫害防治、适时收割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筑糯2号是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育成的高产、优质、较早熟糯玉米杂交种,其产量较目前国内推广面积最大的糯玉米杂交种苏玉(糯)1号、渝糯1号增产20%~30%,但目前制种产量较低,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一般说来,父母本行比足影响制种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加大母本行比例,可提高制种产量,但如果母本行比例过大,父本的花粉量义不够,使母本授粉不足,反而会降低制种产量。为确定筑糯2号在贵州合理的父母本行比,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系杂交粳稻天协13亲本的开花习性,并阐述其高产制种技术要点。[方法]2008~2010年连续3年对天协13父本母本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及自然结实情况进行观察和调查。[结果]叶片数父本比母本多0.8~1.2片,年份间差异较小,播种期4月20日至5月30日,平均每晚播10 d,叶片数就减少0.2片;播始历期,同期播种,父母本相差3~7 d,且年际间趋势一致;开花历期,父本较母本,单穗长1~2 d,单穴长2~3 d,全田长3~6 d;抽穗速度差别不大,群体日开花高峰值出现时间,父本较母本迟3~5 d;同时段开花,父母本开花量,其重合率,12:00前合计达46.09%,11:40~12:40内达70%左右。根据父母本的生育特性、生长特点、开花习性,提出了相应的优质高产制种技术。[结论]该研究可为扩大天协13种植面积,提高其种植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理论依据,对再进行其他组合组配利用其亲本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制定黔油12号大面积制种技术方案,明确该品种父母本的最佳播差期和最佳播期,提高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1999年9月18日至11月6日共进行了9期相隔6d的父母本播期试验,结果表明,父母本最佳播差期的6d,最佳播期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父本最迟播期为10月12日),在最佳播期内,父本比母本提前6d播种的花期相遇较好,异交结实率高,制种产量高。  相似文献   

9.
山西谷子杂交种的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选育的4个谷子杂交种进行2 a的制种试验,研究父母本花期动态、父本花粉量、制种田种植方式对制种产量的影响,旨在探明影响山西谷子杂交种高产制种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父母本的开花高峰期重叠时间对不育系结实起决定性作用,母本开花高峰期较父本早1~2 d最好;种植方式要根据父本花粉量决定,一般父母本2∶4宽窄行种植时制种产量较高,父本花粉量大时可以采用父母本2∶6的种植方式。研究结果对山西谷子杂交种稳步发展以及应用于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父母本不同播差期对陆两优267制种产量的影响,2009年,在娄底市娄星区早园村进行了试验。母本播种期不变,父本采用5个不同的播种期。结果表明,母本5月27日播种,父本5月14日播种,父母本播差期13d的,花期相遇良好,制种产量最高,达到262.83kg/667m^2。父本5月11日播种,父母本播差期16d的,花期基本相遇,制种产量次之,为207.35kg/667m^2。其余3个处理,花期相遇状况较差,制种产量低。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父母本不同播差期对陆两优267制种产量的影响,2009年,在娄底市娄星区早园村进行了试验。母本播种期不变,父本采用5个不同的播种期。结果表明,母本5月27日播种,父本5月14日播种,父母本播差期13d的,花期相遇良好,制种产量最高,达到262.83kg/667m^2。父本5月11日播种,父母本播差期16d的,花期基本相遇,制种产量次之,为207.35kg/667m^2。其余3个处理,花期相遇状况较差,制种产量低。  相似文献   

12.
2002-2004年对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9019制种田中不同父母本行比及播期、栽插密度与激素用量对其制种产量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协优9019适宜的播种期及播差期为:在江淮之间,父本5月7日播种,父母本播差期为27d,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父母本行比宜采用2∶14;母本栽插密度采用13.3cm×13.3cm,激素"920"的用量控制在210g/hm2左右,以达到协调群体结构,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3.
播种前要进行精选、晒种。特别要注意错期、行比、密度的设置。错期要保证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行比要根据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保证父本有足够花粉供应母本和方便田间作业而定。1调整父、母本播期在配制玉米杂交种时,应根据父母本的生育期和吐丝、散粉期确定父、母本的播种时间,以达到母本结实良好,提高制种产量的目的。在配制玉米杂交种时,母本吐丝期与父本散粉期是否能够良好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一般来说,如果父、母本的生育期和吐丝、散粉期相同或者母本比父本早3~5d,可同期  相似文献   

14.
皖稻125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早熟、高产、抗病等特点,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04—2005年对其在淮北地区不同父母本行比及播期、栽插密度与激素用量等对制种产量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母本栽插密度是提高制种产量的关键,但同时也要兼顾其他性状。皖稻125制种产量3 000 kg/hm2适宜的播种期及播差期为:父本5月10日播种,父母本播差期为31 d;父母本行比宜采用2∶14;母本栽插密度采用13.3 cm×13.3 cm,九二○的用量控制在210 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吉19在我省高产制种技术:实行宽窄行种植,父母本错期播种,母本较父本迟播3~4d实行双向覆盖,可达增温保墒作用,加强田间诸项管理是保证制种高产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玉米新品种洛玉4号的亲本繁殖及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几年的种植试验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玉米新品种洛玉4号的亲本繁殖及高产制种技术。亲本繁殖最适宜密度:黄淮海地区母本75000株/hm2,父本82500株/hm2;西北地区母本97500株/hm2,父本105000株/hm2。制种最适宜父母本行比黄淮地区为5∶1,西北地区为满天星种植。播种密度西北地区母本97 500株/hm2,父本150000~180000株/hm2,黄淮地区母本75000株/hm2,父本112500株/hm2最为适宜。母本播种时播70%父本,2 d后(在西北地区错3 d)再播30%父本,可确保花期相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黔油14号父母本种植方式的研究得出,母本采用宽窄行移栽,父本以2 m的窝距插栽于母本宽行中的制种栽培方式,父本单株蕾花总数最多,母本单株有效角果最高,有效角率和每角粒数较高,制种产量最高,且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最小,稳定性好,制种产量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父母本不同定植方式对宽柄芥(Brassica juncea var.latipa)杂交制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宽柄芥制种产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宽柄芥雄性不育系K6A为母本、自交系SGK为父本进行杂交制种,测定不同父母本定植比例(1:2、1:3、1:4和1:5共4个处理)和不同定植密度(株行距)(父本定植密度固定为0.33 cm×0.33 cm,母本定植密度设0.36 m×0.50 m、0.30 m×0.50 m、0.24 m×0.50 m和0.20 m×0.50 m共4个处理)下的杂交制种产量,并对制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宽柄芥父母本定植比例为1:3时,其杂交种子的千粒重最重,为0.95 g,与父母本定植比例1:4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父母本定植比例为1:4时,其单株杂交种子产量为7.13 g,显著低于父母本定植比例1:2处理(P<0.05,下同);父母本定植比例为1:4时其单位面积杂交种子产量最高(28.02 g/m2),且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父母本定植比例处理(P<0.01,下同).在父本定植密度固定为0.33 cm×0.33 cm的前提下,母本定植密度0.30 m×0.50 m处理的杂交种子千粒重较重,为0.96 g,与其他3个母本定植密度处理差异不显著;其单株杂交种子产量较高,为6.13 g,明显高于母本定植密度0.24 m×0.50 m处理,显著高于母本定植密度0.20 m×0.50 m处理;其单位面积杂交种子产量较高,为37.31 g,极显著高于母本定植密度0.36 m×0.50 m和0.20 m×0.50 m处理,低于母本定植密度0.24 m×0.50 m处理,但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父母本定植比例和定植密度试验条件下,母本的全株有效角果数均是构成单株杂交种子产量的关键因素,其中,在父母本定植比例试验条件下,单株杂交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除全株有效角果数与每角果粒数呈微弱负相关外,其余均呈正相关;在父母本定植密度试验条件下,母本的全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杂交种子千粒重3个性状均与单株杂交种子产量呈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父母本定植比例和定植密度试验条件下,母本的全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杂交种子千粒重对单株杂交种子产量均具有正向响应,其中在父母本定植比例试验条件下,母本的全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果粒数对单株杂交种子产量的贡献大于父母本定植密度试验条件.[结论]宽柄芥杂交制种选择父母本定植比例1:4及父本定植密度0.33 cm×0.33 cm和母本定植密度0.30 m×0.50 m时其制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优质杂交早稻"岳优108"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3a的观察和制种实践,总结了"岳优108"亲本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制种成败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播种期,在湘北丘陵地区"岳优108"父母本最为适宜的播差期为:母本"岳4A"在3月29日播种,父本"岳恢108"在4月10日播种,(一般以母本播后11~13d、叶龄2.5~2.7叶时播种父本为宜).同时要培育多蘖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促进双亲群体结构协调发展;加强肥水管理,创建高产群体结构;科学喷施"九二0",提高异交结实率;严格"去杂去劣",确保种子质量;加强病虫防治等,确保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20.
根据平玉8号的特征特性,就平玉8号制种技术进行总结,包括制种基地选择、隔离区设置、父母本错期播种、田间管理、母本去雄、砍出父本、采收与储存等方面内容,以促进平玉8号玉米新品种制种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