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柄扁桃Amygdalus pcdunculata是适合沙区和荒山荒地栽培的濒危生态经济林树种,为了对目前国内长柄扁桃资源情况进行评估,对蒙陕交界7个长柄扁桃天然居群的叶片表型性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462个野生长柄扁桃个体叶片表型性状的变异类型、变异规律、叶长变异程度及类型、叶宽变异程度及类型、叶长宽比变异程度及类型及叶柄长变异程度、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生长柄扁桃叶片长宽比变异较大,变异系数达0.36,其次是叶宽、叶柄长、叶长,变异系数分别为0.30、0.24、0.22;野生长柄扁桃按照叶长范围0.94~4.52 mm,可分为LⅠ~LⅨ共9个类型;叶宽分布范围在0.39~2.55 mm,可分为WⅠ~WⅧ共8个类型;叶长宽比范围在0.84~5.93之间,分为LWⅠ~LWⅥ共6个类型;叶柄长范围在0.29~1.53 mm之间,分为Ls~LsⅥ共6个类型;长柄扁桃叶片性状与叶长、叶宽、叶柄和长宽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叶宽与叶柄长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野生长柄扁桃叶片变异类型丰富,天然居群呈现明显的片段化分布,建议加强对野生长柄扁桃资源收集保护力度,防止珍贵野生资源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提出了用叶长和叶宽快速估测象Vernonia amygdalina和Amaran-thus caudatus等具有卵圆形叶片的植物叶面积的简便方法。发现叶面积对数Log(A)与叶长和叶宽乘积的对数Log(L×W)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V.amygdalina和A.caudatus两种植物的上述线性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986和0.9984。建议应用从某一栽植区内随机取样的叶片的叶长和叶宽值数据绘制的log(A)对log(L×W)的曲线图中,预先得到的表格模型来进行田间叶面积的快速估计。  相似文献   

3.
日本栗叶面积与叶片生物量计算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年生日本栗品种"辽栗10号"与"大峰"为试材,对其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单叶干重、冠幅、冠高、单株叶片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不同品种间叶片长宽比值和比叶面积的差异性,叶片长、叶宽和叶片长宽乘积与单叶面积的相关性以及冠幅、冠高与单株叶片生物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叶片长宽比、比叶面积均无显著差异;对日本栗叶长、叶宽、叶片长宽乘积与单叶面积进行一元回归方程拟合,决定系数与修正决定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P〈0.0001),其中以叶片长宽乘积与单叶面积的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回归效果最好,决定系数达0.987 9,修正决定系数达0.987 7;单株叶片生物量与冠幅面积和冠高的二元线性回归关系达极显著水平(P〈0.0001),决定系数达0.997 2,修正决定系数达0.996 4。在生产上,可以通过测量冠幅面积、冠高计算出单株叶片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野生山杏优良单株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内蒙古野生山杏重要性状的遗传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对内蒙古野生山杏优良单株叶片性状的分布特征、变异程度及其与产量和出仁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杏叶片的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叶柄、叶尖端等性状均呈正态分布,其中,叶尖端变异较大,叶尖端的变异系数达0.4,其次是叶柄、叶宽、叶长、叶长宽比,变异系数分别为0.17、0.16、0.15、0.09。通过聚类分析与多重比较将叶长分为9个类型,分别记为:很短、短、较短、中、较长、长、很长、极长、超长叶。叶宽分为9个类型,分别记为:极窄、很窄、窄、较窄、中、较宽、宽、很宽、极宽叶。叶长宽比分为7个类型,分别记为:很宽圆、宽圆、较宽圆、中、较长圆、长圆、很长圆叶。叶柄分为7个类型,分别记为:极短叶柄、很短叶柄、短叶柄、较短叶柄、中叶柄、较长叶柄、长叶柄。叶尖端分为9个类型,分别记为:很短、短、较短、中、较长、长、很长、极长、超长叶尖端。内蒙古野生山杏优良单株叶片性状与产量、出仁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山杏叶片性状与产量无显著相关,而叶尖端与出仁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该分析结果可为山杏品种的改良与优良单株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丹红杨(美洲黑杨)×通辽1号杨(小叶杨)422个F_1代无性系叶的形态学指标进行分析,揭示杨树派间杂交群体叶形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进一步解析其叶形性状的遗传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使用Yaxin-1241便携式叶面积仪结合手工测量的方式,对杂交子代当年扦插材料的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叶柄长、侧脉夹角和最大叶宽距叶尖长度等7个指标进行测量,计算叶长宽比、叶柄相对长、最大叶宽位置和叶缘因子,利用SPSS软件完成相关、通径、遗传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丹红杨和通辽1号杨两亲本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叶柄长、侧脉夹角、叶长宽比、叶柄相对长以及最大叶宽位置等9个指标差异显著,子代变异丰富且呈连续的正态分布。在10个叶形指标间45对相关关系中,36对呈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叶长和叶宽是决定叶面积的主要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2个主因子,累计解释80.19%的叶形变异,子代第一主成分的标准化值全部介于两亲本之间,并有64.69%与父本分布在同侧,第二主成分则均匀分布在中亲值两侧。对于表征叶片大小的2个指标叶面积和叶柄长,多数子代小于中亲值且其均值更接近父本,而表征叶片形状的叶柄相对长和最大叶宽位置与之相反,其余指标接近中亲值。除叶长宽比、侧脉夹角以及叶缘因子外,子代叶形指标大多介于两亲本之间。[结论]丹红杨和通辽1号杨叶形性状差异显著,杂交子代叶形性状存在丰富的连续性变异,且性状间关联紧密,叶长和叶宽是决定叶面积的主要因素。叶面积、叶柄长以及最大叶宽位置等性状存在明显的遗传偏向性,杂交子代叶片形状与丹红杨更为接近,呈较强的母本效应,而叶片大小则表现出偏向父本小叶杨的遗传效应。30.09%子代的综合叶形指标具有超亲现象,选择潜力较大,在今后的育种实践中可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6.
以6年生的杂交相思(Acacia mangium×A.auriculiformis)成熟叶片为材料,将其叶长、叶宽、叶宽/叶长、叶长×叶宽、叶长×叶长、叶宽×叶宽与实测叶面积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叶形指标与叶面积均显著相关。从中选择3个相关指数较高的叶形指标(叶长×叶宽、叶宽×叶宽、叶宽)进行多形式回归方程的建立,最佳拟合方程均为二次曲线方程。经检验和比较,叶宽×叶宽与叶面积的二次曲线方程(Y2=0.002X^2+1.506X+18.695)的理论值与实测值误差率最小,<±7.00%,能较准确地估算杂交相思的叶面积。  相似文献   

7.
6个油橄榄品种叶片表型及生理抗性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川县六个油橄榄品种的叶片表型、生理抗性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莱星在抗旱性上表现最好,而在抗寒性上表现较差,叶长和叶宽较大。皮削利在抗旱性方面最差,而抗寒性较好。在叶片表型上与其他五个品种比较,叶长和叶宽适中。叶长和叶宽都较大的钟山24在抗寒、抗旱性上表现较差。叶长和叶宽都较小的鄂植8#在抗寒、抗旱性上适中,但从逆境条件下产生的有害过氧化物判断,则优于其他五个品种。  相似文献   

8.
以10个桉树无性系为材料,对其叶片形态、光合参数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0个桉树无性系的叶面积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以单叶干质量的变异系数最高,干鲜比的变异系数最小。以叶长、叶宽、叶厚、叶面积和比叶面积等5个性状指标为参数做聚类分析,可以将10个无性系分为4类。以叶长宽乘积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绝大部分无性系的模拟方程的相关系数较高,可以考虑采用这一方程进行同类无性系的叶面积预测。综合分析10个桉树无性系的光合参数间存在较大的变异,无性系33-27属于节水型的速生无性系。  相似文献   

9.
竹子叶片极易卷曲的特性增加了叶面积测量的难度,本研究致力于建立淡竹快速、便捷、准确测量叶片面积的模型。通过对淡竹叶片的形态特点进行分类,将叶面积仪测量面积作为对照,利用叶长、叶宽数据和扫描实际叶面积进行建模,并采用均方根误差、残差平方和、预测精度来检验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1)根据淡竹叶片的长宽比将叶片分为3类:长宽比≤ 5.770,5.770<长宽比≤ 6.682,长宽比>6.682;2)形态学指标相关性显示,淡竹叶片长宽积与叶面积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990;3)以叶片长宽的积建立了叶形分类拟合模型,模型的预测精度为97.11%,其预测结果优于整体拟合和叶面积仪测量结果。研究提出的淡竹叶片面积分类拟合模型可快速、准确地预测叶片面积,解决了淡竹叶片面积测量难的问题,为淡竹相关的生态学研究和经营生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5个板栗品种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形指数等性状的分析,表明叶形指数稳定性强,能较准确地反映不同品种的叶形特征。叶长、叶宽、叶长×叶定与叶面积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但以叶长×叶宽与叶面积的相关性最强,其相应的回归方程用于叶面积的测定更为精确。魁栗、紫油光、上光栗、本地土板栗4个品种可共用1个方程(x为叶长×叶宽)进行叶面积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