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由于天保工程的实施及国家生态建设的需要,黑龙江省林区森林采伐与林业生态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处理好森林采伐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是现代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总结了森林采伐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采伐和林业生态建设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析论述了相持阶段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生态建设为切入点,提出生态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文冠果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冠果是集生态、经济价值于一体的树种之一,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重要树种。文章阐述了文冠果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为林区今后的生态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也面临许多新问题;为实现该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把严管林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碳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其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本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只是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齐齐哈尔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文章阐述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齐齐哈尔市生态建设的布局和目标,该目标的实现将有效遏制西部风沙的危害,保障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基地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生态脱贫,就是在"一个战场上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介绍了山西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现状,分析了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搞好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生态恶化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国有林场是林业建设最为重要的主体之一,在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处理国有林场现有艰难处境和生态建设的双重问题,是解决生态恶化的关键。该文从应把林场作为恢复生态、保护生态、改善生态功能的主体等5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改变国有林场的困境,以发挥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桐柏县情的基础上,指出了桐柏县生态建设的成效,通过对桐柏生态建设进程中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等4个大生态模式的阐述,探讨了桐柏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关于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黑龙江省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几项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对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森林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林业省份,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生态建设现状和趋势,揭示了所面临的生态与经济问题。将吉林省划分为三个经济区:中西部农牧区、东部低山丘陵多种经营区和长白山国有林区。讨论了每个区的生态建设、发展方向和任务,并对该省的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探讨美、生态、生态美、生态美学、森林生态美内涵,以及生态美学在中国古代生态美学、国外生态思潮与生态美学思想、生态美学实证研究等方面的应用,以浙江千岛湖为例,研究现代生态美学在森林经营中应用。千岛湖以森林生态为指导,大力恢复植被,以生态美学为目标,调整林分结构,从单纯封山育林、人工造林进而实施针叶林阔叶化、林相改造及其森林生态修复,为当下高水平保护、高质量深绿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成为基于生态美学理念的森林经营实践示范区。  相似文献   

13.
调查了思南县乌江河谷地带的生态现状,探索和研究了生态恶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总结出了合理有效的生态恢复模式:主要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低效林改造等措施手段,指出了提高森林生态的综合防护效应对思南县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通化县林业局三棚林场为例,论述了红松采种林基地建设的有关技术设计方案及经营管理措施。进而阐述了保护和开发好吉林省东部地区红松优良种质基因资源,对恢复吉林省东部森林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因子进行选取和等级划分,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地表因子方面对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敏感性调查分析,构建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用自然间断法将所得数据划分为生态极度、重度、中度、轻度和不敏感区域 5个等级,对森林公园整体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表现出较高的生态敏感性,大部分处于生态重度至轻度敏感区域。对2015—2020年福建省生态敏感性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森林公园生态极度、重度、轻度和不敏感4个方面的森林面积整体保持增长趋势,不敏感和轻度生态敏感的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0%,中度生态敏感森林面积呈下降趋势。建议在今后森林公园资源开发利用中注重对生态敏感性的调查分析,对生态中度敏感区域进行基础设置优化和特色开发,减少对生态极度和重度敏感区域的开发,实现对森林公园生态的进一步保护。  相似文献   

16.
以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森林美学、林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武义县为例,对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的设计思路、总体布局、阶段性目标群落与景观分区设计、建设途径与营造林方式、营造林技术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推进我国生态景观林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明进程视野下森林食品安全与生态安全关系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食品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在人类文明进程视野下分析森林系统中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关系演变规律, 对于现阶段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协同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提出了森林生态和森林食品的安全性作用机理模型, 而后依次讨论了采猎文明、农耕文明、传统工业文明、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各文明时期森林食品和森林生态的安全性作用特性, 最后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构建了森林食品与森林生态的安全性演化路径模型。研究表明, 正是森林食品安全与森林生态安全相互关系的演变, 从一个侧面反映并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汕头生态景观林带现状和树种材料进行调查分析,应用景观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森林美学等原理,初步选择适宜的生态景观林树种,根据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设计不同的树种配置模式,并对景观类型设计、营造林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推进广东省汕头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Shi Jiyan 《林业研究》1990,1(1):99-103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rest harvesting and forest ecology. It proposes basing annual cuts and forest operation plans on ecological principles. Harvestablc forest resources arc decreasing and regeneration is slow. The combination of forest harvesting with ecology can be viewed as a solution to the forest harvesting dilemma in China.This paper also makes some techn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forest operations based on ecological principles.  相似文献   

20.
森林旅游在发展森林景观和改善森林环境的同时,也留下了隐患,造成了森林生态不平衡。基于此现状,需要对森林生态进行补偿。要求在发展森林旅游的同时兼顾森林生态保护。分析了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对策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