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主要症状 春棚番茄多发生在第1、2穗果上,主要症状是果实着色不均匀,果面褐变且凹凸不平,采的果实有明显绿斑或浅绿斑,果肉僵硬,切开果实可见果肉维管束组织呈黑褐色,完全失去了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番茄褐变型筋腐果与正常果实做对比分析测定,探讨褐变型筋腐果发生的生理生化基础。结果表明:与正常果实相比,褐变型筋腐果果肉乙烯的释放量明显减少,葡萄糖与果糖的含量都有所降低;发病较轻的1级病果果肉全碳、全氮含量降低,碳氮比下降,而在维管束中,未褐变维管束中全碳、全氮含量与碳氮比升高,褐变维管束中全碳含量升高,全氮含量与正常果相差不多,碳氮比明显升高;在发病较重的3级病果中,占果实少部分的红果肉及未褐变维管束中全碳、全氮含量及碳氮比都较高,褐变组织中全碳、全氮含量及碳氮比都最低;病果褐变组织氨基酸总量降低,而酚类物质的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3.
黄超 《现代园艺》2004,(4):27-28
番茄筋腐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 ,是番茄保护地栽培中的重要病害。近年来 ,一些地方的菜农在进行大棚番茄生产时 ,由于管理粗放 ,重茬种植 ,以致筋腐病发生严重 ,导致番茄产量、品质下降 ,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 发病症状番茄筋腐病一般不危害茎、叶。其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 ,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 .1 幼果期褐变型 多在番茄幼果期发生 ,在幼果膨大生长期 ,果面上出现局部褐变 ,果实表面变得凹凸不平。严重的果实变硬甚至褐变部位形成坏死斑。剖开果实 ,可见维管束组织呈条状坏死 ,果肉呈现锈褐色。1 .2 果实转熟期白变型 主要…  相似文献   

4.
1番茄筋腐病番茄筋腐病又称条腐病或带腐病,是番茄的一种重要生理性病害。保护地栽培中发生重,发病严重时病果率可达60%以上,降低产量和品质。1.1症状:多在第1、2穗果上发生。果实外形尚好,但维管束部位不转红;发病重的果肉维管束变褐坏死,大大降低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1樱桃褐腐病1.1发病症状果实受害,果面初现褐色圆形病斑,后扩及全果,变褐软腐,致果实收缩,成为灰白色粉状物,病果易脱落,有的失水变成僵果,不脱落,最后变为黑褐色。花受害易变褐枯萎,天气潮  相似文献   

6.
<正>日光温室栽培的冬春茬番茄,常常遭受低温,诱发多种病害,影响番茄的生长和发育,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害类型1.1生理性病害1)筋腐病。初发病果表皮下隐约可见暗褐色,渐有自果蒂向果脐的条状灰色污斑,严重时呈云雾状。后期病部颜色加深,病健部界限明显,横切果实可见维管束变褐,细胞坏死,严重时果肉为褐色,木栓化,纵切可见自果柄向果脐有一道道黑筋,部分果实形成空洞。有时维管束流出白色乳液。2)脐腐病。发病多在第1、第2穗幼果青果的  相似文献   

7.
番茄筋腐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本的番茄筋腐病是大棚番茄长期连作而引起的。最初叫做“黑条病”,主要指褐变型的筋腐病。由于连作程度的增加,同时栽培上采用了抗褐变型的品种,使“白条病”的白变型筋腐病增多,是在低温,光照不足时期栽培番茄的最大障害。 一、番茄筋腐病的分类 番茄筋腐病过去一直没有定名,这是由于在同一栽培条件下,发病果实中有细胞组织褐变型的和果实糠心、细胞组织白变型两种。 关于褐变型的筋腐病,根据症状类型,病理解剖结果,可以进一步分为条腐病(维管束褐变症)、内部褐变症和壁面褐变症三种。白变型的筋腐病,有白条或黄条、金条等症状,果实糠心,…  相似文献   

8.
石榴干腐病为石榴树的主要病害 ,可造成枯枝和烂果。不仅在生长期危害果实 ,而且在果实贮藏期间也能爆发此病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 发病症状 在蕾期、花期发病 ,花萼产生黑褐色椭圆形凹陷小斑。幼果发病时首先在表面产生豆粒大小不规则浅褐色病斑 ,逐渐扩大为中间深褐、边沿浅褐的凹陷病斑 ,继而深入果内 ,致使整个果实褐变腐烂。在花期和幼果期严重受害后造成早期落花落果 ;果实膨大期至初熟期则不再落果 ,而干缩成僵果挂在枝梢上。2 发病规律 石榴干腐病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果、果台、枝条内越冬 ,其中果皮、果台、子…  相似文献   

9.
劳尔  春华 《吉林蔬菜》2012,(3):34-34
1发生症状樱桃番茄筋腐病是番茄果实的一种生理病害。从果实膨大前期开始发生,直至影响到果实成熟。靠近果皮的果肉及心室隔壁果肉中的维管束变褐、坏死,果实出现黑色条斑,严重时果肉的内壁变褐,在背光面较多,且伴随着色不良、着色不匀。  相似文献   

10.
正桃褐腐病是桃树主要病害之一,发生广泛,北方桃园多在雨季发生流行。褐腐病不仅导致桃树落果、烂果,贮运期亦可继续传染发病,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褐腐病除危害桃树外,还可侵染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现将桃褐腐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发病症状桃褐腐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桃树的花、叶、枝梢。幼果至成熟期均可受害,越接近成熟受害越重。果实被害,最初在果面产生褐色圆形病斑,果肉随之变褐软腐,以后在病斑表面生出灰褐  相似文献   

11.
<正>1危害症状1.1花在蕾期、花期发病,花冠变褐,花萼产生黑褐色、椭圆形、凹陷小斑,严重时可造成落花。1.2果实幼果感病一般在萼筒周围发生豆粒大小的浅褐色病斑,逐渐扩为中间深褐色、边缘浅褐色的凹陷斑,直到整个果实腐烂,可造成早期落果。果实膨大期至初熟期,干缩成褐色僵果(上有许多黑色小颗粒)挂在树上,不再脱落。贮藏期可造成果实腐烂,果面上产生密集小黑点。  相似文献   

12.
苹果在腐病是恶霉菌引起的果实病害,发病初期果面上产生不规则的边缘不清云状淡褐色斑。以萼洼和梗洼附近病斑较多,以后迅速扩展,5—6天即可发展到全部果面,颜色随之变深,呈深褐色。病变亦沿果梗扩展,使果梗部分或全部变褐。剖开果面局部变褐的病果,可见以果心为中心的果肉组织大部已变褐。树上少数病果果面长出白色菌体,多数病果脱落,落地果保持原形.不软腐。恶疫霉菌还可侵染极颈(叫颈腐病)和地.面以上的主干(叫环腐病),引起根颈和主干腐烂,最终将导致整株死亡. 苹果疫腐病的病原菌存在于土壤中,由雨水溅到近地面的果实上而引起发病.树冠…  相似文献   

13.
设施栽培中茄子三大主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玉香 《吉林蔬菜》2013,(10):36-37
褐纹病、绵疫病和黄萎病在茄子生产中被称为茄子三大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发病后若防治不力可造成很大的损失。苗期发病造成缺株,结果期发病引起果腐。1茄子褐纹病1.1症状:苗期发病造成缺株,结果期发病引起果实腐烂、死苗枯枝,以果实腐烂的损失最大。苗期:多在幼茎基部先产生水浸状梭形或椭圆形病斑,稍后病斑逐渐变褐至黑褐色并长有许多小黑点,当病斑环绕茎周时,病部凹陷,使幼苗猝倒,大苗立枯。  相似文献   

14.
<正>1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也能危害花、叶和新梢。自幼果到成熟均能危害成熟期危害最重。果实被害初期为褐色圆形病斑,逐渐扩展,以至全部果面。患病果肉变褐腐烂病斑表面有灰褐色绒状霉丛郡分生孢子,呈同心圆轮纹状。病果脱落或挂于树上,干缩成黑褐色僵果,叶片受害变褐而脱落。新梢受害成溃疡斑,皮层破裂而流胶。花器受害常自雄蕊及花瓣先端开始,发生褐色水渍状斑点,乃至全花褐色而枯萎,残留  相似文献   

15.
<正>褐腐病危害杏李花、叶、枝梢及果实等多种部位,以果实受害最重。果实受害时在果面初生褐色斑点,湿润腐烂,迅速扩及整个果实。病果失水干缩变成僵果。若花部受害,颜色变褐,在多雨季节呈软腐状。病菌通过花梗和叶柄向下蔓延到嫩枝,呈长圆形溃疡斑,中央微陷,呈灰褐色,并常出现流胶。病菌在枝梢的病组织或僵果内越冬,第2年春借风雨传播,通过病虫伤口、皮孔、机械伤口侵入果实,主要在果实成熟期和贮藏期发病。无病果与病  相似文献   

16.
番茄不仅可作佳美的菜肴,而且还可以鲜食,因而对其果形、色泽和风味等的要求较高。但是近年来在番茄生产中畸形病态果越来越多,特别在春茬保护地生产中更为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现将畸形果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简要介绍如下: 1.筋腐果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褐变型,果实内维管束及其周围组织褐变,常见表皮内层有一褐色圈儿;二是白化型,果皮或果壁硬化、发白。患有筋腐病的果皮局部往往绿而不红,红而发紫,红绿相间,甚至出现凸凹不平的疙瘩,失去食用价值。发病原因:苗期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小,或温度过高造成糖的代谢不正常,以及  相似文献   

17.
如何防止苹果贮藏期生理病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贮藏过程中,常见生理病害主要有苦痘病、虎皮病、果肉褐变病、CO_2中毒和缺O_2伤害等,如何防止苹果贮藏期生理病害,是提高贮藏效果、获取理想收益的保证。 1 苦痘病 苦痘病主要是果实含钙量较低及氮钙比较高引起,也与成熟期气温偏高、干旱、水分失调、修剪过重和贮期温度过高等因素有关。发病初期果皮下果肉发生褐变,果面出现暗色凹陷圆斑,绿色品种圆斑呈深绿色,红色品种圆斑呈紫红色。斑下果肉坏死干缩,深达果肉内数毫米至1cm,味微苦。此后病斑显著凹陷,变为深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发生部位靠近果顶,贮藏初期1~2  相似文献   

18.
甘芳 《西北园艺》1998,(4):36-36
茄褐纹病是茄子的重要病害之一,只为害茄子,全国各栽植区普遍发生。苗期为害造成缺株,严重时缺株率可达60%以上;果实发病引起果腐,一般可造成20%~30%的果腐,病果不能食用。 茄褐纹病从苗期到果实成熟期都可发生。幼苗感病,多在近地面茎基部产生褐色至黑褐色梭形或椭圆  相似文献   

19.
荔枝龙眼果实异常症状观察及矿质营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我国荔枝龙眼主产区出现多起果实发育期果实异常现象。小果期和中果期表现为外果皮出现黑褐色斑点,内果皮黑褐色斑块更为明显,严重者果皮开裂,果核坏死。大果期外果皮皱缩凸起,果实畸形变小,内果皮有黑褐色或淡绿色向果肉侵入的痂状物,严重者侵入部位果肉褐变腐烂。不同时期果实异常症状均为内部重于外部。在排除病原物侵染致病前提下,观察对比了异常果和正常果果皮和果核的微观形貌,测试了果实不同部位N、P、K、Ca、Mg和B等矿质元素含量,并调查了果园的管理、施肥及气候情况。初步判断,这些果实异常现象是由不良天气引起的果实缺Ca生理性病害,个别果园缺B也可能是一个共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刘峰 《中国果菜》2003,(5):29-29
番茄果实生理病害的种类很多,有脐腐病、畸形果、空洞果、日灼病等。在棚室栽培时,发生较多,危害也比较严重。一旦形成生理性病害不仅产量和品质下降,商品性差,而且在生产上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淮阴地区棚室番茄果实上的主要生理病害的症状、形成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番茄脐腐病1.1症状与形成的原因该病以青果期发病最重。病斑多产在果实顶部,最初水渍状暗绿色,很快变为暗褐色,果肉失水,顶部呈扁平状,一般不腐烂,湿度大时,病斑上有某些真菌腐生,产生粉红色或黑褐色霉层。形成的原因:(1)水分供应失调,特别是果实膨大期所需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