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农业科学》2019,(12):7-14
加快纯系选育速度、缩短育种进程,是大白菜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本试验利用大白菜桔红色、无表皮毛、亮绿秆三个隐性性状及其分子标记辅助大白菜优良纯系选择,开展加快大白菜育种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分子标记属于基因本身外显子区段的InDel或SNP标记,选择效率高(100%),可使大白菜优良纯系培育时间缩短3年,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形成的育种技术体系,可实现桔红心、无表皮毛、亮绿秆优质大白菜新品种选育的精准分子设计。本研究结果直接来源于大白菜育种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豫椒3号是新乡市农科所根据早熟、丰产、优质、抗病的育种目标,于1988年选育而成的极早熟甜椒新品种,199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997年被国家科委列入"九五"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相似文献   

3.
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32(原名SW8188),是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合作,引进国际优质、高产及具不同条锈病抗源的优良小麦种质,采用国际最新冬春杂交模式和穿梭育种等技术方法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于2001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棉花新品种"衡棉4号"亲本(复式)组合为(省1322×冀棉27)×GK12,是利用转BT基因抗虫棉资源和常规陆地棉材料,通过常规育种手段复式杂交方法选育而成抗病抗虫高产中早熟棉花新品种.2007年4月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棉 2007004).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传统花生育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飞速发展的生物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选育花生优质新品种中。总结了近些年来国际上应用分子标记、种间杂交、转基因技术等方法在选育花生抗病虫、抗旱等多抗性及优质、早熟、高产新品种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辽棉14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从1984年配制的杂交组合“692*1038”后代中选育出的早熟、抗病、丰产、优质棉花新品种,1996年由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命名。辽棉14号早熟性好,抗病性强,产量优势明显,纤维品质优良,符合国家棉花育种目标要求,在未来的几种中,将广泛地应用于辽宁等特早熟棉共和黄河流域夏播棉区。  相似文献   

7.
抗病早熟优质的西瓜新种质选育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自美国的抗枯萎病和抗蔓枯病的西瓜品种与东亚生态型的早熟、优质种质杂交,并对分离后代进行连续自交和回交选择,借助抗病性的人工接种鉴定,育成优质的具不同早熟性状的抗病西瓜新种质W6-8、W6-9和 W23-18-7,为选育适合南方多阴雨地区栽培的抗病、早熟、优质西瓜新品种奠定了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根据大白菜周年需求的发展趋势,为了满足北方国庆节前后市场对大白菜的需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科学研究所大白菜育种室开展了极早熟大白菜新品种的研制.育成了早熟、丰产、抗病一代杂种大白菜秋早55.2006年2月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研究与利用是水稻育种的重要基础。本文对66份全球水稻分子育种亲本材料的稻瘟病抗性、碾米及外观品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66份水稻种质资源中有11份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较优的抗稻瘟病种质材料,这些优质抗病材料对选育优质、抗稻瘟病新品种(组合)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和稻米外观品质差是制约黄淮稻区粳稻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解决优质抗病水稻品种选育难、品种缺乏的问题,以主效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选择、人工接种诱发和田间自然发病多点鉴定相结合的手段,创制了粳稻抗稻瘟病育种技术。创立了以"籽粒相对充实度"为核心的籽粒灌浆速率快速监测稻米品质生理育种技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早代大群体选择、多生态点联鉴、生理指标监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稻米品质测定和抗病田间鉴定"六位一体"的黄淮稻区粳稻复合育种技术体系,选育了一批优质抗病粳稻新品种,创新了稻米品质和抗病性协同改良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
《福建农业》2008,(11):32-32
不久前,优质抗病桔红心大白菜新品种在青岛市农科院蔬菜科技示范基地——平度市兰底镇前双丘村培育成功。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小麦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和经验借鉴,总结了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团队2010年以来的科研成果及育种经验:(1)育成了11个小麦新品种(系),其中3个通过国家审定,3个通过河南省审定,4个正在参加国家和省级试验。育成的新品种(系)平均产量8 073.0 kg/hm2,较对照周麦18号增产6.80%,最高产量潜力12 000 kg/hm2;平均株高75.4 cm,抗倒性较好,抗寒,抗条锈、叶锈病和白粉病,感纹枯病和赤霉病,落黄好;63.6%的新品种(系)携带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1、7+8,平均蛋白质含量15.46%,湿面筋含量32.4%,沉降值47.2 m L,稳定时间10.0 min,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降低,周麦系列品种的品质得以明显改善。(2)采取常规育种+有限回交+分子标记+品质和抗病性鉴定+就地加代技术,把高产矮秆周麦育种材料与国内外优异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7Ag·7DL易位系、7OE优质亚基、对条锈病和白粉病表现慢病性的小麦材料进行杂交组配,创制出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有所突破的优异种质资源10份。并针对周麦系列品种目前存在的遗传基础狭窄、感纹枯和赤霉病、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薄弱等问题,提出周麦系列育种工作重点应在创制新种质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常规育种+分子标记+品质测定+就地加代技术+DH技术+抗病性鉴定等育种体系,选育出高产、稳产、广适、抗倒、抗寒、抗病、耐旱、优质、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小麦新品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品种支撑。  相似文献   

13.
早秋栽培的大白菜习惯上叫做早熟大白菜 ,是相对于中晚熟大白菜来说的 ,它的播种时间介于夏大白菜和秋大白菜之间。河南省一般 7月底至 8月初播种 ,生育期 60d左右 ,国庆节上市 ,双节前后是蔬菜的秋淡季 ,因此市场行情较好。但是生产上存在着品种更新慢 ,老品种适应性差 ,耐热性不够 ,抗病性不过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利用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快速育种技术对国内外大量的抗热、耐热品种及资源进行培养 ,得到了一大批耐热性好、高抗病的纯系材料 ,组配了一批早熟组合。豫新 60就是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选育的早熟大白菜杂交种。该…  相似文献   

14.
豫玉 32号 (郑单 94- 2 )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大穗型玉米新品种 ,2 0 0 0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豫玉 32号。1 育种思路和育种目标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我国玉米育种研究一度处于爬坡阶段 ,种质基础的狭窄限制了玉米育种研究的进展 ,为了提高育种的研究效果 ,力争在育种研究中取得新的突破 ,我们一是引进和利用了热带和亚热带种质 ,扩大了种质基础的研究范围 ;二是用生产上最新杂交种作为基础材料 ,提高了种质基础的研究起点。育种目标 :选育高产、抗病、优质、竖叶大穗、中晚熟杂交种。因为竖叶…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四川丘陵区轻简机械化新型两熟种植模式的生产新需求,确立了以"矮秆、早熟、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选育为重点研究目标,开展了农艺性状、抗病性、光合效率、品质等相关种质资源的引进筛选和发掘,采用聚合杂交手段配制杂交组合,加大熟期、株高、品质、抗性的选择,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成功选育出5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四川省审定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在种质资源的发掘、育种方法创新、小麦品质改良及配套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通讯》2006,(3):56-57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科研人员经多年潜心研究与实践。在甜、辣椒种质资源创新、抗病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研究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甜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优质小麦育种的现状和市场需求,以高产优质、抗倒伏中间育种材料泰山651为母本,以引自西藏的抗旱、抗病性好的种质资源藏选1号为父本,成功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泰山27。该品种含有优质亚基1、7+8和5+10,可作为优异品质遗传资源和种质创新的优良基因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长粒型新恢复系,为杂交水稻长粒型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方法】利用常规回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抗病鉴定,结合粒型和低垩白等形态性状选择,将长粒型基因gs3导入短粒型优良恢复系中间材料R33947中。【结果】培育出了4个新的长粒、低垩白和产量较高的改良系。他们的基因位点没有差异,但粒形和产量性状有明显不同。其中,RGL3株系配合力较好,后定名为成恢637。利用该恢复系与优质香稻不育系川康606A配制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川康优637"在长江上游区域试验中比对照F优498增产4.7%,米质优良。【结论】通过常规的回交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抗病鉴定,结合优良形态选择的方法,筛选获得4份gs3纯合的优质抗病改良系,为选育新的优质水稻恢复系提供种质资源。育成优良恢复系成恢637,其与优质香稻不育系川康606A配制的新组合"川康优637"具有品质优良、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突破性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4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麦42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利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TY)引进的种质资源与四川小麦杂交,经多代鉴定、选育而成的一个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推荐为四川省重点推广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课题内容、目标: 从三个层面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即水稻聚合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研究,生物技术、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创制新种质,聚合多个优良目标性状培育出优质、高产、广适应性水稻新品种。具体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水稻优良基因的精细定位与高通量分子标记;水稻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的比较研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优良基因,创制水稻新种质;优质超高产广适应性水稻新品种(组合)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