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畜禽业》2016,(11)
稻鸭共育技术是一项种养结合、安全、生态的稻田综合技术,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综合经济效益显著的优势。从2011年起我们连续5年开展稻鸭共育试验示范,通过鸭的品种选择,科学饲养管理生产出有机稻米和优质稻田鸭,提高了种养效益。文章介绍了稻鸭共育鸭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
王军  梁凤 《畜禽业》2007,(12):37-37
<正>2006年3月份我县红窑乡一养殖户饲养1000只雏鸭,至14日龄发现小鸭约有1/4出现精神不振、两眼无神、不食、当日即死亡14只,发病较突然。死亡鸭带我处请求诊断。  相似文献   

3.
<正>大多数大肠杆菌作为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对鸭为非致病菌,只有少数血清型具有致病性,可在鸭体免疫功能下降或饲养环境恶劣时引起鸭发病。鸭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某些致病血清型菌株或条件致病性菌株引起鸭全身或局部感染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在临床上有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脐炎、蜂窝织炎等病型。是鸭的常发病,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或中鸭。雏鸭常引起败血症,因此也称鸭大肠杆菌败血症。现将一起小规模鸭场雏鸭暴发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育成期是指种鸭的5~25周龄,该阶段的种鸭生长快、好动、能吃、敏感;本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育成鸭的增重尽可能接近目标体重,性成熟与体成熟一致,保证种鸭适时开产;育成鸭饲养好坏,不仅影响育成期种鸭的成活率、体重、一致性,还将影响种鸭日后产蛋数、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商品鸭苗质量等等;为此种鸭育成期饲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我市养鸭业的蓬勃发展,不同规模的鸭场星罗棋布,饲养水平也参差不齐,而且饲养密度不断加大,这就为各种病原微生物在鸭体内繁殖及传播创造了条件,加上一些劣质的血清和蛋黄液(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应用,以及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盲目使用,目前鸭传  相似文献   

6.
鸭常见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本病病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特征病变为出现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脑膜炎.1~8周龄鸭易感,尤以2~3周龄的小鸭多见,白鸭、水鸭、番鸭均可感染三病,从现场调查看,麻鸭对本病似乎不易感.本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受饲养管理和各种应激因素影响变化很大,有的感染鸭群发病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达到75%.由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清型复杂,且无交叉保护,造成使用疫苗预防的效果不稳定.很多鸭场使用药物防治,但大大增加了饲养成本,同时从效果看亦不理想.近年来,本病在我省广泛存在,危害十分严重,尤其是养鸭时间较长的鸭场几乎场难以根治,平均损失鸭达20%左右,成为鸭病中头号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药防治鸭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 《畜禽业》2001,1(9):18-20
随着养鸭业的飞跃发展和饲养方式以及规模的改变,使鸭病规律也起了变化,鸭病的种类和范围也相应扩大,疫情日益复杂,给养鸭业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这就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中草药的其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运用于兽医当追溯到人类开始驯化野生动物并将其转变为家畜的时期,本文旨在探讨中药防治鸭病的研究、应用现状,机理研究及前景。  相似文献   

8.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主要侵害2~7刷龄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000年,我县从湖北省阳新县引进雏番鸭饲养曾发生过该病,其后几年当地的麻鸭很少发生此病,但自2004年起,随着我县农民饲养麻鸭的规模扩大、数量剧增,此病也就不断发生。如今该病对我县的养鸭业影响很大,现将今春我县某养鸭户雏鸭暴发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何文 《畜禽业》2002,(8):X042-X042
某养鸭户饲养2000只鸭,采取放养方式,前不久,鸭体表出现绿色,继而脓肿、呼吸困难,因治疗不当,死去几只鸭.最后将死鸭送往兽医院,现将该病的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君 《畜禽业》2012,(12):82-83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危害雏鸭为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与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后,常造成雏鸭短期内大批发病和死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给养鸭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自2007年以来,镇多户养鸭场饲养的肉仔鸭相继发生以打喷嚏,眼、鼻流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腿软,扭头、抽搐等为特征的疫病。剖检最典型的病理变化是浆膜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尤以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和纤维素性气囊炎最明显。初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6,(12)
鸡、鸭、鹅等家禽是自古以来人类餐桌上十分常见的肉类菜肴,尤其在待客时更是必不可少。近年来,饲养家禽的人越来越多,但鸭瘟这一禽类传染病却不断威胁着禽类生物的健康。因此,饲养者应注重对鸭瘟的预防,加强对禽类的免疫接种,并在病发后予以妥善处理,以保障家禽的安全和个人的财产安全。综述了鸭瘟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2.
金定鸭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外貌特征、体重体尺可能发生一些变化或变异,并对其生产性能产生影响。石狮市水禽保种中心分别于1981年和2010年从金定鸭原产地龙海引入两批金定鸭进行饲养。本试验就这两个在不同地点多个世代繁育下来的金定鸭保种群的体重体尺及产蛋性能进行测定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石狮保种群公鸭的龙骨长、胸宽、胸深及胫长大于龙海种群公鸭,体重则小于龙海种群公鸭,差异均显著(p<0.05);石狮种群母鸭的胸宽、骨盆宽、胫长和体重大于龙海种群母鸭,体斜长、龙骨长、胸深小于龙海种群母鸭,差异均显著(p<0.05);石狮种群母鸭的267~296日龄产蛋率大于龙海种群母鸭,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正>樱桃谷肉鸭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饲养周期短,每批鸭生长周期为40d,体重可达2~2.5㎏,农户1年可养6批,且该养殖不受水域限制,饲养简单,管理容易,经济效益高,是农民较理想的养殖致富项目。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目前危害鸭最严重的疾病之  相似文献   

14.
"稻鸭共作"役用鸭育雏有其特殊性,特别是鸭的采食、驯水、野外生存能力等的培育,更有利于日后放于稻田中长期饲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石陂镇广大农民把养鸭作为快速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养鸭业快速发展,出栏数量逐年增加的同时,由于一些养鸭场(户)扩大饲养规模和盲目引种,鸭疫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导致疫病反复发作,新的疫病不断出现,给养鸭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全面系统的摸清石陂镇鸭群中流行鸭疫病的情况,南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  相似文献   

16.
王娟  凡捷 《畜禽业》2008,(4):80-81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原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主要侵害2~7周龄的雏鸭和青年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2004年以前,我地无该病发生,自2005年起,随着我县及周边地区养鸭业的蓬勃兴起,养鸭户迅速增加,其饲养规模也越来越大,特别2006年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7,(4)
雏鸭期实施阶段性饲养管理可有效预防常见高发的鸭副伤寒病。经近代规模养鸭实践验证,根据鸭副伤寒病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特点等,制定更加完善和切合实际的综合防治方案,显著提升了总体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8.
樱桃谷SM2i(改进型)祖代引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方斌  王强  何飞 《畜禽业》2001,1(5):30-31
四川绵英种鸭有限公司自1998年10月首次引进樱桃谷SM2i改进型祖代种鸭,通过一个产蛋周期的饲养观察, 取得了很好的饲养效果,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英方提供的参考指标;同时也取得了比以前引进的SM型祖代种鸭更好的成绩,现已为全国各地的客户提供了更为优秀的超级肉鸭新品种樱桃谷SM2i,更有助于中国鸭业的发展。现将我公司饲养从英国引进的SM2i祖代种鸭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郗正林  袁咏刚 《畜禽业》2001,(10):70-71
乌嘴鸭是我国集药用、保健、膳食于一体的稀有鸭种,金陵乌嘴鸭经我所多年选育而成,该鸭富含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十余种微量元素,具有宁神开窍、健脾护胃、养颜补肾之功效,其口味独特,十分鲜美,可谓鸭中极品.该鸭在江苏地区的推广深受饲养户和消费者的欢迎.根据我所多年的饲养经验,现就乌嘴鸭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钟建钢 《畜禽业》2001,(6):55-55
鸭霍乱又称为鸭巴氏杆菌病、出血性败血症,是鸭常发的一种传染病,死亡率高,经用药常可控制死亡,但停药后又易复发,常因复发造成死亡而致不能停药.仔鸭一旦发病,生长速度减慢,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升高,产蛋鸭感染该病,产蛋率下降,给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0年5月份,在湘潭县某村一刘姓家饲养的攸县麻鸭发生了一起仔鸭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零星死亡的病例,通过综合诊断,确诊为鸭霍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