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玉树地震导致人畜大量伤亡、环境改变,炭疽病的传播成为了可能,而甘肃、青海、贵州、云南等地又为炭疽流行区,更应该做好人畜共患病炭疽病的防控工作。只要正确认识炭疽病,认真分析地震对炭疽病的发生和流行可能产生的影响,正确应对,一定可以防止灾后炭疽大流行。  相似文献   

2.
猪炭疽病是一种由疽病杆菌引起的家畜和人类共同患病的传染病.为了解决猪炭疽病发生对猪与人及相关财产的危害,本文对猪炭疽病进行研究,分析了猪炭疽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等内容,提出了猪炭疽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柱花草是热带地区应用最广的优良豆科牧草,目前严重影响柱花草生产的世界性主要病害是柱花草炭疽病。综合作者的研究和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柱花草炭疽病及其抗病育种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柱花草炭疽病的起源、分布和危害、柱花草胶孢炭疽菌类型、炭疽病对柱花草生产的影响及抗病育种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炭疽病主要是由于动物感染炭疽孢杆菌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可以在任何动物之间发生,食草动物发病率较高,而且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人类炭疽病主要的传播对象是已经感染的草食动物,如牛、马、羊等。炭疽病传播的范围较广,严重侵害了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甚至可能导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所以,加强对羊炭疽病的诊断和防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山东饲料》2006,(5):16-16
甜椒炭疽病在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包括黑色炭疽病和红色炭疽病两种。  相似文献   

6.
柱花草炭疽病及其抗病育种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易克贤 《中国草地》2001,23(4):59-65
柱花草是热带地区应用最广的优良豆科牧草,目前严重影响柱花草生产的世界性主要病害是柱花草炭疽病。综合作者的研究和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柱花草炭疽病及其抗病育种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柱共草炭疽病的起源、分布和危害、柱花草胶孢炭疽菌类型、炭疽病对柱花草生产的影响及抗病育种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炭疽病和细菌性黑斑病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质量。采用室内离体接种鉴定法,以抗病品种台农1号芒作为对照,对桂热芒3号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幼果期、膨大期、成熟期)及转绿期叶片进行炭疽病和角斑病的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桂热芒3号四个发育时期炭疽病的病情指数依次为37.78、25.33、31.33、28.00,抗性评价结果均为抗病。细菌性黑斑病的病情指数依次为30.56、22.92、27.38、19.45,幼果期抗病评价结果为中抗,其余3个时期评价结果为抗病。差异显著性分析显示,桂热芒3号幼果期和膨大期的炭疽病病情指数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桂热3号芒与对照台农1号芒的转绿期叶片炭疽病病情指数达显著差异水平。桂热芒3号是一个对炭疽病为抗病、对细菌性黑斑病为中抗的晚熟芒果品种。  相似文献   

8.
黄皮炭疽病是危害海南黄皮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找出有效的化学防治药剂,本研究采用大田喷雾法对嘧菌酯等6种药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供试药剂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四种药剂防治黄皮炭疽病的效果较好。在第三次药后10 d,叶片炭疽病防效69.94%~77.03%,果实炭疽病防效81.32%~89.62%。建议在黄皮炭疽病发生初期应用上述药剂进行轮换施药,施药次数为3~4次,隔7~10 d喷1次,可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9.
陈继久 《四川蚕业》2000,28(2):21-21
<正> 繁育桑苗经常遇到病虫为害,特别是抗性较弱的幼苗期。此期若发病会严重影响幼苗的顺利成长,甚至造成育苗失败。经对我校实习苗圃地多年调查发现:幼苗期病害主要是炭疽病和灰霉病,虫害主要是小地老虎。现就有效防治方法介绍于后。 1 炭疽病 1.1 桑炭疽病是由炭疽病病原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一旦发生,传播快、来势猛,很容易引起幼苗大量死亡,苗地连续高温多湿情况下易发生,发病时幼苗根茎部产生短线  相似文献   

10.
炭疽病系由炭疽杆菌所引起的多种家畜共有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猪炭疽病则多呈慢性局部型,而且以咽型炭疽最常见,占全部猪炭疽的90%。因此,对于猪慢性咽型炭疽病的正确检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厂在1978年两次发现猪慢性咽型炭疽,其病理变化并不完全相同,现通过这两  相似文献   

11.
柱花草对炭疽病的抗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与炭疽病Stylo anthracnose互作的抗病性研究进展,着重于柱花草与抗炭疽病互作过程中细胞学及组织学的抗病生理反应、生化反应、诱导抗病性及防卫反应等.  相似文献   

12.
炭疽病是贵州百香果的重要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组织分离法,在贵州百香果炭疽病病株中分离到2株疑似炭疽病菌分离物。根据分离物的形态特征、柯赫氏法则验证,以及基于ITS-TUB2-ACT-CHS-1多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明确引起贵州产区百香果炭疽病病原主要为巴西炭疽菌Colletotrichum brasiliense和喀斯特炭疽菌C. karstii。  相似文献   

13.
耕牛炭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自86——89年以来,我区先后有新泉、黄都、安场、沙坪、仓、义源、黄泥、青峰、凤山、周家坝、朱天等地发生了耕牛炭疽病疫情。加之近年对耕牛炭疽病的预防是以疫区扩大范围进行耕牛炭疽芽胞苗注射为主,而对非疫区的预防注射是为薄弱,因而,近年该病发生率有所回升,现综合分析于后。  相似文献   

14.
信息撷采     
澳大利亚南部暴发牛炭疽病疫情澳大利亚南部维多利亚州日前发生牛炭疽病疫情,这次牛炭疽病疫情是在古尔本山谷中发现的。这起疫情已导致29头奶牛死亡。澳大利亚有关部门已发出警告,要求公众对疫情加倍警惕,任何不明原因死亡的牛都要按突发事件向上报告。  相似文献   

15.
炭疽病系由炭疽杆菌所引起的多种家畜共有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又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病性及经过因畜种不同而异,如马、牛、羊患炭疽病时,症  相似文献   

16.
谢镇 《当代畜牧》2004,(3):21-22
本文从传染病学、环境卫生学的角度对北京市屠宰厂的排污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炭疽病流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传染病流行的3个环节入手,提出了预防北京市炭疽病流行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松溪县2起猪炭疽病的诊疗方仁成,薛贻智,黄健晖,周培成(松溪县畜牧兽医站)(南平地区兽医站)(松溪县旧县动检站)炭疽病是人畜共患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县分别于1987年7月、1993年2月发生2起猪炭疽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县食品...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贵州、广东、安徽和上海共16个县(市)的66个调查点位进行葡萄主要病害的调查。并对安徽、贵州和广东共9个县(市)的葡萄病样进行采集,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后,分别用ITS序列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广东、贵州、安徽、上海均有不同程度的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的发生。其中,贵州省主要葡萄病害为炭疽病、霜霉病和灰霉病,葡萄霜霉病危害严重,发病率为60.79%,炭疽病仅危害水晶葡萄,发病率为47.64%;广东省主要葡萄病害为溃疡病、炭疽病、白粉病和白腐病,其中溃疡病发生普遍,发病率为48.28%;安徽省葡萄病害有葡萄酸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白腐病、黑曲霉病,其中酸腐病发生较为严重,发病率为53%,巢湖市“夏黑”品种中发病率高达97.0%;上海市调查发现葡萄酸腐病、炭疽病和黑曲霉病。此外,自广东、贵州与安徽省共分离得到114株真菌,分别鉴定属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p.)、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spp.)、间座壳属 (Diaporthe spp.)和链格孢属 (Alternaria spp.)等共计15个属。通过调查,可为各省葡萄病害综合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炭疽病(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型传染病。20世纪50~60年代,各国政府致力于炭疽病的防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使炭疽病的流行次数和发病数量逐年减少,呈现零星散发;70年代保持稳定势态;80年代后期因频繁地引进家畜、动物产品漏检或检疫不严格、开荒、洪水、铺设公路和建设居民区等诸多因素使炭疽有死灰复然之势,年度流行次数和发病数量有所增加,疫点增多[1,2];90年代人畜炭疽病报道甚多。防制本病不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因为本病可被不法分子或…  相似文献   

20.
炭疽病是由需氧性芽孢杆菌属中的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本文通过对青海高原牦牛炭疽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主要发病症状的分析,总结出了该病的有效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