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彭仁奎 《农技服务》2009,26(12):103-104
从造林地选择、造林整地、造林季节选择、造林方法及栽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毛竹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
从造林地选择、造林模式、造林密度及造林技术措施等方面总结了七叶树的造林技术,以期提高七叶树造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柳树薪炭林栽培及经营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造林地选择、树种选择、整地方法、造林季节及方法、苗木标准、造林密度、抚育管理、验收标准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宜林荒山地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活率低从造林季节、树种选择及造林模式,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宜林荒山地做试验,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造林经验。  相似文献   

5.
选择合适的造林季节和造林方式,能够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本文讨论了如何正确选择造林季节及造林密度,供广大林业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造林树种的选择、造林密度及配置、造林时间和造林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荒山荒地造林的技术要点,介绍造林后关键的抚育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受气候恶劣、土壤瘠薄等因素的影响,辽西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荒山,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荒山造林一直是该地区生态恢复的重点及难点。该文总结了辽西地区荒山造林技术,主要包括:树种选择、造林密度及方式选择、造林及造林后管理等方面,为提高辽西地区荒山造林的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造林地选择、造林整地及造林方法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樟子松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造林树种的选择、造林密度及配置方式、造林时间和造林方法等方面洋细阐述荒山荒地造林的技术要点,同时总结了造林后关键的抚育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造林地区气候及立地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退耕还林治理技术思路。针对营造大面积护坡林、护岸林的实际,选择不同的整地方式、适地适树选择造林苗木、采取多种造林方式,造林效果好,模式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油茶雨季造林的必要性,并从造林地选择及整理、造林、抚育管理、土肥水管理、幼树整形、林粮间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油茶雨季造林及抚育管理技术,以期为绩溪县油茶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树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杨树育苗造林技术,包括圃地选择与整理、穗条选择及处理、扦插、插后管理、造林地选择与整理、造林、抚育管理、肥分管理、树形管理等内容,以期为杨树的繁育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马占相思的特征特性,并结合海南省多年的马占相思造林经验,从造林地选择及清理、挖穴与施基肥、选择壮苗、造林、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造林技术,以期为林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泡桐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实际生产经验,从良种选择、培育壮苗、造林地选择、整地挖穴、适时造林、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泡桐的育种造林技术,以期为林农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从造林树种的选择、造林密度及配置、造林时间和造林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荒山荒地造林的技术要点,介绍造林后关键的抚育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册亨县秧坝镇杉木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种子采集及处理、育苗地选择与整理、播种育苗、造林地选择及整理、栽植、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册亨县秧坝镇杉木造林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松树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琴 《农技服务》2009,26(4):134-134
从苗圃地的选择及整理、营养土的配制及装袋、种子处理、播种和苗床期管理方面介绍了松树容器育苗技术,同时从造林时间、造林地的选择、整地、苗木出圃、栽植和幼林抚育方面介绍了松树容器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青海东部黄土丘陵浅山地区反季节造林提供参考,针对造林地气候条件及特点,分析了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原因,从造林整地、选择防风抗寒造林树种、容器苗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反季节抗旱造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结合红柳的生物学特性,阐述了红柳的经济效益,并提出了其造林复壮技术,包括科学选择造林地以及土壤处理、选择造林的时间、造林种条的选择及处理、造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复壮管护等,为灵武地区红柳的健壮生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苗圃地的选择及整地技术、种条准备及扦插技术、施肥技术、幼苗管理,造林立地选择、造林密度以及林地管理等方面详述了西丰杨系列品种的集约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