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突变体黄叶性状基因对烟叶集中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草黄叶突变体及其后代黄叶DH系为材料,研究了黄叶突变基因对烤烟烟叶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每个黄叶材料一次可采收叶片数比正常绿色品种K326多2~6片,平均多3.11片;其中黄叶K326可一次采收11片叶,且11片叶的外观颜色均为黄色。说明黄叶突变体基因有促进烟叶成熟、提高烟叶成熟的集中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旺长期遮光及光照转换对不同烟草品种光合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旺长期遮光及其光照转换后光合速率与荧光参数的动态适应性变化反映了不同烟草品种的光生态适应性,对大田品种推广、提升烟草品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方法】本文于2005年以盆栽烟草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遮荫、自然光照处理,采用测定烟草光合、荧光参数的方法研究了旺长期遮光及光照转换对两个烟草品种叶片光合速率、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遮光条件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尤其是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上升,净光合速率(Pn)降低,但遮光后叶绿素/胡萝卜素值和叶绿素a/b值的下降幅度均表现为K326小于中烟101;与此相同,K326、中烟101的光合速率对旺长期遮荫的响应大体相当,K326的耐弱光能力大于中烟101;由遮光转入自然光下后两品种Pn迅速下降,2~3 d之后逐渐回升,但仍无法恢复到自然光下的水平;自然光下生长的烟草转至遮光条件下时,ΦPSⅡ、Fv/Fm、qP迅速上升,而NPQ呈下降趋势;而遮光的烟草转至自然光下时,各荧光参数变化趋势与之相反。【结论】与中烟101相比,栽培条件下K326有较强的光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植株的大小与光合能力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大白菜小植株突变体s1和其野生型WT为材料,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对光反应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解析大白菜植株大小与光合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大白菜小植株突变体s1的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光合速率显著降低29%;Fv/Fm和Y(II)值在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s1的外叶和新叶ETR值都显著低于WT;进一步的转录组分析表明光合电子传递链上的PSII、PC、FNR、ATP合酶相关基因表达下调0.94~1.69倍。由此证实,大白菜小植株突变体s1光合速率低与光合电子传递链中的基因表达下降及光合电子传递速率下降有关。该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大白菜植株大小相关的优异基因资源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材料,也为大白菜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杏褪绿卷叶病株的光合特性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单叶面积、含水量等生理指标与正常植株的差异,并对其叶片结构进行了解剖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光合特性的各指标在正常株与感病株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感病株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低于正常株,而蒸腾速率则高于正常株。光响应曲线表明感病株光饱和点1 860μmol/(m2.s)高出正常株1 120μmol/(m2.s)50%以上。感病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总含水量等各项指标均低于正常植株。解剖学研究表明,感病植株的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的厚度极显著性低于正常植株。上述结果综合反映出感病株叶片光合能力的衰退和减弱。  相似文献   

5.
以烟草K326、云87为材料,对生理活性物质复合制剂改善遭遇低温逆境胁迫烟草植株光合活性的生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低温逆境遭遇期间和常温生长恢复期间,复合制剂处理的植株在低温逆境响应及常温生长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传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量子产量(ΦPSII)、表观电子传导率(ETR)、非光化学淬灭(NPQ)的变化均优于对照;表明该复合制剂可减轻低温逆境对烟草植株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改善植株烟草低温逆境抗性。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汞对烟草种子发芽和幼苗中丙二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K326,红大两个烟草品种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汞溶液对烟草种子的发芽和幼苗中丙二醛和叶绿色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汞浓度为1~2 mg/L时,汞对烟草种子的发芽影响较小,但却大大降低了种子的发芽指数;当汞浓度达4mg/L以上时,汞对烟草种子的发芽存在着明显的抑制作用,总体上是随着汞溶液浓度的升高,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逐渐降低.汞对烟草幼苗中丙二醛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是随着汞溶液浓度的升高,幼苗中丙二醛和叶绿色含量是先增加后降低,当汞浓度为2mg/L时,两者均达到最大值.两品种间K326种子活力较红大强,叶绿素含量是当汞浓度低于4mg/L时K326品种远高于红大,但丙二醛含量两品种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烤烟K326为材料,探讨配方肥增效剂处理对烟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效剂处理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其中处理C叶绿素含量最高,对照最低;在减少肥料用量的情况下,增效剂处理对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显著;增效剂处理对光合作用表现在增强了净光合速率(Pn),提高了水分利用率,降低了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以菊花‘霞光飞跃’叶色突变体和正常植株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无参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与正常植株相比,叶绿素含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仅为正常植株的18%左右,叶绿素a/b比值(Chl a/b)显著升高。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别从突变体与正常植株叶片中获得4.75 Gb和4.96 Gb有效数据(Clean Data),de novo组装后得到105 456条通用基因(Unigenes),其中长度大于1 kb的有15 493条,N50为1 556 bp。对Unigenes表达分析,共获得3 762条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得到的DEGs进行生物学功能性注释,获得总注释信息为2 741。通过对注释信息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合定量PCR验证表明,菊花‘霞光飞跃’叶色突变体形成的原因可能是dm GLK2低水平表达和dm GLK1不表达导致叶绿体合成和分裂受阻,叶片细胞内叶绿体数量大大降低,进而叶绿素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9.
对水稻黄化自然突变体(安农标810S)及其野生型(安农810S)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及单株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突变体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但突变体与野生型各自所配的杂交F1代叶绿素含量没有差异;从叶绿素a/b的比值来看,突变体的比值明显大于野生型;从净光合速率来看,无论是在1 d中的不同时间段,还是在不同发育时期,突变体均高于野生型;在不同发育时期和1 d中的不同时间段,突变体的FV/Fm、FV′/Fm′、φPS2、ETR2及QP均大于野生型,突变体的QN低于野生型;突变体自交繁殖的单株产量高于野生型,且从各自所配的杂交后代F1来看,突变体有较强的配合力。  相似文献   

10.
烯效唑对雾培马铃薯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雾培马铃薯植株叶片喷施5,10,15和20 mg/L烯效唑处理,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了烯效唑对雾培马铃薯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0 mg/L烯效唑可增加雾培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同时马铃薯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最大,而15 mg/L和20 mg/L烯效唑处理不利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增加、以及净光合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