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7年在上海市金山区采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露地栽培桃园和大棚栽培桃园进行了梨小食心虫迷向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露地栽培桃园和大棚栽培桃园内设置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能够明显干扰成虫的正常交配,使折梢率及蛀果率显著降低。露地栽培桃园中梨小食心虫迷向率为58.0%~97.2%,大棚栽培桃园为63.9%~100.0%。露地栽培桃园折梢防效为70.6%,蛀果防效为86.6%;大棚栽培桃园折梢防效为88.1%,蛀果防效为97.3%。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大棚栽培桃园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优于露地栽培桃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梨小食心虫在不同果园的发生动态及性信息素迷向技术的防控作用,为性信息素迷向技术的使用及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在陕西省咸阳地区选取苹果园、梨园和桃园,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方法调查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动态;通过迷向率、桃树折梢率和果实蛀果率等指标衡量悬挂迷向丝对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的防治效果。【结果】梨小食心虫在桃园和梨园发生量相对较大,在苹果园相对较少;桃园梨小食心虫在5月中下旬出现成虫发生高峰期,平均诱蛾量为11.75头/个诱捕器;梨园分别在7月下旬和8月下旬出现明显的成虫发生高峰,以7月下旬诱蛾量最高,平均诱蛾量为18.67头/个诱捕器;苹果园7月底至8月初达最高,平均诱蛾量30头/个诱捕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丝的迷向效果显著,苹果园、梨园和桃园的迷向率分别为99.06%、98.43%和97.04%;梨小食心虫幼虫折梢危害仅发生在桃园,折梢率均呈迷向处理区对照(常规化学防治)区,折梢防效达98%以上;梨小食心虫对不同种类果园具有选择危害特性,对照区蛀果率为5.32%~10.18%,呈苹果园桃园梨园,迷向处理区蛀果率为0.23%~0.75%,呈桃园苹果园梨园,均以梨园的蛀果率最高;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丝对苹果、梨和桃的蛀果防效分别是91.75%、97.11%和92.63%。【结论】梨小食心虫在桃园和梨园发生量相对较大,在苹果园相对较少,性信息素迷向丝对果园梨小食心虫具有明显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性信息素迷向法规模化应用的效果,选择连片栽培的梨园开展梨小食心虫迷向的防治试验,测定了不同防治区的诱蛾量、迷向率、蛀梢率与蛀果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以性诱剂监测调查不同防控区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常规化学防治的对照区在4月上旬、5月中下旬、6月下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形成发生高峰,迷向防治区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区,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达87%~100%;迷向防治区梨小食心虫的蛀梢率和蛀果率明显低于对照区,表明规模化应用迷向技术对梨小食心虫具有较好的防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又名梨小蛀果蛾、东方果蠹蛾、梨姬食心虫、桃折梢虫、小食心虫和桃折心虫,小卷叶蛾科。梨小在各地果园均有发生,是梨树的重要害虫,在梨、桃树混栽的果园为害尤为严重。梨小除为害梨、桃树外,也为害李、杏、苹果、山楂等,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及梨果产量。  相似文献   

5.
梨小食心虫又名梨小蛀果蛾、东方果蠹蛾等,属于鳞翅目小卷叶蛾科。新疆库尔勒地区因盛产香梨,香梨栽培面积2.78万公顷,每年受梨小食心虫危害面积达1.54万公顷,平均蛀果率达8%~12%,发生严重时达20%~31%,已成为制约我区香梨产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景电灌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梨小食心虫(Crapholitha molesta Busck)又名东方果蛀蛾、桃折梢虫,简称"梨小",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是寄主范围广的世界性杂食性害虫。近年来随着景电灌区经济林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梨小食心虫为害也越来越严重。笔者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摸清了梨小食心虫在景电灌区的发生规律和为害习性,总结出了一套适宜景电灌区的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梨小食心虫又名水眼、梨小蛀果蛾、东方果蛀蛾、桃折心虫,俗称蛀虫、黑膏药,属鳞翅目卷叶蛾科。国内分布广泛,遍及南、北方各果区。以幼虫蛀食梨、桃、苹果、李、梅、杏、樱桃、枣、枇杷等的果实和桃、李、樱桃的嫩梢及枇杷幼苗的主干,幼虫为害果实多从萼洼、  相似文献   

8.
为推广示范梨、桃主要害虫——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技术,于2017—2019年,在天津市蓟州区等区域的桃园、梨园设立性迷向丝示范园空白对照园,开展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通过性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桃园保梢效果和蛀果防效3项指标,综合评价此项技术对桃园、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对桃园、梨园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可达91.42%~99.78%;对桃园5—9月保梢效果可达95.87%~97.99%;对梨园、桃园梨小食心虫的蛀果防效可达86.81%~91.80%,与化学防治园相比,保梢防效增加22.32%~53.59%。综上,本项研究结果证明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治果园梨小食心虫结果可靠,是当前果园梨小食心虫省工、省力的主要生物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9.
景泰县枣树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桃小食心虫(Cay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又名桃蛀果蛾,简称桃小,俗称钻心虫、枣蛆,属鳞翅目蛀果蛾科,是枣树的主要害虫.此外,还为害苹果、桃、梨、杏、山楂、李等多种果树.枣树是景泰县桃小食心虫为害最为严重树种之一.景泰县枣树栽培面积达2 633.3 hm2,集中分布在景泰县沿黄灌区,已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树种.但枣树病虫害发生普遍,桃小食心虫为害程度呈加重趋势,个别严重的枣园虫害率达80%.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桃小食心虫在景泰县沿黄灌区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兰州地区梨桃、梨苹果混植果园,利用性信息素系统监测了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发生动态,并调查了梨小食心虫桃寄主的折梢率变化动态及其在不同寄主果树的产卵位置、数量、蛀果率。结果显示,梨小食心虫在兰州地区1 a发生5代,发生期为4月上旬至10月下旬。混植园内梨小食心虫周年发生时序依次为梨、桃、苹果。桃折梢率自5月开始逐渐上升,7月中旬达到极值后开始下降。梨小食心虫不同寄主果实的产卵位置,桃果实以胴部最佳,柄洼次之,萼洼最差;在苹果、梨果实以上胴部最佳,萼洼次之,柄洼最差。建议在兰州地区对梨小食心虫周年进行3次防治,即早春重点防治梨园、5月初重点防治桃园、8月中旬全园喷药。  相似文献   

11.
秦安县梨园主要虫害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甘肃省秦安县有着悠久的梨树栽培历史,目前以早酥梨为主的梨园面积达800hm^2以上,但近年来梨木虱、梨茎蜂和梨小食心虫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梨树的生长结果和果品质量。经调查,梨园梨茎蜂虫梢率达15%,梨木虱虫口密度达23头/叶,梨小食心虫蛀梢率达32%,蛀果率达20%左右,给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通过调查这几种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桃园梨小食心虫迷向素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兰州桃园投放梨小食心虫迷向素,观察其对梨小食心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桃园连续应用梨小食心虫迷向素的第3年,诱集到的梨小食心虫成虫数量比第1次应用当年减少16倍以上,比应用前1 a减少了25倍以上;梨小食心虫折梢率比应用第2年降低7.7%以上,平均蛀果率降低5%,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一)分布与危害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又名桃蛀果蛾等.属鳞翅目蛀果蛾科.桃小食心虫是我国北方果产区的主要食果害虫,对南方地区的危害也极为普遍.除危害石榴外,也危害苹果、枣、梨、山楂、桃、杏、李等.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桃园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的防治效果和合理的使用密度,于2018年采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在江苏省句容市桃园进行迷向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50、600、990根/hm~2处理对梨小食心虫均有较好的防效,且高密度处理迷向效果更佳;梨小食心虫折梢率和蛀果率均低于对照桃园,450、600、990根/hm~2处理折梢防治效果分别为94.79%、96.58%和96.90%,蛀果防治效果分别为92.55%、96.09%和97.51%。综合防效和成本考虑,桃园中性信息素环境浓度以600根/h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正>水果蛀果害虫是对水果危害最严重,对其品质影响最大的一类害虫,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等蛀果害虫在不同地域内的分布对果树栽培具有严重威胁,许多国家为有效地保护水果生产安全,把蛀果害虫列入对外检疫性有害生物。近几年,内蒙古口岸对俄罗斯、蒙古国出口苹果、梨、李子、桃等水果量不断增加。食心虫是苹果、梨、李子、桃的常见害虫,也是危害最重,对水果品质影响最大的害虫,梨小食心虫是《中俄植检  相似文献   

16.
梨小食心虫是世界性害虫。又名梨小蛀果蛾、东方果蠹蛾,简称梨小,属鳞翅目卷蛾科。分布于亚欧、美、澳各大洲,在国内分布较广,几乎梨产区都有发生,除为害梨外,尚为害苹果、桃、山楂、杏、樱桃等果树。以幼虫蛀食新梢和果实,使被害梢枯死、折断,被折部位留有虫粪,易于识别。幼虫蛀入果内取食果肉,并深入果心,食害种子。如防治不及时,为害重的果园蛀梢率、蛀果率可达50%~80%,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7.
库尔勒香梨产区果树害虫种类较多,梨小食心虫是其中的一种。根据我站近年来观测调查,发现该虫的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须引起高度关注,不失时机地加以防治。1梨小食心虫的为害特点梨小食心虫在库尔勒香梨产区一年发生3~4代。主要为害桃树、库尔勒香梨、砀山梨、鸭梨、桃、苹果等。第1~2代幼虫主要为害桃树新梢,为害桃新梢时从前端叶柄基部蛀入向下蛀  相似文献   

18.
性迷向素防治桃园梨小食心虫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引进推广果园害虫绿色防控技术,2014年4月至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桃园对240mg/根梨小食心虫性信息迷向素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从花期到采收期,迷向处理园梨小食心虫成虫数量明显低于对照园。在495根/hm2和720根/hm2密度处理区,越冬代、第1代、第2代梨小食心虫雄虫迷向率均可达90%以上,种群数量减退率达78.23%~85.15%;迷向丝处理区蛀梢防效达72.73%~95.32%,蛀果防效达78.26%~95.65%,果实品质和产值高于常规对照区,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国芳  肖敏 《农村科技》2006,(12):33-33
梨小食心虫俗称食心虫、折梢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该虫危害寄主比较广泛,但主要寄主为杏、梨、桃、巴旦杏,危害重的蛀果率达到50%,严重影响果实商品率。一、危害症状该虫蛀食果实但不食种子,果皮上蛀孔周围变黑疤,一般一果一虫。在桃园内,幼虫先钻蛀桃树新梢,枝条被害后切断了树体养分通道,致使枝条枯死,大量折梢、枯梢后蛀食果实。二、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毫米,全体黑褐色,无光泽,前翅前缘约有10组白色斜纹,近边缘有10个小黑点,中室端部有1个小白点,后翅黑褐色,前缘黄白色。卵:长约0.5毫米,扁椭圆形,白色半透明。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防桃树梨小食心虫药剂,本研究选择8种药剂,以清水为对照,设计9个处理,分别进行蛀梢和蛀果防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梨小食心虫蛀梢(果)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16%阿维·茚虫威SC处理对蛀梢、蛀果防效最佳,防效分别为84.62%和88.89%;10%甲维·茚虫威SC处理对蛀梢(果)防效次之,对蛀梢、蛀果防效分别为81.53%和83.33%。16%阿维·茚虫威SC与10%甲维·茚虫威SC两种药剂防效具有显著差异性,但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可以作为首选药剂推荐使用。10%四氯虫酰胺SC处理对蛀梢、蛀果防效分别为75.38%和72.22%,防效略低于16%阿维·茚虫威SC和10%甲维·茚虫威SC处理,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可以作为备选药剂推荐使用。20%灭幼脲SC和2.5%联苯菊酯EW处理对蛀梢防效分别为56.92%、50.76%,对蛀果防效分别为50.00%、44.44%,防效较低,不建议在生产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