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随机排列法,对10个杂交早稻新品种(组合)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陆两优996、中嘉早17、科丰1号等杂交早稻新品种具有丰产性能佳、经济性状好、综合性状优等特点,可为常德市水稻品种选用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引进10个杂交早稻新品种与对照品种金优2155进行品种观察试验,主要考查新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形态特征、米质、抗性等,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赣优913综合性状优于对照金优2155,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福建省福清市作早稻种植的高产优质杂交稻新品种,于2021年在当地开展了5个新品种早稻种植比较试验,调查各品种的农艺性状、抗性、产量表现等。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以荃优822、甬优4949的综合表现较好,可在福清市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桂年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130-130
对引进的几个早稻新品种进行同田比较试验,考察生育期、产量、抗性等主要性状,筛选适合桐城市种植的早稻优质高产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湖口县现代农业10个杂交早稻新品种和1个对照品种的展示试验,筛选出了适合湖口县生态环境条件且可大面积推广的早稻主栽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湖南常德桃源县栽培的高产、优质和高抗的早稻品种,本研究于2023年开展了中组143等10个早稻新品种的田间展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综合田间表现及经济性状表现,常规水稻品种中组53、中组143产量较高,田间表现优于其他常规早稻品种;杂交水稻品种锦两优128、钰两优113田间表现优于其他杂交水稻品种,且全生育期较短,适宜双季稻种植模式中的早晚稻品种搭配。综上,中组53、中组143、锦两优128和钰两优113等品种适宜在该地区引进,作为早稻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2016年福安市引进恒丰优342和炳优6028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以作为福安市早稻新品种的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8.
优质杂交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引进5个优质杂交早稻新品种,以T78优2155作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丰产性、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是福两优2155,全优1093、夷优186表现次之,这3个新品种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建国70年来,早稻在粮食生产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曾是居民的主要口粮之一;早稻品种的演变,矮杆品种更换高杆品种,新品种替代老品种,每一次早稻品种的更替,促进了早稻产量的提高。继续重视早稻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早稻的生产更需要政府的扶持。  相似文献   

10.
为了鉴定评价水稻品种(组合)在海南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和品质等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海南省水稻品种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在海南6个早稻试验点对恒两优新华占等13个水稻新品种开展试验。笔者主要从品种的产量、生育期、抗病性、米质等性状结果汇总分析。结果表明:中映优116、谷优3207、内10优7185、特优382等4个品种丰产稳产适应性较好,可在海南各市县早造进一步进行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11.
以优Ⅰ 66和新香优80为对照,对引进的6个早稻新品种进行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T98优58、泰香89两个品种的产量比两个对照种显著增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进一步示范;天优217产量居第2位,综合性状好,可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2.
统计分析了江西省2012~2017年审定的水稻品种的主要性状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江西省近6年来审定通过了190个早、中、晚稻品种和8个特种稻品种。在190个早、中、晚稻品种中有杂交稻品种186个,占97.89%,而常规稻品种仅4个,占2.11%;有晚稻品种107个,占56.32%,而早稻品种仅30个,占15.79%。优质稻品种共99个,占总品种数的50%。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稻瘟病抗性水平偏低,抗病育种有待加强。种子企业是新品种选育的主体,科企合作也是新品种选育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3.
推广水稻优良新品种对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在泰和县开展了17个早稻新品种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早熟组的陵两优7717、潭两优83、陆两优35、株两优171及中熟组的陵两优22、欣荣优5号、陵两优611等7个新品种的生育期适宜、产量高、抗性强,其他相关性状优良,可以作为泰和县的早稻主导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统计分析了江西省20122017年审定的水稻品种的主要性状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江西省近6年来审定通过了190个早、中、晚稻品种和8个特种稻品种。在190个早、中、晚稻品种中有杂交稻品种186个,占97.89%,而常规稻品种仅4个,占2.11%;有晚稻品种107个,占56.32%,而早稻品种仅30个,占15.79%。优质稻品种共99个,占总品种数的50%。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稻瘟病抗性水平偏低,抗病育种有待加强。种子企业是新品种选育的主体,科企合作也是新品种选育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5.
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10个早稻新品种,以优I66(CK1)、威优77(CK2)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兴优A/早、两优7859、丰元优7008、03优920比两个对照种增产,且兴优A/早比两个对照种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余3个品种比CK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上述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突出,适宜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6.
早稻直播栽培适宜品种筛选和适宜播期组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早稻直播面积的扩大,对早稻早熟品种的需求迫切。同时,对早熟的追求存在盲目早播而造成烂秧情况。为筛选适宜直播的早稻品种及适宜的播种期,特进行5个早稻品种直播栽培播期试验。结果表明,余姚地区可在4月5—10日,选择日平均气温10 ℃以上、最低气温高于5 ℃、播后有3~5个晴天的日子播种。在品种选择上,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为甬籼15。  相似文献   

17.
优质水稻新品种(组合)展示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引进20个优质稻新品种在湖南省浏阳市进行展示,通过对其产量比较和性状分析,探索优质稻新品种在浏阳市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优的早稻主要有99—12、早优143:一季晚稻主要有川香优2号和三香优416;优质杂交稻主要有金优117和T优207,优质常规晚稻主要有01晚HK9、衡晚香3号和农香103等品种(组合)。根据品种展示的产量、抗性、熟期等主要农艺性状特点,提出配套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组织早稻新品种(组合)田间试验,从品种的优质、高产、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筛选出适合江西南昌市栽培的优质高产新品种,从而加快新品种的推广步伐,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筛选出适宜广德及周边地区推广的优质水稻新品种,2014年从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引进10个新品种进行示范种植,以丰两优4号为对照,对各品种的产量、抗性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述,其中7个品种比对照增产,2个品种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在灵山县进行了早稻新品种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坚优5063、银丰优929、纳科一号、力丰优5059、每667m2产都超过500kg。这4个品种产量高,综合性状好,可以在灵山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