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浓明豹 《新农村》2009,(12):10-10
福建省南靖县盛产高山乌龙茶,农民采下来的茶叶经过粗加工,每千克卖价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现在全县茶叶年产值突破12亿元;然而同样的种植条件,这里的茶叶曾经最多只卖到10元钱1千克。  相似文献   

2.
史载,神农氏尝百草而中毒.遇茶得解,由是推广种植。舜帝姚重华早期躬耕于历山,亦以种茶品茗为乐.姚氏后代子孙一直承袭舜帝种茶的雅事,流传甚广,茗茶辈出。今天,福建安溪县历山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嘉怀先生秉承家传制茶技艺,不断开拓创新,成功培育了乌龙茶叶新品种“金乌龙”,饮誉海内外,产品远销日本、法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重现了一个帝王茶人的雄风和气魄。  相似文献   

3.
茶啊茶     
茶啊茶福建永春县光烈村姚义泗这些年,进口可乐,国产健力宝、矿泉水等土产饮料异军突起走俏市场。这也许适合现代信息社会的快节奏、高频率。在商业竞争中,作为传统国饮的茶叶似乎被冷落了。难道中国茶叶前途就暗淡了吗?我以为不然。应当说茶以其独具魅力的色香味。将...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竹山县地处鄂西北山区,茶叶生产是该县特色主导产业之‘,经多年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俗话说:“春茶香,夏茶涩,秋茶好喝无人摘”。夏秋茶由于温度高、光照强,茶叶内儿茶紊含量高,氨基酸、、芳香物质等含量低,成品茶苫涩味重,香气差,在我县一般只做为茶叶生产中的副产品、下脚料。大批的夏秋茶鲜叶因质差价低,茶农不愿采摘而白白地浪费掉了。调查表明:夏秋茶产量占全年茶叶总产量的40%。  相似文献   

5.
观茶乐     
我经常喝茶却从未刻意观赏过茶叶在杯子中袅袅上升的姿态。 一天,我同学携5岁的女儿来我处作客,我泡茶相待,那小女孩竞踮着脚尖趴在桌旁,紧盯着茶杯目不转睛,还说:“真好看!”我这时才留意起那杯中茶叶,发现杯中的茶叶已在徐徐地舒展开来。有的倒立着,有的横卧着。轻轻地一晃茶杯,那茶叶好象有了生命似的动荡不息。更奇妙的是,杯中竟有一、二根尚未完全展开的嫩叶竞成了水中的主角,其余的全像是在旁作陪衬的配角。 “阿姨瞧!那是茶叶仙子!”女孩见我也在观赏杯中茶叶就指着茶杯中间那根翠绿的茶叶说道。我再细看,只见那根茶…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11月27日,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茶是世界3大饮品之一。目前,全球产茶国和地区已达60多个,茶叶产量近600万t,贸易量超过200万t,饮茶人口超过20亿人。茶叶作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很多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数百万贫困家庭的主要谋生手段,也是部分最贫困国家和地区主要的收入和出口创汇来源,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鲜花茶是鲜花干燥后加工而成,具有治病、养颜、保健功能。随着人们对绿色保健食品的重视和喜爱,这些色彩缤纷、香馨沁人的鲜花茶必将引导茶叶消费新时尚。 据悉,在北京的各地茶庄,鲜花茶价格均在每公斤220~300元,而且非常好销。在日本,鲜花茶售价高达每公斤3万日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叶品牌众多,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经济新常态和消费需求的转变,各地都在努力探寻茶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茶旅融合"发展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便是这一时期探索出的重要路径之一。该文阐述了茶旅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宁国茶旅融合发展的优势,提出了宁国茶旅融合发展的措施,以期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1])。  相似文献   

9.
茶源辩 在海外年久,由于研究茶叶之故,"午后茶"时,常被老外问到的话题是"茶从哪里来?".尽管众所周知,茶叶学名是"Camellia sinensis".  相似文献   

10.
(一)香港茶市历史,早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开埠,已有150余年。香港经营的茶叶,以普洱茶为主,乌龙茶次之,花茶(俗称香片)、白茶(主要是寿眉)、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名茶数量不多,海南红碎茶和英德红碎茶叶的高档产品,逐步进入市场。香港经营茶叶的茶商,大致分为三大类,即:进口商,又叫头盘商;批发商,又叫二盘商;另售商。香港以中国人占大多数,普遍喜欢饮茶,本港自销和出口欧州、美国、加拿大、日本及东南亚等国,销量甚大,而且进口量在逐年增加,1993年从国内进口茶叶达24429…  相似文献   

11.
茶诗二首     
咏茶叶赞茶叶千采万搞出绿丛,依虽是草木中人,百般搓揉若等闲。却不惜赴汤蹈火。蹈火赴汤浑不怕,甘愿为民众献身,要留清香在齿间。且要振人间精神。茶诗二首@刘焕群  相似文献   

12.
娄徽农垦皖南茶区,位于长江以南宣州、郎溪、广德、芜湖四个相邻市县,所处广阔的丘陵地带,土壤深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适于茶叶生长。农垦皖南茶区茶园集中连片,茶场技术力量雄厚,鲜叶单产水平高,茶叶产业化经营程度高,是农垦系统重要的茶叶生产和出口基地,其优质绿茶几十年畅销欧美、东南亚各地。2004年,安徽农垦皖南茶区茶叶总产量为9871吨,占全国农垦系统茶叶总产量的25.3%,位居全国农垦系统15个省级产茶垦区之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茶的祖国,产茶历史已历数千年,茶叶品类之丰富,堪称世界之冠。从古至今,数百种茶叶一直被世界各国所享用。由于茶叶种类、产地、加工方式之不同,茶叶冠名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茶叶之名,林林总总,绮丽多姿,妙趣横生。它既是我国广袤土地上名山大川的蕴藉,又洋溢着丰富厚重的人文精神。丰富多彩、美妙绝伦的诸多茶名,和琳琅满目的各地名茶一样,散发着诱人的芬芳,显示出无穷的魅力。这一切,无疑构成了一片色彩斑斓的奇妙天地,一个昭示中国茶文化丰厚底蕴的窗口。一、鸟嘴雀舌出天成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相似文献   

14.
胡晶 《农家顾问》2005,(11):22-23
今年的茶叶价格较往年有所上扬,其中绿茶的价格浮动较小,红茶、花茶的涨幅大。主要原因是受自然灾害导致茶叶减产的影响。再加上燃油价格上涨,使茶叶运输成本增加等也导致今年的茶叶价格上涨。不过这一涨价趋势有可能在明年被打破。从今年8月1日起,欧盟将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从3毫克/千克调整为0.01毫克/千克。欧盟这一新标准相当于把检测标准严格了300倍。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茶叶产业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产业,每年庞大的茶叶产量若仅靠国内消费,是无法消化掉的。因此,茶叶的出口是我国茶叶生产发展的必然之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口茶的质量标准也愈来愈高,特别是对茶叶中农药的残留量(以下简称“农残”)限制非常严格。尤其是对出口欧盟和日本的茶叶,要求大多数农药在茶叶中的残留浓度不得超过0.01mg/kg,有不少的农药成份还规定不得检出,  相似文献   

16.
丁俊之 《农业考古》2003,(2):205-206
茶的效用 ,引起世人越来越大的兴趣 ,因为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饮料也更讲究 :要求饮料不但能解渴 ,还能防治疾病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健康水平 ;寓防病治病于品茗之中 ,还要为“两个文明”服务”茶叶的科学、文化价值 ,值得深入探讨。陆羽在他的《茶经》这部 1 2 0 0多年前 (公元 780年 )世界上第一部权威性茶叶著作中 ,( 1) 对茶叶效用的评价 ,既有他自己的观点 ,也有引述别人的话。《茶经》的“一之源”有写道 :“茶之为用 ,味至寒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  相似文献   

17.
黄崇焘治茶五十年黄良洪,汪金坤,陈修光编者按语:黄崇焘先生,为江西省和景德镇市唯一献身茶业,连续工作逾半个世纪的茶叶科技工作者,成绩卓著,先后受到地方党委和政府、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中国农学会七大、江西省茶叶学会五大、江西省科协、景德...  相似文献   

18.
茶饲料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茶果及其废弃物中含有大量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用作饲料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畜禽产品品质、治病防病等,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本文对茶叶、茶果及其废弃物的开发价值、茶叶的主要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茶饲料的加工方法和应用效果等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茶史、茶俗与茶叶博物馆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良中国是茶的故乡,这已为世界所公认,但究竟饮茶始于何时?说法不一。《华阳国志·巴志》说,巴蜀地区给周天子的“贡品”中已有茶叶,又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说,这都是传说。有确切记载的为西汉...  相似文献   

20.
素有全国绿茶第一县之称的四川省名山县,围绕茶叶产业,以实施科技兴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了茶叶产业的发展水平,培养和壮大了地方特色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项目实施三年来,全县植茶面积、农民人均种茶面积和人均茶叶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被列为国家”三绿工程”茶叶示范县和全国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