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州被国家正式确定为海峡两岸直航试点口岸和农业合作实验区后,福州与台湾的独特人、地缘优势更加突出,台商投资我市农业的金额超过10亿美元。其主要特点及其对我市农业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如下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2.
龙眼是我国南方珍贵的亚热带果树,在泉州栽培已有1700多年历史。为我市三大经济作物之一。1978年,晋江、鲤城(含丰泽、洛江)、南安三个县(市、区)被国家农业部、全国供销总社列入为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从而确立了泉州龙眼在全国的重要产区地位。1997年南安荣获“中国龙眼之乡”称号。泉州龙眼栽培地域独特,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据统计,目前登记造册的品种、品系达110多个,早、中、晚熟品种齐全。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泉州市以推进职工帮扶站建设为主抓手,大力推进维权帮扶全覆盖。2011年,泉州市县两级工会安排资金1000多万元,新建市县两级职工帮扶中心示范点58个,各类帮扶站点300多个。今年1~4月,该市两级职工服务中心共受理信访447件,涉及信访职工525人,工伤案件、集体上访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9.1%和66%.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泉州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绿化现状,探讨不同区域绿化要选择相应的抗污染树种,以发挥树木抗污、防污功能,减轻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国家科技部《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和《泉州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发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人才、技术、成果和信息资源等综合优势,加强院市科技合作,实现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服务行动,2011年12月,福建省泉州市科技局依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创建海西科技特派员学院泉州分院。福建省科技厅周世举副  相似文献   

6.
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泉州湾河口湿地的自然状况及特点,阐述了其保护管理现状,并指出了其面临的威胁,提出了保护建设与发展对策,以期为湿地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福建农业科技》2006,(3):28-28
历经两年多建设,位于南安市石井镇的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已完成首期工程建设。6月8日至12日,第三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业合作交流洽谈会暨首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展洽会在该市场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科技》2005,(5):57-57
泉州龙眼栽培已有1700多年历史,泉州龙眼的种植面积、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国内龙眼主产区。目前,全市龙眼种植面积达2.802万hm^2,占全省种植面积的1/3,占全国种植面积的6.2%,全市龙眼总产量达4.7万吨。泉州龙眼的种植规模被誉称为“龙眼洋”,是泉州市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晋江、鲤城(含丰泽、洛江)、南安三个县(市、区)被国家农业部、全国供销总社列入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1997年,南安市荣获“中国龙眼之乡”称号。  相似文献   

9.
从福建省泉州市科技局获悉.泉州市首个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泉珍10号”已被列入科技部和农业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批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泉珍10号“的繁育推广任务也被纳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省农业科技跨趣计划管理。  相似文献   

10.
1.发展休闲农业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使单一传统的农业模式向集生产、加工、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增加产值,提高效益,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从而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泉州是我国龙眼的主要产区,现有栽培面积2.46万公顷,总产量3.8万吨。泉州龙眼种质资源丰富,良种储备居全省、全国前列,堪称世界龙眼品种资源宝库。为优化品种结构,加速发展龙眼产业化,笔者结合科研生产实践,将泉州龙眼品种简要介绍如下。一、品种概况泉州是世界龙眼栽培的起源中心,栽培历史悠久。经长期栽培繁育,衍生出许多品种类群及变异后代。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随着泉州各级部门重视龙眼科技生产力度的加大,龙眼品种选育利用工作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各地相继从国外及国内其它地区引进新品  相似文献   

13.
蔡保全 《农业考古》2001,(1):105-107,113
1.汉以前捞贝为主的渔猎采集经济 汉以前的泉州,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仅指出属先秦的百越地区、秦代的闽中郡、汉初的闽越国地,东汉的会稽郡侯官都尉,中原王朝显然对泉州一无所知,未在泉州范围内设置任何行政机构,故只能从考古材料加以考察。 已知泉州汉以前的文化遗址均分布在晋江两岸和沿海一带,在南安市丰州的井兜、霞福、寨山、狮子山和溪州,原属南安现为泉州城区的柯厝山,惠安市的蚁山和涂寨等(1)。这些遗址共同特点是大多保存不好,文化堆积层不厚。文化层中除陶器和石器外包含大量古代人类食余抛弃的贝壳,从遗址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15.
福建省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龙眼产业化发展工作,从2005年开始,先后成立了泉州市龙眼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出台了《泉州市龙眼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146-147
现阶段,在国家全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新农村信息化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产物,对改变农村经济落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科学致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和手段。介绍了泉州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建设的建议,从而推进社会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泉州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而民营企业又是泉州经济的主力支柱。民营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节点在于人力资源的培训。泉州的民营企业跟着时代潮流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培训,但是其中存在着战略意识薄弱、随意性强、培训方法简单等问题,亟待进行引导与矫正。  相似文献   

18.
以推介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成果和投资环境,拓展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领域和层次为主题,由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业合作交流洽谈会(简称“海洽会”),于2004年9月9日至10日在泉州市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近5年的调查发现,泉州森林公园主要病虫害有26种,其中虫害23种、病害3种,危害较大的有松突圆蚧、松墨天牛、黑翅土白蚁、红棕象甲、曲纹紫灰蝶、绿翅绢野螟以及蚜虫、蚧虫、粉虱、木虱等刺吸式害虫。根据滨海城市森林公园是市民重要休闲场所的特殊性,提出了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原则和措施;总结构建了符合闽南气候特征及滨海城市公园建设管护特点的病虫害防治作业措施年历。  相似文献   

20.
《农技服务》2016,(5):53-54
花生属于福建省最为普遍的油料作物,花生油也是福建人民的烹饪专用植物油。泉州是福建省重要的花生产地,每年对内对外供应大量花生,为当地农民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对当地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