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与药物本身的成分、炮制、剂量、配伍、适应原样作用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并受到机体状态的影响。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涉及到生理代谢、神经、激素以及免疫系统等,要依靠机体整体及细胞分子的应答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中药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概述中药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状况,分析了中药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的因素,阐明了中药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与机体的功能状态、药物的剂量和药物所含的拮抗成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药治病遵循中兽医学辨证施治的基本理论和药性理论,通过机体本身的调整系统,向有利于健康方面发展,以期达到阴阳平衡。中药的调节作用,指中药作用于机体后,既可使机体机能状态低的得以提高,又可使机能状态高的得以下降,即调整到新的正常状态。它能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有人称为适应原样作用。中药的这种作用是传统兽医学的特色之一。目前越来越为中兽医界所重视。本文  相似文献   

4.
现代研究表明,中草药中含有的苷类、生物碱、有机酸、挥发油等免疫活性物质,保持了天然性外源精华的物质,毒副作用小,能活化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正常或异常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具有增强或调节作用。中药对处于不同免疫状态下的动物可产生不同的作用,即对免疫机能低下者起促进  相似文献   

5.
免疫抑制性疾病防治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复杂性及其多种因素往往是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互为因果,使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变得更加复杂多变,认为经典科学的"单因素线性分析"已不能适应其要求,免疫抑制性疾病防治应转变科学观念,以复杂性科学的"多因素非线性分析"理念来指导;它不仅要重视病毒、疫苗与药物等因素的本身作用,更不能忽视其作用的"初始条件";中兽医学的辨证施治是一种"状态分析与处理",在"初始条件"认识上可以为其提供帮助与借鉴;通过不同途径或环节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增强或双向调节作用的中药达200余种,但其使用要辨证施治,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药及其与寡糖配伍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研究表明,中药中含有的苷类、生物碱、有机酸、挥发油等免疫活性物质,能活化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正常或异常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具有增强或调节作用。中药对处于不同免疫状态下的动物可产生不同的作用,即对免疫机能低下者起促进作用,对免疫机能过高者起抑制作用,因此中药的免疫具有双向性作用,体现其“扶正祛邪,调节平衡”的本质。本试验通过研究女贞子、五味子以及女贞子、五味子与葡萄糖甘露寡糖(MOS)配伍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来探讨中药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针灸作为一种整体疗法,对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平稳过高或过低的机体机能状态,而足三里和关元穴位作为机体的保健要穴,通过针灸作用可以调理机体各个系统的机能[1],如能对胃肠病患者的胃液分泌情况向有利于疾病恢复的方向调整,并对阑尾的蠕动有增强作用[2];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3];可升高休克患者的血压及指温;可增加心输出血量,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以及钠、钾离子的排泄[4].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中药铁、锰、铬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的有效成分包括有机成分和无机微量元素,它们是中药药理功能的物质基础.中药的药理作用与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存在状态密切相关[1].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微量元素的关系,对揭示和阐明中药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医学证明,微量元素作为机体的营养物质与机体的生长发育、疾病防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多,都会导致机体生理机能失调,甚至引起疾病[1].在人和动物机体中的15种必需微量元素中,铁、锰、铬对动物的生长发育、造血功能、物质代谢和免疫机能有着重要作用[3,4].中药产地的不同,其微量元素的含量亦不同[5].因此测定中药微量元素的含量也为鉴定道地中药材及开发新资源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是指:某些中药所具有的治疗作用上的两极差异,表现在适应相反病症时呈现对立的调节效应.其特点在于同一种中药可调节截然相反的两种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正>水禽饲养实践中用药,需要正确认识药物的性质、用途和投放的相关知识,才能使投放药物见效快、疾病发生少,或用药后生理机能恢复速度快,具体操作应注意以下几点:1药物的作用药物的品种不同对鸭机体的作用也就不同,总体来说,用药的目的是让药物对鸭机体机能有增强或减弱的效应,因此,用药分预防性投放和治疗性用药两种之分。普通预防性用药是增加机体机能活动,包括增强食欲、提高采食量、促进消化和排泄;治疗性用药是消除病症及死亡,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一、慎用退热药 体温升高是动物机体抵御外部侵害的应答性反应。体温升高时,机体的免疫系统机能得到加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此时应慎用退热药,应该对症使用抗细菌、抗病毒药物,这样才能尽快消除病因,促进机体痊愈。当然,如体温升高到高热程度时,也会对机体本身造成损害,会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  相似文献   

12.
<正>应激反应就是机体对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做出的全身性的适应性反应过程。当机体接受应激原的刺激后,会动员全部防御机能进行抵抗,尽力使机体的活动恢复到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正常功能状态;但如果应激过度,机体防御机能又低下,则会导致应激反应疾病;而应激原和机体防御机能两者力量均等,机体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时即为亚健康状态。1引发应激反应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一)中药应用的优势中兽医学有完整而独特的理论体系,治则核心为"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在临床上,中医中药的应用兼顾了鸡整个机体的调理,不忽略任何器官、组织在病程中的受损细节,全方位的加以综合控制;重视鸡的机体与  相似文献   

14.
大量医学上的试验证明,大豆异黄酮属于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双向调节作用,还具有抗肿瘤、预防骨质疏松、抗氧化、抗真菌、抗溶血与保护心血管等多种生理功能。文章将对大豆异黄酮调控免疫机能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1大豆异黄酮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黄酮类化合物对动物免疫功能具有增加、抑制、双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在防治猪病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草药在猪病治疗上的主要作用由于中草药多是动植物器官,因此中草药成分就较为复杂,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表现出营养作用、双向调节和适应原样作用、抗应激作用、抗病原体作用、对抗细菌毒素作用、激素样作用、增强免疫作用等多种作用。有的中药有一种作用,有的有数种作用,还有的有双向调节作用。而中药往往是  相似文献   

16.
生物活性肽(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s,BAP)是指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一类肽类化合物。这类物质大都是一些寡肽(几个氨基酸构成)或低肽(十几个氨基酸构成),氨基酸数目比较少,不同的排列、组合会产生各种不同生物功能。这些生物活性肽本身以非活性状态存在于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之中,当用适当的蛋白酶进行体外水解或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就被释放出来并发挥生理调节作用。由于生物活性肽本身是动物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中药是我国的天然瑰宝,许多中药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具有增强或调节作用,可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和抵抗力[1].  相似文献   

18.
水针疗法也叫穴位注射法,是一种针刺与药物相结合的新疗法.它是在穴位、痛点或肌肉起止点注射某些中西药物或生物制品,通过针刺、液压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来调整机体的机能和改变病理状态,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许多中药复方、单味中药或其提取物对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及活性有影响,有的促进IL-2的产生,有的抑制IL-2的产生,有的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现将几年来中药对IL-2作用的研究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中药有效成分可通过多靶点调控机体机能来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是中药功效发挥的作用靶点之一。肠道微生物与动物机体在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等方面联系紧密,肠道菌群保持稳态,对机体正常机能的维持至关重要。近年来,肠道菌群与机体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但中药通过作用于肠道菌群继而影响机体机能的报道较少。通过对中药以肠道菌群为作用靶点,干预疾病发生、发展,机体机能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致力于中药及肠道菌群研究者提供新思路,为中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