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北海道马铃薯产业各环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在马铃薯种质改良、适应性鉴定、种薯脱毒、商品薯生产、原料销售、安全贮藏、加工利用、环境保护、机械制造、农协组织作用等方面管理先进、经验丰富。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大国,甘肃是中国马铃薯生产大省,借鉴日本马铃薯先进生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从设立种质资源保存机构、规范脱毒种薯繁育体系、扶持新型经营主体、贯彻植保新理念、建立多年轮作体系、加强加工环保设施建设、加快农业装备制造业研发等方面提出了可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种薯繁育及基地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固原市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地区优势,2003年自治区第一次固原工作会议将马铃薯产业确定为固原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从品种选育、引进、脱毒薯生产及种薯基地建设、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以及加工销售等方面给予大量资金投入和政策性支持,使马铃薯产业初步形成了品种引进选育、脱毒原原种生产、良种繁育、种薯基地建设、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成军 《作物杂志》2007,23(4):13-16
马铃薯是黑龙江省的第四大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种薯及商品薯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阐述了黑龙江省马铃薯的生产、销售、加工现状、生产历史和种薯生产及繁育体系的建立,并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今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山西马铃薯产业链建设科技支持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萍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10):120-122,131
通过对山西马铃薯产业中新品种选育推广、种植生产与销售、加工转化等发展现状和政策支持、地理环境等产业链建设条件优势进行合理分析,从完善马铃薯脱毒种暮繁育体系以提高种薯质量和种业化水平,顺应绿色有机发展需要的生产技术支持,生产基地建设和贮藏技术研究,提高马铃薯加工技术水平,建立全方位的加工技术信息支持体系,科技创新战略研究等方面提出了科技支持对策,旨在促进山西马铃薯产业链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马铃薯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综合利用较差。据报道,1980年美国食品工业用薯量为总产量的76%,英国为40%,荷兰、日本、西德、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国家,马铃薯食品工业发展迅速。而我国综合利用马铃薯方面仍处于落后状态,除传统工艺生产少量淀粉、粉丝、粉皮、薯干片外,基本还是空白。目前,我国开始引进国外设备,生产马铃薯油炸制品,但加工的产品价格高,销路不广;常规加工淀粉,粉丝不仅产量低,加工环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全粉及油炸薯片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种植面积约为470万hm2,年产量约6000万t,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对马铃薯的加工利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加工产品主要为粉条、粉丝、油炸马铃薯食品等。目前国内市场马铃薯全粉和马铃薯衍生物产品还很少,有些还依赖进口。20世纪90年代后,亚洲也形成了世界马铃薯的新兴市场。欧美国家的炸薯条、炸薯片等加工食品和休闲食品,受到人们的欢迎。随着美式快餐麦当劳和肯德基连锁店的不断扩展,以马铃薯全粉为原料的薯泥、薯饼等煎炸食品风靡全球,在中国也不例外。但是,作为小食品的马铃薯全粉原料仍依赖进口,年需求量3万t以上,…  相似文献   

7.
4月6日,由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组织举办的“200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在北京圆满结束。据悉,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马铃薯产业将以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装备为支撑,以龙头加工企业为带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优势区域和重点地区,优化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食商品薯生产的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8.
贵州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恩学  何昀昆  黄萍  何庆才  张文超 《种子》2008,27(1):105-108
贵州省的马铃薯生产面积逐年扩大,种薯的好坏直接影响马铃薯生产的效益,解决马铃薯脱毒体系技术问题是推进贵州马铃薯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贵州毕节地区脱毒马铃薯生产为基础.以微型薯生产和标准种薯生产为扩繁对象,完善毕节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关键技术。缩短种薯生产在田间繁殖的时间,降低了病毒再侵染几率,保证了脱毒种薯质量。  相似文献   

9.
辽宁申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注册资金258.8万元,是一家专门从事马铃薯微型薯繁育,种薯、商品薯生产,以及出口蔬菜生产、加工、销售的科技型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我国第六大粮食作物,2003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50万hm^2,产量超过6680万t,居世界第2位。其中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0万hm^2,产量约为400万t,居全国第4位。我国马铃薯的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过去50多年我国培育了170多个马铃薯品种,其中5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较大。特别是近年培育的新品种在薯块性状、食用品质、加工品质以及早熟性等方面,比过去以产量为主的品种有了显著的改善。目前,我国马铃薯加工生产企业有100多家,年生产淀粉量在300万t。我国马铃薯产业正处于一个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从低质低效向高质高效,从低层次的市场需求向多样化市场需求转变的过程。马铃薯产业是我国的朝阳行业,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有数据表明,虽然我国马铃薯淀粉工业起步较晚,但近年全国马铃薯淀粉产量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为世界第一。马铃薯深加工技术研究也已被列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然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使我们看到当前商品薯生产所存在的问题:一是优质专用马铃薯品种推广速度慢,种植比例小,尤其是油炸型、淀粉加工型、鲜食和出口型专用品种;二是单产水平低,尤其是我省,平均产量只有14t/hm^2左右,比马铃薯高产的国家低1~2倍。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健全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规范种薯生产程序,标准化生产种薯,提高种薯的质量和数量,对加快优质专用品种的推广,提高单产和效益,促进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宁南山区不同生态区域种植马铃薯淀粉加工品种庄薯3号,通过对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和马铃薯产量进行分析,筛选出了宁南山区最适合种植庄薯3号的生态区域是西吉县和原州区,为宁南山区马铃薯淀粉加工品种庄薯3号的合理区域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使用马铃薯脱毒种薯需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脱毒种薯是在无菌操作条件下,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脱除植物体内的病毒及真菌、细菌,结合病毒检测手段获得真正的脱毒苗,然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无土栽培、设施栽培和病虫害控制等技术体系为生产上繁育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马铃薯脱毒技术,1995年后大面积应用到所有产区。目前,我国的马铃薯脱毒技术已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并完善了以微型薯无土栽培规模化生产为核心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全国大面积应用脱毒技术的结果表明,使用脱毒种薯一般比没脱毒的增产30%~50%,比严重退化的则成倍增产。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增产潜力,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在应用马铃薯脱毒种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无土栽培生产马铃薯微型种薯技术的广泛推广,对我国马铃薯产业提升、种薯生产工艺的发展以及种薯种性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采收、分级与包装,结合不同时期的陇薯系列马铃薯脱毒种薯特征特性及其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和甘肃谓源高寒阴湿区气候气象特征,提出马铃薯脱毒种薯采收、分级与包装技术,旨在为马铃薯脱毒种薯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块茎休眠期的长短一定程度上影响马铃薯的经济效益,而芽的萌发则是打破休眠的标志。目前,由于马铃薯块茎休眠及芽萌发机制尚不明确,严重阻碍马铃薯的种薯生产以及块茎的加工利用。因此,研究马铃薯块茎休眠和芽的萌发机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综述了植物激素和环境因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及芽萌发的影响,以期为马铃薯的贮藏保鲜和加工利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随同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考察团对荷兰的马铃薯科研、种薯生产和淀粉、食品加工企业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现对荷兰马铃薯产业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是湟中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调整结构中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湟中县种植繁育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近几年,依托农业综合开发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马铃薯种薯扩繁补贴等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基础脱毒种繁育、原种生产及一、二级脱毒种薯生产繁育模式,马铃薯产品科研、生产、贮藏、销售一体化经营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病毒病是马铃薯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造成马铃薯种性退化。因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病毒病的防治无有效药剂,通过培育脱毒种薯能够有效解决由病毒积累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的关键技术、病毒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宁夏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和病毒检测现状;讨论了不同病毒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为宁夏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及病毒检测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种薯基地的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田间检测等方面,对马铃薯脱毒种薯原种和一级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及质量检测作了详细介绍,对马铃薯质检工作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为茄科茄属作物,又名土豆、地豆、山药、洋芋、荷兰薯等,是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作物,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我国又是世界上生产马铃薯的第一大国。马铃薯营养丰富,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有机酸和类脂化合物,其中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类和膳食纤维。对马铃薯主食产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创新马铃薯加工技术的发展思路,以期促进马铃薯产业的生产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马铃薯主食开发,不仅仅是提高产量、增加种植面积那么简单。这其中一个关键,是要有主食化加工专用型种源的支撑。近两年来,我国相关育种技术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主食化加工专用薯种备受青睐雪永鹏易思耿鲁明"产量高、薯形好、黄皮黄肉、芽眼少且极浅、结薯集中,单株结薯6~8个,大中薯重率80%,薯块含干物质25%以上,相比其他品种更适合马铃薯主食化加工,这样的马铃薯品种最受薯农和主食化加工企业的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