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4月9日,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区启动会在广西水产研究所召开。 2008年,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50个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其中农产品34个,畜产品11个,水产品5个,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是其中之一。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综合试验站两个层次构成。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承担,研发中心由育种与繁殖研究室、养殖与病害研究室、加工与综合研究室3个功能研究室组成。  相似文献   

2.
用信息融合技术改进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质监控是实现水产养殖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系统。该系统将传感及传感网技术、Zig Bee/GPRS/3G技术和信息融合与数据挖掘等物联网技术引入到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系统。目前该系统在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无锡育种和保种基地平稳地运行,节能降耗、绿色环保,预测预警准确性较高,减少了各类灾害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水产品的品质,可在水产养殖水质监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2009年3月3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房金岑副主任和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梁拥军主任、张欣高级工程师三位专家到石家庄调研河北省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和技术需求信息。调研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省水产局养殖处崔校武工程师、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王凤敏副站长、薛建敏副站长、李全振研究员、康辰香研究员、韩志金高工和张志华高工参加了座谈会,并详细介绍了河北省罗非鱼产业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需要“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帮助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团队要闻     
正一、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罗非鱼产业创新团队召开2012年度工作总结暨考评会2013年1月14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罗非鱼产业创新团队2012年度工作总结暨考评会在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召开。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处长李昭信、广西罗非鱼产业创新团队特聘顾问、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苗种繁育岗位科学家、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甘西、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晓汉、广西罗非鱼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林勇、功能专  相似文献   

5.
根据淡水养鱼项目考察计划的安排,为了学习菲律宾罗非鱼养殖技术,以促进我国罗非鱼养殖技术的提高和发展,经农业部批准,派出了由部水产项目办公室以及南昌,重庆,上海,北京,杭州,成都项目办组成的罗非鱼养殖技术考察团。  相似文献   

6.
赵巍  齐子鑫 《河南水产》2005,(4):13-13,20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的杂交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以调整北方养殖品种,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通过我们近几年的养殖实验表明,要实现彩虹鲷水库网箱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日前,广东省副省长到水科院珠江水产研究所高要基地考察。珠江所党委副书记吴锐全、成果与开发处处长陈永乐、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养殖与病害研究室主任卢迈新研究员介绍了相关情况并现场回答了询问。吴锐全简要介绍了珠江所近年在罗非鱼选育、健康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对当地罗非鱼产业发展起到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常规养殖鱼类主要包括:草鱼、青鱼、鲢、鳙、鲤、罗非鱼、鲮、鲈鱼等鱼类。常规养殖鱼类的养殖仍成为内陆地区水产养殖的主流,成熟的养殖技术是渔民增收的重要保证。本人经过多年的养殖实践,现将常规养殖鱼类的健康养殖技术要点总结以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产》2011,(10):71-73
罗非鱼市场报告:进出口形势比较乐观 去年全球罗非鱼出口总额超过了十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罗非鱼进出口形势都比较乐观。纳塔尔世界水产养殖协会会议上巴西强调加强罗非鱼产业发展,巴西罗非鱼养殖和国内市场需求都在增长。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将科技入户服务工作落到实处,2005-2008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积极组织院属各单位及广大科技人员,重点推广罗非鱼、对虾、斑点叉尾鲴、建鲤、鲟鱼、鲑鳟鱼、大菱鲆等主导养殖品种和生态养殖技术、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设施渔业技术和盐碱水域养殖技术等渔业关键技术,扎实开展渔业科技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王凡 《内陆水产》2007,32(10):31-32
螺旋藻属蓝藻门、蓝藻纲、颤藻科、螺旋藻属,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当前螺旋藻产业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通过对螺旋藻养殖技术的不断更新,生产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为水产养殖和水产饵  相似文献   

12.
王艺红 《水产养殖》2010,31(3):41-41
<正>罗非鱼是我国水产养殖第一鱼,年产近120万t,占世界60%。2008年罗非鱼出口22.4万t,创汇7.3亿美元。福建、广东、海南是我国罗非鱼的主产区,2009年高温期罗非鱼链球菌病大面积暴发,严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是我国水产养殖第一鱼,年产近120万吨,占世界60%。2008年罗非鱼出口22.4万吨,创汇7.3亿美元。高温期罗非鱼链球菌病暴发,严重影响产业经济和渔(农)民的生活。由于该病病情复杂,传染性强,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防治难度大,且水温越高病情越重。现把该病发病原因、诊断技术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罗非鱼创新团队支持建设的南宁综合试验站,于2012年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罗非鱼不同密度(池塘)养殖比较试验。为了探索适合南宁地区池塘罗非鱼健康养殖的最佳养殖密度,本试验利用广西省级水产良种场南宁佳盈罗非鱼良种场精养池塘,投放罗非鱼越冬鱼种,设计放养  相似文献   

15.
2009年2月12~13日,国家大宗淡水鱼类和罗非鱼两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会在江苏无锡市召开。启动仪式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研计划处刘英杰处长主持,首先由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戈贤平研究员和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弘研究员分别介绍了大宗淡水鱼类和罗非鱼的产业现状、体系建设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产》2010,(4):64-65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卢迈新研究员主持的“罗非鱼种质改良与产品出口关键技术”,通过传统选育,结合分子标记选育及电子标签技术选育出雄性率高、生长快的奥尼罗非鱼、莫荷罗非鱼等优良品系,建立了良种保种、大规格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生物学家把罗非鱼推荐为世界水产养殖的主要对象。回顾历史,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早在1924年,肯尼亚开始进行科学养殖罗非鱼。其后,迅速地扩大到整个非洲;远东四十年代末、北美五十年代初移植罗非鱼养殖相继获得成功。经过水产养殖学家们35年试养罗非鱼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罗非鱼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口感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同时,罗非鱼又具有生长快、杂食、病害少等优点,从而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青睐,这也是罗非鱼养殖得到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近几年来,随着罗非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水体环境的恶化,导致罗非鱼病害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笔者是一名长期在基层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指导的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发现罗非鱼的病害主要是由病毒、细菌、饲料以及环境应激因素所引起,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有效防治措施、水产药物的合理应用等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水产养殖业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养殖动物疾病的正确预防和治疗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为使读者对当前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现状和养殖过程中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刊特别约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病室主任、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鱼病岗位专家曾令兵研究员对以上问题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0.
信息集萃     
日本水产养殖研究近况 为落实日本“水产基本计划”(2007--2012),日本水产综合研究中心确立了一系列水产技术研发课题和措施。为优先实现食物自足和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加强专管经济区和公海渔业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发展基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业,建立新型物流分销系统,促进海产品出口以扩大国际市场分额,充分利用渔区的多项功能。水产养殖技术研发将推进基于负责任使用水产养殖场地的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