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浸种药剂及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个水稻品种扬辐粳8号、扬粳4038、南粳44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浸种时间,研究16%咪鲜杀螟+25%先净不同浓度及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药剂浓度对种子发芽率有较大的影响,低浓度的药剂处理有利于诱导南粳44种子发芽,高浓度的药剂处理则对3个品种的发芽率都有抑制作用。浸种时间过长均不利于种子发芽,以浸种48h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3种目前常用的水稻种子浸种剂咪鲜胺、氰烯菌酯、亮盾等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浸种时间(15 h和48 h),研究3种浸种剂不同浓度、不同浸种时间对早籼稻中早39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不同浸种时间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咪鲜胺浸种后发芽率影响较大,与清水对照达极显著差异,25%氰烯菌酯1 000倍液浸种15 h后发芽率与对照清水未达显著标准,其他处理与清水对照达显著标准,但未达极显著标准。因此25%氰烯菌酯及其复配剂是目前预防早籼稻中早39恶苗病比较理想的浸种剂。  相似文献   

3.
不同药剂浸种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药剂浸种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寻找一种对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小,又能起到防病作用的最佳方法。作者以郯城县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临稻16为试验材料,研究7种药剂对水稻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和浓度的配比,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乙蒜素和杀虫单的配比、咪鲜胺吡虫啉拌种不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适乐时与锐胜、适乐时、福利星+噻虫嗪的适当配比对种子的发芽率有轻微抑制作用,其它药剂的处理对种子的发芽都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南粳9108水稻品种作为苏中地区的主要种植品种,其发芽率的高低对最终产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不同的浸种时间和温度对该水稻种子的发芽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试验以南粳9108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浸种时间处理,3个浸种温度处理,研究了不同浸种时间和温度对南粳9108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30℃条件下浸种24h更有利于南粳9108水稻种子的发芽。  相似文献   

5.
<正>有读者来电话问:能否用咪鲜·吡虫啉拌稻种?咪鲜·吡虫啉为咪鲜胺与吡虫啉的混配剂。咪鲜胺是水稻上的常用浸种药,适用于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对水稻苗瘟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吡虫啉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用于水稻浸种对稻蓟马、稻象甲等害虫有一定的防效。  相似文献   

6.
不同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11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浸种时间,研究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浸种时间对发芽势的影响不明显,但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浸种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不利于种子发芽,本试验中浸种5d发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浸种对糜子、谷子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锦川  刘建设  赵慧 《种子》2017,(1):33-35
利用不同化学药剂处理种子对提高糜子、谷子的出苗率、产量具有显著效果.采用赤霉素、高锰酸钾、双氧水对糜子、谷子种子浸种3,6,12h后进行萌发试验,探讨化学药剂处理对糜子、谷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赤霉素、高锰酸钾、双氧水溶液浸种对糜子、谷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均有一定的影响.综合效果来看,2.0%双氧水浸种6h处理糜子种子效果最佳;1.0%双氧水浸种3h处理谷子种子效果最佳.赤霉素处理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8.
采用浸种灵和恶线清两种药剂,对丰优54杂交籼稻种子分别浸种8h、16h、24h、48h,以清水为对照,通过不同药剂、不同浸种时间,观察记载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种子胚根、胚芽生长情况,分析两种药剂浸种对杂交水稻种子发芽过程的影响程度,以便进一步明确药剂浸种效果和最佳浸种时间。试验表明:这两种药剂浸种8~48h,对种子发芽和胚根生长均有一定的负作用,对胚根影响较大,浸种时间越长,影响越明显,且不同浸种时间、不同药剂处理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了解"浸种灵"药剂浸种对"常优一号"杂交水稻种子发芽、幼苗生长以及大田性状的影响,我们采用不同浸种时间、不同药剂浓度的裂区设计,分析种子萌动速度、发芽势、发芽率、秧田成苗率、幼苗素质、大田生育期、穗粒结构和产量水平等指标.结果表明,"浸种灵"药剂处理浓度以5000倍液、24 h浸种为宜,既可以保证种子萌动较快,又可以保证较高的秧田成苗率,且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药剂浸种处理水稻种子,观察处理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并结合田间成苗和恶苗病发生情况,分析并选择最佳的浸种药剂。结果表明,自制粉剂800倍液浸种处理可明显促进室内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对田间成苗无显著抑制作用,且可显著降低水稻幼苗田间恶苗病发病率,是最佳的防治水稻幼苗恶苗病的浸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水稻浸种是防治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的方法之一。为了摸清当前生产上常用的几种浸种剂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2012年11月,我们对该项目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汇总如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水稻种子发芽试验过程中正确采用药剂浸种能有效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特别在种子紧缺情况下,对处于国标规定发芽率临界值边缘的种子,采用药剂浸种对正确判断种子的去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试验品种与药剂 试验品种为协优559、武育粳3号、武运粳7号。试验药剂为江苏泰州化肥厂生产的浸种灵 (10%二硫氰基甲烷乳油 ),药液配制方法 :1支 (2ml)浸种灵对水10kg混合均匀。2 试验处理 试验设药液浸种和清水浸种两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重复100粒种子。两个处理均在30℃发芽箱内药液浸种24h后置床 (TP)。发芽箱为光照智能培养箱,发芽温度……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选用浸丰、浸种灵和使百克3种浸种药剂,采用药剂、浓度、浸种时间和催芽温湿度4个因素,分析了3种浸种药剂对杂交粳稻“常优1号”催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百克药剂对种子的影响最小,种子的发芽率达到了国家标准;浸种灵药剂对种子的发芽有一定的影响;浸丰药剂对种子的影响最大,技术要求较高,很容易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模拟农户单季杂交水稻生产的种子浸种催芽过程,研讨了在杭州地区推广种植的3个单季稻主栽品种的浸种催芽过程中时间、药剂、秕谷、换水等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提出了单季杂交水稻浸种催芽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钟蕾  陈小荣  郭进耀 《种子》2005,24(2):55-56
用星河纳米增氧器对10个水稻品种进行了浸种处理,结果表明:稻种发芽势和发芽率提高明显;与对照清水浸种相比,星河纳米增氧器浸种后第5天,芽鲜重、芽宽度、芽长并无差异,至第10天,星河纳米增氧器浸种的10个稻种品种中有7个或7个以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芽鲜重增加、芽宽度增粗、芽长增长现象;星河纳米增氧器对不同水稻品种浸种发芽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品种在发芽势、发芽率、芽鲜重、芽宽度、芽长等5个指标的改善上也有所不同.星河纳米增氧器是一个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新型浸种辅助器材.  相似文献   

16.
以杂交粳稻常优1号、3号为材料,利用不同稀释浓度的浸丰和使百克浸种药剂处理种子,研究处理后的水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和细胞膜透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浸丰药剂含量在增加至两倍以内对种子的萌发、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增加至四倍时,种子发芽受到抑制;使百克药剂含量在四倍以内,对种子的发芽影响不显著,但对种子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显著;通过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与电导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两种浸种药剂处理均导致种子细胞膜的透性上升,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影响不明显,主要是药剂浓度过高后干扰(或抑制)种子的生理代谢,导致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造成药害.  相似文献   

17.
<正> 注意选择药剂的剂型药剂浸种用的是药剂的稀释液,所用药剂一定要溶于水。目前溶于水的药剂加工剂型有可湿性粉剂、水剂、乳剂和悬浮剂。不能用粉剂浸种,因为粉剂不溶于水,药粉浮于水面或下沉,种子粘药不匀,达不到浸种灭菌效果。准确配制药液浸种所用的药剂浓度不是根据种子重量计算的,一般是按照药剂的有效成分含量计算。浸种的药剂浓度一般和浸种时间有关,浓度低浸种时间可略长一点,浓度高浸种时间要缩短,如果不准确掌握好浓度,就容易发生药害或降低浸种效果。掌握浸种时间药剂浸种有一定的时间要求,过长会产生药害,过短达不到消毒目的。具体浸种时间要根据药品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浸种温度对晚稻种子发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日常的晚稻种子质量纠纷当中,最常见的是因种子发芽率低引起的。我们发现。造成种子发芽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浸种时不良的外界环境对种子的伤害造成的。由于目前选用的浸种药剂“402”、“浸种灵”、“使百克”具有刺鼻的气味,对人的呼吸道会产生强烈的刺激,当地农民习惯放置在室外浸种。当外界气温升高时.浸种溶液的温度也随之上升,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各地一般在播种前对杂交水稻种子采用药剂浸种处理,可方法各异。为了测试施保克浸种对杂交水稻种子成苗率的影响,检验该药剂对预防水稻恶苗病的效果,我们于1999年针对施保克浸种对杂交水稻种子成苗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杂交水稻协优46种子,是由浙江省衢州市种子公司1998年在龙游岑山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实行早夏制收获的种子。施保克系德国生产的施保克25%乳油。1.2试验方法试验于1999年5月5日至5月20日在本公司进行。共取杂交水稻协优46种子12份,每份1000粒,用尼龙网袋…  相似文献   

20.
浸种时间和温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种子吸水与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早籼稻、晚粳稻和杂交稻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和组合,研究了不同浸种温度和时间对种子吸水速率、吸水率、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都是浸种早期特别是浸种前6h吸水快,后期慢。早籼稻比晚粳稻和杂交稻的吸水率高出约10%。不同类型品种中早21和秀水63种子吸水率达30%时即可正常发芽,协优9308种子吸水率为18%即可发芽。因此达到正常发芽率的浸种时间存在差异,中早21为24h,秀水63为48h,而协优9308只需6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