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南华松叶蜂(Diprion nanhuaensis Xiao)属膜翅目、叶蜂总科、松叶蜂科。主要是以幼虫取食针叶,一头幼虫一生可取食针叶700cm左右,危害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通过10多年的观察与防治试验研究,基本摸清了南华松叶蜂的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为南华松叶蜂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姜明成  郑平 《江苏林业科技》2010,37(4):28-30,40
南华松叶蜂在贵州平坝1 a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萤内越冬,第1代幼虫于7~8月取食2年生松针造成局部性危害,幼虫有群集习性,便于人工防治。据室内人工饲养观察,幼虫期受姬蜂及寄蝇寄生,其寄生率高居40%~88%,表明通过充分运用天敌因素,可以实现害虫的自然控制。  相似文献   

3.
利用48种人工合成的松叶蜂性信息素单体在云南进行了祥云新松叶蜂和会泽新松叶蜂性信息素的筛测试验,并分别利用二氯甲烷和甲醛提取的祥云新松叶蜂性信息素粗提物,和祥云新松叶蜂处女蜂进行林间诱虫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人工合成的48种松叶蜂性信息素的单体对祥云新松叶蜂和会泽新松叶蜂雄性成虫无引诱效果,需针对祥云新松叶蜂和会泽新松叶蜂重新进行性信息素的结构分析。利用祥云新松叶蜂性信息素二氯甲烷和甲醛粗提物的诱虫效果不如祥云新松叶蜂处女蜂。但其甲醛粗提物和二氯甲烷粗提物均能诱到祥云新松叶蜂的雄虫,说明该甲醛粗提物和二氯甲烷粗提物中含有祥云新松叶蜂性信息素成分,但由于提取的性信息素浓度偏低,故诱虫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栎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病虫通讯》1995,(2):23-24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祥云新松叶蜂(NeodiprionxiangyunicusXiaoetZhou)世代和虫期生长发育情况与云南松物候关系的系统观察,初步掌握了该害虫不同危害期与云南松物候的关系。便于用云南松不同的物候期(节令)来测报祥云新松叶蜂的不同虫期和危害状况,为防治这一虫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柳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衰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然饲料室内饲养的3龄柳毒蛾幼虫为供试虫,测定用同一标准方法生产的柳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毒力,以当年生产的病毒杀虫剂为标准试剂,感染幼虫死亡率为94%,LC50为3.15×10^3PIB/ml,4℃条件下贮藏1年,2年、3年的病毒杀虫剂,其活性分别丧失1.9%,3.3%,7.9%。  相似文献   

7.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是近年来我省柏木林区发生和危害十分严重的食叶性害虫。为了探索一条柏木林区蜀柏毒蛾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解决蜀柏毒蛾防治(主要是化学防治)与桑蚕业的冲突,1989年我们在金堂采集、分离到1株蜀柏毒蛾病毒新毒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鉴定为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arocneria orienta Nunclear PolyedrosisVrius简称PoNPV)。为了研究该病毒的开发利用价值,1990年进行了PoNPV毒力的生物测定。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应用室内保存一年的提纯杨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2~4龄杨毒蛾幼虫。测定结果表明,此毒株毒力较强,2龄幼虫LC50为1.7l8×l02PIB/ml;3龄幼虫LC50为8.183×102PIB/ml;4龄幼虫LC50为8.60×102PIB/ml以2龄幼虫最敏感。感染剂量越大,死亡率越高;虫龄越小,防治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生物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昆虫病毒毒力生物测定方法[1],以舞毒蛾 2 龄幼虫为对象,对大邑株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进行测定,其 L C50 = 182×104 P I B/m l,95% 置信限上限为 241×104 P I B/m l,下限为 122×104 P I B/m l;用浓度 16×106 P I B/m l 和 16×105 P I B/m l 进行感染, 其 L T50分别为 738 天、824 天。  相似文献   

10.
经1987年至1992年对德昌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杀虫剂试制研究,得出加工生产工艺,即:在增殖获得大量虫尸后,经捣碎过滤,以差异离心与NS法相结合分离提取病毒,再经含量标定后,加入淀粉、茶枯粉、活性碳、木钙粉、硫酸铜、硫酸镁助剂后制成可湿性粉剂和水剂成品。由此成批生产并应用于10余万亩生产防治,效果为73.5%至98.0%。  相似文献   

11.
华山松叶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华山松叶蜂进行观察和防治。  相似文献   

12.
昆虫病毒是专性侵染节肢动物的一类微生物,包括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痘病毒、虹彩病毒等很多类群。核型多角体病毒属于杆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核型多角体病毒属(Nucleopolyhedrovirus),是昆虫病毒中最大的类群。它能够专一性地侵染并杀死一种或者几种农林害虫,并且对害虫天敌、环境、人畜无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绿色生物农药。本文总结了获得全基因组序列的核型多角体病毒,综述了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基因组主要功能基因(RNA转录相关基因、DNA复制相关基因、结构相关基因)及其他基因,并对核型多角体病毒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僧夜蛾上一株新的核型多角体病毒吴燕王贵成杨珍张卓然马耀关键词僧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僧夜蛾(LeiometoponsimyridesStaudinger)又称白刺夜蛾。分布于我国内蒙、甘肃、宁夏、新疆等半干旱地区。主要危害白刺(Nitrariaspp...  相似文献   

14.
外斑埃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新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8年从危害刺槐的外斑埃尺蠖(Ectropis excellens Butler)病死虫中分离出一株病毒。经电镜观察且种新核型多角体病毒。其多角体大小为0.64-1.92μm。病毒粒子呈杆状,大小为292nm×71.3nm。  相似文献   

15.
应用蜀柏毒蛾多角体病毒制剂于1990年6月对实验动物、家禽、鸟类、水生动物和经济昆虫等进行一系列安全性试验,经2-3个月的试验,表明蜀柏毒蛾核多角体病毒对人畜及试验动物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靖远松叶蜂的发生与治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是近几年发现为害油松的一新种叶蜂。1990年在山西省沁源县发现以来,发生面积逐年迅猛扩大,到1996年已达9.38万hm2,为害空前猖獗。1991年—1994年山西省连续四年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该文简要介绍了靖远松叶蜂在山西省的发生与防治概况,并提出了靖远松叶蜂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根据Ikdea对Hycu NPV全基因组序列的分析,筛选出功能还未被研究的、保守性高的ORF72基因。[方法]将ORF72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上,对其进行诱导表达,优化表达的条件,并通过GST亲和层析色谱柱纯化融合蛋白。[结果]重组质粒p GEX-4T-1-ORF72的酶切检测以及测序结果均正确,证明重组质粒载体构建成功。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ORF72蛋白能够与p GEX-4T-1载体上的GST标签蛋白进行融合表达,诱导表达后的融合蛋白大小约为38. 2 k Da。优化后的表达条件为: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浓度为1. 0 mmol·L-1,最佳诱导温度为25℃,最佳诱导时间为4 h,并且该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和Rosetta表达菌株中均能很好的表达,但在Rosetta菌株中表达量更高。[结论]成功构建了p GEX-4T-1-ORF72原核表达载体,确定出ORF72融合蛋白最佳诱导表达条件,诱导表达并纯化出ORF72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