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先出现水渍状黄色斑点,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黄褐色不规则多角形病斑。在潮湿条件下,在病斑背面长有灰黑色霉层。一般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发展。发病重时,病斑连接成片,使叶片变黄  相似文献   

2.
王晓鸣 《作物杂志》2005,21(3):38-40
1玉米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鉴别特征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在生长的中后期阶段,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在各玉米种植区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品种的抗性水平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1.1叶部病害1.1.1大斑病病菌侵染玉米叶片、苞叶和叶鞘。叶片受侵染后,病斑沿叶脉迅速扩展,但不受叶脉限制,很快形成长梭型、中央灰褐色的大病斑,一般大小为50~100mm×5~10mm,有些病斑可长达200mm。叶片上病斑多时,常导致整叶枯死。在具有抗性的品种上,病斑呈萎蔫状、浅灰色。田间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1.1.2小斑病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但也侵染叶鞘、苞叶、果穗。  相似文献   

3.
<正>1症状及病原菌1.1症状玉米大、小斑病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大斑病的发生较小斑病晚。玉米大、小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有时侵染叶鞘和苞叶,在玉米抽穗后发病较重。小斑病在叶片上的病斑小而多,色较浅,发病初期叶面上产生褐色半透明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展为近椭圆形黄褐色病斑。边缘紫褐色,较明显,有时为2~3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在生长中后期,由于温度、湿度条件很适宜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发生。这一时期要特别注意调查玉米的中下部叶片,如果发现病斑要及时进行药剂防治,以免造成减产。玉米的大斑病和小斑病病原菌不同,为害的部位基本相同,防治的方法和用药相同。玉米大斑病的病原菌为大斑突脐蠕孢菌,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严重发生时可为害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形成水渍状斑点,逐渐沿叶脉扩  相似文献   

5.
莘县常年种植玉米5.3万hm^2,近几年常发叶斑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顶腐病、弯孢霉叶斑病等。它们单独发生或混合发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也有的危害叶鞘、苞叶和茎秆,一般从植株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扩展。天气适宜时,大量的病菌聚集,致叶片失去光合作用,失去功能,严重影响玉米后期的产量,造成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1玉米大斑病 1.1表现症状及传播途径 1.1.1表现症状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枯叶病、叶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为害叶鞘和苞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  相似文献   

7.
金叶女贞的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害防治 叶斑病 危害叶片、枝条。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周围有紫红色晕圈,斑上可见黑色霉状物。叶片上病斑呈圆形或长条形,后扩展为不规则的红褐色大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敞生小黑点。茎及枝病斑为灰褐色的长条形,后期产生黑色霉层。随着气温上升,有时数个病斑相连,叶片焦枯脱落,严重时枝条干枯,最后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8.
<正>前段时间雨水较多,玉米大斑病大流行。玉米大斑病,又称长蠕孢菌叶斑病、煤霉病、煤纹病、枯叶病、条斑病、叶斑病等,是玉米的重要叶部病害,在冷凉地产区发病较重,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达到30%~50%。当玉米植株70~90厘米高时即可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苞叶和籽粒。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也有从中上部叶片开始的。苗期很少发病,抽雄后发病加重。  相似文献   

9.
1玉米大斑病 1.1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底部叶片开始,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发病叶片初现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小斑点,扩展后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者灰色的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  相似文献   

10.
防病治虫     
山东省招远市石修明问:鹅掌柴的叶子上生不规则形凹陷白斑,斑上有较粗大的黑色霉丛点着生,不知这是什么病菌引起的什么病,怎样防治?答:斑上的粗大黑色霉丛是链格孢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所以是褐斑病。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斑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灰白色,边缘具深褐色包围线,湿度大时病部生灰黑色霉层。病菌以菌丝体在病部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孢子从伤口侵入,一般高湿多雨易发病。防治方法:①精心养护,适时适量施肥,提高抗病力。②发病初期及早喷洒75%百菌清(达科宁)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1.
<正>1.发病症状此病主要发生在芥菜叶片上,其次为害茎、花梗和种荚等。叶片被害时,最初在叶片正面产生淡绿色病斑,后逐渐扩大,色泽由淡绿色转为黄色或黄绿色,因受叶脉限制病斑由近圆形扩展至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在叶片背面的病斑上产生白色霜状霉层,病斑后期变褐色。在空气潮湿时,病情急剧发展,病斑数目迅速增加,叶片背面布满白霉,病斑连片,最后叶片变黄、干枯。采种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生菜霜霉病发生极为普遍,严重时叶片枯黄色,损失很大。先在下部或叶球外叶上发病,产生淡黄色、周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展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湿度大时,叶背面出现白色霜霉状霉层。后期病斑变为黄褐色,叶片上病斑相互连结成片,叶片枯死。一、病原菌。为莴苣盘梗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除侵染  相似文献   

13.
正主要症状:早疫病又称轮纹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茎秆和果实。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或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小病斑,逐渐扩大到4~6毫米,一般在病斑边缘具有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有同心轮纹。茎秆在发病时,一般在分叉处产生褐色或深褐色的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有灰黑色霉状物。果实在发病时,病斑多在花萼附  相似文献   

14.
<正>黄瓜霜霉病是日光温室黄瓜栽培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病情来势猛、发病重、传播快,如不及时防治,将给黄瓜造成毁灭性的损失。一、发病症状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通常先由植株中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下部扩展,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斑,扩展后形成黄褐色不规则形病斑。湿度高时叶片背面先呈水渍状,而后产生灰黑色霉层。叶背病斑的坏死处会渗出无色或浅黄色小液滴。病斑扩展很快,1~2天内因其扩展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  相似文献   

15.
防病治虫     
辽宁平顶山市张宏如问:一品红的叶上生黄褐色病斑,病斑周围也变黄,不知是什么病,打什么药可防治?答:是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发病叶上现圆形至多角形的棕褐色或锈褐色斑点,大小2~6毫米,斑边缘有黄色晕圈,生有病斑的叶片逐渐全叶变黄。湿度大的情况下病部分泌出白色脓液,后期病斑破裂,病叶提早脱落。  相似文献   

16.
<正>马铃薯早疫病主要发生在马铃薯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大小3~4毫米。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田间一片枯黄  相似文献   

17.
正金银花又名忍冬花、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常用作架棚、边坡及庭院的美化植物,其花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种植过程中常发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褐斑病为叶部常见病害。造成植株生长势减弱,主要危害叶片,初发病时在叶片上出现许多呈黄褐色的小圆点;到后期逐渐扩大成圆形或多角形病斑,潮湿时叶片背部生有灰黑色霉状物;干燥时病部中部易破裂,发病严重时叶片枯黄,而后脱落,影响植株生长及开花。  相似文献   

18.
<正> 甘蓝类蔬菜包括芥蓝、花椰菜(菜花、椰菜花)、结球甘蓝(椰菜)、球茎甘蓝(芥蓝头)等。甘蓝类蔬菜常见病害有霜霉病、黑根病、黑斑病、菌核病、灰霉病、黑胫病、黑腐病、软腐病、细菌性黑斑病等。霜霉病病叶上病斑初为淡绿色.以后病斑逐渐变为黑色至紫黑色,稍凹陷,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空气潮湿时,叶背病斑上产生白色霜状霉层。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变黄枯死。当气温在15~24℃上下波动而湿度又较高、  相似文献   

19.
1主要症状 玉米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以叶片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初发病为白色至黄色小斑,逐渐变成褐色或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成疱状,有时相互愈合成不规则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发病后期病斑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最后叶片退绿发黄、干枯,严重者造成植株枯死。  相似文献   

20.
正芝麻疫病1.发生特点: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但以生长中后期发病较多。主要危害茎、叶和蒴果。叶片染病着生不规则形水渍状褐斑,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湿腐状,略有轮纹,在病斑边缘产生稀薄白色霉层,病健组织界限不明显;干燥时病斑呈黄褐色,病部常收缩以至形成畸形。茎上病斑呈墨绿色水渍状,以后逐渐变为深褐色斑,环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