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开发利用软枣猕猴桃野生资源,针对主要2007—2008年长白山软枣猕猴桃野生资源调查结果,对软枣猕猴桃果实多样性和染色体倍数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野生软枣猕猴桃果实表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大部分果实的果形指数在1.0~1.3,偏向于圆柱形,少部分果实果形指数小于1.0和高于1.3。大部分果实大小在4.43~9.34g,在蛟河市境内发现了单果质量为19.74g的大果型软枣猕猴桃资源类型;在安图县境内发现了着色型和高糖型软枣猕猴桃资源类型。长白山野生软枣猕猴桃为四倍体,目前还未发现其它倍数性种类。  相似文献   

2.
将雪梨与猕猴桃按一定比例混合,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鲜果冰淇淋。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影响雪梨-猕猴桃鲜果冰淇淋配方的主要因素及雪梨-猕猴桃鲜果冰淇淋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雪梨-猕猴桃鲜果冰淇淋产品品质的三个主要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木糖醇添加量、香兰素添加量、鲜果浆添加量,最佳配方为木糖醇添加量12%,香兰素添加量0.004%,鲜果浆添加量35%,雪梨与猕猴桃配比为1:1,无糖脱脂奶粉添加量为22.5%,奶油添加量为4%。  相似文献   

3.
软枣猕猴桃生物学特性及其商业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软枣猕猴桃在我省没有进行商业化栽培,研究也几近空白,可江西的不少山区分布着野生植株。软枣猕猴桃属小型果,果面光滑无毛,非常适  相似文献   

4.
<正>立体高效栽培是目前农业新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这种栽培技术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采用软枣猕猴桃和关玉竹套作栽培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栽培软枣猕猴桃的形式。软枣猕猴桃是我国珍贵的抗寒果树资源,丹东是野生软枣猕猴桃人工栽培面积最大的城市,至2017年1月全市推广面积可达两万亩左右,是一个新型农业经济作物。软枣猕猴桃即可鲜食,也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酒、果脯等。由于栽培技术需要行距在五米左右,如  相似文献   

5.
对长白山地区8个采样点48份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分布与果实和叶片性状与生境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野生软枣猕猴桃在海拔25~1 070m范围内均有分布,且以海拔400~800m分布最集中而且品质最佳,其主要生长在湿润、半湿润的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长白山地区软枣猕猴桃果实单果重的频度分布大体上是正态分布,单果重5~6g出现的频度最高,而单果重平均值在6~7g出现的频度与正态分布不相符。长白山野生软枣猕猴桃果实主要性状变异较大,果实形状和大小多种多样,但果实绝大多数为长果扁平型。随着海拔的升高叶柄长度变短、叶片变长。不同采集地和不同海拔分布的软枣猕猴桃果实和叶片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果实和叶片性状多样性与不同海拔形成的特殊气候条件有关,而与海拔没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玉竹多糖复合果汁饮料的配方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竹为传统的药食两用原料,玉竹根茎中多糖含量高达15%,适合开发多糖类液态饮料食品。为开发玉竹多糖饮料,本试验从玉竹根粉中提取多糖,添加猕猴桃汁、苹果汁和菠萝汁,配以白糖、柠檬酸和果葡糖浆,制作出酸甜可口的保健型复合饮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优化得到了玉竹多糖复合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即玉竹多糖浓缩液、猕猴桃汁、苹果汁和菠萝汁的混合比例为6:3:1:1、加水比1:15(V/V)、白糖3%、柠檬酸0.03%和果葡糖浆2%,制作时为提高复合饮料的稳定性可添加0.05%羧甲基纤维素钠。按上述配比制作出的玉竹多糖复合果汁饮料组织状态均匀稳定,色泽浅黄绿色,口感酸甜适度,感官评分高达94.6分。  相似文献   

7.
为发掘软枣猕猴桃等野生猕猴桃资源的潜力,加快其驯化和杂交育种工作的进程,1983年我们进行了野生猕猴桃移栽试验,其结果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国内长白山地区和韩国由来野生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以长白山地区和韩国由来的28个野生软枣猕猴桃的叶片为材料,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明确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利用131个随机引物进行PCR,从中筛选出了多态性高、重复性好且扩增条带清晰的24个引物。24个引物在28个野生软枣猕猴桃中共扩增出19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86条,占97.4%。平均每个引物产生7.75个多态性条带。应用NTSYSpc 2.10e软件进行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分析后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28个野生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20 2~0.934 2。遗传距离0.58时可将28个野生种划分成2大类。在遗传距离最小的0.02处,有蛟河2号和3号2个野生种,其RAPD分子标记相似性为98%。【结论】来自不同地理区域的野生软枣猕猴桃之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在同一地理区域内遗传多样性较低。韩国野生软枣猕猴桃之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且与二道白河、汪清、左家等地的野生软枣猕猴桃亲缘关系较近。即具有同一地理区域聚类趋势,且不同地理区域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软枣猕猴桃为世界著名水果猕猴桃的野生近缘物种,果实绿色,光滑无毛,酸甜可口,是重要的种质资源.然而,当前人工种植技术不高,野生种群受胁,物种延续存在风险.燕山山脉是软枣猕猴桃的核心分布区域之一,北京云蒙山坐落于燕山腹地,软枣猕猴桃资源十分丰富,明确该地区软枣猕猴桃对生境的需求特性,可为该珍贵种质的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线路踏查和样方调查,对区域内软枣猕猴桃的数量与生境特性展开调查.结果 表明,云蒙山地区软枣猕猴桃资源丰富,多分布在海拔800m以下,群落郁闭度在中等级别,分布地多为缓坡、中下坡、北坡.本研究为软枣猕猴桃的野生资源管护和人工扩繁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软枣猕猴桃是一种新兴水果,在市场上很受青睐。本文针对目前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逐渐减少这一现状,对软枣猕猴桃进行了树体矮化及栽培技术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绿王’是从吉林省左家镇野生软枣猕猴桃群体中收集的优良资源,经无性繁殖系统选育出的软枣猕猴桃雄性新品种。树势中庸,花期持续约9 d,每朵花的花药数44.6个,每花药的花粉量16 750粒,发芽率94.3%以上,授粉特性好,抗病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2.
以4个品系软枣猕猴桃LD107、LD133、LD243、LD1214为试材,在花期分别对营养梢、结果梢进行摘心处理,研究不同摘心程度的效应。结果表明,花期新梢摘心处理能提高摘心梢翌年的萌芽率及结果枝率,LD107、LD243、LD1214这3个品系的营养梢留30cm,结果梢留7叶摘心更有利于提高结果枝率,LD133品系营养梢留50cm,结果梢留3叶摘心更有利于形成结果枝;新梢摘心后形成的营养枝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软枣猕猴桃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硕 《中国园艺文摘》2014,(11):179-181
概述软枣猕猴桃的营养价值、医疗保健功能和产品开发利用情况,展望软枣猕猴桃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 向,以期为软枣猕猴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在1984年从野生软枣猕猴桃中筛选出大果优系,代号‘8401’。果实绿色,圆柱形,纵×横×侧径为4.3 cm×2.8 cm×2.5 cm,平均单果重19.3 g,是目前品种和优系中果实比较大的。果实糖、酸和VC含量分别为10.40%、0.98%和88.30 mg/100g。约有190粒种子。坐果率达90%,萌芽率为56.1%,从萌芽到果实成熟需120 d。耐寒性强,适合于高纬度地区以及无霜期短的冷寒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5.
以竹笋为原料,研究一种新型绿色产品糖醋麻竹笋的加工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辅以感官评分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艺脱涩、保脆和最佳配方。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脱涩工艺为0.1%柠檬酸处理10 min;最佳保脆工艺为0.2%CaCl2溶液浸泡30 min;糖醋麻竹笋的最佳配方为酸用量35%,蒜用量5%,盐用量3%,糖用量22%。采用此工艺条件,可得到笋肉黄白、汤汁澄清、酸甜可口、蒜香宜人并具有麻竹笋天然味道的糖醋麻竹笋产品,食用方便,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野生软枣猕猴桃最佳组培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品种野生软枣猕猴桃(H1、H2、H3、H4和H5)茎段为外植体,采用6-BA和NAA的组合进行研究,筛选适宜于野软枣猕猴桃各品种快繁的最佳培养基,以期建立离体培养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品种和培养基对猕猴桃外植体扩繁有显著影响;H1在MS+6-BA 1.0mg/L+NAA 0.2mg/L的培养基中最适宜扩繁;H2在MS+6-BA 1.5mg/L+NAA 0.2mg/L的培养基中最适宜扩繁;H3和H4在培养基MS+6-BA 1.5mg/L+NAA 0.3mg/L中最适宜扩繁;H5在的培养基MS+6-BA 2.0mg/L+NAA 0.2mg/L中最适宜扩繁。  相似文献   

17.
对软枣猕猴桃7个样品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工酶标记对软枣猕猴桃幼苗性别鉴定是有帮助的,但还需要继续加深此类研究才能更精确地进行幼苗性别鉴定,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解决办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软枣猕猴桃‘苹绿’是从吉林省集安市榆林公社搜集的野生资源单株经多年无性繁殖优选而成的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形指数0.97,果皮绿色光滑无毛,平均单果质量18.3 g,最大24.4 g。果肉深绿色,味酸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8.54%,总糖12.18%,总酸0.76%,维生素C 0.765 mg · g-1。在吉林地区露地栽培,9月上旬果实成熟。  相似文献   

19.
‘秦紫光1号’是从秦岭野生陕西猕猴桃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为八倍体,外果皮红紫色,光滑。果实长椭圆形,单果质量5~8 g,果肉红紫色,营养含量高,果实总糖6.04%,总酸1.39%,维生素C 0.634 mg·g^-1,可溶性固形物12.14%,果实酸甜可口,风味独特,易后熟,不耐储存。在西安地区大田栽培,5月中旬开花,9月底成熟,11月中旬落叶。扦插苗定植后2~3年开始结果,盛果期平均产量7500 kg·hm^-2。  相似文献   

20.
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及AFLP 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调查,并对其进行果实性状变异分析和AFLP 遗传多 样性及遗传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红肉猕猴桃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江西省、 四川省和陕西省等地,共采集到52 份野生资源和2 份品种资源(包括软枣猕猴桃红肉类型、中华猕猴桃 红肉类型和美味猕猴桃红肉类型)。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在果实性状和DNA 分子水平上都存在丰富的变 异和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4 对AFLP 引物共扩增出259 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0.56%, Nei’s 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s 信息指数分别为0.318 和0.477;资源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568 ~ 0.883 之间,平均为0.714。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将54 份资源划分为4 个组,软枣猕猴桃红肉类型单独聚为 一类;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红肉类型亲缘关系较近且有按地理来源优先聚类的趋势。果实性状数据 和AFLP 数据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二者可结合用于红肉猕猴桃资源评价和保护利用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