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0 毫秒
1.
《吉林农业科学》2014,(3):14-17
以两个苦荞品种川荞3号和川荞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荞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50 mmol/L)NaCl胁迫下,川荞3号叶片质膜透性即显著增加,而川荞4号无显著变化,川荞4号叶片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说明低盐度对川荞4号叶片SOD活性有促进作用;在高浓度(150mmol/L)NaCl胁迫下,两个苦荞品种叶片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均显著增加,川荞3号增加幅度较大,两个苦荞品种根系活力、叶片SOD和APX活性均显著降低,川荞3号降低幅度较大。说明川荞4号的耐盐性明显大于川荞3号。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荞麦属不同种间植物脱落酸不敏感基因(ABA-insensitive,ABI)序列变异差异与亲缘关系,试验选用7个荞麦野生种,包括野甜荞、野苦荞、左贡野荞、毛野荞、大野荞、金荞麦、硬枝万年荞共30份种质材料,提取苗期幼嫩叶片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获得荞麦ABI基因,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基因测序与序列分析。结果发现,7个野生种共30份种质间ABI基因片段的多态位点数占20.28%,其中,14份野苦荞间ABI基因片段多态位点数占1.86%,5份野甜荞间多态位点数占1.81%,说明荞麦属植物种内ABI基因序列高度保守。对扩增序列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发现,左贡野荞与毛野荞种间遗传距离最大,硬枝万年荞与金荞麦种间遗传距离最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野苦荞与大野荞、金荞麦和硬枝万年荞亲缘关系较近,与毛野荞亲缘关系次之;左贡野荞与野甜荞亲缘关系近;不同地区野苦荞和左贡野荞分别被单独聚为一类,说明生长环境对荞麦ABI基因序列变异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马铃薯收获后进行秋荞栽培试验,探讨苦荞不同品种、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对荞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形成马铃薯后茬秋荞栽培技术应用于生产。本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复合肥施用量、尿素施用各水平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播种密度各水平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中以西荞2号表现较好,在不施复合肥、尿素情况下产量较高;本次试验处理8(西荞2号、20万苗、0复合肥、10 kg尿素)产量最高,折亩产212.2kg,为最优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4.
云南东川红土地苦荞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荞麦是云南东川红土地重要的经济作物,栽培环境适宜、历史悠久。云南红土地金荞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试验探索,形成了包括高产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和收割在内的一整套苦荞麦高产栽培技术,并以此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蚜虫是黄花菜常见的多发性虫害,危害较重.蚜虫多发生在黄花菜采收期,防治不当不仅影响种植效益,而且会影响产品质量.本次试验应用荞柴灰粉、大蒜、生姜等生物质材料无害化防治蚜虫,效果明显,荞柴灰粉灭杀蚜虫达到98.20%.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苦荞品种"川荞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硼(硼砂)分别为:0%、0.06%、0.12%、0.24%、0.48%;磷酸二氢钾分别为:0%、0.1%、0.2%、0.4%、0.8%;钼酸铵分别为:0%、0.05%、0.1%、0.2%、0.4%,在现蕾开花期和开花结实期2次叶面喷施,2012和2013连续2年在秋荞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硼砂、磷酸二氢钾、钼酸铵对川荞1号籽粒产量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5%显著水平。喷施3种微量元素肥料可以增加川荞1号籽粒黄酮含量,3种微量元素处理间均达到1%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2012年苦荞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2年在赤峰市进行9个苦荞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晋荞麦2号产量最高,可在赤峰地区推广种植,晋苦6号、云荞1号、川荞1号、川荞2号、吃鸽苦荞、大安苦荞、黔苦3号产量性状较差,不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西盟米荞"是粮食中的"精品",营养价值丰富,产品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深受人们的喜爱。西盟佤族自治县兴农有限责任公司已开发出"佤山牌"精装优质荞米产品,有待进一步开发荞酥、荞粉、荞糕、荞面条等系列产品。"西盟米荞"产业化开发的核心是要建立龙头企业,实现产、销一体化,生产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西盟县良好的生态环境、潜在的"西盟米荞"发展优势将转变成区域性特色经济优势。因此,建立无公害"西盟米荞"生产基地,加快"西盟米荞"产业化开发步伐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大野荞的遗传变异及其与栽培荞麦的关系,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以甜荞(Fagopyrumesculetun)和苦荞(F.tataricum)为对照,对大野荞(F.megaspartanium)不同收集系合计24份栽培和野生荞麦种子的谷草转氨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谷草转氨酶同工酶酶带共8条。不同物种的酶带数为3~6条,甜荞和苦荞分别有3条和4~5条,其特征谱带分别为GOT-2和GOT-1。而大野荞有3~6条,18个大野荞收集系可分为3类:类I,含甜荞特征谱5GOT-2,不含苦荞特征谱5GOT-1,绝大多数大野荞收集系(W1~W8、W10~W13、W15、W17、W18)是这种类型;类Ⅱ,含苦荞特征谱5GOT-1,但不含甜荞特征谱5GOT-2,仅包含原产湖北和湖南的收集系W9和W14;类Ⅲ为既含苦荞特征谱5GOT-1,也含甜荞特征谱5GOT-2,包含的大野荞收集系为原产湖南的W16。试验所用的3个荞麦种类(甜荞、苦荞、大野荞)几乎都含有谱带GOT-4和GOT-5。结果显示,大野荞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  相似文献   

10.
以5个不同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品种为试验材料,在100 mmol/L Na Cl胁迫下测定荞麦种子发芽率、幼苗根系活力、叶片质膜透性和Na+含量等指标,对5个苦荞麦品种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的耐盐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a Cl胁迫下川荞1号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根系活力最高,幼苗叶片质膜透性和Na+含量最低;而川荞2号正好相反。说明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川荞1号的耐盐性最强,川荞2号对盐胁迫最敏感。  相似文献   

11.
不同温度处理对几种荞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西荞一号、金荞麦、细柄野荞、川荞麦种子发芽的影响,主要试验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几项重要指标。结果表明:西荞一号、川荞麦和细柄野荞种子发芽的较适宜温度为15℃,金荞麦的适宜发芽温度为5℃。  相似文献   

12.
高温胁迫下外源氨基酸对荞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荞麦新品种川荞3号和抗逆品种川荞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高温胁迫下外源氨基酸对荞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荞麦抗高温胁迫生理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适当浓度外源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处理可明显提高高温胁迫下荞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鲜质量、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其中,40μmol/L谷氨酸处理下川荞3号种子发芽率、幼苗鲜质量、根系活力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比高温胁迫处理(CK2)增加了50.36%、39.31%、46.71%、44.54%,川荞4号增加了30.93%、24.97%、37.83%、38.46%;20μmol/L天冬氨酸处理下川荞3号种子发芽率、幼苗鲜质量、根系活力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比CK2增加了69.31%、65.68%、73.23%、61.88%,川荞4号增加了52.33%、47.39%、68.91%、54.37%,且天冬氨酸处理能使川荞4号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根系活力恢复至常温水平,以上浓度氨基酸处理时川荞3号增加幅度较大,天冬氨酸处理效果优于谷氨酸处理。  相似文献   

13.
"姑奶"这种美食的名称,源自于贵州彝语,是"荞粥"之意。彝文古籍《西南彝志》等书中专门记载有荞种来历、种植、利用等,荞是代表租税的粮食,荞还代表财富;粮食有尊卑,荞也有谱系。研究彝族关于荞的历史文化,可以补充汉语工具书词条之缺。  相似文献   

14.
从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引进3个甜荞品种,以当地甜荞品种宁荞1号为对照,在西吉县西部雨养旱作农业区进行丰产性、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信农1号、固荞1号和榆荞4号3个品种中,固荞1号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可以在西吉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耐盐性荞麦幼苗(盐敏感品种川荞3号和耐盐品种川荞4号)为试验材料,在盐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5、10、15、20mmol/L)K+和Mg2+处理,测定荞麦幼苗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适当浓度K+和Mg2+处理可显著降低盐胁迫下荞麦叶片质膜透性和MDA质量摩尔浓度,耐盐品种(川荞4号)降低幅度较大;显著增加盐胁迫下荞麦幼苗根系活力及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和SOD活性,盐敏感品种(川荞3号)增加幅度较大;K+和Mg2+处理的最适浓度分别为20mmol/L和10mmol/L,且Mg2+的处理效果优于K+处理。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统一鉴定评价冀北坝上地区18个荞麦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为生产上规模化栽培示范和广泛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甜荞品种日本大粒荞、赤峰1号、北早生、定甜2号、丰甜1号建议继续进行试验;苦荞品种西荞1号、黔苦3号、川荞1号、苦荞04-46、黔苦5号综合表现优异,适宜在冀北坝上地区以及同类型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不同供氮水平对野生荞麦与栽培苦荞的表现型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探讨了中国荞麦属1个种及1变种对氮的需肥特性,不同肥料梯度处理对其生理、农艺性状等的综合影响。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 s)、胞间间隙CO2浓度(CO2)、叶面温度(Tleaf)、叶绿素含量、光强(PAR)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对植株体不同层次叶片光合特性进行比较。对3个材料盆栽试验,氮肥(尿素)设5个水平,分底肥(2/3)、追肥(1/3)2次施用,1个对照,共48个处理。盆栽试验处理中,野生荞麦与栽培苦荞对氮素吸收利用表现型差异明显。金荞麦、齿翅野荞对氮的需求能力强于西荞1号;耐低氮瘠薄能力以齿翅野荞为强,西荞1号、金荞麦之间差异不明显;齿翅野荞适应能力强。  相似文献   

18.
荞麦品种、播期、密度、施肥多因素正交旋转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L16(45)"正交设计,5因素4水平,以目前凉山州主要苦荞推广种"川荞1号、2号、3号"和地方种"依额"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播期、密度、尿素施肥量、过磷酸钙施量的最佳组合。试验得出4个品种中川荞3号产量最高;荞麦的最适种植密度在4万~12万苗/亩之间;最适尿素施用量为2.5 kg/亩,最适过磷酸钙施用量为25 kg/亩。  相似文献   

19.
黔黑荞1号秋播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试验,以荞麦产量为目标,以播种量、氮、磷、钾肥施用量为探讨对象,建立了秋播条件下黔黑荞1号产量与播种量、氮、磷、钾肥施用量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寻优,提出了黔黑荞1号产量≥2025kg/hm2和≥2100.OOkg/hm2的综合农艺栽培方案.  相似文献   

20.
西盟米荞是西盟佤族自治县特有的优质地方荞麦品种。通过分析西盟米荞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存在问题,提出今后西盟米荞产业发展的应对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加大产业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力度;科学规划,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建立完善保障机制;实施西盟米荞品牌战略;充分挖掘西盟米荞潜能,拓展市场销售渠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