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月底3月初,大多数母貉的妊娠期便开始了,养殖户应把握如下原则,确保成胎率和产仔率. (一)饲料的供给 许多养殖户认为,母貉怀孕后,应加大其饲料及辅助品的喂食量,以增加营养,然而,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这样做会事得其反.  相似文献   

2.
<正> 母貉叼仔是产仔哺乳期造成仔貉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在母貉的分娩产仔期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控制,会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约有40%的母貉在产仔哺乳期出现叼仔的现象。笔者结合自身养殖经验,汇集如下几点,供养殖户参考:1 发病原因母貉叼仔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引起的。1.1 饲料中缺少某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常导致母貉叼仔、食仔的恶癖,这种情况多发于初产母貉。1.2 母貉带仔过多或过少由于母貉带仔过多,而母乳又严重不足,当仔貉吃奶时,母貉有痛感而导致母貉咬伤或食掉仔貉,相反当母貉带仔过少,母乳过剩,造成胀奶,也会使母貉疼痛难忍而引起叼仔。  相似文献   

3.
乌苏里貉是珍贵野生毛皮动物。多年来人工饲养获得成功 ,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多数饲养户将貉养的过于肥胖 ,有的重达 10~ 15kg。致生产性能下降 ,造成母貉空怀、难产、仔少、缺乳、无乳等较为常见。公貉体肥 ,行动不便 ,导致性欲低下或无性欲 ,交配困难 ,稍活动则心悸、气喘 ,丧失了种用价值。为此种用貉应保持体重中等 ,过肥会严重影响繁殖能力。如下饲养管理措施 ,可达到貉减肥目的。1 调整饲料 ,母貉断乳后 ,应加强饲养管理 ,使其恢复体况。配种前 2月发现貉体肥 ,应及时调整饲料。能量饲料 (玉米、面粉、小米、动物饲料 )应…  相似文献   

4.
僵貉形成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僵貉,是指仔貉从分窝断乳后至育成期不能育成商品貉。其特点是生长缓慢、个体小、瘦骨嶙峋、被毛蓬乱,到育成期体重只能达2.5 ̄3.5千克,到出栏时只能取残次皮,商品价值极低。1形成原因饲料搭配不合理,营养不全价,是形成僵貉的主要原因。饲养者图节省,只喂玉米面或搭配极少其他饲料,由于饲料严重缺乏营养,不能满足貉生长的需要,造成貉发育停滞,形成僵貉。母貉奶水不足是造成僵貉另一主要原因。究其原因,一是遗传因素,先天奶水不足;二是饲喂母貉的饲料质量差,使母貉不能产生足够的奶水;三是母貉在哺乳期生病,奶水不足。由于母貉奶水不足,仔貉…  相似文献   

5.
梅河口市畜牧兽医总站季忠礼同志1989年共调查了16个养貉户和2个养貉场,母貉204只,经产母貉空怀46只,初产母貉空怀81只,空怀率62.25%,且初产母貉空怀率显著高于经产母貉。究其原因有:(1)选种、饲养不当:种公貉由于选种者缺乏经验和知识,选择了单侧乃至双侧隐睾貉,其所产精子活力不强,甚至是死精;种公貉伤残、体型过小或过肥过大致使配种困难。母貉由于饲养过肥,或饲料单一,使母貉不能正常发育,发情期紊  相似文献   

6.
随着仔貉的一天天长大,该让它们离开母貉,开始单独生活了。由于出生日期和身体情况不尽相同,养殖户在对仔貉分窝操作时注意禁忌,遵循原则:(一)仔貉分窝三忌1.忌操之过急。一般情况下,仔貉在出生50~60天应"独立门户",即进行分窝。但必须视仔貉  相似文献   

7.
母貉的产仔泌乳期包括分娩与哺乳,此期的中心任务是提高母貉的泌乳量和仔貉的成活率。为此,在饲养管理上要供给母貉足够营养,且催乳和增强泌乳力的饲料,使母貉能分泌足够的乳汁,创造良好的哺乳环境。  相似文献   

8.
母貉妊娠期严把饲料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貉处于妊娠期,为了确保胎儿发育正常,提高仔貉成活率,此期对妊娠母貉的喂料要求如下:1必须保证饲料品质新鲜,严禁喂腐败变质或贮期长的饲料日粮中禁用病死肉、难产母畜肉、经过激素处理的畜禽肉及其副产品,以及动物胎盘、乳房、睾丸和带有甲状腺的气管等。2注意饲料适口性饲料适口性不强会引起妊娠母貉食欲减退,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因此,在拟定日粮时,要多利用新鲜的动物饲料,采取多种饲料搭配,避免饲料种类突然变换。加入鲜肝、乳、蛋、酵母等优质饲料,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3饲料要多样化,混合搭配,保证营养全价妊娠母貉对各种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9.
1胃肠炎 妊娠期和产仔期貉的胃肠机能对饲料非常敏感,频繁更换饲料品种,饲料中混有异物或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给量不足,动物性饲料如鸡骨架、牛肝、鸡肝、鸭肝、鹅肝、兔肝、小杂鱼放入冷库,时间过久,有时冷库停电,温度上升,动物性饲料发霉、变质了,貉吃了变质饲料都会患胃肠炎的.母貉胃肠黏膜发生炎症,使胃肠蠕动机能紊乱和分泌发生障碍,母貉常表现为腹泻,甚至拉绿色稀便,有的严重便血,母貉有时呕吐,食欲减退,有时拒食.饲料要新鲜,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饲料品种要多样化,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要随意更换饲料,必须更换饲料时,一定要逐步进行,给貉习惯适应的过程,貉胃中微生物体系要在比较恒定的环境中起作用,所以逐渐的更换才能不影响其消化机能,不致发病.可肌肉注射氨苄西林钠0.5克,复合维生素B2毫升.  相似文献   

10.
1种貉配种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般从2月初至3月底为种貉的配种旺季。即公母貉的配种发情期,种貉此期由于性激素的刺激,其表现反常,食欲不振,所以对饲料的质量要求高,种数要多,饲料的适口性要好,其日粮各类饲料的配比要求是:动物性饲料肉、蛋、鱼为40%、玉米面40%、豆饼10%、麦麸5%、青菜5%;另加适量的麦芽或维生素E。此期在管理上,公母貉要分笼饲养,窝箱每周要打扫一次,并增加新褥草,笼网粪便要及时进行清理,以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产仔打好基础,同时注意细心观察母貉发情动态,每天早、午、晚各一次。母貉发情表现:此期母貉,表现性情温顺,活…  相似文献   

11.
问:初生仔貉早期死亡多的原因是什么? 答:(1)死胎、烂胎的出现是由于母貉妊娠期吃了发霉变质的饲料或饲料单一、营养不足造成的,当然也有疾病原因。 (2)饿死是由于母乳不足造成的,母乳不足根源是妊娠期饲料单一或不新鲜。还有就是个别母貉产前没有拔掉乳房周围的毛被,仔貉找不到乳头吃上不奶造成的。 (4)仔貉发生红爪病死亡是母貉妊娠期饲料中维生素C缺少造成的。 (5)压死、咬死主要原因是母貉受到惊吓不敢走出产箱或搬弄仔貉造成的,当然也有因饮水不足,奶水不足造成的。 (6)母貉产仔速度快,来不及断脐带,接二连三地产出仔…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县貉、狐养殖量已达66万只。随着毛皮动物饲养量逐年增加,全价饲料伴随着这种需求应运而生。但是有些貉、狐养殖户在使用全价饲料时,存在以下几种错误的认识和作法,应引起注意和纠正。  相似文献   

13.
(一)母貉失配原因 1.饲养不善:用来饲喂貉的饲料由于搭配不合理,营养不全价,动物性饲料所占比例小,微量元素缺乏,以及与貉生育繁殖极为相关的各种维生素供给量不足,母貉用以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都没有达到饲养标准要求.所以,导致母貉的繁殖机能下降.有的把种貉体况喂得过肥,使貉在发情前又没有调整好体况,造成母貉不发情,种公貉体况过肥,腰弯不下去,找不好角度,而不能达成交配.  相似文献   

14.
1 把好母貉受胎关 适时配种一般每年 3月左右 ,母貉陆续发情 ,发情周期为 7~ 9d ,持续期 3d。这时所有发情的母貉都要进行初配 ,一般隔 9d要进行复配 ,隔 2 4~ 36h再配。受配后的母貉 4月为妊娠期 ,5~6月为产仔泌乳期 ;7~ 8月为恢复期。对于已发情 ,但始终拒配的母貉 ,在临近配种期和配种期间要与成年公貉合群饲养 ,以加强异性刺激 ,或者强行交配 ,绑上嘴和前腿 ,对于性情暴躁的母貉 ,在饲料中拌入0 2 5mg的安定片 ,让其夜间沉睡 ,次日人工辅助与公貉进行交配。2 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日粮标准貉为杂食性单胃动物 ,其日粮应以动、植物…  相似文献   

15.
<正>1发情一般母貉的发情分为三个阶段。先期表现为食欲不振,食量急剧减少,小便时多在笼门或墙(窝)角;三四天后,其阴门开始肿大,并排出蜡黄色分泌物,粘于阴门外。此刻,养殖户不要以为可以交配。其实,这时母貉并未真正排卵,如仓促交配,不但会使母貉中断发情,还会给公貉造成情绪障碍,影响以后的交配;上述情景持续三天左  相似文献   

16.
毛皮动物(狐、貉、貂)为肉食动物,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在其饲料中所占比重较大,但随着我国狐、貉、貂养殖量的增加及用于毛皮动物养殖的海杂鱼资源的减少,毛皮动物主要饲料原料鲜海杂鱼、鲜肉及畜禽下杂等产品的价格逐渐升高,导致养殖成本上升。目前以鱼粉、肉骨粉、谷物性饲料等为主要原料的毛皮动物干粉或颗粒全价饲料、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逐渐被广大养殖户接受和使用。用于饲养毛皮动物(狐、貉、貂)的饲料种类很多,一般习惯于把狐、貉、貂的饲料分为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在此,把常规饲料原料作为毛皮动物饲料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7.
(一)做好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貉第10天起,日粮应达450克,其中动物性饲料40%,谷物饲料50%,蔬菜5%,骨粉3%,还要补喂维生素E、酵母等。到妊娠后期,貉食要变稀,  相似文献   

18.
在母貉饲料中添加150mg/kg二氢吡啶,母貉产仔比对照组高28%以上,15日龄重比对照组高25%以上。可见,二氢吡啶对貉产仔和泌乳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 目前,农村新增养貉户很多,由于技术掌握的不够全面,往往造成20%左右的母貉失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下面简要地谈谈母貉失配的原因及提高受胎率的措施,供饲养户参考。一、母貉的失配原因 1.饲养不当。由于饲料营养不全价,动物性饲料比例小、微量元素缺乏,以及与貉生育繁殖极为相关的各种维生素供量不足,貉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都没有达到要求。所以,导致貉的繁殖机能下降。有的是把种貉喂得过肥,发情前又没有  相似文献   

20.
1饲养管理因素饲养管理的关键是饲料的营养水平,要按种貉的饲养标准,全价食喂,不宜过胖。有的公貉过胖不射精,母貉过胖则发情晚。在配种前1个月和整个繁殖期都要保证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的补给,有良好的繁殖体况,才能确保母貉受胎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