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生姜腐烂病又称姜瘟病、软腐病,是生姜生产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田块一般减产10%—20%,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对生姜的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现将生姜腐烂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选用无病种姜:这是防治该病最有效措施之一,其方法是,从前一年种植的无病姜地上选择种姜留种,对外地调来种姜要进行消毒。播种前,将切开的种姜用  相似文献   

2.
姜瘟又称姜腐烂病、姜软腐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生姜生产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生姜销售行情看好,我县农民生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但由于部分乡镇姜瘟的发生,对全县生姜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据调查统计:平均株发病率为18.7%,严重地块高达78.4%,  相似文献   

3.
<正> 姜腐烂病又称姜瘟病、软腐病,是在生姜生产中最为常见,且在各姜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由于7、8月份持续高温多雨,易发生大面积姜腐烂病。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一20%,重者50%以上,甚至绝产,现将姜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症状:生姜的根、茎、叶均可受害发  相似文献   

4.
生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病害1.姜瘟病(也叫姜腐烂病、软腐病或青枯病)该病多发生在雨季,该病是生姜生产上最为常见且危害最大的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一般可造成20%~30%的损失,严重的可毁种,贮藏期继续危害致腐烂,对生姜的生产构成严重威胁。该病主要危害生姜地下部根茎,生姜根、茎、叶也能受害发病。病斑初为湿润状,污褐色无光泽,内部组织逐渐变软腐烂,仅留外皮,  相似文献   

5.
姜瘟病又称姜腐烂病,是生姜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症状表现为:心叶先黄萎,继而蔓延全株,最终枯死,块茎水渍状,根系腐烂,有臭味。发病地块可减产20%-30%,重者可达50%以上,甚至绝产。营口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经过多年生姜栽培实践,已掌握了姜瘟病防控的综合措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姜--稻水旱轮作防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姜是一种特色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生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多年连作,姜瘟病(姜腐烂病)等多种病虫害发生严重,姜的品质和产量下降,姜农的收益受到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摸索出了一套“姜——稻当年水旱  相似文献   

7.
姜瘟病又叫姜腐烂病,是生姜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减产幅度为10%~20%,重者高达50%以上,甚至绝产.同时,还严重地影响了生姜的商品质量及食用价值,是目前生姜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姜腐烂病俗称姜瘟,是生姜生产中最常见且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一、发病症状 生姜的根、茎、叶均可发病,病菌大多从地上茎基部和根茎上侵染.病初,叶片卷缩下垂无光,而后叶片自下而上枯黄,茎基部由暗紫色逐渐变为水渍状黄褐色,继而根茎腐烂,植株枯死倒伏,扒出根茎,可见白色粘液,有时因受其他病菌侵染而发出臭味.  相似文献   

9.
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是生姜栽培中的主要病害,常造成毁灭性减产。为了搞好生姜的栽培,必须在姜瘟病发生初期进行综合防治,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蔓延。我市李庄镇是早生姜主产区,种植面积达到7000亩(1亩=1/15公顷,下同),李庄生姜已注册“翠玉牌”商标,农民通过种植生姜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由于连年种植,造成姜瘟病流行,主产区种姜农户盖田均有不同程度的感病。  相似文献   

10.
生姜腐烂病又称姜瘟病,是生姜最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地下根茎部分,植株发病后,初期叶片卷缩,略下垂。生长点有细小黑点;中期姜株基部叶片枯萎下垂,茎基部和根茎上的病斑初为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地下根茎开始腐烂;  相似文献   

11.
姜瘟病又叫姜腐烂病,是生姜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减产幅度为10~20%,重者高达50%以上,甚至绝产。同时,  相似文献   

12.
陈勇 《农技服务》1997,(5):30-31
<正> 姜瘟病又叫生姜腐败病,是生姜栽培中的一种严重病害。在我国浙江、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山东等姜产区均有发生,每年因姜瘟病减产20%以上,严重者达80%以上。 (一)发病症状 姜瘟危害地下茎及根部,肉质茎初呈水清状,黄褐色,失去  相似文献   

13.
增刊启事     
姜腐烂病俗称姜瘟,也称姜软脚病,是姜的重要病害,在我县姜种植区发生极为普遍。姜腐烂病在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病田发病率一般达30%-40%,重病田病株率达6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了生姜的质量和产量,必须进行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14.
一、姜腐病(姜瘟) 姜腐病是生姜生产中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50%以上,甚至绝收.是制约生姜生产的一大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姜瘟病又称姜腐烂病或"烂姜",是生姜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害,一般年份发病率为15%~35%,发病重的年份发病率达60%以上,造成减产甚至无收,严重影响生姜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益。作者对姜瘟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多年实地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以供各地参考。1症状姜瘟病是一种因细菌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生姜受病菌侵害以后,不论茎叶还是根茎都会表现出病症。起初,叶片下垂,无光泽,下午时分健康的植株  相似文献   

16.
生姜是我市的“三辣”特产之一,主产于山王庄镇。由于该镇人多地少,姜农一直沿袭着传统种植习惯,且反复重茬,致使生姜品质变差,产量降低,姜瘟病盛行。一、症状姜瘟病又叫腐烂病或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侵害地下茎及根部。肉质茎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内部组织逐渐  相似文献   

17.
姜瘟病俗称腐烂病、软腐病,是由黄极毛杆菌属所致的细菌性病害。随着我国生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姜瘟病的发生与危害逐年加重,已严重威胁着生姜的安全生产与发展,成为生姜生产的毁灭性病害。  相似文献   

18.
《福建农业科技》2011,(2):32-32
生姜腐烂病也叫姜青枯病、姜瘟,是生姜生产中常见的细菌性病害,防止这种病害有5点要诀:不要在有腐败病的地块种姜;种过豆科作物或瓜类作物的地块可用来种姜,  相似文献   

19.
生姜根结线虫病俗称生姜癞皮病、姜蚧。近年来,该病已在山东的莱芜、莒县、安丘等地发生。随着生姜连作和大规模的种植,这种病有加重为害和扩大蔓延的趋势,并且在部分地区已上升为仅次于姜瘟病的第二大病害,对生姜的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发病重的姜失去食用价值。1.发生:生姜自苗期至成株期均能发病,发病植株在根部和根茎部均可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根结一般为豆粒大小,有时连接成串状,初为黄白色突起,以后逐渐变为褐色,呈疱疹状破裂、腐烂。由于根部受害,吸收机能受到影响,生长缓慢、叶小、叶色暗绿、茎矮、分枝小,自7月上中旬开始即…  相似文献   

20.
瘟又叫姜腐烂病、青枯病,是生姜栽培中常见的一种严重的病害,一般发病轻的减产20%~30%,重的减产70%~80%,甚至绝收。病菌多在土壤或病姜根茎里越冬,随病姜流出的汁液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