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培杂山青系广东省茂名市两系法杂交水稻攻关协作组用培矮 64S与山青 11杂交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感温型中、晚稻兼用组合 ,1996年由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当地作早稻栽培全生育期 12 3~ 12 5d ,作晚稻栽培 10 6~ 10 8d ,与汕优 63相同。我区于 1994年引进试种 ,取得中稻 9.3t/hm2 、晚稻 8.5 4t/hm2 的高产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1995年为 2 67hm2 ,1996年为 1867hm2 ,1997年为2 14 0hm2 ,3a累计 4 2 74hm2 ,加权平均产量 8.16t/hm2 ,比同熟期三系杂交稻高 95 .5kg/hm2 ,最高产量达 12 .4 9t/hm2 。…  相似文献   

2.
培矮 64S导致不育的下限临界温度低 ,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制种 ,不育系的不育性稳定 ,能保证杂交种的纯度 ,且制种花期安排比较灵活 ,可以春制、秋制和夏制。同时 ,通过多年的研究 ,不育系的自身繁种可以通过冷水灌溉的技术来解决。 1992年秋在浏阳龙泉繁殖 0 .2hm2 ,单产 2 .2 5~ 4 .5 0t/hm2 ;1993年秋在浏阳山田繁殖 0 .2hm2 ,平均单产 1.13t/hm2 ,最高丘块 2 .3t/hm2 。 1994年广东茂名春繁 0 .38hm2 ,总产 815 .86kg ,合单产 2 .15t/hm2 。在海南短日条件下的异地繁种 ,也比较可靠 ,南繁 5年 ,除1991年有一批繁殖产…  相似文献   

3.
培两优 2 75是用我中心“863”两系课题组新育成的倾粳亲籼系 2 75为父本 ,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引进的培矮 64S为母本配制的亚种间强优势组合 ,米质 4项主要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 ,6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 ,饭味可口。该组合于1999年 9月通过广西省级审定。至 2 0 0 0年早季共试种推广 2万hm2 左右。1 培两优 2 75的产量表现1997年北流市引进试种成功后 ,1998年示范2 5 6.7hm2 ,经市农业局、科技局、统计局的科技人员抽样验收 ,平均单产 7.86t/hm2 ;其中两系组合高产竞赛田面积 677m2 ,平均单产达 9.81t/hm2 ;1999…  相似文献   

4.
培两优 99是我中心将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引进的培矮 64S与自选的优质恢复系桂 99配组育成的两系优质米组合。米质 5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 ,4项达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 ,米饭松软可口 ,该组合于 1998年 11月通过省级审定。 1994~1999年在广西区内试种推广累计面积达 6.75万hm2 ,普遍获增产 ;按每公顷增产稻谷 388.5kg计 ,共增产稻谷 2 .62万t,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1 培两优 99的产量表现培两优 99为两系优质组合 ,较耐肥 ,一般单产7.5 0t/hm2 左右 ,高的达 8.2 5t/hm2 以上。 1998年早造广西上林县 68hm2 ,验收…  相似文献   

5.
培两优288是湖南农业大学培育的两系杂交水稻 ,1998年安徽省桐城市引进作双季晚稻种植 ,表现出产量较高、米质好等特点。随着轻型高效农业的发展 ,再生稻栽培面积近几年不断扩大 ,为了掌握培两优288再生稻栽培技术 ,2000~2001年桐城市进行了试验示范。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示范情况1.示范面积与产量2000年示范安排在桐城市文昌翻身村 ,示范面积2.1hm2,经市、县两级专家组测产验收 ,头季稻平均单产8.15t/hm2,再生稻平均单产2.78t/hm2,两季合计单产10.93t/hm2。2001年扩大示…  相似文献   

6.
Ⅱ优216系福州市农科所以Ⅱ-32A为母本,重穗型恢复系榕恢216(红脚粘∥IR24/圭63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稻新组合。经罗源、闽侯两县区试及福州、三明、龙岩等地试种,该品种已展露出优质、高产、抗病的苗头。1 产量表现Ⅱ优216在罗源县1998年杂交晚稻区试中,产量668t/hm2,比汕优63(ck)增产10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1999年继续参加区试产720t/hm2,比汕优63增产87%。1997、1998年在福州市农科所的品比试验中比汕优63平均增产56%。1998年在闽侯县试种067hm2,平均产731t/hm2;在罗源县试种06hm2,平均产767t/hm2。2 特征特…  相似文献   

7.
两优 2 186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利用SE2 1与明恢 86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 0 0 0年 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将乐县 1998年作烟后稻引种示范获得成功 ,2 0 0 0年作为烟后栽培高产组合进行较大面积推广 ,3a累计种植 16 5 2hm2 ,并对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观察和总结。1 产量表现1998~ 1999年作烟后稻引种示范 2 6 6hm2 ,单产 7 86t/hm2 ,比对照组合汕优 6 3增产 6 74 % ,达显著水平。2 0 0 0年推广种植 786hm2 ,单产 7 8t/hm2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5 6 2 % ;2 0 0 1年推广种植 6 4…  相似文献   

8.
一、650 0 2在生产上的表现650 0 2是江苏省农科院以培矮 64S×扬稻 6号(9 31 1 )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熟中籼新组合 ,1 999年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定名“两优培九”。河南省南部稻区经 1 997~ 1 999年连续 3年引种示范和大面积推广 ,均表现出杂种优势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米质优等特点。1 999年信阳市种植 670 0 hm2 ,平均单产 9750 kg/ hm2 ,较汕优63增产 1 5% ,其中 7个 66.7hm2 丰产方平均单产1 0 2 75 kg/ hm2 ,1 0个 6.7hm2高产方单产达 1 1 0 0 0kg/ hm2 ,其中新县 6.7hm2 单产突破 1 2 0 0 0 kg/ hm2…  相似文献   

9.
汕优 397是南平市农科所育成的籼型杂交晚稻 ,199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 1994年引入建瓯市 ,经过 4a试验示范 ,表现高产、优质、抗病、综合性状优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1995年种植 13 33hm2 ,1996年种植 33 33hm2 ,1997年种植 833 33hm2 ,1998年面积超过 16 6 6 6 7hm2 ,并确定为建瓯市主推杂交晚稻中熟组合。现将汕优 397几年来在建瓯种植表现和栽培要点小结如下 :1 种植表现1 1 丰产性好1994年建瓯市引进试种 ,大区对比试验产量513 0kg/ 6 6 6 7m2 ,比对照汕优桂 33增产 9 1% ,徐墩镇农…  相似文献   

10.
培矮64S系列组合制种高产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三系杂交水稻的制种 ,通过近 2 0年的研究与实践 ,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种高产技术体系 ,单位面积产量亦由“五五”期间的 4 5 0kg/hm2左右上升到 3.0t/hm2 左右 ,最高达到了 7.39t/hm2 。两系杂交水稻问世以来 ,其制种技术的研究 ,同两系杂交水稻的选育几乎是同步进行的。通过短短几年的研究 ,现已初步摸索出一套两系杂交稻制种夺高产的技术。1993年以来 ,我省重点围绕制种难度大的培矮64S系列组合进行了为期 3年的协作攻关 ,初步形成了一套两系制种技术新体系 ,使制种产量跨过了2 .2 5t/hm2 ,高产丘块达到了 4 .5…  相似文献   

11.
两优 2 186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以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SE2 1S (光补S - 1)与明恢 86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 2 0 0 0年 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南平市 1998年引进 ,经两年不同生态区域的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 ,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中、较抗稻瘟病 ,耐肥抗倒、穗大粒多 ,米质优等特点 ,适宜在南平市作中稻和晚稻种植。1 产量表现1998年和 1999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 ,产量分别为 7 33t/hm2 和 5 87t/hm2 ,均居该组首位。1998年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5 8% ,达极显著 ;1999年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2 …  相似文献   

12.
特优 38 8系南平市农科所用新选育的恢复系南恢 388与龙特A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199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光泽县引进试种 ,表现突出 ,1999年扩大示范种植 136hm2 ,该品种在光泽 2a试种示范表现生育期适中、丰产性突出 ,抗逆性强等特点 ,可望成为光泽县单晚、烟后稻主栽品种。1 产量表现1996年参加福建省晚杂区试 ,全省 15个点平均产量 6 4t/hm2 ,比汕优桂 32 (ck1)增产9 34% ,比汕优 6 3(ck2 )增产 2 7% ;1997年续试 ,平均产量 6 10t/hm2 ,日产量 3 15kg ,产量、日产量均居参…  相似文献   

13.
两系杂交水稻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 1973年秋湖北省沔阳县沙湖原种场石明松在一季晚粳农垦 5 8大田中发现 3株自然不育株 ,并育成农垦 5 8S ,到 1995年 8月袁隆平院士在湖南召开的“863”两系杂交水稻中试现场会议上宣布两系杂交水稻在我国基本培育成功 ,两系杂交水稻研究走过了 2 2年历程。近几年 ,两系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1991年全国两系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约 4 333hm2 ,1992年为 1.2万hm2 以上 ,1993年为 2 .67万hm2 ,1994年为 6.67万hm2 以上 ,1995年为 7.33万hm2 ,1996年将近 2 0万hm2 。同时 ,两系杂交水稻的研究已经走向世界 ,美国、日本、印…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2001,16(5)
20 0 1年 9月 10日 ,由四川省种子站组织省内并邀请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关专家对四川科农种业有限公司、眉山科技研究所利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的优良广亲和光温敏不育系培矮 64S配制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矮 64S 科恢 198进行了产量现场收打验收。该组合具有超高产潜力。对试种在眉山市东坡区张坎镇的 0 .10hm2 和东坡镇的 0 .12hm2 试验田分别实收 10 9.13和 90 .4 0m2 ,折合稻谷产量分别为 16.0 0和 15 .5 8t hm2 ,创造了四川省单产超 15t hm2的高产纪录。尤其可贵的是 ,这一产量是在灌浆至成熟…  相似文献   

15.
中丝 2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以浙 86 19/浙 8736为母本 ,与AT77- 1杂交 ,经 6代定向培育而成的早籼优质品种 ,1998年 7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福鼎市 1997年早季引进试种1998年早季秦屿镇巨口村种植 2 0hm2 ,平均单产6 540kg/hm2 ,比当地当家品种增产 4 6 % ,其中10 0 0m2 田块单产 84 30kg/hm2 为最高。中丝 2号属早中熟品种 ,3月底播种 ,7月中旬成熟 ,全生育期110d左右 ,比威优 6 4提早 10~ 15d ,适合在福鼎和霞浦等县双季稻区种植。 1999年早季面积扩大到533hm2 ,平均单产 5753kg/hm2 ,比当地当家品…  相似文献   

16.
汕优397系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新选育的恢复系397(3624-33/明恢63)与珍汕97A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中、晚稻组合。199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表现根系发达,分蘖力强,耐肥抗倒、抗病、高产、生育期适中。1996年邵武市试制4hm2平均产157t/hm2,1997年制种26hm2。平均产1024t/hm2。制种产量低,为了提高制种产量,1998年对该组合的高产制种进行探索,使该组合的制种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1998年制种13hm2平均产349t/hm2,最高产达42t/hm2。1 父本397的主要特征特性397在邵武市制种5月1日~7日播种,8月10日左…  相似文献   

17.
D优 5 2 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D6 2A与蜀恢 5 2 7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 2 0 0 2年 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D6 2A分蘖力强 ,米质优 ,蜀恢 5 2 7穗大粒重 ,花粉量大 ,米质优 ,较抗稻瘟病 ,配合力好 ,杂交优势强。1 产量表现该组合 1999年四川省区试 ,平均单产5 85 3kg/ 6 6 7m2 ,居首位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9 0 3%。 2 0 0 1年晋江市种子公司从福建省农林大学杂优研究室引进 ,分别在晋江市陈埭中和种养场种植 0 15hm2 ,平均单产 5 0 3 5kg/ 6 6 7m2 ;市国营良种场种植 0 2 3hm2 ,…  相似文献   

18.
Ⅱ优明 86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Ⅱ - 32A与明恢 86配组而成的中、晚籼大穗型杂交稻新组合。 1999年 2月通过三明市农科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 2a试种 ,做中稻种植平均产 8 5t/hm2 ,最高达 9 2 5t/hm2 ,比汕优 63增产 11 0 1%。做再生稻种植二季平均产 10 98t/hm2 ,比汕优 63平均产量增加 1 14t/hm2 ,增产 11 5 9% ,父本明恢 86由三明市农科所采用P18(IR5 4 /明恢 63∥IR60 /圭 630 )与明恢 75杂交选育而成的中迟熟新恢复系 ,具有恢复力强 ,配合力好 ,稻瘟病抗性强 ,生长繁茂 ,对肥水反应敏感 ,穗大粒多 ,花…  相似文献   

19.
1 品种来源水稻新品种世纪 197是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特三矮 / 4 88和籼粳交材料高丰 85/ 73 0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型新品种。 1999年 7月通过泉州市审定。全生育期 13 0~ 13 2d ,偏感温。2 产量表现该品种一般单产 4 90~ 550kg (单产面积为666 67m2 ,下同 ) ,高产田单产 697 2kg。 1997年晚季在安溪试验单产 4 80kg ,比主栽种增产15 8% ;1998年早季在该县蓬莱镇鹤前村品比 ,单产 4 88 3kg ,比主栽种增产 16 7% ,大田示范0 18hm2 ,平均单产 565 9kg ;1999年早季在安溪蓬星村示范 16 67hm2 ,平均单产 52 3 5…  相似文献   

20.
福优 15 8是龙岩市农科所用福伊A与自选恢复系“龙恢 15 8”配组育成的基本营养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 ,1998~ 1999年两年参加龙岩市晚稻新品种区试 ,全生育期 12 0~ 12 5d ,比汕优 4 6迟 3d左右 ,产量比汕优 4 6增产 6%~ 10 % ,分蘖力强 ,结实率高 ,后期转色好 ,抗稻瘟病性强 ,米质较优。 2 0 0 0年省内外示范推广 5 0 0 0hm2 ,其中省外 2 0 0 0hm2 。该组合制种产量高 ,经 4a龙岩市早秋制种实践 ,产量达2 38t/hm2 ,高产田块达 3 92t/hm2 。1 恢复系龙恢 15 8生物学特性1 1 主要农艺性状龙恢 15 8株高 94 3~ 99 5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