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兴乡位于我县西部,与隆昌、富顺接壤。辖9个村,99个社,3964户,13063人,耕地9523亩。现有桑树428.9万株,其中小桑园1278亩,良桑占67.1%。 1989年初,乡党委、政府根据乡情,把蚕桑生产列入“八五”期间农村经济发展的骨干项目之一,制定了蚕桑“八五”规划,即:1995年养蚕发种1万张,产茧6000担,  相似文献   

2.
我县的蚕茧商品生产,继1983年增产丰收的基础上,1984年又有较大幅度的增产.蚕桑生产发展迅速,83年全县桑园5987.8亩,产茧9079担,84年桑园面积发展到6870.6亩,养蚕35870张,产茧13930担.比83年增长53.4%,实现了产茧超万担,并且涌现了许多高产典型,全县蚕桑收入超千元的有41户,收入万元的有4个村.蚕桑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发展了农村经济,我们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正> 武胜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有耕地53万多亩,农业人口70万,人平占有耕地0.7亩多,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县。近几年来,在发展蚕桑生产中,根据武胜实际,狠抓桑树管理,提高单株产叶量,提高栽桑效益,走内涵发展蚕桑生产的路子,保持蚕桑生产稳步健康地发展。从1984年到1990年,桑树总株数基本保持在7000—8000万株,但养蚕量逐年增加。1984年全县发种12万多张产茧5万多担。1990年全县发种20万张,产茧10.2万担,实现了300—400株桑养一张蚕。全县5个区,42个乡(镇)中,3个区产茧过双万担,两个区产茧超过万担;产茧3千担的乡达到10个,2千担以上的乡达到31  相似文献   

4.
我们大队是以生产粮食为主蚕桑畜牧并举的大队。专业桑园740亩,就今春止已改好矮干密植桑450亩。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1972年以来,蚕桑生产不断发展,1976年春期产茧719.13担,亩产春茧97.2斤;夏期产茧173.87担,亩产夏茧23.4斤;早秋产茧238.68担,亩产早秋茧32.2斤;中秋产茧67.88担,亩产晚秋茧9.2斤;  相似文献   

5.
桑园养鸡提高亩桑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桑园经济效益途径很多,在桑树生长季节,桑园放养肉用鸡,也是提高亩桑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一、桑园养鸡的经济效益安吉县安城乡拢坝村蚕桑场原有桑园30亩,1984年起,由陈中木一人承包,全年产茧1016公斤,茧款4034元。1985年总产蚕茧1560公斤,比上年增长53.5%,总茧款6024元,比1984年增收49.3%,亩桑产值由1984年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蚕桑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几十年来都比较先进。战后十多年间,日本每年的蚕茧产量约占世界总产茧量的40%;每年的产丝量约占世界总产丝量的60%。1930年为日本蚕桑生产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桑园面积达1071万多亩,占日本总耕地面积的12.1%,蚕茧年总产量达798.47万担,生丝年总产量达85.23万担,蚕丝生产的年产值在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7.
永康县的蚕桑生产是在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初期开终发展起来的,1960年已有桑园5000多亩,产茧850担,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在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干扰下,蚕桑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1962年全县只剩下桑园369亩,产茧73担,直到文化大革命前,还只有在9个公社的41个单位种桑养蚕,桑园不到1000亩,产茧仅115但。文化大革命以来,不断批判  相似文献   

8.
<正> 略阳县是省、地蚕桑基地县之一。1990年有桑园1.47万亩,其中成片桑园6000多亩,全年养蚕8396张,产茧23.56万公斤。为了进一步加快蚕桑基地建设步伐,根据省、地要求,全县规划到2000年,桑树要达到6000万株,面积6万亩,养蚕4万张,年产茧100万公斤;“八五”末,累计栽桑达到3万亩,养蚕2万张,产茧50万公斤。为了实现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县政府制定10条优惠政策,鼓励发展蚕桑生产。一、允许农民个体户或联户在不破坏山林的原则下,利用荒山荒坡营造成片桑园,谁栽谁有,20年不变。  相似文献   

9.
<正> 我们锦西公社共有耕地3.76万亩,2.96万人口。一九七九年冬,我们在627亩桑园的基础上,栽植新桑503亩,其中“一步成园”350亩,把桑园面积扩大到1130亩。全社有112个生产队养蚕,占生产队总数的55%。一九八○年养蚕1564张,产茧1158担,比上年增产30.8%;收入21.4万元,比上年上升34%;平均每张蚕种产茧73.9斤,比上年上升21.5%,张产值136.84元;平均每亩桑园产茧184.6斤,比上年上升26.4%,亩产值341元。一九八○年我社发展蚕桑生产的主要体  相似文献   

10.
里田镇是我县蚕桑生产起步最早、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蚕桑基地。瓦滩村是该镇高产稳产的佼佼者。全村有洲地桑园96亩,其中五龄桑园36亩,十七龄桑园60亩。1986年养蚕260张,产鲜茧185.6担。1987年养蚕270张,产鲜茧202.5担。1988年养蚕315张,产鲜茧256担;平均张种产茧由1986年的71.4斤提高到81斤;平均亩桑产茧由1986年的193.3斤提高到262斤,实现了张种、亩桑产茧同步增长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县在1989~1992年期间大力发展栽桑养蚕,全县栽植桑园5万亩,大部分分布于丘陵河滩地区,多为成片桑园,如止戈镇的安宁、马河、余坪、中何镇、天池、联合、中山、新庙乡均为比较集中的成片桑园,季养蚕均在1000张以上。桑树栽植密度每亩为1333株或1200株,剪伐形式为春成,树型为15—20厘米高的低于桑。几年中使我县由年养蚕不足3000张,产茧1000来担的小县,发展到养蚕11万多张,产茧6万担的蚕桑基地县,对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 丹棱县杨场镇徐坝村,有468户,人口1921人,94年桑园面积达1020亩,94年发种3200张,产茧2000担,蚕桑总收入209万元,户乎养蚕6.5张,产茧4.27担,收入4500元,人平养蚕1.6张,人平产茧1担以上,收入超千元,其中的徐坝二组,有农户45户,人口 180人,94年养蚕560张,单张产茧38公斤以上,产茧425  相似文献   

13.
<正> 我省蚕桑生产发展较快,栽桑已达49万亩,比80年24万亩翻一番还多;产茧也由80年的4.7万担上升到82年的8.7万担。但以80年桑园做为基数供叶,即不算新栽零用  相似文献   

14.
周帅 《四川蚕业》2010,38(1):10-11
<正>射阳县是全国优质无病桑苗和蚕茧生产基地县,茧丝绸特色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的盛誉。目前,全县桑园总面积5.5万亩,年发种量15万张,年产茧11.5万担,实现蚕桑产值1.5亿元。全县拥有桑园达千亩以上的村有16个,其养蚕农户1.3万户,桑园面积4.8万亩,分别占全县的82%和86.2%;桑园面积3亩以上的农户7780户,其桑园面积3.4万亩,分别占全县的51%和62%。蚕桑业已逐步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一大优势产业,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亦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周帅 《江苏蚕业》2010,32(2):49-50
射阳县是全国优质优质无病桑苗和蚕茧生产基地县,茧丝绸特色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的盛誉。目前,全县桑园总面积5.5万亩,年发种量15万张,年产茧11.5万担,实现蚕桑产值1.5亿元。全县拥有桑园达千亩以上的村有16个,其养蚕农户1.3万户,桑园面积4.8万亩,分别占全县的82%和86.2%;桑园面积3亩以上的农户7780户,  相似文献   

16.
惠阳地区的蚕桑生产开始早、起步晚,发展速度比较快。在惠丝绸公司和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蚕桑生产由过去的二、三千担茧徘徊转向转快速发展。八五年全区桑园面积20000亩,投产面积12660亩,实产茧2082担。其中紫金、连平、龙川被列为蚕桑发展重点县,产  相似文献   

17.
<正> 南通、盐城、扬州是江苏的蚕桑主要产地,据1984年统计,三市的桑园面积为72.15万亩,占全省的53.05%,蚕茧产量为68.56万担,占全省的52.78%,尤其是盐城和南通近年来蚕桑生产发展迅速,已成为江苏省蚕茧生产新的重点。但这个地区的桑树病害  相似文献   

18.
【亩产茧】 1.1976年日本全国215.1万亩桑园亩产茧81.9斤;2.1976年日本埼玉县秩父郡崎定六有桑园22.5亩,全年亩产茧445.3斤。【斤茧劳动时间】日本全国1976年生产茧1斤共须劳动时间1.21小时。【产丝显】 1976年日本全国产上茧175.6万担,产丝17660.28吨,平均每100斤茧产生丝20斤。全年平均出丝率18.5%。【蚕茧损失】 1975年日本全年因蚕桑病虫害和自然灾害损失蚕茧占总产茧的3.9%。【上车茧率】日本近年约95%。【原蚕种茧质】 1962年春长安品种茧层量0.554克,茧层率26.9%,茧丝长1751米。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市的蚕桑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一定规模,1993年桑园总面积已达15万多亩。产茧265万公斤,养蚕户获得蚕茧收入2500多万元。但与“八五”末达到产茧10万担、2000年20万担的目标任务相比,无论是生产效益还是发展速度都还有很大差距,蚕桑生产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的问题。为此,现对1994年全市蚕桑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几年来,我省蚕区的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关方针政策,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蚕桑生产。79年全省产茧4.6万担;8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30多万亩,产茧5.8万担,比79年增长二成多,是建国来的最高水平。同时还出现了一批高速度发展蚕桑生产的县社队,安康县80年蚕茧达到220万斤,石泉县80年比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