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行了大麦专用矮丰拌种试验,结果表明用大麦专用型可湿性粉剂拌种,对大麦的生长和产量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外源丁酸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大麦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大麦抗旱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啤4号为材料,采用水分处理和γ-氨基丁酸处理两因素试验设计,比较分析干旱胁迫下外源丁酸对大麦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差异。【结果】外源丁酸拌种处理对出苗期、抽穗期没有影响,开花期喷施对成熟期有一定的影响,成熟期略有推迟。干旱胁迫处理下对出苗期没有影响,抽穗期和成熟期均提前。外源丁酸对干旱胁迫下大麦基本苗差异不显著,对最高总茎数、成穗数、分蘖成穗率差异显著;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均随着外源丁酸处理而不断增加;外源丁酸处理能提高干旱胁迫下大麦的产量,拌种、花期喷洒、拌种+花期喷洒3种丁酸施用技术,可分别减少大麦受旱损失的7.0%、6.3%和18.3%。外源丁酸可提高直链淀粉的比例,但对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外源丁酸拌种可增加大麦的总茎数和总穗数,喷洒则可提高千粒重。拌种和花期喷施均可以提高干旱胁迫下大麦的产量、抗旱性和直链淀粉比例。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啤饲大麦株高,减少大麦倒伏,增加产量,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拌种和喷施麦壮灵处理啤饲大麦。结果表明,每千克种子用20mg、30mg、40mg、50mg烯效唑拌种,大麦株高分别降低4.4cm、5.2cm、5.9cm、6cm,达极显著水平;穗节间分别缩短1.2cm、2.2cm、3cm、3.7cm;倒伏面积分别减少18.3个百分点、23.3个百分点、23.3个百分点、283个百分点;产量分别增6.72%、7.23%、12.94%、21.51%。大麦抽穗前每公顷喷施麦壮灵300ml、375ml、450ml、575ml,大麦株高分别降低6.3cm、6.6cm、11cm、14cm,达极显著水平;穗节间分别缩短3.9cm、4.1cm、5.1cm、6.7cm;倒伏面积分别减少25个百分点、31.7个百分点、31.7个百分点、40.7个百分点;产量分别增17.14%、10.42%、1.18%、0.84%。生产上可采用抽穗前每公顷喷施麦壮灵375ml或每千克种子用50mg烯效唑拌种来降低大麦株高,减轻倒伏,增加产量;也可采用抽穗前喷施麦壮灵525ml/hm。,以大幅降低株高,减轻倒伏。  相似文献   

4.
防治啤酒大麦综合病害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啤酒大麦已成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沿麓的农业支柱产业,但大麦条纹病、网斑病、根腐病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大麦根腐病和条纹病尤为严重,对大麦的产量、质量影响损失较大。通过两年防治大麦病害药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3-3%抑霉唑水剂0.03%用量拌种最佳。071生物水剂次之,6%福戊唑种衣剂再次之。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2%敌萎丹种衣剂防治大麦病害和产量效果均低于1313%抑霉唑水荆、07l生物水剂及6%福戊唑种衣剂。  相似文献   

5.
用石灰水、粉锈宁、多菌灵,在大麦播种前分别对种子进行了浸种和拌种处理,最后经过防治效果的检查及产量的方差分析,其中粉锈宁防治大麦条纹病(Helminthosporium gramineum)效果最佳,石灰水次之,多菌灵最差。  相似文献   

6.
抗旱保水剂拌种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在半干旱地区干旱年份条件下,进行了马铃薯保水剂不同用量的拌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保水剂拌种明显增加了0~3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提高出苗率,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大面积示范试验,探讨马铃薯拌种对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指出,拌种可以有效增加马铃薯的大、中薯率,减少晚疫病病薯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剂量氰霜唑拌种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情况。试验结果表明:(1)该试验范围内剂量的氰霜唑拌种油菜种子,药剂处理小区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小区。(2)氰霜唑10%悬浮剂100ml/Kg拌种比50ml/Kg拌种防治效果提高了13.99%(差异显著),150ml/Kg拌种比100ml/Kg拌种防治效果提高了1.61%(差异不显著),100ml/Kg拌种剂量效应最明显。(3)氰霜唑10%悬浮剂150ml/Kg拌种产量最高,比100ml/Kg拌种多保产195kg/hm2,相应可以增加经济收入639元/hm2,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4)综合考虑到农药抗药性管理等因素,从生产实践来看,氰霜唑10%悬浮剂100ml/Kg拌种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生产中糜子丝黑稳病对糜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在2011年已研究运用过拌种双、多菌灵、咪鲜胺、三唑酮等4种拌种药剂,2012年在原来的4种药剂基础上再增加烯唑醇、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百菌清4种拌种药剂.试图运用药剂拌种的方法来减轻糜子丝黑穗病的发生,通过试验分析找出一种更加适宜的拌种药剂。  相似文献   

10.
用福美双、敌委丹、适乐时三种药剂处理大麦种子,比较不同药剂拌种处理对大麦种子发芽率、产量等的影响及条纹病的防除效果,以筛选出适宜大麦种子拌种的药剂。结果表明,用福美双拌种效果最好,产量最高;适乐时次之;敌委丹防治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1.
大麦施用有机肥定位试验表明,增施有机肥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生物学活性;并且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大麦产量。  相似文献   

12.
早稻旱育保姆拌种免耕直播播种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晖  吴院 《现代农业科技》2007,(19):125-126
通过旱育保姆拌种免耕直播播种量试验表明,旱育保姆拌种免耕直播播种60kg/hm2的,比相同播种量的常规浸种免耕直播纯产值增加306.6元/hm2,增长3.6%;比旱育保姆拌种免耕直播播种97.5kg/hm2的纯产值增加730.3元/hm2,增长8.5%;比常规浸种免耕直播播种97.5kg/hm2的纯产值增加567.9元/hm2,增长6.6%。  相似文献   

13.
以覆膜玉米为试材,在播种前用8000倍ZT-1丰抗素拌种处理,该试验主要研究ZT-1丰抗素对覆膜玉米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及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试验测定结果表明:拌种处理后,覆膜玉米株高比对照增高15.2cm,增加6.62%;每株结双穗的植株占38.9%,比对照增加25.76%;穗长增加16.87%;穗粗增加9.38%;穗轴重增加28.75%;百粒重增加8.36%。小区(20m2)平均产量提高3.26 kg,折合产量提高1630 kg.hm-2,增加13.28%。试验结果表明,ZT-1丰抗素拌种可以显著提高覆膜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4.
对扬麦15弱筋小麦实行了不同剂量、不同类型的小麦拌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拌种后可使麦苗矮壮、根系发达、叶色浓绿、抗寒防冻能力提高、成穗数也随之增加;用300g/hm2矮苗壮进行拌种的处理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钼肥拌种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钼肥拌种明显促进了花生株高的增长,提升了叶面积系数,增加了根瘤数,提高了花生产量,增产幅度4.52%-12.54%,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随着钼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应用生物菌剂拌种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生物菌剂拌种可以明显提高小麦出苗率,促进分蘖,有效穗数增加19.5万/hm2,穗长增加1.1 cm,千粒重和实际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1 g和1 572.9 kg/hm2,增产率达到22.8%,产值净增加3 070.5元/hm2。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应用生物菌剂拌种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生物菌剂拌种可以明显提高小麦出苗率,促进分蘖,有效穗数增加19.5万/hm2,穗长增加1.1 cm,千粒重和实际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1 g和1 572.9 kg/hm2,增产率达到22.8%,产值净增加3 070.5元/hm2。  相似文献   

18.
增产菌在青贮玉米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增产菌是一种作物保健益菌,经过对青贮玉米上的拌种发芽试验、大田性状观测以及叶面喷施试验等.充分证明了其增产作用,试验得出青贮玉米种子经拌种后(剂量150g/hm^2)发芽率提高5.56%,发芽势提高28.57%.腐败种子数下降50.0%,大田拌种株高增加9.75%,产量增加8、61%,叶面喷施后产量增幅达15.79%。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生物拌种剂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黄瓜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生物拌种剂能有效防治黄瓜立枯病,并对黄瓜具有促生作用,药种比1∶25拌种,防效达到68.51%,株高、根长、鲜重分别增加56.99%、92.73%、53.33%。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棉花种子发芽率,在室内采用沙培进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对棉花种子发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棉花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提高。其中,用NAA+GA3拌种,棉花种子发芽率比对照提高18.3个百分点;用SNP拌种,棉花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增加31.2个百分点、2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