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铃肥是棉花一生中施肥较多、较集中的一次。试验结果表明,花铃肥施用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高低和品质优劣。在本试验条件下,以亩施纯氮7.5公斤的用量为适宜,表现早熟、高产、优质,较亩施纯氮12.5、15公斤的增产15,96%、23.27%;前期收花量(10/31前)较亩施纯氮 12.5、15公斤的增产 32.67%、54.82%。在 0~7.5 公斤/亩的施氮量范围内,棉花纤维品质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亩施纯氮15公斤的处理纤维品质较差。花铃肥用量过多,既增加了成本,又导致减产。效益降低,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以芝麻亩产量和亩盈亏为目标函数,以种植密度,氮磷肥施用量为决策变量,建立了芝麻高产高效益栽培模型。结果表明:淮北芝麻主产区中低产土壤增施肥料,尤其是磷肥增产显著。豫芝4号耐肥性较差,其经济施肥的基本原则是增磷控氮。亩产75公斤且经济效益较高的栽培方案是:每亩10000—12000株,亩施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  相似文献   

3.
地处鄂西北丘陵岗地的枣阳市刘升镇李老垸村 3组农民陈秀贵 ,在门前山坡地种了新高抗 5号棉 6 0 7m2 ( 0 .91亩 ) ,这块棉花已采摘子棉 2 0 0多公斤 ,地里棉杆上每株还长着 3 0多个桃 ,预计每公顷子棉可以达到 82 53公斤 (亩产 1 1 0 0 .4斤 ) ,皮棉3 0 78.8公斤 ,产值达 3 .8万元 ,成为湖北省的棉花王。主要栽培技术 :一是采用抗虫棉新高抗 5号 ;二是化控 4次 ,在蕾期和花期各轻控 1次 ,在铃期和吐絮期各重控 1次 ;三是施足肥料 ,底肥每公顷施碳铵 6 0 0公斤、磷肥 750公斤 ,不施苗肥和蕾肥 ,花铃期重施桃肥 750公斤 ,吐絮始期补施桃肥 52 …  相似文献   

4.
供试品种芦竹青。试验地前作为水稻,肥力中等,灌溉条件较好。试验面积一亩,分三个处理,即每亩移栽5000株,10000株、15000株,二次重复,小区面积0.05亩。顺序排列,3月25日播种,5月20日移栽。活蔸后,5月30日浇猪粪尿每亩20担,6月10日施碳酸氢铵10公斤,6月19日开沟埋施过磷酸钙50公斤,益阳产复合肥20公斤,碳酸氢铵25公斤,8月11日破杆,8月20日每亩施入粪尿3担,猪尿水15担,碳酸氢铵15公斤,8月28日浇水抗旱一次,11月1日收三麻。  相似文献   

5.
甘蔗高产优质不同氮肥量的施用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生长期长、产量高,需氮肥较多,在亩施磷肥折P2O515公斤、钾肥折K2O24公斤基础上,施用不同氮肥量试验结果表明:施氮肥均比不施氮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24.26%-67.62%。以亩施纯氮30公斤甘蔗增产效果最好,分别比不施氮肥、亩施纯氮10公斤、20公斤和40公斤处理,亩增产糖料蔗3241公斤、2078公斤、1088公斤和233公斤,且对提高甘蔗蔗糖含量亦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示范采用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生产的“巨微牌”生物钾作为试验材料,参试的甘蔗品种为桂糖11号。小区试验安排在上龙乡弄平村的麻风山旱地,土壤类型为第四纪红壤。试验按区糖业公司的设计为四个处理:(A)为不施肥的空白对照区,(B)处理为基肥施钙镁磷肥每亩12公斤,追肥施尿素24公斤,(C)处理的基肥每亩施钙镁磷肥12公斤、氯化钾15公斤,追肥施尿素24公斤,(D)处理的基肥每亩施钙镁磷肥12公斤,生物钾肥3公斤,追肥施尿素24公斤。  相似文献   

7.
农谚说:“三分在栽,七分在管”。可见加强双晚杂交稻田的管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一、施肥我地生产实践表明,双晚杂交稻要获得亩产千斤以上高产,必须有较多的有效穗,而搭好丰产群体苗架是其基础。一般要求在8月15日前,每亩苗数达到20万以上,据近五年365丘高产田调查,要适时搭好丰产苗架,肥料须紧跟上。用量上一般亩施纯氮12~13公斤,磷(P2O5)7~8公斤,钾(K2O)11~12公斤;在方法上,可概括为“基肥足、蘖肥早、穗肥巧、粒肥补”的十二字诀。 基肥足:基肥和追肥比例为6:4或7:3。一般亩施过磷酸钙20公斤,鲜稻草500~750公斤,加碳酸氢按40…  相似文献   

8.
“西引二号”大麦茎杆矮壮,根系发达,耐肥高产,去年湖北省百亩试种示范结果,江汉平原一般亩产300公斤左右,鄂北岗地亩产400公斤以上;但是不是施肥越多越好?湖北省“西引二号”不同施氮量试验表明,在中上肥力条件下,以亩施10公斤纯氮效益最高。其表现为:  相似文献   

9.
使用杂交晚稻汕优64进行省肥高产栽培试验研究,处理分两种施氮量(低氮为7.5公斤/亩,中氮为10公斤/亩)和三种施肥方法(攻头法、攻中法、中重法)。结果表明;在低氮条件下,采用攻中法产量最高,在中氮条件下以攻头法产量最高。低氮攻中法是中群体,靠提高光合效率和粒重来提高产量,中氮攻头法是靠大群体,足苗多穗提高产量。施氮量与施肥法的工作效应极显著,不同的施肥量需要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桂中连作蔗区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甘蔗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连作蔗区钾肥施用效应,2012/2013年榨季选择在连作甘蔗20年的耕地进行不同钾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相同氮素、磷素化肥的基础上,施用钾肥比不施用(对照)甘蔗产量有非常明显的增产效果。施用15~40公斤/亩钾肥分别比不施用钾肥增产12.33%、20.14%、27.26%和28.92%,以亩施30公斤钾肥经济效益最好;亩施40公斤钾仍有增产效果,但甘蔗糖分、经济效益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关中西部山旱地亚麻亩施纯氮0~7.5公斤,纤维产量呈上升趋势,继续增施氮量,产量虽有缓慢上升但产生倒伏,影响纤维质量和籽粒产量;亩施纯氮6.11公斤籽粒产量最高,二者要求适宜的施磷范围是1.99~2.8公斤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粮油生产局为了探索杂交早稻“双两大”栽培最佳追肥时期,1991年在7个基点进行了不同追肥时期的试验。在追肥等量的前提下设两个处理。处理1中后期追肥:在幼穗分化时期亩施尿素4公斤,齐穗期亩施尿素2公斤,齐穗后7天用尿素0.5公斤加磷酸二氢钾0.2公斤对水50公斤叶面追肥一次.处理2前期追肥:在分蘖始期追尿素6公斤,破口至始穗用处理1等量尿素磷酸二氢钾液喷施一次。 结果:(l)在基本苗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处理1最高分蘖为30.6万比处理2减少2.4万,减少7.1%。(2)处理1比处理2一般提早齐穗1~2天,相应提早成熟I~2天。、(3)处理1每亩有效穗为…  相似文献   

13.
优质米品种“二九丰305”具有高产中质、熟期适宜、抗稻瘟病、白叶枯病、耐纹枯病、中抗稻飞虱等特点,受到群众的欢迎。但该品种中、后期红叶,外观不佳,阻碍着产量的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一问题,在1987年早季我们进行了以平氮增钾为主的栽培试验。 本试验分为钾素、氮素不同施用量和不同叶龄施钾三个试验进行,以摸索钾、氮的适宜施量和适宜的施钾期。均为随机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0.03亩。不同施钾量设亩施氯化钾1.5、3.0、4.5、6.0、7.5、9.0公斤六个处理,以不施为对照,施用时期均在七叶一心期;不同施氮量设亩施尿素1.5、3.0、6.0、9.0、18.0公斤  相似文献   

14.
通过1981~1984年六个棉花施磷试验表明,在亩施磷肥20~60公斤的范围内,对棉花均有增产效果,其增产幅度为8.1~60.4%,每公斤磷肥平均增产皮棉0.5公斤。亩产皮棉40~60公斤,施用过磷酸钙的经济最佳用量为每亩50公斤;亩产皮棉60~100公斤,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萧山县部分麻区在红麻上使用一次施肥法,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受到群众的欢迎。1982~1984年我们在党山镇车路湾农科队等地进行了三年多点试验,一次施肥法试验结果平均亩产474.07公斤,比常规施肥法(分基肥、苗肥、重肥、赶梢肥)平均亩产428.37公斤,每亩增产45.7公斤。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吴宇 《大豆科技》1993,(1):25-25
大豆新产品“中豆19”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抗倒、不裂荚等特性,最适于江淮夏大豆产区种植。自1988年,先后经河南、安徽等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几年来,我们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联合攻关,针对“中豆19”大豆进行营养生理及其配套技术研究。总结出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一、增施有机肥,氮磷配比施用增施有机肥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增强蓄水保肥能力。据试验,亩产180公斤大豆需纯磷5公斤,纯氮3公斤。即亩施尿素2.5公斤和磷一铵10公斤或施碳酸铵15公斤和30公斤钙镁磷肥均可收到显著增产效果。有机肥和磷肥混合后施底肥较好。  相似文献   

17.
花生覆膜施肥虽然所需养分仍绝大多数吸自土壤,但覆膜施肥改变了花生对肥料养分和土壤养分的吸收比率。中肥田亩施N7.5公斤、P_2O_55公斤、K_2O7.5公斤的肥料,花生亩产荚果300—400公斤,当年肥料的剩余率基本能补偿土壤养分的供应率。花生收获后土壤肥力没有递减趋势,下茬种小麦仍有后效。  相似文献   

18.
1987年我们对V20A × 1126、威优48、V200×F51和协青早A×选10—19四个杂交早稻新组合与威优49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作了栽培,旨在探索各组合产量形成特点及如何实行良法配套夺高产。 试验田土壤肥力中等。施肥总量折合亩施纯N12公斤,P2O56公斤,K2O 7.5公斤左右。追肥在移栽后二周和三周各一次:第一次亩施尿素和氯化钾各4.5公斤,第二次各6公斤。各组合全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如表。 从表中可看出: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每亩有效穗数以威优49最多, V20A ×1126第二;每穗总粒以V20A × F51最多,其次为威优49和 V20A × 1126;每穗实粒数以…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超级稻两优616施氮量与氮肥施用比例、插植规格和调控技术试验,认为两优616插植规格以16.7 cm×30.0 cm和20.0 cm×26.7 cm,施肥水平以施纯氮180~210 kg/hm~2,氮肥按照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为60∶20∶10∶10和60∶0∶25∶15的比例施肥最佳。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不施或少施分蘖肥,增施穗、粒肥,结合烤田调控或"九二○"化控("九二○"用量15g/hm~2,加水750 L/hm~2,即20 mg/L)产量均能显著提高。总结出两优616的超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20.
油菜氮磷钾肥经济施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1986年在湖北省油菜主产区,应用正交没计和回归旋转设计进行多点试验共82次,示范点72个,研究油菜氮磷钾经济施肥技术。结果指出实行油菜氮磷钾经济施肥非常必要,油菜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可以划分为四级。以三元平方根多项式为数学模型,符合肥料效应递减律的试验结果,用PC—1500型电子计算机计算经济施肥量。亩产油菜籽100—125公斤范围内,亩施N、P_2O_5和K_2O(公斤)低肥田为14.75,8.60和6.15,较低肥田为13.20,8.00和8.25,中肥田为10.25,6.45和5.10,高肥田为7.62,5.05和3.70。每亩投资和利润(元)分别为低肥田32.60和33.70,较低肥田为29.98和30.41,中肥田为23.78和34.54,高肥田为18.07和37.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