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地区葡萄冻害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延庆县等地葡萄园受冻情况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葡萄品种间抗寒性有明显的差异;栽培地点的不同冻害发生严重程度明显不同;葡萄园栽培管理技术对葡萄植株能否安全越冬至关重要,尤其是冬灌、埋土防寒以及前一年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均与冻害严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小麦冻害在平阴县几乎年年都会发生,特别是3月倒春寒直接造成部分麦田减产,甚至绝产。2001年3月27日,全县降雪,气温骤降至-2~4℃,全县受冻面积约10万亩,占全县麦田面积的40%。2004~2005年度由于受冬季长期持续低温影响,特别是2005年元旦前后,极度低温达到-13℃,持续时间达半个月,使平阴县2万亩小麦遭受冻害,其中有3000亩冻害程度较重,表现为主茎、大分蘖受冻。  相似文献   

3.
文锐 《种子科技》2022,(3):85-87
近年来,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发,苹果花期前后冻害日趋频发.通过对连续3年的苹果花期冻害条件及其生理机理变化的分析,明确了苹果花期易受到品种差异、低温时间长短、栽培环境、管理技术及花芽部位的影响,易发生花期冻害.总结出苹果园管理措施,为苹果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确保提高果品质量,实现高产稳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1 2月至2 0 0 3年2月,哈密山南平原异常寒冷,且低温天气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各种果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其中:梨树和桃树地上部分全部冻死,枝干变黑,干枯;苹果的花芽和1~2年生枝条全部受冻;杏树的花芽和1年生新梢有40 %~5 0 %受冻;尽管大枣的抗寒力较强,但在严寒的  相似文献   

5.
2002年4月24日山东东部较大范围内遭受到不同程度的低温冻害,此次冻害主要是由于降温前持续几天的高温,茶树的物侯期提前,而随后又连续几次强降温造成的。通过对莒南和日照等地的调查,明确了受冻程度、冻害特征,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征 《科学种养》2011,(3):14-15
近几年,我国南方地区地膜马铃薯受冻害严重,而且播种越早的冻害越重。经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受冻害的马铃薯地下根茎尚好,部分马铃薯有侧芽生长,随着气温的逐渐回暖,受冻的马铃薯又会萌发出新芽来,所以,只要加强田间管理,受冻害的马铃薯仍然能取得好的收成。现将具体田间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每年冬季和早春,全国许多地方的蔬菜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受害轻的枝、叶、花、果实等生长发育迟缓,蔬菜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的整株受冻死亡并腐烂,收成全无,对蔬菜种植效益影响很大。对菜农朋友而言,了解冻害的发生原因并采取高效防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1.冻害的发生原因生长中的蔬菜,遇到突发或持续长时间低于0℃以下的环境温度,植  相似文献   

8.
库尔勒香梨冻害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尔勒香梨不仅色香味美,而且营养价值高,是库尔勒地区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但2 0 0 2年冬至2 0 0 3年春,库尔勒地区梨树发生了严重的冻害,低于香梨受冻临界温度- 2 5~- 2 3℃的时间有2 3天。由于温度低,持续时间长,致使库尔勒垦区香梨树受冻严重,一些果园全部砍伐,大部分果园  相似文献   

9.
延安5次苹果花期冻害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升苹果花期冻害气象预警和灾害防御水平,笔者利用2001年以来延安出现的5次苹果花期冻害天气过程,通过对比分析温度、花朵受冻率和产量。结果表明:延安市苹果花期冻害有日期提前和影响加重的趋势;严重冻害年具有温度通过0℃初日早、3月温度明显偏高、积温高的特征;不同物候期形成冻害指标不一样,整个花序受冻指标在中心花开放期和花序分离期,过程极端最低气温在-3℃左右时,少量中心花受冻,最低气温≤-4℃会形成轻度受冻,最低气温≤-5℃出现中度受冻。盛花期当温度降至-3℃时出现轻度受冻;-4℃时出现中度受冻;-5℃以下时重度受冻。今后花期冻害天气的预报及影响评估,既要考虑冻害过程最低温度值,也要重点考虑通过0℃初日、3月温度与活动积温情况,前期气温是否异常偏高等现象。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1年以来延安出现的5次苹果花期冻害天气过程,通过对比分析温度、花朵受冻率和产量,得出:延安市苹果花期冻害有日期提前和影响加重的趋势;严重冻害年具有温度通过0℃初日早、3月温度明显偏高、积温高的特征;不同物候期形成冻害指标不一样,整个花序受冻指标,在中心花开放期和花序分离期,过程极端最低气温在-3℃左右时,少量中心花受冻, 最低气温≤-4 ℃会形成轻度受冻,最低气温≤-5 ℃出现中度受冻。盛花期当温度降至-3 ℃时出现轻度受冻;-4 ℃时出现中度受冻;-5 ℃度以下时,重度受冻。今后花期冻害天气的预报及影响评估,既要考虑冻害过程最低温度值,也要重点考虑通过0℃初日、3月温度与活动积温情况,前期气温是否异常偏高等现象。  相似文献   

11.
对延庆县等地葡萄园受冻情况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葡萄品种间抗寒性有明显的差异;栽培地点的不同冻害发生严重程度明显不同;葡萄园栽培管理技术对葡萄植株能否安全越冬至关重要,尤其是冬灌、埋土防寒以及前一年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均与冻害严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谨防倒春寒     
《茶业通报》2003,25(1):43-43
今年冬季冷暖交替,小寒以后气温转暖,常常预示春季将有倒春寒发生,会使刚萌发的茶树嫩梢,受到严重冻害,即使是刚萌动的芽,也会因受冻伤,而形成许多不规则的黑色的斑点,以致叶片不能展开而影响春茶产量和品质。因此,茶园应加强预防,尤其是一些特早生,早生品种茶园应当做好准备工作。一般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茶园四边准备可以焚烧火土灰的杂草,并覆盖泥土,及时了解当天天气预报,如有0℃以下低温出现,应立即焚烧火土灰,使熏烟在茶园上空缭绕,可以有效地保持茶园气温不致结冰。如果冻害已经发生,应及时修剪去受冻枝条,减少养分…  相似文献   

13.
春季冻害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常见气象灾害,一般为害严重,减产程度大。做好春季冻害的预测预报,并及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加以防御或补救,是春季麦田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春季冻害的发生春季冻害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依据发生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14.
2016年早春汉中部分县区茶树遭受了近10年罕见的低温冻害,本文通过对全市茶叶主产县茶树受冻情况的调查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了茶树冻害补救措施,旨在为汉中茶园冻害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保护地黄瓜低温冻害的表现症状与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逄淑梅 《种子科技》2012,30(9):46-47
东北地区低温冷害较频繁且严重,而我市又处于黑龙江省东部,无霜期只有120~130天。多年来,我市保护地黄瓜早春或晚秋生产中受冻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寒流侵袭或突然降温或降雨,都会造成黄瓜冻害。因此,掌握黄瓜低温冻害的表现症状及补救措施,在生产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苹果树因建园位置不合适,或者园地建在晚霜多发地区,花期常常会遭受晚霜冻害,给苹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减产甚至绝产,所以必须采取多种防冻措施防止或减轻冻害。  相似文献   

17.
赤峰地区敖汉苜蓿冻害及其防御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孙启忠  桂荣 《华北农学报》2001,16(1):136-142
敖汉苜蓿在赤峰地区受冻有4种表现,(1)全株未受冻;(2)根颈上端受冻变黑,下端仍能再生新芽;(3)根颈全部和根的部分受冻变黑,不能再生新芽;(4)全株受冻死亡。引起冻害的主要原因是苜蓿播种期晚和根颈入土浅。研究结果表明,越冬前芷蓿具有2个以上分枝,根颈入土深度5cm以上,以及根颈膨大,直径达0.3cm以上者,方能减轻或避免受冻。适时早播或带肥播种,延长苜蓿生长期和促进幼苗生长,同时在封冻前对平作进行浅耕覆土或深开沟冻磨平,无能增加根颈保温层,有效提高苜蓿越冬率。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有些人认为柑橘冻害不会发生或难以成灾,这种认识不对,而且对生产管理不利。正是由于气候变暖,恶劣或极端天气出现更加频繁,近几年出现的大范围柑橘冻害比任何时期都严重,造成的损失面广且巨大,不少地方因大冻导致成片柑橘树枯死重栽。2016年元月江西等多个南方省、市再次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大量柑橘园受冻,引起枯枝和  相似文献   

19.
小麦发生冻害对产量影响极大.近几年来,小麦冻害在黄淮冬麦区连续大面积发生,最为严重的是2005年安阳、新乡、2006年商丘均大面积发生了小麦冻害,直接造成小麦大幅度减产,给农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探明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并及早预防,或在发生冻害后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使冻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本文主要介绍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其预防、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九九五年冬日照市茶树普遍遭受冻害,全市2900公顷茶树其中有980公顷冻害十分严重,冻害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4%,冻害范围之广,面积之大实为历史上罕见。充分表明,日照市茶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各种越冬防护措施需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因此,分析茶树冻害原因,探索合理有效越冬防护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冻害原因1.气候因素在影响茶树冻害的诸因素中,气候异常往往是最主要的原因,1995年冻害原因是由低温和降水减少影响,当年小于一10℃的气温累计12天,比平均年份还多9天。1995年十一月份至1996年三月底,历时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