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甘肃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一些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稀植大穗品种,与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的耐密、广适型玉米新品种有很大差距,跟不上我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适宜密植的玉米新杂交种选育,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在我省玉米主产区种植的耐密、广适、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玉米新杂交种陇单10号,对我省玉米生产发展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甘肃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一些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稀植大穗品种,与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的耐密、广适型玉米新品种有很大差距,跟不上我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适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我省四大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为全省种植面积的1/3,占全省粮食产量1/2左右,是左右我省粮食总产的举足轻重作物。为适应新形势的需求,玉米育种工作必须改变旧的观念,增加新的意识。因此,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地探求,拓宽玉米育种领域,力争取得新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玉米育种是以利用杂种优势为主,从具有优良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高的自交系为原材料进行选育。就玉米杂交种而言,一般5~7年更换1次。近几年甘肃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几个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品种,但适用范围小,推广面积上不去,跟不上全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甜糯玉米新品种白甜糯白甜糯玉米于1994年从泰国引进。该品种籽粒白色,具有食口性好.皮薄、糯质细腻、香甜可口等优点。近几年连续在昆明地区种植,深受群众欢迎。通过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白甜糯玉米可在我省1600以上的地区种植,特别是在城镇郊区种植可做为青玉……  相似文献   

6.
外引优异玉米种质形态性状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玉米种质对国内玉米育种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经过对外引最新育成玉米种质材料形态性状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这批外引材料的形态性状变化范围相当广,具有一些优良的性状,多数材料都能适应国内的种植,可以进行直接利用或作为种质资源进行间接利用,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7.
五改夏玉米种植方式促增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年来,由于夏玉米种植方式存在一些误区,造成玉米产量一直徘徊不前.近几年,笔者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了改变夏玉米种植方式是促进夏玉米增产增收的关键.其增产措施主要有以下五改.  相似文献   

8.
郑秋道  王蕊  夏瑛光 《种子科技》2011,29(12):36-37
黄淮夏玉米种植区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大陆季风性气候,特别适应麦秋两季种植,是黄淮地区夏播的主要粮食种植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在育种、栽培管理、病虫防治、化控与农民种植技术等多方面的不断进步,玉米单产和总产都得到了较大辐度提高。根据目前夏玉米生长发育阶段本区的  相似文献   

9.
邵广忠 《种子科技》2023,(11):20-22
甜糯玉米具有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其市场需求不断增大.要提升甜糯玉米产量,需引进先进的育种及栽培技术,有效拓展甜糯玉米种植区域.文章对甜糯玉米的育种及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冷凉地区目前种植的玉米可供选择的品种较少,从事早熟玉米品种选育的单位少,玉米产量较低,营养品质和抗性较差,无法满足当地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内蒙古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立足早熟玉米的生产区域优势和品种选育优势,开展了早熟玉米新品种选育,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性、提高秸秆利用价值、适应畜牧业发展需要为育种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选育出了早熟、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内早 9.  相似文献   

11.
高纬度地区极早熟玉米育种的现状与育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纬度地区积温相对不足,干旱、低温冷害等不利因子频发,只能种植极早熟玉米.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畜牧业的发展,高纬度地区极早熟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原有的种植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极早熟玉米品种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纬度地区极早熟玉米育种的目标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单倍体技术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玉米育种中,为玉米育种创造了新的发展条件。单倍体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对玉米品种进行改良。介绍了单倍体技术的应用方向以及单倍体技术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并且展望了单倍体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前景,为单倍体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玉米冬季南繁育种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育种条件下 ,一年一季地选育玉米自交系一般需要 1 0年左右的时间 ,不能适应现代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利用我国南方冬季温暖的气候条件 ,南北交替种植 ,一年种植玉米二三代 ,可以加速选育世代和种子繁殖 ,缩短育种年限 ,还有助于对性状的异地选择和鉴定 ,从而提高育种的质量和效果。适于冬种玉米的南繁基地 ,以海南岛南部即五指山脉以南的三亚、陵水、乐东等地最为理想。南繁育种必须充分利用南方有利条件 ,克服不利因素 ,促进玉米正常生长发育 ,才能为选育创造有利的条件。南繁实践证明 ,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是使南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的…  相似文献   

14.
李素荣 《种子科技》2023,(1):124-126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培育和种植方式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丰富的口感和多样的食用方法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提高玉米育种的效率是我国目前在农业技术方面的关注重点。提高玉米育种效率需要相关工作部门结合国内外玉米育种的有效经验,对我国玉米生长的环境进行调查,运用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来创新和优化玉米育种技术,创造出适合我国农业种植环境的高效玉米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玉米育种在我国夏播区常规种植也只能是一年一代,要实现一年两代,缩短育种年限,育种单位多是去海南加代分离、繁育.为此要投入一笔较高的南繁费用,这使育种规模较小、经费缺乏的育种单位往往望而却步.招远市种苗研究所近几年来利用冬暖式蔬菜大棚进行玉米育种材料的加代选育,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选育出了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招玉6号等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主要针对我国东北玉米种植地区主要生态环境特点及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今后东北地区玉米育种发展方向,为玉米育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玉米收获颇丰,使国内市场得到较大的满足,但是人们对玉米的需求量还在不断增加,这就对玉米育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研究培育新的、高产的玉米良种。鉴于此,对玉米育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开探讨,推动我国的玉米产量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阜阳市第二大作物,种植面积达20万hm2,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40%,是我国黄淮海夏玉米最大的集中产区之一。由于该区独特的地理生态区位和自然气候条件,近年来多数玉米品种在该区表现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差,缺乏有突破性的品种应用于生产,给玉米生产和育种研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概述了阜阳市玉米生产现状,对今后该区玉米育种工作设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郑单14是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育种研究室育成的竖叶大穗、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黄粒玉米单交种。适应我国东北、西北、华北、黄淮、南方玉米区20多个省区种植。1996年通过河南省审定;1998年通过国家审定和宁夏、安徽审定;1997年被国家...  相似文献   

20.
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育种技术具有加速育种进程的突出优势,已成为玉米育种关键性核心技术并在国外广泛应用.本试验选用47份玉米地方种质,进行单倍体诱导和单倍体加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47份玉米地方种质材料之间杂交诱导的拟单倍体率有显著差异,介于1.64%~14.50%之间,平均为5.95%.种植12份玉米地方种质的拟单倍体籽粒进行田间鉴定,标记鉴定准确率介于40.2%~82.3%之间,校正单倍体诱导率介于2.33%~6.45%之间,表明玉米遗传背景影响到籽粒标记的表达,单倍体诱导率有明显差异.将15份玉米地方种质拟单倍体于冬季在海南田间种植,加倍授粉株率介于2.7%~27.2%之间,加倍结实株率介于0.7%~8.9%.说明我国玉米地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率具有明显差异,利用DH育种技术可以拓宽和加强我国玉米地方种质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