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桑树生命力极强,容易种植,管理粗放,是人们熟悉的树种之一。它不光能产果、养蚕,还是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及发展畜牧业(产饲料)的优良品种。具有防沙治沙、抗风耐旱、保土节水等特点的饲料桑,适宜于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上的干旱、半干旱荒漠化地区和南方的草山草坡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桑树作为生态林树种在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盐碱地治理、退耕还林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逐渐被发掘,发展桑树生态产业,研究构建桑树生态产业工程的核心技术以及典型脆弱生态区的桑树生态治理模式逐渐成为蚕桑方面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桑树生长特性,阐述了桑树在净化大气、水土保持、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等方面的生态功能,以期为促进桑树生态模式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论桑树资源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对于桑树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和现状及开发利用实践知识,知识经济的创新,中国桑产业新思路的拓展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对其经济价值和生态效能进行论证。桑树经济价值不仅仅是桑叶养蚕,桑树的果、叶、枝、皮皆为良药,桑树的叶、皮、根含有多种氨基酸。桑果除含多种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维生素以及矿质元素等。桑树在防沙、治沙、节水、保土等生态功能也优于其他树种,它是北方众多省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首选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山杏是丰宁县优势乡土树种之一。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防沙治沙、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项目以来,山杏已被广泛用于营造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成为造林绿化优选乡土树种。由于野生山杏自然分布区多为石质山区,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管理粗放,缺乏水土保持工程,因而衰弱、老化日趋严重,产量低而不稳。新发展的山杏幼林因水盆失修,缺少技术管理,不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以下简称防沙治沙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1年8月31日通过,并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它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关于防沙治沙的专门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防沙治沙工作从此步入法制化轨道。防沙治沙法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法律,而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部门法在适用上存…  相似文献   

6.
《新疆林业》2012,(3):49-F0003
新疆始终把防沙治沙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早在建国初期,自治区就成立过治沙委员会。上世纪60年代,全区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农田防护林建设。“好林带”成为农村“五好”建设的重要内容;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全区防沙治沙进程大大加快;进入新世纪以来,自治区提出了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理念。明确了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把防沙治沙作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防沙治沙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7.
山生柳(Salix oritrepha Schneid.)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是高山灌丛群落的主要建群树种,是玛曲黄河沿岸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的优良灌木树种,也是高寒地区防沙治沙的优良灌木树种。玛曲县由于气候寒冷,不利于山生柳有性繁殖。通过塑料覆膜扦插育苗技术包括整地、施肥、土壤消毒、覆膜、扦插、育苗养护、田间管理等环节,使山生柳幼苗当年成活率达到93%,有效解决了山生柳在高寒地区无性繁殖成活率低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山生柳无性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生柳为优势种或建群种组成的灌木林,是高寒灌丛主要类型之一,在高寒地区不仅是良好的涵养水源树种、水土保持树种和河岸防护林树种,而且是治沙防沙的先锋树种.山生柳可以采用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和插根等育苗,技术简单,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9.
河西走廊防沙治沙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常兆丰 《防护林科技》1998,(2):19-21,44
建国40多年来,河西走廊防沙治沙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又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1)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大面积人工固沙林衰退死亡。(2)草场严重超载,荒漠植被破坏严重。(3)大面积开荒甚至毁林开荒,沙尘暴越来越频繁。(4)造林治沙存在盲目性,防护林体系功能未能充分发挥。(5)治沙技术停留在60、70年代的水平,沙害程度有增无减。解决问题的途径主要是:(1)以水分平衡为中心,因地制宜防沙治沙。(2)发展沙区持续农业,协调防沙治沙与农业发展的关系。(3)加强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推进防沙治沙步伐。  相似文献   

10.
山生柳的生态习性与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山生柳为优势种或建群种组成的灌木林,是高寒灌丛主要类型之一,在高寒地区不仅是良好的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和河岸防护林树种,而且是治沙、防沙的先锋树种。山生柳可以用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和插根等育苗方法,技术简单、成活率高,只要管理得当,一般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苗普 《防护林科技》1997,(2):32-33,39
地处辽宁省西部的朝阳市所辖的7个县(市、区)全部属于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区,其中有2个县(市)又属防沙治沙工程,1个县属辽河流域防护林工程。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主体是朝阳林业的显著特点。多年来,朝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他们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大搞林业生态工程,于1993年提前2年超额完成了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建设任务,还为防沙治沙工程和辽河流域防护林工程建设创造了新鲜经验。朝阳的7个县(市、区)基本建立了多林种、多树种…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期间,青海省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充分发挥科技在防沙治沙中的支撑作用,累计完成防沙治沙面积315.9万亩,为目标任务的210.6%,是青海省防沙治沙工作开展最好的时期。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青海省林业部门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等严重干旱缺水沙区采用大面积封沙育林(草)、沙生灌木乡土树种育苗造林、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13.
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步伐把我区林业建设推向新阶段──张廷武副主席在全区防沙治沙造林绿化表彰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摘要)(1994年3月15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这次全区防沙治沙造林绿化表彰动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会议和全国绿化委...  相似文献   

14.
1997年8月5日,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再造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五年来,国家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措施,制定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以下简称《防沙治沙法》),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四期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加大了防沙治沙的国家投入,西部地区以防沙治沙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如火如荼,部分地区生态恶化的状况已初步改善。《防沙治沙法》是继《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后,我国第三部有关林业的专门法律,它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关于防沙治沙的专门法律。它的…  相似文献   

15.
轻化工业的原料树种──油桐谢保富油桐在我国栽培的共有6个品种,其中栽培较广泛的是三年桐和千年桐等,油桐是所有品种的总称。它是著名的工业油料树种,因其出油率高,与核桃、乌桕、油茶一起被誉为我国的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油桐种仁含油率一般在50%以上,最高达7...  相似文献   

16.
安书超 《防护林科技》2012,(5):90-90,104
建平县防沙治沙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已基本控制了风沙危害,土壤沙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也存在着治理难度大、资金短缺、树种单一等问题,文章就下一步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柠条作为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首选树种,在内蒙古及三北地区林业工程中被广泛种植。以往关于柠条营造技术和加工利用研究探讨很多,但涉及柠条林生物质产量确很少,文章通过对兴安盟现有的不同林龄、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种植密度、不同长势的柠条林进行有组织的测产活动,整理出按公益林方式营造的柠条林生物质产量,对评估和确定生物质发电需要柠条原料林规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他是治沙专业的学者,桃李满天;他是治沙领域的专家,声名远扬。他像一株顽强的胡杨,扎根于辽阔的大漠,奋战在防沙治沙前沿,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等作出了很大贡献。"这是学术界对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A1岗责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高永的客观评价。他是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主任、防沙治沙科研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19.
枸杞是康保县优势乡土树种之一,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防沙治沙、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项目以来,枸杞已被广泛用于营造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成为造林绿化的乡土树种。枸杞为小灌木,萌蘖力强,对防止土壤冲刷有极大的效益,果营养价值高,可作滋补强化剂。嫩叶叫天  相似文献   

20.
《新疆林业》2008,(4):11-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5月29日审议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将于2008年8月1日起施行。《实施办法》从改变我区生态环境、为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提供良好发展空间出发,在国家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定,为依法防沙治沙提供了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