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陶弘景在人参药用历史上的贡献(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参是伟大的中华民族首先发现的珍稀药用植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将人参作为“众药之首”而在临床上广为应用的国家。我国在人参方面的诸多历史之“最”,在本草(药物)古文献中都有详细而具体的记载。对人参药用历史作出系统整理与记述,其首功非陶弘景所莫属。  相似文献   

2.
人参是药中珍品,因有奇效,特称之为“百药之长”,又称“神草”.在我国医籍和本草著作中人参居于特殊地位。《神农本草经》将人参列为上品,其经典论述,已得到世界公认。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人参的应用又有独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1997年《中成药》第5期、第6期连载《古代人参基源再认识》一文,对在中药界,特别是在人参学术领域内早已解决的问题,即中国是世界上应用人参最早的国家,人参在中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中国自古以来所用的人参是五加科人参PanaxGinseng C.A.Meyer,而决不是桔梗科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等等,在学术上已有结论,然而这些问题在《古代人参基源再认识》一文(以下称“再认识”)中再度提了出来,而且强调对这类问题的讨论“已经持续半个多世纪,尚未定。”“论证古代人参是否即是今之党参,各执一端。”果真如此吗?非然。 其实,在本草文献和中医药经典论著中的记载,人参的药用与临床疗效早有定论,其功效与应用,党参和其他任何一味中药所不能取代的。世界公认的我国本草学的始源,秦汉时代形成的《神农本草经》,对人参的应用价值已有全面总结,谓“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这段经典论述,对人参多方面的补益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全面调节作用,对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以及抗衰防老、滋补保健等特有的功能,都有精辟的概括,即使是运用现代的药理研究和  相似文献   

4.
人参为临床常用补虚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通过查阅汉代以来与人参相关的本草、医学典籍共计77部,归纳总结人参古代炮制方法,对不同时期人参净制、火制、加辅料炮制、其他制法及人参贮藏保管经验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文查阅的77篇古代医药及本草典籍中有61篇明确提及人参去芦炮制,且人参芦公认为催吐的副作用成分;其中强调切制有“剉、切、槌”等6种方法,“焙”法有6种,“煨”有2种方法,“蒸”法有5种。其中蒸法大部分为饭上蒸,另外也有炒、炖、炼、熏等炮制。本文对人参古代炮制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人参的炮制研究及遵古炮制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谱增产菌是一种植物保健和土壤“益菌”剂。在人参上应用,具有生长势好,坐果率高,参籽和参根产量增加,地上、地下部发病率降低、优质参根比率提高等效果。但人参喷施广谱增产菌后,对参根品质有无不良影响?如何变化?为此,我们对影响人参品质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标,为广谱增产菌在人参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质量上的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吉林人参研究所自实行“五自一包”所长负责制以来,大胆改革创新,实行了全员 }风险抵押,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科研和生产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8年先后有“速冻冷藏鲜人参新技术研究”、“人参皂甙单体的制备分离的研究”、“礼品人参防潮、防虫蛀保香技术的研究”、“鲜人参片技术研究”、“全国人参科技资料汇编”及星火计划的“吉林红参加工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六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和专家书面鉴定,超额完成当年承包指标。  相似文献   

7.
人参为传统名贵中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本世纪以来,人参的应用和研究已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随着对人参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参化学成分在临床上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本文对现有人参皂甙和人参多糖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一简要概述.1 人能皂甙的临床应用1.1 人参皂甙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用人参地上部分提取的总皂甙治疗体弱症、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肿瘤、慢性肝炎、肾病综合症、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神经衰弱等,发现均有一定疗效.还有报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应用人参最早的国家。早在汉元帝(公元前48~33年)时代《急救章》、《春秋论》和《礼论》等书中都有“参”的记载。东汉安帝时许慎著《说文》中进一步说明“人参出上党”。以后的医药书籍大多记载人参。到了明代嘉靖年间,上党人参基本采绝,东北的人参成为主要的资源。因此,人参的采集中心转至东北,使东北人参的采集业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9.
曹志强 《人参研究》2003,15(1):10-13
1 人参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人参 (PanaxginsengC .A .Mey)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 ,是我国传统中药 ,被誉为百草之王 ,东北三宝之首 ,人参在世界上也是特别驰名的中药 ,应用历史相当久远 ,早在两千多年之前 ,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利用人参治疗疾病。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药学名著《神农本草经》就明确记载 :人参 ,“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日、开心、益智 ,久服轻身延年”〔1〕。该书中阐述的人参扶正固本 ,也就是当今医药界所称的“适应原样药物”和“双向调节药物”。人参的作用特点 ,已逐渐为现代药理学和…  相似文献   

10.
高丽红参加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发现和利用人参最早的国家 ,然而商品人参中“高丽人参”的售价却是中国人参的几倍 ,甚至十几倍以上 ,在香港买一斤高丽参白送一斤中国人参的现象时有发生 ,那么“高丽人参”的品质确实比“中国人参”好么 ?我国“六五”期间的科技攻关项目“红参加工工艺及其质量标准研究”项目中 ,已经全面的对中国吉林红参和高丽人参两者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 ,实验证明 ,中国吉林红参在内在质量上并不比高丽人参差 ,甚至有些有效成分还超过了高丽人参 ,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高丽人参售价高于中国人参的原因一是消费者理念不同 ,二是两国…  相似文献   

11.
此前报告的《陶弘景在人参药用历史上的贡献(一)》中,简要介绍了我国南北朝时代的南朝·梁国医学家、道学家陶弘景在本草学方面的贡献,谈到《本草经集注》中“朱书”、“墨书”,以及“小字”在本草文献中的学术地位,讨论了“小字”中关于人参“生上党及辽东”问题,同时历数了国内外在人参学术上道德不端者的种种作为与伎俩,痛斥其否定中国人参药用历史、歪曲自古以来中国所用人参不是五加人参而是桔梗科党参诸多谬论。  相似文献   

12.
人参产业是吉林省东部山区的支柱产业,而且有着自身的生产规律,如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收慢、产品商品率高、供给弹性小而需求弹性大等特征。因此,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寻求一种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来指导人参生产经营是必要的。我们认为,“蛛网理论”对人参生产有着指导作用,用它可以预测人参市场的行情,确定人参供给规模,对搞好人参生产经营、提高人参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地位、增加创汇能力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继果汁型饮料之后,值果肉型饮料方兴未艾之时,一类新型滋补保健饮料又悄然兴起,这便是已上市的各种牌号的、可冲服的固体饮料“人参茶”、“西洋参茶”以及“人参、西洋参果茶”,“田七茶”等。这类固体饮料的特点是是:具有益气补血,调理阴阳,健身强体作用。它们是以珍贵的人参、西洋参、田七等为原料精制而成。产品含有人参特有有效成分——人参皂甙。  相似文献   

14.
人参有文字记载距今有4000多年历史。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就记载有象形文字“参”。甲骨文产生于我国殷商时代(公元前16世纪),据考证,该时期我国各族群或部落的“图腾”上也出现了象形文字“参”,后来《神农本草经》对人参药用价值做了详细的记载。《本草纲目》中李时珍  相似文献   

15.
“参”字源于甲骨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写《中国人参》中,在人参史部分涉及到“参”字的起源问题。经查阅多种文献,几乎都记载“参”字最早出自西汉时代成书的《急就篇》。在日本人今村鞆写的《人参史》中也如此记述,且被很多学人所引用,乃至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有人出于不同的目的,以“史”为据,断言中国在西汉时代才开始应用人参;或以始载《神农本草经》为据,认为中国应用人参最早始于秦汉时代。  相似文献   

16.
人参与西洋参的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是“中药之王”与“补药之王”。人参之所以能由亚洲走向世界,形成全球“人参热”而荣获植物药的王冠,是由于人参具有独特疗效和滋补强壮抗衰老之作用。 一、人参的选择 人参有山参与园参之分。 山参又称野山参,其外貌形态:(1)芦碗 带凹心,碗间距离近,由于年头多,芦碗呈长扁形;(2)圆节 比较长,根状茎上部密生芦碗,越往上越粗;(3)须条不乱也不多,珍珠疙瘩明显;(4)细纹、圆环 主根上端有又细又深的螺旋纹,圆环,扣环儿。  相似文献   

17.
陶弘景《高丽人作人参赞》与《高丽人参赞》相比较,找出前者有作者,据“释家为偈,道家为赞,儒家为诗”可证“人参赞”即“人参诗”。根据陶弘景的生活年代,扶余、延边昔日不产人参,可推出集安新开河人参史有1500余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人参史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甲骨上的人参象形文字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人参文字记载的国家.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人参图腾遗迹表明我国人参的应用与距今约40万年的旧石器时期文化的发展相关连.现存于日本的我国唐代人参实物标本证明,我国古代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大量史实表明我国应用人参的历史渊远流长,我国人参文化光辉璀灿.  相似文献   

19.
人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材,素有“百草之王”美誉.相传人参有“大补元气、生滓止渴、养颜益寿、起死回生”的功效.集安是边条人参的发源地,被誉为“参茸故里”.而人参这一神奇的药用植物,正是集安的重要物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风化沙”所育参苗中的果胶、淀粉、总单寡糖等与对照参苗即常规参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风化沙”育苗的人参样品 A、C 的总单寡糖量均高于对照 B、D;淀粉含量低于对照;总糖量与对照相近。特别可喜的是人参有效成分之一——果胶的含量高于对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育苗法不仅可缓解参林争地,而且有利于人参有效成分的积累。采用“风化沙”人参育苗旨在缓解参、林争地的矛盾,在目前“老参地”仍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无疑是一种可行的方法。通过三年的试验研究表明:在吉林省东部山区采用“风化沙”人参育苗是完全可行的,在形态特征上基本达到朝鲜所规定的“风化沙”育苗标准。由于人参中糖类物质含量是评价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我们对“风化沙”所育参苗中的总糖、单寡糖、淀粉、果胶等与对照参苗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为今后推广“风化沙”人参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