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得到菌株最佳的固定化包埋条件,采用海藻酸钠和氯化钙对枯草芽孢杆菌包埋固定化,以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对有机磷降解率为主要指标,通过与未固定化细胞有机磷降解效果的比较,研究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固定化包埋条件。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浓度为4%、CaCl2浓度为3%、包菌量为2%、固定化时间为2 h、达到最佳包埋效果,此时细胞表现出较好的降解性能。并且与没有包埋的细胞相比,包埋固定化细胞对pH、温度表现出很强的环境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草酸青霉ZHJ6固定化后对甲胺磷农药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能够降解有机磷农药的草酸青霉ZHJ6进行固定化研究,了解固定化后菌丝是否提高降解有机磷农药的能力和对高浓度农药的耐受能力。用包埋法和载体结合法固定化菌丝,并对固定化以后菌丝降解甲胺磷的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聚酯无纺布结合法固定化菌丝对甲胺磷的降解率要高于游离菌丝,在同样的温度、pH或者初始甲胺磷浓度条件下甲胺磷的降解率都得到了提高,最佳条件为pH为5.0,温度为25℃。而且固定化后对氧化乐果、草甘膦、辛硫磷以及用河水和土壤模拟的甲胺磷农药的降解能力都比游离菌丝的高。  相似文献   

3.
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有机磷农药严重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有机磷农药高效广谱降解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通过有机磷农药驯化培养、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及其18S rDNA序列分析等试验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研究外界因素初始pH、培养温度、氧化乐果初始浓度等对降解菌的生长量和降解能力的影响。通过驯化分离筛选等过程从污染土壤中筛选到2株可以在高浓度氧化乐果环境下生长的真菌J4和J6,它们经生理生化和18 S rDNA序列测定初步鉴定均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研究发现,J4和J6菌株在氧化乐果初始浓度1000 mg/L,pH值分别为6.5和6.0,温度分别为30℃和28℃,摇床转速160 r/min条件下,培养5天后降解菌可达到最佳生长量和降解能力,降解率可分别达77.83%和70.81%,耐受氧化乐果的最大浓度均为5000 mg/L,其生长量和降解能力具有正比例相关性变化趋势;并进一步研究发现,曲霉J4和J6还具有广谱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果胶酶,并将固定化果胶酶应用于橘子汁澄清。结果表明,制备固定化酶的适宜条件为:用醋酸缓冲液配制果胶酶,海藻酸钠混合液,浓度分别为1.5%和2.5%,将混合液滴入浓度为1%的CaCl2溶液中,固定化时间为60 min,经过滤,清洗,干燥获得固定化果胶酶颗粒。经正交试验优化,固定化酶颗粒澄清橘子汁的适宜条件为:固定化酶添加量为60 g/L,橘子汁pH为5.6,50℃反应60 min,橘子汁澄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得到一株降解PVA的芽孢杆菌,并对其进行固定化研究。利用PVA碘-硼酸平板法初筛,降解率测定法进行复筛,并通过正交试验探索其固定化工艺。经初筛得到8株可降解PVA的细菌,复筛出1株具有较高降解率的菌株3-9,48 h降解率为86.56%。该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该菌株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4%海藻酸钠,3%CaC12,包埋0.1 g的湿菌体,钙化时间4 h。结果表明固定化后的PVA降解菌比游离菌的降解性能提高了14.02%。本研究得到了一株高效降解聚乙烯醇的枯草芽孢杆菌,并确定其最佳的固定化条件,为PVA污水处理提供了菌种资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株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从有机磷农药严重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通过有机磷农药驯化培养、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等试验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并初步研究了pH值、温度、底物及金属离子等外界因素对其粗酶液酶学性质的影响。分离筛选出一株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菌J7-4,经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等试验,初步将其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其降解酶为胞内酶,该酶最适pH为9.0,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底物为甲基对硫磷,并且该酶具有广谱降解特性;Mg2+、Ca2+等金属离子对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Co2+、Cr3+对该酶有轻微的抑制作用,而Mn2+、Fe3+、Zn2+、Al3+、Hg+、Cd2+、Ba2+、Ag+对该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成功地从有机磷农药严重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了一株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菌J7-4,并对其降解酶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米曲霉(Apergillus oryzae)菌体固定化产酶及其应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筛选出一种适应需要的固定化方法极其重要。利用从传统豆酱中分离得到的米曲霉HDF-7 作为出发菌株,筛选出最佳的固定化方法,并研究各单因素对固定化菌球蛋白酶酶活保留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确定各单因素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方法为海藻酸钠法,在海藻酸钠浓度2%时,蛋白酶酶活保留率最高为(27.77±0.80)%,菌体浓度为1:15,固定化时间为2.5 h,CaCl2浓度为3%,正交实验最高蛋白酶酶活保留率为38.67%。本研究通过米曲霉HDF-7 菌体筛选出最佳的固定化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优化,进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并应用到固态发酵中,为固定化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利用固定化包埋的方法,将1株偶氮染料降解菌固定于聚乙烯醇(PVA)颗粒内部,并测定其在好氧条件下对染料的降解特性。研究表明,聚乙烯醇(PVA)在包埋过程中相对其他2种载体(明胶和海藻酸钠)有球型好、硬度大、不易黏连、耐受高温等优点。染料降解试验表明,该固定化颗粒在反应体系温度为40℃,p H值为5~6的环境中有最佳降解速率。包埋后的细菌相对于游离细菌可以连续使用更多的次数,在保持球型完整的情况下可连续使用8次以上,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有机磷农药降解的新途径和方法,以大黄、海桐皮、木槿皮、五倍子按9:4:3:2质量份数混合,粉碎并以水浸泡,以GC-MS定量检测法、农残速测法,通过比较试验前后有机磷农药浓度变动,明确其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2 min内浸提液对毒死蜱、对硫磷2种有机磷农药降解率分别达到93.6%、92.9%;浸提液17 h内对敌敌畏降解率为66.67%,11 h内对毒死蜱降解率为48.69%。本研究表明,大黄、海桐皮、木槿皮、五倍子浸提液对毒死蜱、对硫磷、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有显著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0.
脂肪酶的大孔树脂固定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孔树脂为载体,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脂肪酶的固定化条件。分别考察了5种不同载体固定脂肪酶的蛋白吸附率的大小,从而确定最佳载体;同时研究了固定化时间、温度、pH值和酶液用量对固定化酶酶活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KA-9的固定化率最高,为脂肪酶固定化的最佳载体;固定化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3℃,固定化时间2h,酶液质量浓度为0.04g/mL,pH值为7.8。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固定化脂肪酶,其酶活回收率平均达96.66%。  相似文献   

11.
以黑曲霉TC-01菌株作为试验材料对其液态发酵条件及初步纯化后的柚苷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碳、氮源对产酶的影响,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影响产酶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液体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柚苷酶酶活与初始相比提高了2.4倍,达到1 216.7 U/mL。对TC-01产柚苷酶中α-鼠李糖苷酶和β-D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分别进行了研究,2个酶反应的最适反应温度均为60℃,在50℃以下保温1 h,2个酶的活力基本不受损失;2个酶最适pH值为4.0,α-鼠李糖苷酶在pH值4.0~8.0范围内稳定性较好,β-D葡萄糖苷酶在pH值5.0~7.0范围内稳定性较好;α-鼠李糖苷酶米氏方程Y=0.001 3X-4.0×10-6,Km=5.60 mmol/L,β-D葡萄糖苷酶米氏方程Y=0.001 8X-3.0×10-6,Km=1.03 mmol/L。  相似文献   

12.
产菊糖酶菌株的选育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霉的菊芋中分离得到菌种,用平板透明圈法筛选出2株产菊糖酶活力较高的菌株H10和Q12。经菌种形态学观察和鉴定,确定菌株H10为黑曲霉,Q12为青霉,并对其进行了发酵条件的研究。两菌株产酶的环境条件有一定差异,黑曲霉以基质含2%菊糖,初始pH值7.0,装量50mL(250mL的三角瓶中),温度28℃,转速240r/min为摇瓶发酵最适条件;青霉以基质含3%菊糖,初始pH值6.0,装量50mL(250mL的三角瓶中),温度30℃,转速240r/min为摇瓶发酵最适条件。黑曲霉和青霉产酶分别在120h和96h时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3.
黑曲霉发酵生产纤维素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黑曲霉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Z2为菌株,进行了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的优化。确定了黑曲霉的最佳培养条件:麸皮和玉米芯为最佳碳源,麸皮: 玉米芯的最佳比例为4:3,最佳氮源为KNO3,碳氮比为5:1,碳氮含量为4%,最适产酶pH为5.8,最佳产酶温度为30 ℃,最佳产酶时间为5d。黑曲霉所产纤维素酶各组分酶活力分别为: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为66.41 U/mL,滤纸分解酶活力为61.73 U/mL。  相似文献   

14.
苯酚降解菌DF51的分离鉴定,降解特性及其固定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太原市郊苯酚污染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能以苯酚、苯甲酸、萘、联苯和苯并噻吩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并且具有同时分解单环和双环芳香类物质能力的菌株,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红球菌DF51(Rhodococcus sp. DF51). 在本实验条件下,菌株DF51能够有效降解浓度范围为100-800mg L-1的苯酚,该菌代谢苯酚主要是通过邻苯二酚1, 2-双加氧酶催化开环途径进行,同时辅以邻苯二酚2, 3-双加氧酶催化开环,表明菌株DF51兼有混浊红球菌(Rhodoccocus opacus R7)和红球菌PNAN5(Rhodoccocus sp. strain DF51)降解苯酚的途径. 菌株DF51固定化实验表明,该菌的固定化细胞具有降解苯酚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基于响应曲面法优化探讨碱性电解水(Alkaline electrolyzed water,BEW)对采后果蔬表面农残去除的调控方案,以期相关研究结果能为果蔬采后清洗加工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试验以市售无籽八月桔为研究对象,采用酶抑制率法测定果蔬表面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选择BEW稀释比、浸泡时间、浸泡体积为自变量,...  相似文献   

16.
以聚乙烯醇为唯一碳源从堆肥中筛选所得降解细菌HK1为出发菌株,对该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无色透明圈法确定产酶方式,然后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菌株HK1的产酶条件。结果表明,该菌在细胞内外均有PVA降解酶的分布,并且胞外酶活水平最高。该菌产酶最佳装液量为50 mL/250 mL三角瓶,最佳接种量为6%,最适温度30℃,最佳碳源和氮源种类分别为PVA和NH4NO3。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该菌产酶的最佳营养条件为:PVA浓度2.5 g/L,NH4NO3 0.6 g/L,pH 7.0。在此条件下,菌株HK1产酶能力是优化前的225%。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热带假丝酵母、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黑曲霉为出发菌株对菠萝皮渣生产优质高菌体蛋白饲料进行发酵优良菌种的筛选试验,以发酵产物中的粗蛋白含量为考核指标,筛选出1~2株优势菌株;将筛选出的优势菌株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对菠萝皮渣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研究了接种量、料液比、温度、发酵时间等对发酵产物理化品质及感官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为试验的较优菌种;将绿色木霉与产朊假丝酵母1∶1体积比混合种子液使用对菠萝皮渣进行固态发酵:混合菌种总接种量10%,料液比1∶3,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96 h为最优发酵条件。此工艺条件下,菠萝皮渣发酵所得的蛋白饲料产物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气味也比较好。  相似文献   

18.
灵芝多糖抑菌活性初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热水提取法提取灵芝多糖,得到灵芝粗多糖,并以3种植物病原菌(胡萝卜欧氏菌、指状青霉、灰葡萄孢)和5种食品有害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和黑根霉)为供试菌,采用纸片琼脂法来测定灵芝粗多糖对供试菌的抑菌强度。结果表明,灵芝粗多糖对植物病原菌中的胡萝卜欧氏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指状青霉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较弱;对灰葡萄孢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对食品有害菌中的枯草芽孢杆和蜡状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黑曲霉抑制作用相对较弱;对黑根霉几乎没有抑制作用。总体来看,灵芝多糖对细菌的抑菌活性强于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