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哈茨木霉菌株TRI2的鉴定及其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生产上更好的防治根结线虫病害,同时为新型、高效的生物杀线剂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采用形态学观察及ITS、tef1序列分析方法鉴定木霉菌株TRI2为哈茨木霉,测定了其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作用,并进行了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木霉菌TRI2发酵液在48 h时可以100%杀死根结线虫,在盆栽试验中使黄瓜根结减退率达到63.5%,在田间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达到72.2%,且在田间与阿维菌素具有相似的防治效果。菌株TRI2的鉴定及防治效果的确定为研究其生防机制及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木霉菌剂对茉莉的促生作用和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施用木霉菌剂后,田间测定茉莉的株高,并采用稀释分离法测定茉莉根围土壤真菌和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种木霉菌剂中,T9菌剂和H6菌剂可显著提高茉莉根围土壤的真菌数量,以T9菌剂处理的真菌数量最高,为14.19×104个/g,比对照增加了196.86%;3种木霉菌剂均能显著提高茉莉根围土壤的细菌数量,以T9菌剂处理的细菌数量最高,为21.68×106 CFU/g,比对照增加了222.14%。3种木霉菌剂对茉莉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T9菌剂处理的株高最高,为43.37 cm,比对照提高了22.10%。T9菌剂可显著提高茉莉根际微生物的数量,还可促进茉莉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山东半岛地区的木霉菌资源,从半岛地区采集的59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出木霉菌株127株,采用形态学及ITS/5.8S测序分析,对这些木霉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形态学与ITS鉴定结果一致,共鉴定出7个木霉集合种:哈茨木霉、棘孢木霉、深绿木霉、黄绿木霉、粘绿木霉、橘绿木霉、长枝木霉。深绿木霉和哈茨木霉出现频率最高,分别是26.0%、25.2%,是土壤中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4.
在体外研究了一个哈栖木霉(T、h)分离体对烟草腐霉(P、a)分离体的拮抗活性。哈栖木霉直接作用腐霉,引起菌丝的溶解。哈栖木霉对腐霉的抗生活性已弄清楚了。在温室中,用木霉的小麦麸制剂拌土,可有效地减少猝倒病。结合栖木霉的施用同时,用matalaxyl处理种子,烟草猝倒病有最好的控制。用选择培养基测定土壤中哈栖木霉和腐霉的数量。  相似文献   

5.
大量元素不同浓度组合对试管马铃薯结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量元素在MS培养基中用量最大,如果改变其浓度组合能得到更多、更大的试管薯,这对试管薯的生产是很有利的。本研究以马铃薯品系97-1-1脱毒试管苗为材料,MS+5mg/L B9+8%蔗糖+0.4 mg/L IBA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改变诱导试管薯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浓度倍数,N、P、K浓度倍数,N、P、K分别的浓度(正交设计),以研究诱导试管薯培养基大量元素浓度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N、P、K整体加倍至2倍,大量元素其他成分不改变为经济效益的最优组合;不加P素,大量元素其他成分浓度不改变为试管薯数量的最优组合;不加N素,P、K加至2倍,大量元素其他成分不改变为试管薯直径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6.
王勇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9):209-213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木霉菌资源,对从菜田土壤中初步分离纯化获得的12株木霉菌株,采用对峙培养和生长速度测定法进行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高效拮抗木霉菌株的筛选,并通过翻译延伸因子序列同源性比较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菌株Tr-9701和Tr-1108的生长速度快,对病原菌的抑制率高,且协同应用有一定的增效作用。经对Tr9701和Tr1108翻译延伸因子同源序列分析,并结合其形态特征结果表明,Tr9701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Tr1108为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绿色木霉和深绿木霉为菜田生境习居菌,2种菌株协同利用对蔬菜灰霉病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应进一步设计利用多靶位木霉菌来提高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7.
11种木霉菌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采自宁夏14个市县的170份土样及其它材料进行分离,得到96株木霉菌株,采用形态分类方法鉴定出9种木霉菌以及2种未知名菌种,它们分别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绿色木霉(T.viride)、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康氏木霉(T.koningii)、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顶孢木霉(T.fertile)、黄绿木霉(T.aureoviride)、深绿木霉(T.atroviride)、钩状木霉(T.hamatum)以及T.sp1和T.sp2。竞争及对峙培养结果表明:11种木霉菌种对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尤其前四种木霉菌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优势,在对峙培养中对葡萄灰霉菌的拮抗系数为Ⅰ~Ⅱ,抑菌率达61.8%~77.6%。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木霉菌或缠绕或穿入葡萄灰霉菌菌丝生长,并发生菌丝断裂、消解以及细胞原生质浓缩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旨在优化绿色木霉产胶霉菌素培养条件。实验取绿色木霉产胶霉菌素培养条件中的5个重要影响因子,设计5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实验,数据用Design-Expert 8.0分析得出预测模型,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后,得出绿色木霉产胶霉菌素最佳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9.42℃、培养基初始pH 6.35、接种量5.44%、培养时间54.5 h、菌龄44.5 h,且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胶霉菌素效价较优化前提高了15.08%。  相似文献   

9.
生物土壤添加剂减轻黄瓜连作障碍的微生物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防治土传病害,克服黄瓜连作障碍,探讨了土壤生物添加剂不同添加量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添加剂施用后不同时期,土壤微生物总量增多,土壤细菌和放线菌变化较大,真菌变化不大.优势菌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木霉、青霉等一些有益菌数量明显增加,根际优势种的抑菌作用较强.施用添加剂后,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能够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比应用化学农药更具有生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对环境适应性强的木霉菌品种,研究木霉菌温度对本地园艺作物真菌抑制病害的影响。从5种条件不同的土壤中,分离出5个木霉菌株,通过筛选选出3个木霉菌品种,分别为HT-0902、HT-0903和HT-0904。结果表明,3个木霉菌能以浸染、缠绕方式寄生在园艺植物病原真菌上,但对各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有差异。与标杭相比较,木霉菌防治效果慢,随着时间延长,效果逐渐增强。另外木霉菌防治效果受到外界温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黄绿木霉T1010促进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花生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采用黄绿木霉T1010 (Trichoderma aureoviride 1010)制剂处理土壤观察花生生长变化,为应用T1010制剂改善盐渍土,促进花生生长发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植物生长指标测定法比较T1010制剂施用效果,特定物质测定观测T1010对花生的生长作用,拷种法分析花生果实不同处理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T1010制剂处理土壤后种植的花生,出苗好,成苗率高,植株长势好,有效茎数多;花生生长旺盛期,取功能叶片进行叶绿素等生理指标测定,黄绿木霉T1010处理组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罗卜素含量均大幅度提高,细胞初级代谢产物增加,其中葡萄糖提高最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花生收获期拷种结果显示,黄绿木霉T1010处理组提高了花生百果、百粒的重量和双果数,最后大幅度提高产量。T1010制剂帮助花生克服盐碱的危害,达到苗齐、苗旺,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有效积累光合产物,T1010制剂作为土壤改良剂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土的改良及作物结构调整作用重大。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为探讨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预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茉莉(Jasminun Sambac L. Ait)幼苗的影响;【方法】采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A的方法,测定了单、双瓣茉莉经SA预处理后在低温胁迫下存活率、活性氧、保护酶和细胞膜方面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茉莉幼苗经SA预处理后在低温胁迫下存活率有效提高,相对电导率、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著提高。最适合提高单、双瓣茉莉耐寒性的SA预处理浓度分别为1.25mmol/L和0.75mmol/L。【结论】这表明SA可通过减轻活性氧积累,提高保护酶活性,保护膜结构和功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茉莉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史锟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255-257
为了研究土壤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分别在校花房地、南区野生大豆地和瓦房店人造湿地采集9种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进行了有机碳含量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校花房冬小麦地平均有机质含量最高,达到了11.34g/kg,南区野生大豆地有机质含量为8.97g/kg,瓦房店人造湿地有机质含量最低为8.33g/kg。经过方差分析,校花房冬小麦地有机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南区野生大豆地和瓦房店人造湿地的有机质含量;南区野生大豆地的有机质含量也极显著地高于瓦房店人造湿地的有机质含量。校花房的两期播种冬小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南区不施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极显著地高于施盐碱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瓦房店人造湿地的自然状态和芦苇的有机质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对照、野生大豆地和水稻地的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4.
5种生物药剂防治马铃薯主要病害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对马铃薯旱作地和水旱轮作地两种类型地块主要病害具有较好防效的生物药剂,采用播种期土壤处理法,分别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多抗霉素、寡雄腐霉菌和辣根素5种生物药剂对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和疮痂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防治早疫病以辣根素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治效果最好,两种类型地块的防治效果均高于60%;防治晚疫病以多抗霉素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治效果最好,在旱作地和水旱轮作地分别高于40%和25%;防治疮痂病以枯草芽孢杆菌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旱作地和水旱轮作地的防治效果均分别高于80%和25%。各种药剂在旱作地的防治效果整体优于水旱轮作地。  相似文献   

15.
旨在探究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作用活性。采用菌丝生长和菌核萌发抑制率法、扫描电镜观察、盆栽试验等手段对补骨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EC50为30.8159 mg/L,当浓度为810 mg/L时对菌核萌发的抑制率为43.33%,扫描电镜下补骨脂提取物作用5天后的水稻纹枯病菌菌丝体排列及形态均有明显变化。盆栽试验结果显示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150倍液对水稻纹枯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94%、78.46%;田间试验表明,按90 g/hm2剂量于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和齐穗期施药3次后的防效为72.22%。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可抑制纹枯菌丝生长、菌核萌发、破坏其形态结构,其微乳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多菌灵、好力克及其复配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扬花期喷施多菌灵是生产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要措施,为了延缓病原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对不同作用方式的化学药剂混配及其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研究选用95%多菌灵原药和95%戊唑醇原药测定对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将两者按照Horsfall方法进行不同比例的混配,对毒性比率较高的混配比例采用共毒系数方法验证其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多菌灵与戊唑醇按EC50剂量20:80的比例混配具有增效作用,在温室盆栽试验测试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3%好力克悬浮剂以及两者混剂的防效都达到了85%以上,而且混剂1000倍防效显著高于多菌灵800倍,可用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冬种绿肥对后茬早稻病虫草发生和产量的影响,为南方稻区种植模式的筛选提供技术支持。以马铃薯、油菜和紫云英为绿肥植物,以冬闲田处理作对照,研究冬种绿肥翻压后早稻病虫草发生变化特征及产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冬种绿肥翻压后,对水稻病虫草发生种类无影响,主要病虫草害均为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鸭舌草和稗草,而对纹枯病、鸭舌草和稗草发生程度有显著影响,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发生量无显著影响。在水稻孕穗期,纹枯病株发病率表现为马铃薯—水稻油菜—水稻冬闲田—水稻紫云英—水稻处理,至黄熟期表现为冬闲田—水稻马铃薯—水稻油菜—水稻紫云英—水稻处理;鸭舌草和总草密度均以冬闲田—水稻紫云英—水稻马铃薯—水稻油菜—水稻,而稗草则以冬闲田—水稻油菜—水稻马铃薯—水稻紫云英—水稻。冬种绿肥对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在病虫草发生初期,选用适当的农药可有效控制冬种绿肥翻压后早稻病虫草发生,提高水稻产量。在江西红壤稻区,冬种绿肥可抑制纹枯病和杂草发生,提高水稻产量;绿肥选择上以紫云英对水稻产量和病虫草害控制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硼镁钙土壤调理剂对红壤旱地土壤酸化的阻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中国南方红壤旱地酸化问题,为硼镁钙土壤调理剂在该土壤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撑。以红薯为主要作物,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常规施肥(CK)与常规施肥配合施用硼镁钙土壤调理剂 750 kg/hm 2(T50)、1500 kg/hm 2(T100)、2250 kg/hm 2(T150)在江西红壤旱地上对红薯产量的影响,以及土壤酸化的阻控效果。结果表明:与CK相比,连续2年施用硼镁钙土壤调理剂可以使红薯增产22.45%~78.40%,土壤pH提高0.13~0.30个单位,土壤交换性酸总量降低0.07~0.28 cmol/kg,且总体上均表现为随硼镁钙土壤调理剂用量的增加改善效果越好。对土壤碱解氮含量没有明确影响,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提高效果不显著。总体来看,红壤旱地施用硼镁钙土壤调理剂可以明显提高红薯产量,在提高土壤pH和活化土壤磷、钾养分等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