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柳州市2007~2009年两个榨季糖料蔗种植及产量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指出了柳州市2008~2009年榨季糖料蔗产量下滑的原因,分析了柳州市糖料蔗生产的发展形势,为柳州市糖料蔗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往每年榨季糖料蔗砍收后,在田间留下大量的蔗叶(叶梢),通常以就地焚烧的方式处理。但近年来因污染环境已被明令禁止。如何有效处理利用糖料蔗叶,已成为糖料甘蔗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糖料蔗叶的营养成分,以及蔗叶还田、蔗叶作为饲料、栽培食用菌、生产木糖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和存在问题。建议通过研究开发小型实用多用途的蔗叶粉碎机械设备,形成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为蔗农提供蔗叶粉碎还田作业服务;研发推广蔗叶回收机械,扩大利用蔗叶处理加工生产规模,形成工厂化、产业化生产,多头并进,有效处理利用糖料蔗叶,以促进蔗糖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卢昌 《中国糖料》2006,(3):59-62
概述了雒容农场近几年来糖料蔗生产的现状和成功经验,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今后糖料蔗生产发展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6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联合印发了《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年)》,云、桂两省(区)蔗糖业将实现可持续发展。广西、云南是我国最大的糖料蔗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糖料蔗面积和产量的80%以上,蔗糖业也是两省(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近年来,受生产条件差、良种研发滞后、品种单一、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增加以及国外进口食糖冲击等因素影响,糖料蔗种植效益持  相似文献   

5.
冯晓善 《广西蔗糖》2012,(2):50-51,54
糖料蔗是糖业的基础,是糖业发展的“第一车间”。本文分析了制约广西糖料蔗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快糖料蔗发展,需要加强糖料蔗基地建设、提高单产、加强良种培育和推广、加强蔗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机械化水平等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了预测和评估2014年柳州、来宾蔗区甘蔗生产情况,采用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两个蔗区甘蔗苗情、品种结构、种植面积等。调查结果表明:2014年柳州、来宾蔗区糖料蔗苗情比上年差,甘蔗种植迟,植株矮,苗数比上年少或相当。来宾蔗区的总体苗情和长势比柳州好。两个蔗区的螟害发生率较低,无重大自然灾害和病虫害。两个蔗区的甘蔗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两个蔗区的品种结构有所改善,但仍需进一步促进品种结构合理化,尤其是宿根性表现好的桂糖系列甘蔗新品种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推进广西"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需要以优良甘蔗品种为基础,结合高效栽培技术和病虫等有害生物的有效控制为保障。通过对当前甘蔗病虫害发生概况、存在问题、"双高"基地甘蔗生产对病虫害的影响进行分析,从5个方面提出了"双高"糖料蔗基地甘蔗病虫害防控对策:(1)建设"双高"糖料蔗基地甘蔗病虫害监测预警平台;(2)开展甘蔗植保高效机械化技术研究;(3)开展甘蔗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控的统防统治工作;(4)因地制宜制定"双高"糖料蔗基地甘蔗病虫害防控方案;(5)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年末,广西发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广西糖业二次创业的总体方案》。广西糖业二次创业的主要预期目标是:通过有序推进蔗区管理制度和糖业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蔗区建设与管理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基本理顺,糖料蔗种植、食糖生产与市场管理统一到自治区糖业发展主管部门。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力争在糖料蔗种植、工业生产、市场管控三大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实现如下目标:全区500万亩"双高"基地基本建成,糖料蔗生产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了解2021年广西南宁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该蔗区的甘蔗生产形势、苗情、种植面积、品种结构、病虫害发生情况等。结果表明:2021年南宁蔗区甘蔗种植面积有所下滑;总体苗情比去年好,有足够的苗数,甘蔗植株较高,螟虫为害也有所下降,但宿根蔗黑穗病问题严峻;机械化收获水平低,甘蔗生产成本高;甘蔗品种宿根性受到重视。建议坚持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及应用、加强病虫害防治、继续推进甘蔗收获机械化。  相似文献   

10.
1 广西糖料蔗发展的现状和特 点 1988年以来,国务院把广西列为全国重点糖业生产基地,促进了糖料蔗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广西稳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糖业生产基地。同时,广西糖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振兴经济,促进工农业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农村脱贫致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我区的支柱产业。 1987年,广西糖料蔗面积仅为306万亩,原料蔗产量1020万吨,产糖103.66万吨。经过1988年以来的开发建设,至1992年产糖214万吨,提前三年实现“八五”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