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前我们在建设养殖场的时候,通常都要求大门口通道处建一个大的消毒池,供进出养殖场的车辆消毒使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消毒防疫作用,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消毒药单一,主要以生石灰为主,消毒池大部分属露天的性质,池内的消毒液夏季污染、挥发、下雨冲淡药液等,无法保证消毒质量,甚至是走形式,起不到消毒防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控制疾病传播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但世界上最经典最广泛被应用的方法还是消毒池消毒,各养殖场在场区入口处、产区人口处、畜禽舍人口处均设立消毒池,人员、车辆必须经过消毒池方能出入.尽管如此病原菌仍肆无忌惮地涌向一些养殖场,并迅速传播,引起疫病爆发,导致惨重的经济损失.据笔者对国内外许多养殖场的走访考察,发现很多消毒池不起消毒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畜禽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必须在场门口更换靴鞋。有条件的养殖场,在生产区入口设置消毒室,在消毒室内洗澡、更换衣物,穿戴清洁消毒好的工作服、帽和靴经消毒池后进入生产区。  相似文献   

4.
消毒池消毒是国内外养殖场用的最多的消毒方法,但对消毒池的使用和管理很不科学,导致消毒池没有消毒作用。本试验对消毒池中消毒液的浓度、消毒时间长短、更换消毒液的时间间隔、消毒前用刷子刷鞋子等对消毒效果的影响作更具体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而高效的消毒池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畜禽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必须在场门口更换靴鞋,并在消毒池内进行消毒,场门口设消毒池,用2%~3%火碱溶液(氢氧化钠),3天更换一次。  相似文献   

6.
畜禽场消毒池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毒池消毒是国内外养殖场用的最多的消毒方法,但是对消毒池的使用和管理如果不科学,将会导致消毒池没有消毒作用。本试验对消毒池中消毒液的浓度、消毒时间长短、更换消毒液的时间间隔、消毒前用刷子刷鞋子等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做了具体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而有效的消毒池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建立消毒设施:养殖场和生产区门口必须设立消毒池、消毒室等防疫消毒设施,消毒池要保持消毒池药物的有效浓度,所有进出人员和车辆必须进入消毒池消毒,严禁跨越通行;要严格按程序做好消毒更衣及其他防疫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设置在养殖场大门口的消毒池是养殖场第一道疾病防控防线。但在北方地区冬季经常发生池中消毒液结冰现象,部分养殖场为防止结冰导致消毒池冻裂,而在冬季严寒时期不放消毒液,使消毒池成为摆设。根据养殖场消毒池的实际情况,采用消毒池底部铺设加热电缆、低温热水辐射消毒池形式,并配套设置防冻复合层结构,可以实现消毒池冬季防冻,真正发挥消毒防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1 建立消毒制度 养殖场必须在大门进出口设消毒槽(池),槽(池)内放石灰粉或苛性钠等消毒药物,冬季可加入盐防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畜牧业生产不断发展,各畜禽养殖场、户防疫消毒观念也逐渐提高,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消毒器具和消毒药品。但是,有些人对消毒目的不明确,消毒药物性质不掌握,采用消毒方法不适当,执行消毒程序不规范,致使消毒效果不佳,造成劳民伤财,事倍功半的效果。为了切实搞好防疫消毒  相似文献   

11.
消毒是养殖场必须重视的一个防疫环节,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细菌、病毒易于孳生,规模养殖场更要重视消毒工作。消毒药品的选择、使用方法以及消毒间隔时间等都是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介绍了在炎热季节养殖场消毒过程中常见的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的用药现象,并提出较合理的用药方法,目的在于指导养殖场在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消毒药,做好日常消毒工作,为养殖场的生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消毒是综合性预防动物疾病的重要措施,规范化的养殖场必须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2008年以来,我们在对规模养殖场审查动物防疫条件中,发现消毒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四.消毒制度及常用消毒技术 (一)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必须在场门口更换靴鞋,并在消毒池内进行消毒。进入生产区域畜舍的人员,更要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14.
浅谈畜禽养殖场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毒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防控各类畜禽传染病的主要环节,目前已引起畜禽场管理人员的重视。笔者就消毒工作进行了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搞好畜禽养殖场的消毒工作,提出如下对策,供广大养殖场参考。1存在问题1.1对消毒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大多数养殖场户没有相关兽医人员,只有5家大型养殖场有兽医人员;养殖场管理者只重视饲养管理和防疫,不重视消毒,认为消毒与养殖无关。  相似文献   

15.
一 消毒剂使用误区 1 有疫情消毒、无疫情不消毒 很多养殖场是在周边有疫情或所养畜禽生病时才进行消毒,平时根本没有坚持消毒工作,或者消毒不严格。有的养殖场大门口消毒池平时没有消毒液,只有在业务部门检查时,才放人消毒液应付检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高度集约化生产,使畜禽容易发生流行性、群发性的疾病,这样动物的防疫和消毒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消毒药以及其作用,详细讲解了养殖场应该怎样消毒、何时消毒,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1消毒中存在的问题 不按周期组织生产,做不到"全进全出";忽视消毒前机械性的清除工作;没有科学的消毒程序;消毒池形同虚设;消毒药物使用不当;完全依赖于消毒;认为消毒就是一劳永逸,而忽视日常管理、对环境的改进及采取综合防疫措施,导致疾病预防的有效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1防疫总则奶牛场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奶牛场日常防疫的目的是防止疾病的传入或发生,控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2防疫要求奶牛场所有出入口应设立消毒池,车辆出入口消毒池尺寸:长×宽×深≥6×3×0.3米。池内保持有效的消毒液量及浓度,一般用2%的苛性钠或1∶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疫病防疫工作越来越显出它的重要性来,而把好消毒关则是整个疫病防疫链中的第一关。只有做好消毒工作才可以提高安全系数,及时控制或扑灭疫病,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就如何搞好养殖场的消毒工作、提高消毒效果,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李怀旺 《中国猪业》2010,5(7):62-63
<正>1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进入养殖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