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新能源汽车的车身设计和使用场景对汽车座椅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其结构设计在考虑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同时,还需兼顾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体积、形状及布置方式等。另外,其结构的轻量化也极为重要。通过对市场实际调研以及文献查阅,从结构形式、尺寸参数、功能等方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对座椅结构设计提出的要求,并针对这些要求,分析并总结认为新能源汽车座椅结构的设计方法应综合运用新型材料、工艺改良、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以及人机工程学方法。为新能源汽车座椅结构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学科优化理论,将人机工程学和能量优化法的原理同时运用在农用车辆座椅的优化设计中.分析人体背部曲线, 并对座椅靠背曲线进行拟合,确定关键点的约束条件,从而得出更符合人体生理曲线的座椅靠背曲线.利用改进曲面能量优化法和多学科优化的方法,结合人机工程学的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优化的农用汽车座椅曲面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优化出最佳的曲面.最终,结合CATIA软件对汽车的座椅进行建模,分析曲律变化,并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关于什么是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这一问题,世界各国有许多不同论述。著名的美国人机工程学和应用心理学家A.查帕尼斯(A.chopanis)的定义是:人机工程学是非机械设计中,考虑如何使人获得操作简便而又准确的一门学科。还有学者认为,人机工程学是综合各门有关人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人的劳动活动的科学。人机工程学强调人与机器的协调以提高人的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BSC)大赛的比赛规则,结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对BSC赛车设计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人机分析,主要探讨了赛车设计中应该考虑的因素,通过BSC赛车的人机创新设计流程,提出合理的造型设计方案,为后续仿真等工作提供一定的参照。  相似文献   

5.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驾驶模拟器研制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人机工程学的设计要求,并遵循人机工程学的原则研制了汽车驾驶模拟器台架,从而使人、机和环境3者形成最佳组合,使总体性能达到最佳状态,满足舒适、安全、高效等要求。  相似文献   

6.
拖拉机驾驶室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机工程学设计是车辆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对拖拉机驾驶室设计中所涉及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包括驾驶座椅设计、仪表盘及操纵装置设计、降噪设计等进行了介绍。从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有关座椅设计、仪表盘设计及操纵装置设计、降噪设计的各种方法及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拖拉机驾驶室的人机工程学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从美学和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并结合实例,对拖拉机的造型设计进行了探讨。主要分析了拖拉机造型的艺术美和技术美,包括外形、色彩和人机几个方面,强调了造型美观和合理人机性能的重要性,为拖拉机造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熊薇  潘远智  蔡军 《农业工程》2019,9(2):90-93
农业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结合自身优势学科,融合科学与艺术为特色进行学科建设。该文通过分析人机工程学的教学现状,结合新的时代需求,建立起人机工程学的多维度课程目标,对其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主要包括教学大纲及考核体系的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和“项目+团队”的实践教学方法,同时对教学信息平台的搭建进行了探讨,旨在进一步完善人机工程学教学,推动环境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括提出了拖拉机驾驶座椅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理,并就驾驶座椅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从人机工程学角度进行了讨论,包括驾驶座椅的尺寸设计、位置设计、力学性能和具体悬架机构。文章还对拖拉机乘坐舒适性研究中的人—椅系统分析模型和计算机模拟设计问题作了简单介绍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数控机床已经成为促进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装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数控机床设计与人机工程学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提升数控机床设计水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当前人机工程学在数控机床设计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其主要包括数控操作面板、操作界面色彩、操作区域加工等,并逐渐扩展至数控机床设计的全过程。文章着重对人机工程学在数控机床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做具体的分析阐述,期望可以为相关的制造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能源多样化的需求,电动汽车的研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能方便地进行充电是电动汽车必备的功能,而在车身上设计出合理的充电结构是实现充电功能的必要条件。从充电插座布置,充电口座强度,焊接及装配等要求方面着手,通过电动汽车充电口座的设计,总结归纳了电动汽车充电口座的设计要点,及各环节需考虑的重要因素。希望对今后电动汽车充电口座的设计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基于PAM-CRASH软件,以某轿车驾驶员座椅为例,建立座椅骨架、头枕及假头型的有限元模型,讨论座椅头枕和靠背在不同冲击载荷作用条件下,反映在假头型上的加速度特性曲线,讨论座椅头枕软垫材料特性以及座椅靠背刚度对座椅动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应用Hypermesh软件建立某型号轿车座椅骨架的有限元模型,应用LS-DYNA求解器根据GB11551-2003《乘用车正面碰撞的成员保护》的有关规定对50%假人进行前碰撞仿真分析和物理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均表明,座椅靠背在承受外来冲击力时,应力分布较均匀,最大变形位置不影响座椅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采用等效结构应力法计算汽车座椅骨架焊接结构疲劳寿命的方法.通过建立壳单元模拟焊缝结构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开展座椅骨架的有限元分析,确定可能的疲劳失效部位;采用雨流计数法统计强化道路测得的汽车座椅随机载荷谱.以Conover八级编谱原理为基础对雨流计数法结果进行再编谱,得到有工程代表性的等寿命典型载荷谱块.用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利用HyperMesh软件建立了某轻型客车车身的有限元模型,以发动机托架上的激励力为激励输入,以座椅的振动加速度为响应输出,用HyperMesh中的Optistruct计算得到其传递函数。采用改进的传递路径分析(TPA)方法计算得到在发动机振动激励力作用下座椅的振动加速度的大小。实车试验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为发动机悬置系统隔振效果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周期阻尼结构低频带隙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基于声子晶体理论对周期阻尼结构的低频带隙模型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周期阻尼结构能够产生低频带隙。然后针对某款车型驾驶室存在的低频振动与噪声问题,根据理论模型的分析结果采用周期阻尼结构对车身板壳部件进行处理,并用有限元方法对处理结果进行预测。通过车内驾驶位置和副驾驶位置测点在处理前后的转速跟踪图对比,得到了在常用转速(1500~3500 r/min)下车内平均声压级衰减3 dB以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客车空气悬架参数匹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安装在空气悬架上的减振器阻尼值,对空气弹簧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到了空气弹簧非线性力的数学表达式,并建立了SIMULINK模型;在对客车进行了适当的简化之后,建立了空气悬架客车的半车五自由度的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对不同减振器阻尼值搭配在典型工况下,进行了仿真分析;以后轴上方座椅处加速度均方根值为依据,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得出了减振器阻尼值范围。经过相关试验验证,证明该客车具有较好的平顺性。该匹配方法对空气悬架参数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人机工程的驾驶室舒适性设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驾驶室舒适性及安全性,以国产某种收获机械驾驶室为研究载体,对人机工程学理论进行研究,结合中国人体尺寸数据,对驾驶室进行舒适性分析,改进其驾驶舒适跨点、驾驶座椅及驾驶操纵装置,优化各器件间布局配置关系。基于CATIA软件人机工程设计模块,对驾驶员驾驶姿态、操作可达性和视野范围进行模拟仿真,检验驾驶室设计合理性。对改进前后驾驶室舒适性进行主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驾驶时间增加,驾驶员对两种驾驶室主观舒适性皆呈下降趋势;在0~20min驾驶时间内,对于两种驾驶室平均舒适性评价一致,在2 0~6 0 min驾驶时间内,改进前驾驶室驾驶员疲劳累积趋势加快;改进后的驾驶室总体布局合理,可满足对驾驶舒适性及安全性需求。该研究证明了人机仿真系统分析驾驶室舒适程度的可行性,为驾驶室的人机设计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虚拟装配中.可以通过人机工程的仿真和运用来评估虚拟装配设计的质量和零部件的装配可达性。本文将人体模型作为虚拟装配的一个重要因素来研究.根据DELMIA中人体模型特点,阐述了人机工程在虚拟装配中的应用,并在DELMIA中进行了人机工程仿真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