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从郴州市林业生产发展的实际出发,就如何提高造林绿化质量,提出了“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摸清家底,搞好造林规划;深化改革,增强造林绿化动力;加强管理,提高造林质量;依靠科技,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封、造、育、管相结合”等6点发展对策,对林业生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造林绿化,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乃至当今世界的一项宏伟工程,社会化的群众造林固然重要,但是与当前的社会需求很不适应.近年来,在我国林业生产上已将工业建设的基本管理办法,运用到造林事业上,推行工程管理,实行工程造林.但是,工程造林需要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工程管理办法,进行管理、评价工程建设,为全面提高工程建设质量、造林成效提供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雨季造林成活率高,被广泛用于林业生产。本文从整地、选择树种、掌握时机和造林技术等方面介绍了雨季造林应注意的事项,此外还介绍了造林后的抚育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杉木团状造林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团状造林试验表明:团林造林比单株造林的10年生杉木林单位面积材积生长量可增加11.58%~46.30%,每公顷经济收入可增加1562~7987元,且可方便间伐抚育,其中一穴2株式造林效益最为突出。在分析团状造林效益的机理后提出了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干旱地区节水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地区特别是陕北黄土高原干旱地区影响造林成活的主要因子是水分。笔者通过20年的干旱地区造林实践,摸索出节水抗早技术,他的核心是:充分利用雨水、地下水、以保证林木成活、生活所需水分,因此应在整地、栽植、抚育、管理等主要生产环节中要注意集水和水分的充分利用,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密云县林业局着力抓好五项措施确保绿化造林任务顺利完成: 1.严格执行造林工程招投标制,召开春季造林工作会,从工程技术管理、施工管理、后期管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并与中标单位签定《密云县造林绿化工程项目合同》。  相似文献   

7.
杨、柳大苗秋冬季造林的优势及主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原县全境均为黄灌区,发展林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00年以后,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在五原县实施,每年人工杨、柳大苗造林约2万亩,是乔木造林的主要方式。多年来,一直是“一年造林一春完”,人工造林全部为春季造林,而影响春季造林成活的主要因素是造林后需水与黄灌系统供水的时间差仅为15  相似文献   

8.
根据江苏海岸带造林特困地盐多肥少、风害潮灾、土旱地疹的特点,以I-69杨为造林树种,对海岸带造林特困地的造林方法,配套技术,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试验和研究,形成了海岸带造林特困地高产优质高效简化育林新技术,即在海岸带造林特困地上,扦插造林不但可操作性强,而且造林成本低;扦插造林前对插穗用保水生根杀虫剂处理,造林成活率可达85%左右,扦插时辅施棒肥,可长效地促进林木高生长和径生长;幼林抚育管理措施可简化为覆膜压草。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雨季造林具有诸多优势,如苗木成活率高、成本低等,但同时也面临着较多难题,如对技术要求比较高、时间性强、造林的难度较高等。结合兰坪县的雨季造林实例,分析了雨季造林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期为同类造林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是实行飞播造林较早的省份之一,通过回顾飞播造林41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成绩,从试验、推广、发展、科技生产四个阶段,具体阐述了云南省飞播造林过程中的树种选择、技术设计、施工、科学试验、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生产技术问题,同时分析了目前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促进云南林业跨越式发展,展望了发展前景,并相应提出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不同整地造林对核桃生长结果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核桃造林成活率,促进核桃生长结果,通过梯田挖穴、抽槽、鱼鳞坑、一锄法等不同整地方式进行整地造林。研究结果表明:以梯田挖穴整地造林最好,其次为水平沟整地造林和鱼鳞坑整地造林,一锄法整地造林效果最差。在生产中应根据地形情况与果农习惯,采用前三种整地造林,均可不同程度的起到保土、保肥、保水的作用,有利于核桃生长和开花结果,提高核桃产量。“一锄法”,不整地,是一种简单粗放的造林方法,生产中应不予采用。  相似文献   

12.
工程造林由于投资、管理方式和造林积极性等不同,造林成效明显不同。在安排工程造林时应从造林积极性、投资、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走差别化造林之路,提高造林成效,增加绿化面积。  相似文献   

13.
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造林是林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运用科学的造林方法及经营措施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森林蓄积量并促进提升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加强营林生产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营林生产及管理措施,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就主要林业造林方法进行探讨,并对营林生产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根据湖北省造林特点,基于湖北林业专网,以湖北省林业厅数据中心为核心,采用面向服务架构、异构空间数据共享、瓦片地图与地图服务联动更新以及在线分析处理等关键技术,设计开发了湖北智慧造林系统。该系统将各类造林工程信息及核查信息进行了统一管理,建立了以造林小班为主体的全省统一的造林数据库,形成了全省造林数据"一张图",实现了造林业务流程化管理和造林数据的共享与开放,提高了造林数据的权威性与真实性,对造林成果实现了实时快速输出,为湖北造林信息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杨树深栽造林技术孙海鹏杨树深栽造林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单位、个人所认识和应用,推广面积不断扩大。本文介绍一些杨树深栽的技术要点及生产中应注意的事项。杨树深栽造林是抗旱造林的一种新方法。其操作步骤是先用开沟犁开出深45厘米左右的深沟,再在沟底用锹挖坑,坑...  相似文献   

16.
石灰岩山地侧柏造林技术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灰岩山地(青石山)大都为薄层粗骨褐土,石砾含量多,裸岩面积大,干旱瘠薄,适宜树种少,首选树种为侧柏,且造林难度大,成活率低,研究总结其造林技术以指导生产意义重大。我们经过多年的造林生产试验,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造林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人工造林项目,实施秦岭箭竹造林,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秦岭箭竹造林技术,以供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8.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林灭荒和绿化达标后,如何开展宜林地造林是林业生产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分析了宜林荒山荒地类型,有针对性地提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模式、造林技术、造林管理的具体措施,对生产实际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提高沙棘造林成活率的机理与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沙棘造林后幼苗水分平衡与成活率的关系,证明维持幼苗水分平衡是提高沙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环节,据此提出了几种应在生产中推广的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谚语又说:“手巧不如家什妙”。这说明生产工具在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地位。植苗锹作为一种值得推广的北方荒山裸根苗造林工具,对生态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是提高造林质量、造林成效、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途径。在建国初期,围场县曾从苏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