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龙亢农场水稻的最佳施肥量。[方法]2017年5—11月在安徽省龙亢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园进行水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龙亢农场水稻最佳施肥量,N为150kg/hm^2,P2O5为60kg/hm^2,K2O为120kg/hm^2,可获得水稻9379.5kg/hm^2的产量。[结论]结果为构建龙亢农场水稻施肥模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氮磷钾用量对水稻产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云南省陆良县四个坝区的水稻土壤上布置R323ROC设计的肥料效应试验,建立陆良县水稻N、P、K不同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施肥模型,解析和模拟寻优结果表明,施N、P、K肥对水稻产量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效果K〉N〉P;获得最高及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量为N90.15-329.85kg/hm^2,P_2O_5 60.1-239.9kg/hm^2,K2O 105~179.1kg/hm^2,产投比为3.66-8.27:1。  相似文献   

3.
采用二次回归三因子五水平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氮肥(N x1)、磷肥(P2O5 x2)、钾肥(K2O x3)对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产量及耐贮性的影响。氮、磷、钾肥与产量和耐贮性的回归模型方程分别为Y产量=5 120.36+2167.19x1+478.94x2+1213.65x3+716.24x1x2+1450.95x1x3-237.30x2x3-2840.03x12+1013.08x22-1363.52x32(-1≤xj≤1),Y耐贮性=102.95+35.27x1+12.11x2+12.69x3+17.34x1x2+17.93x1x3-5.24x2x3-65.18x12-1.01x22-6.72x32(-1≤xj≤1);从产量效益来看,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N=204.07 kg/hm2,P2O5=90.58 kg/hm2,K2O=211.28 kg/hm2,三种肥料的养分配比为N:P2O5:K2O=1:0.44:1.04,最佳施用量为:N=110.40 kg/hm2,P2O5=90.58 kg/hm2,K2O=105.64 kg/hm2,最优产量将出现在7 040.45~8 893.21 kg/hm2范围内;从耐贮性效益来看,最高耐贮性的施肥量为:N=198.00 kg/hm2,P2O5=157.93 kg/hm2,K2O=151.95 kg/hm2,三种肥料的养分配比为N:P2O5:K2O=1:0.80:0.77,最佳施肥量为:N=127.57 kg/hm2,P2O5=78.97 kg/hm2,K2O=75.97 kg/hm2。提高马铃薯的耐贮性,就应适当降低氮肥和钾肥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肥对作物的增产效果与适宜施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几年来南安市甘薯、花生、马铃薯作物主产区田间肥料试验结果,认为施用氮、磷、钾肥能有效地增加马铃薯、花生植株高度和分枝数,提高了马铃薯茎叶重量和花生的总果数、饱果数和饱果率,降低了秕果数,提高单株重量。施肥对作物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是:甘薯,施肥〉不施肥,钾肥〉氮肥〉磷肥;花生,施肥〉不施肥,钾肥〉氮肥、磷肥;马铃薯,施肥〉不施肥,氮肥〉钾肥〉磷肥。同时,通过建立甘薯、花生、马铃薯在各种土壤类型上的产量和施肥利润与N、P、K三要素施用量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获得作物适宜施肥量。甘薯,空白产量大于21000kg/hm^2,施肥预期最高产量32000kg/hm^2~42000kg/hm^2的中高产土壤的适宜施肥量为154.3~173.6kg/hm^2N,44.4~75.3kg/hm^2P2O5,193.1~245.3kg/hm^2K2O,N:P2O5:K2O=1:0.26~0.43:1.24~1.41;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40.0~162.0kg/hm^2N,40.8~67.0kg/hm^2P2O5,199.9~227.3kg/hm^2K2O,N:P2O5:K2O=1:0.25~0.41:1.23~1.64;花生,适宜施肥量组合为112.7-123.8kg/hm^2N,41.2~64.0kg/hm^2P2O5,186.3-197.6kg/hm^2K2O,N:P2O5:K2O=1:0.37~0.52:1.56~1.69;最佳经济施肥量为74.5~87.7kg/hm^2N,32.0~68.5kg/hm^2P2O5,138.9-163.8kg/hm^2K2O,N:P2O5:K2O=1:0.43~0.85:1.80~2.04;马铃薯,适宜施肥量组合范围为168.2-247.5kg/hm^2N,55.0~88.0kg/hm^2P2O5,255.0~316.7kg/hm^2K2O,N:P2O5:K2O=1:0.22~O.48:1.28~1.53;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68.2~233.2kg/hm^2N,61.4~81.4kg/hm^2P2O5 257.2-286.4kg/hm^2K2O,N:P2O5:K2O=1:0.26~0.48:1.23~1.61。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油菜磷肥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20个田间试验研究湖北省油菜主产区磷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磷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19个试验施磷比不施磷对照增收油菜籽75~1117kg/hm2,平均增产489kg/hm2;施磷增产4.3%~62.6%,平均增产率为26.4%;施磷纯利润平均为1417元/hm2,产投比平均达6.08;磷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41.2kg/kg P2O5和7.3kg/kg P2O5。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油菜生产的磷肥最佳经济用量平均为67.8kg P2O5/hm2,推荐幅度为0~114.3kg P2O5/hm2。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油菜磷肥最佳推荐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r﹦﹣0.7586**,n﹦18),根据土壤有效磷含量(x,单位为mg/kg)水平,湖北省目前油菜生产适宜用磷量(y,单位为kg/hm2)可通过公式y﹦161.43﹣36.436Ln(x)求得。  相似文献   

6.
通过“3414”田间试验研究,获得在石门县潴育型水稻土壤上超级稻Y两优1号最佳施肥量施肥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在一定施肥水平下对Y两优1号具有不同增产作用,氮肥对Y两优1号产量起决定作用,磷肥次之,钾肥对Y两优1号产量影响不大,增产作用不明显.最佳施肥量:N肥232.95 kg/hm2,P肥67.5 kg/hm2,K肥104.25 kg/hm2,Y两优1号最佳产量9 035 kg/hm2,施肥比例N:P:K=1:0.3:0.5.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杂交水稻的施氮效率,2009-2016年以杂交中稻品种Ⅱ优7号、渝香优203、川香优9838、蓉18优1015为材料,在我国西南稻区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4省(市)的7个生态点,采用相同的施氮量方案,研究了地理位置、土壤养分对稻谷地力产量的影响及其与高效施氮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稻田地力产量受土壤供肥能力影响较大,在西南区4个省(市)的7个生态点的地力产量变幅为5 251.4~8 559.2 kg/hm~2,4个品种的地力产量对施氮高产处理的平均贡献率73.55%~83.67%;7个生态点的地力产量对施氮高产处理的平均贡献率为80.05%,建立了稻田地力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回归预测模型,决定系数76.77%~99.99%。指出地力产量与土壤全氮、全磷呈显著正效应,与海拔、全钾和有效磷呈极显著负效应。西南稻区土壤氮供应不足,需要补施氮肥才能获得较高产量,施磷肥和施钾肥不是西南稻区水稻增产的主攻方向。建立了水稻氮高效施用量及其农学利用率与地力产量的回归预测方程,决定系数分别为66.68%和65.46%。稻田地力产量从5 250 kg/hm~2到9 000 kg/hm~2,相应的氮高效施用量为192.21~74.46 kg/hm~2、氮高效施用量的农学利用率为19.88~4.51 kg/kg,可作为指导大面积高效施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和集成杂交玉米新品种贵卓玉9号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法] 2017年进行了播种期、密度、施肥量单因子试验。[结果] 4月9日播种的产量最高,为12 383.85 kg/hm^2,4月1日播种的产量为12 189.15 kg/hm^2位居第二,最佳播期在4月1-9日之间;在密度49 500株/hm^2时产量12 533. 10 kg/hm^2为最高,密度57 000株/hm^2的产量为11 929.95 kg/hm^2位居第二,最佳密度在49 500-57 000株/hm^2之间;当施肥量达900 kg/hm^2时产量12 383.10 kg/hm^2为最高,施肥量750 kg/hm^2的产量11 848.80 kg/hm^2位居第二,最佳施肥量在750-900 kg/hm^2之间。[结论]结果为贵卓玉9号的推广种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氮、磷、钾肥用量处于最佳施肥量,土壤有效锌含量1.0-1.5 mg/kg试验条件下,水稻增施锌肥后,成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产量明显提高,以施硫酸锌22.5 kg/hm^2的处理最高,平均比不施锌处理增产12.7%。不同类型土壤表现一致,但潮土施锌增产幅度明显高于水稻土,且以成穗数增加为主,水稻土处理每穗粒数明显高于潮土处理。通过回归分析,水稻适宜施锌量为21.5-23.0 kg/hm^2,产量可达9 300-9 800 kg/hm^2。水稻土壤有效锌临界值指标1.48 mg/kg。  相似文献   

10.
施磷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以粳稻品种T-43为材料,研究了水溶性磷肥施用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磷量(P2O5)0~156 kg/hm^2范围内,水稻的株高、叶片数随着施磷量增加而上升;以施磷量130kg/hm^2处理的有效分蘖数、有效穗数、穗长、主茎实粒数、分蘖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最高;当施磷量达到156kg/hm^2时,有效分蘖数及产量构成因素则呈下降趋势。说明膜下滴灌水稻水溶性磷肥施用有其适宜值,过量施用不仅低产低效,还可能增加土壤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杂交中稻广两优香5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结果表明,在生育前期广两优香5对氮、磷需求量大,中后期钾素吸收增加;养分对其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上表现为氮钾磷;结合模拟的最佳施肥量和经济施肥量,推荐了江汉平原地区中等肥力条件下的施肥量为氮170~200 kg/hm2、磷70~100 kg/hm2、钾105~135 kg/hm2。  相似文献   

12.
甬优1540是近年浙西南山区的单季稻主推品种,不同施氮水平与种植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540需氮肥量较大,施足氮肥是增产的关键;在相同的施肥量下,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生产上,蔬菜与水稻轮作田在施足磷、钾的前提下,以纯氮105 kg/hm^2、种植密度18.5万/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氮、磷施用水平对土壤水肥状况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丽乐  王平 《作物研究》2019,(1):15-17,22
通过设置不同的施肥水平,研究了玉米田的土壤水肥状况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施氮肥和磷肥可以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有效提高土壤氮磷养分含量和土壤水分相对含量,但当施氮量达到270kg/hm^2,施磷量达到90 kg/hm^2后,再增加氮磷施用量其土壤有效氮及有效磷含量均不再增加或增幅减缓,玉米产量则会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施氮量及氮肥运筹对优质杂交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晶两优华占、锦两优华占和晶两优1212为试验材料,2017~2018年在湖南省浏阳市进行了不同施氮量(145~225 kg/hm^2)和不同氮肥运筹(基肥、蘖肥、穗肥施用比例)的大田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适当减少施氮量能显著提高杂交水稻氮素收获指数、籽粒氮利用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2)杂交水稻产量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和年间差异,其中2017年以晶两优华占产量最高(9. 56 t/hm^2),3品种平均为8. 75 t/hm^2; 2018年以锦两优华占最高(13. 45 t/hm^2),3品种平均为12. 87 t/hm^2。(3) 2018年高施氮量处理显著增产,而2017年则显著减产。可见,增加氮肥用量或改进氮肥施用模式是否增加杂交水稻产量,可能与种植期间的气候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肥对稻米铁、锌、铜、锰、镁、钙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采用田间试验,在四川省西昌市用两个水稻品种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量对稻米中铁、锌、铜、锰、镁、钙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米中铁、锌、铜、锰、镁、钙含量均随着施氮量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滇屯502的铁、锌、铜、锰、镁、钙含量和产量都以施用90 kg/hm2 N最高,稻谷产量以施用180 kg/hm2 N最高;而合系39的铁、锌、铜、锰、镁、钙的含量以施用180 kg/hm2 N最高,稻谷产量以施用270 kg/hm2 N最高,说明供试籼型品种滇屯502对氮肥的敏感性较粳型品种合系39强;磷肥明显降低了稻米中铁、铜、锰、钙的含量和产量,适量增施磷肥有利于增加稻米中镁的含量和产量;适量施用钾肥有利于提高稻米中铁、锌、铜、锰含量和产量,两供试品种铁、锌、铜、锰含量均以90 kg/hm2 K2O时最高,而钾肥明显降低了稻米中镁、钙的含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下磷肥用量的减施潜力,进而为不同肥力水平稻田磷肥减施提供理论依据,在高、中、低肥力稻田上,通过在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基础上增减15%、30%、45%磷肥用量开展双季稻田间试验,并分析磷肥用量与水稻产量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在高、中、低肥力稻田上,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的早、晚稻产量均呈高肥力>中肥力>低肥力的趋势,而与之比较,在其基础上磷肥增施15%、30%、45%处理对早、晚稻产量均无显著增产效应,减施15%处理未显著减产,但磷肥减施45%处理在各肥力水平稻田上均显著减产,降幅为4.06%~15.15%。高、中、低肥力稻田上早、晚稻产量潜力对应磷肥合理用量呈低肥力>高肥力>中肥力稻田的趋势,且在95%的产量潜力下,在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量基础上,早稻季不同肥力水平稻田上可减施磷肥27.09%~57.58%,晚稻季可减施磷肥33.25%~50.53%,其中早、晚稻磷肥可减施比例高肥力稻田为27.09%、49.51%,中肥力稻田为36.20%、50.53%,低肥力稻田为33.25%、57.58%。在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量基础上,可在不同肥力水稻田上实现磷肥减施,但减施比例有所差异,整体上高肥力稻田磷肥可减施比例较中、低肥力稻田低。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施用磷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马铃薯施用磷肥的技术,其研究结果如下: 1.相关性和校验研究表明,Olsen—P是反映土壤供磷力的理想指标。其供磷力低、中、高、极高的临界点(ppm)分别在2、5、12、40。与小麦的肥力指标并不相同。 2.马铃薯磷肥利用率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负相关。其回归方程为(?)=24.7-5.691nx,r=-0.567(n=20)。因土施磷是提高磷肥利用率的决定性措施,经过基础研究,提出了一个估产测土确定磷肥用量的便查表。 3.磷作基肥(种肥)优于追肥。其利用率提高10%,产量提高13~17%,每亩纯收益增长17元。 4.施肥部位以全层集中穴施(或条施)效果最优,全面撒施效果最差,利用率相差7%,每亩纯收益相差26.9元。 5.氨磷配合,腐磷混施分别可提高利用率8%、3%。氮磷配合的相互作用因土壤而异。低肥力土壤有每亩93公斤的正连应效果,中肥力土壤无连应,高肥力土壤出现负连应。腐磷混施有每亩40~45公斤的正连应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解决水稻土壤保肥能力较弱,水稻产量较低,氮肥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方法】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水稻田设置氮肥水平与栽植密度双因素大田试验,设4个施氮量水平,即无氮(N1,0 kg/hm2)、低氮(N2,216 kg/hm2)、中氮(N3,288 kg/hm2)和高氮(N4,360 kg/hm2);栽植密度设3个梯度,即低密度(24万穴/hm2)、中密度(27万穴/hm2)和高密度(30万穴/hm2)。以探究不同氮肥水平和栽植密度下水稻成熟期土壤养分含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随着土层加深,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均明显下降。其中D3N4处理碱解氮含量下降了60.8%,D3N3处理速效磷含量降低了72.7%。随着施氮量增加,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速效钾含量升高,肥料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降低,产量先升高后降低;随着栽植密度增加,土壤pH值与速效磷含量有所下降,表层土壤碱解氮含量略有升高,有机质含量与产量及肥料偏生产力均先升高后降低,氮肥农学利用效率降低。【结论】当栽植密度为27万穴/hm2时,氮肥用量288 kg/hm2,水稻产量最高,为14 615.3 kg/hm2;相同密度下氮肥按照216 kg/hm2施用,水稻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均较高。研究结果可在实际生产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