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薄壳山核桃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薄壳山核桃的经济性状、原产地及其分布、引种栽培、生物学特性、生态要求、品种类型、繁育研究等研究现状进行剖析,提出薄壳山核桃的发展趋势,以期能为我国林农在选择发展薄壳山核桃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薄壳山核桃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薄壳山核桃在美国的栽培现状及我国引种栽培历史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充分利用现有种质资源,加快新品种培育进程;加强科学研究,提升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实行定向培育,完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策略与建议,旨在为薄壳山核桃引种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薄壳山核桃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薄壳山核桃优良的经济性状、在原产地美国的栽培情况以及在我国的引种栽培等情况,阐述其生物学特性、生态要求、品种类型及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杂交育种等方面研究概况,指出薄壳山核桃的栽培与种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国内薄壳山核桃引种栽培概况,对湖北省近年来有关薄壳山核桃引种栽培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在分析薄壳山核桃引种栽培效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光合参数等叶片相关指标的研究,探索其在重庆地区的光合能力及生理适应性差异,明晰薄壳山核桃叶片光合参数与其他叶片特征参数的相关关系,为薄壳山核桃的栽培及选育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个薄壳山核桃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5年生幼树的叶片比叶质量(SLW),叶绿素(Chl)含量及氮、磷、钾含...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地考察,观察介绍了适合山东地区栽培的薄壳山核桃品种,并对其生长结果性状进行了观测,同时结合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需求提出了山东省薄壳山核桃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金华、绍兴2个薄壳山核桃种10多年引种调查认为:薄壳山核桃2年生苗移栽后,4~7 a进入结实期,10 a后进入大量结实期,其中:金华13年生最高株产16 kg;果形大,种实单粒重6.5~9.4 g,种壳厚0.9~1.1 mm,出仁率51%~56.9%,粗脂肪76.9%~78.5%,蛋白质8.5%~9.7%,可作为主栽品种发展。绍兴13年生最高株产14.6 kg,平均7 kg;单果较小,核果重5.5~6.3 g,核壳厚1.1~1.2 mm,出仁率52%~53.8%,种仁饱满,粗脂肪74.1%~74.4%,蛋白质7.5%~8.3%,可为供种或授粉树适当发展。上述2个品种适宜红河州海拔800~1 600 m的地方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8.
江苏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适宜栽培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薄壳山核桃发展现状和江苏省丘陵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适宜栽培模式:人工纯林栽培模式、粮-林复合栽培模式、茶-林复合栽培模式、林相复合栽培模式和庭院经济栽培模式,并提出丘陵地区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薄壳山核桃在江苏丘陵地区的栽培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提供的12号、32号、99号、103号、104号薄壳山核桃和新平华森果业有限公司提供的金华、绍兴等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栽培试验,采取嫁接改造和抚育管理等技术措施,调查定植后的薄壳山核桃苗木的物候、幼树的树高和冠幅以及结果树的树高、冠幅、单株产量等,测定果实性状及内含物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品种在试验区生长结果正常,果实经济性状好,坚果具有壳薄、出仁率高、含油率高等特点,建议规模化推广优良品种,并加强提质增效技术推广运用,培养技术人才,促进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0.
以侧枝下月牙形剥皮技术分别对波尼、马汉、威斯顿品种的薄壳山核桃进行剥皮,探究剥皮技术前后生长量的差异;再以波尼作为授粉树,分别对马汉和威斯顿授粉,探究剥皮技术对马汉和威斯顿品种的薄壳山核桃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枝下月牙形剥皮技术对薄壳山核桃的树高、米径和地径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此技术显著提高了波尼、马汉和威斯顿品种薄壳山核桃的侧枝径的生长量,且该技术明显增加了马汉和威斯顿品种薄壳山核桃的产量。认为侧枝下月牙形剥皮技术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及产量。  相似文献   

11.
以薄壳山核桃12个品种的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种子长、宽、高、单粒质量、密度等形态外观指标,并通过发芽试验,研究种子形态指标、发芽特性和幼苗长势之间的相关性,从而筛选优良品种。结果表明:(1)来源于薄壳山核桃不同产区的种子,其形态、萌发和幼苗初期生长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差异;(2)种子外观形态对种子发芽和生长的相关性总体上不大;(3)推荐‘Desirable’和‘Kanza’作为薄壳山核桃砧木进一步引种、栽培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江苏薄壳山核桃和油用牡丹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壳山核桃和油用牡丹是近年来江苏推广栽培的主要木本油料树种。至2017年4月,江苏薄壳山核桃和油用牡丹的栽培面积已达6 400 hm~2,其中油用牡丹1 800 hm~2,薄壳山核桃4 600 hm~2,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农民直接参与度不高,产业基础薄弱、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为促进江苏薄壳山核桃和油用牡丹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科学规划布局、加强种苗管理、强化技术培训、优化推广模式、加大扶持力度,夯实产业基础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薄壳山核桃果实发育后期油脂积累与果实矿质元素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开展薄壳山核桃油脂转化与调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薄壳山核桃‘马罕’、‘28号’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果实发育后期取样测定果实大小与质量、粗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和果实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分析油脂积累和矿质元素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果实发育后期种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断增加,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减少;种仁粗脂肪含量和脂肪酸含量随果实发育变化品种间表现出差异,‘28号’品种种仁粗脂肪含量不断提高,而‘马罕’品种粗脂肪含量却表现出先不断提高后出现小幅下降;‘28号’品种油酸、硬脂酸含量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花生酸和棕榈酸含量逐步降低,‘马罕’品种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先增加后又逐渐降低,‘28号’品种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则逐步降低;薄壳山核桃果实种仁粗脂肪累积与矿质元素氮、磷、钾和钙含量成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薄壳山核桃果实发育后期种仁脂肪含量随果实发育而提高,油脂中脂肪酸组成比例随果实发育而变化,存在饱和脂肪酸向不饱和脂肪酸转化趋势;种仁粗脂肪含量及油脂中脂肪酸含量随果实发育变化品种间存在差异;薄壳山核桃果实发育后期矿质元素氮、磷、钾和钙含量与油脂积累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些矿质元素可能在薄壳山核桃种仁油脂累积和脂肪酸转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播种时间、裸根苗套袋及拉枝角度对皖南地区薄壳山核桃苗木生长的影响,以不同品种和树龄的薄壳山核桃为试验材料,对比不同播种时间、裸根苗整株套袋处理、拉枝角度等处理中薄壳山核桃的生长量、成活率、结果短枝数量。结果表明:(1)冬播覆膜对种子出苗率无显著影响,对幼苗生长量有显著影响,冬播覆膜措施下的1年生苗地径比春播粗2.18 mm,苗高比春播高38.5 cm;(2)薄壳山核桃裸根苗移栽整株套袋处理的成活率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整株套袋提高了裸根苗移栽的成活率;(3)薄壳山核桃拉枝角度为45°时与拉枝角度65°、85°和105°处理的平均结果短枝数均存在显著差异,拉枝角度在85°时结果短枝数最多。即薄壳山核桃冬播生长量比春播生长量大,裸根苗移栽套袋处理的成活率增加,拉枝角度处于85°短枝数最多。  相似文献   

15.
以1 a生薄壳山核桃实生苗为研究对象,探讨浇施不同浓度尿素溶液对薄壳山核桃实生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等12个生理生态因子日变化的影响,以及各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为培育薄壳山核桃优质砧木提供合理施肥依据。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测定分别浇施0.3%、0.6%、0.9%浓度尿素溶液和对照处理薄壳山核桃实生苗的净光合速率等12个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进程,并采用相关分析分析各因子间的相关关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分析各生理生态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实生苗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有明显“午休”现象;各生理生态因子与净光合速率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空气相对湿度是净光合速率变化的主要决策因子,气孔限制值也是重要的决策因子,蒸腾速率是净光合速率变化的主要限制因子;浇施不同浓度尿素溶液的薄壳山核桃实生苗具有比不施肥苗木更高光合效率,以0.6%浓度尿素溶液具有更高净光合速率;提高薄壳山核桃实生苗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和限制苗木的蒸腾速率是提高薄壳山核桃实生苗净光合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中、南亚热带区域引种栽培的3个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进行系统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优良品种在云南中、南亚热带区域表现良好,丰产性、生态适应性和抗病虫危害性较强,坚果品质优良,营养成分丰富.提出薄壳山核桃在云南省该区域内的适生环境,为该区域大力发展种植抛尼(Pawnee)、卡多(Caddo)、肖尼(Shawnee)3个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薄壳山核桃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基于荧光SSR标记结合高通量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稳定、准确的薄壳山核桃基因分型体系,用以分析各品种间亲缘关系并构建指纹图谱,旨在为薄壳山核桃品种鉴定与新品种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评价、品种选育与推广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选取薄壳山核桃及其近缘种54对SSR引物进行初筛,最终确定10对标记合成荧光引物用于后续分析。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对2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基因分型,利用软件统计位点数据并计算各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利用SSR标记间的相互组合构建薄壳山核桃不同品种的指纹图谱。通过等位片段的转化对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聚类,并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 ]10对荧光SSR标记共扩增出68条等位片段,平均为6.8个;位点Cc19最多,有12个等位基因,位点BFU-Jr19最少,有3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291 0~0.843 5(平均为0.588 3)。优选的4对核心引物Cc19、PM-GA31、PM-CIN4和PM-GA41组合能完全区分2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25个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在0.62~0.99之间,并聚类成2个大的类群,部分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聚类在一起,部分品种聚类不能与遗传背景完全对应。[结论 ]与传统的显性标记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相比,荧光SSR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构建薄壳山核桃品种指纹图谱切实可行,通量大且速度快,结果稳定可靠,通过标记组合可有效的对不同品种进行区分。在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中,建议增加杂交亲本数量,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选取一定数量效率更高的标记,以便最大程度地揭示薄壳山核桃品种间亲缘关系的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18.
常州金坛地区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黑斑病抗性田间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8月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薄壳山核桃种植园资源圃,调查了11个薄壳山核桃主要推广栽培品种果实黑斑病发病情况。结果显示,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大小依次为无性系3马汉无性系4无性系2无性系5绍兴坎扎金华无性系6波尼无性系1;薄壳山核桃的黑斑病发生与果实形状有一定的相关性,发病率和发病指数与果实长度成正相关,与果实宽度成一定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宜云南栽培的早实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以35个引种品种为材料,按照优良品种的选育程序和标准,进行初选、复选、决选、区域性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系列良种选育试验后筛选鉴定出优良性状突出并稳定的品种‘巴顿’。‘巴顿’平均单果重4.8 g,壳薄,出仁率56.86%,仁含油率73.2%,油酸含量69.94%,亚油酸含量20.38%,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600~1800 m的中、北亚热带气候区域栽培。本研究结果丰富了云南薄壳山核桃发展中可供选择的良种,为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水木农景股份有限公司是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公司从2009年起开始从事薄壳山核桃栽培试验,2013年建设73.33hm~2白兔薄壳山核桃产业孵化园,引进国内外优良种质资源,建设薄壳山核桃高效栽培示范园和标准化育苗中心。薄壳山核桃标准化育苗中心占地17.33hm~2,其中设施面积13.33hm~2、采穗圃4.00 hm~2;引进波尼、马罕、斯图尔特、威奇塔、肖肖尼等优良品种30余个,建设标准化育苗大棚32个、平顶棚6000m~2,大田设施16.67hm~2,可年产薄壳山核桃标准化容器苗15-20万株。公司采用标准化容器育苗技术,砧木苗当年嫁接率可提高至60%-80%,嫁接成活率95%,成苗率90%。采用30cm×30cm的2+1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