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一、宜香3724(川审稻2005014) 1.选育单位 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 2.品种来源 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恢复系绵恢3724组配育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利用两种不同氮效率杂交稻品种(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比较分析不同氮素浓度(N0、N1、N2分别为0、2.5、5 mmol/L)和不同水分胁迫(P0、P1、P2分别为0、5%、10%)条件下,不同氮效率杂交稻苗期在生理指标和农艺性状上表现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施氮水平,各品种的生理指标、农艺性状明显低于施氮水平,且两品种的光合色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氮积累量、苗高和茎粗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在施氮水平,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德香4103的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含量(除N2水平下降低)增加,脯氨酸含量先减后增,苗高和茎粗降低,干物质和氮积累量在N1水平下降,N2水平先减后增;宜香3724的可溶性糖含量(除N1水平下降)增加,干物质和氮积累总量先减后增,其余均与德香4103表现一致。复水处理后,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即不同程度的补偿效应;且从水分胁迫处理到复水处理后,两品种表现出来的氮素总量积累与干物质积累量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由以上可以看出不同氮效率品种对不同水氮的反应不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水氮协同作用,也得出N高效品种德香4103比N低效品种宜香3724有更强的适应氮、水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四川农业科技》2006,(11):10-11
十一、宜香3774 1.选育单位 宜宾市农科所。 2.品种来源 用自育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恢复系宜恢3774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江津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2014—2015年选择了12个水稻新品种,以当地常规品种Ⅱ优838作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综合分析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抗逆性、经济性状、产量、经济效益等。结果表明,适宜在江津区推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为Y两优1号、深两优5814、宜香2115、宜香1108、宜香725和Ⅱ优725,其它品种有待继续展示试验。  相似文献   

5.
一、品种来源宜香725系绵阳市农科所利用宜宾市农科所选育的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本所育成的优质恢复系绵恢725杂交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  相似文献   

6.
我院育成的宜香1A,配组了众多组合,审定形成了宜香系列品种。制种技术逐渐成熟,从宜香1577开始的单产几十公斤,到目前的单产200多kg/667m~2,高产田块达300kg/667m~2。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在制种生产的各个环节总结形成了一些关键性技术,在此分享给大家,以期能对宜香1A制种技术的提高作一些有益的铺垫。  相似文献   

7.
宜香1577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以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以亚种间重穗型恢复系宜恢1577作父本组配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同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1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四川省区试中籼迟熟优质米A组试验,平均亩产5  相似文献   

8.
参试品种川农优894、C两优华占、川香优569等相对宜香2115、宜香1108品种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5个参试品种与对照中优808相比产量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信息》2006,(6):25-27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08品种名称:宜香9号(区试代号:宜香优9号)选育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宜香1A×宜恢9号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2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2.9天。株型适中,株高124.7cm,每667m2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10.
宜香707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育成的不育系宜香lA与本所育成的恢复系蜀恢707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香型杂交稻。2005年6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05015)。一、主要特征特性1.米质优,香味浓经统一编号送检,宜香707糙米率79.6%、精米率71.4%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播期对油后直播杂交稻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选用30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设计6 种不同播期种植。结果表明,推迟播期对每株穗数、每穗着粒数、单株产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对结实率和千粒重产生了正面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各基因型水稻品种的千粒重和结实率降幅较小,每穗着粒数和每株穗数降幅较大,导致单株产量表现出随播期的推迟而显著降低。根据水稻单株产量在不同播期下的极差和变异系数,对参试的30个基因型水稻进行聚类分析,分为钝感型、中间型和敏感型3类。从中选出单株产量对播期推迟反应不敏感的6个品种院宜香3724,B优827,C优725,B优0301,宜香2308,红优2009。  相似文献   

12.
宜香9号是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与自育优质恢复系宜恢9号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优质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口性好、适应性强等特性。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长江上游稻区推广应用。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山区气候有其特殊性,为摸索适应山区栽培的一季稻品种,选择近年来审定的13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宜香2292、中优85、宜香1577、培两优慈四等品种的综合性状较好,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4.
宜香2292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继宜香1577(天协6号)之后培育的仅1个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最新通过国家审定.我中心首次引进该品种大面积作单季稻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宜,适应性广,抗性强,米质优等特点.产量达9000kg/hm2以上,并探索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优质杂交水稻多点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9个水稻品种进行了多点品种比较试验,比较分析了各个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抗逆性等。结果表明:内香8518、宜香725(对照)和宜香1979产量高,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水稻高产创建主推品种;内5优5399产量排第四位,且米质较好,可作为订单生产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6.
宜香2292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优质恢复系宜恢2292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香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其农艺性状优、香味浓、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广。2002年荣获四川省第三届“稻香杯”优质米称号,2004年通过国家和江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宜香101是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重穗型强恢复系贡恢101组配而成。2004-2005年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189.8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78%;2005年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836.3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8%。宜香101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等特点,广泛适用于我国南方稻区种植。2006年4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川南优质杂交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志彬  张秀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797-7798,7813
[目的]探索适宜川南地区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为川南地区水稻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香优10号、B优811、丰两优1号、宜香99E-4、川香9838为供试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5个处理,3次重复,调查记载5个品种的生育期,小区实收测产并取样室内考种。[结果]5个品种的生育期差异不明显。丰两优1号秧苗粗壮,分蘖能力强,根系生长旺盛,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高,产量高,综合抗性强;B优811长势稳定,产量较高,综合抗性良好;内香优10号分蘖能力差,千粒重小,结实率低,产量低,综合抗性良好;宜香99E-4和川香9838对稻瘟病表现中感且出现部分倒伏情况。[结论]丰两优1号适宜川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可作为川南地区水稻的主推品种,B优811可作为推广的辅助品种,内香优10号、宜香99E-4和川香9838不适宜作为川南地区水稻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宜贵州省锦屏县半机械直播的水稻品种,以宜香优2115为对照,选用野香AQ、野香优新华占、金两优1212、隆两优1212、中浙优8号、宜香1108、安优08、广引2号、广引1号在锦屏开展田间半机械直播试验,调查各品种的种植表现。从产量、生长性状、抗逆性等方面看,野香AQ、野香优新华占、金两优1212、隆两优1212、中浙优8号、宜香1108的种植表现与对照品种接近或更好,可作为当地半机械直播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对宜香3003、渝香203、内香2550、Q优6号、岗优364 5个杂交水稻品种岗优527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杂交水稻品种产量均比对照品种岗优527品种产量高,其中:岗优364最高,为10 582.5 kg/hm2,内香2550第2,为10 174.5 kg/hm2,宜香3003第3,为9 849.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