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使青薯6号在适宜地区发挥较大的增产潜力,为栽培管理提供技术依据,经多年试验和详细观察记载,从选地、备耕、播种及田间管理制定了马铃薯青薯6号的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2.
德令哈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于2005年引进青薯2号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在德令哈市进行试种观察,结果表明,青薯2号在该地区平均产量可达48120kghm-2。且具有耐旱、耐寒、耐盐碱、抗病性强的特点。本文结合该品种的特性及当地气候条件,提出了其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以‘费乌瑞它’马铃薯为试验材料, 在冬闲稻田进行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双膜覆盖(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和裸地等栽培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双膜覆盖的增温效果最好,出苗期内其平均土壤温度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和裸地栽培高0.33、1.93、2.89 ℃;双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裸地栽培的提早4、21、31 d;覆膜处理的马铃薯植株株高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但茎粗和主茎数均显著低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最高, 分别为31.18、28.54 t/hm2,小拱棚覆盖和地膜覆盖栽培次之,覆盖处理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的效益最好,为1.222万元/ hm2。  相似文献   

4.
<正>平安地区早春利用大拱棚内套小拱棚、栽培垄上覆地膜的三膜覆盖栽培马铃薯,收获期在4月下旬左右,较露地马铃薯提前上市期40天,每千克售价达4元;一般666.7m2产薯块2000-  相似文献   

5.
青薯9号马铃薯具有品质好、产量高等优点,在大通县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根据其特征特性,我们总结了的青薯9号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2个不同熟性的品种(早熟品种中薯5号、中早熟品种兴佳2号)为材料,选择5种不同地膜,设置黑膜(T1)、银黑膜(T2)、黑单白膜(T3)、黑单白膜+除草(T4)、黑双白膜(T5)、黑双白膜+除草(T6)、白膜(CK1)、白膜+除草(CK2) 8个处理,研究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块茎生长及杂草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方式对2个不同熟性品种的物候期的影响有差异,对早熟品种影响小,黑膜覆盖处理延长了中早熟品种的生育期;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中薯5号的出苗率、株高、单株块茎个数、单株块茎质量影响显著,黑膜覆盖增加了中薯5号单株块茎数,与CK2、T6、T4差异显著;随着地膜黑色部分面积的增加,块茎青薯率呈降低趋势,白膜、黑双白膜、黑单白膜、黑膜覆盖处理的青薯率依次降低,中薯5号的青薯率高于兴佳2号;黑膜较白膜配施除草剂处理抑草效果好,黑单白膜和黑双白膜的除草效果不如黑膜和银黑膜;白膜、黑单白膜、黑双白膜处理进行芽前封闭除草可以显著增产,以黑单白膜增产效果最好,产量最高;中薯5号和兴佳2号T4的产量最高,分别为3150、2683 kg/(667 m2),较CK2分别增产8.9%、4.5%;中薯5号T6的产量为2910 kg/(667 m2),显著高于CK1、T5、T3的;兴佳2号T1的产量2583 kg/(667 m2),显著高于T3的。不使用除草剂时,黑膜、银黑膜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2013年10月禄劝县引进青薯9号马铃薯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本文从栽培时期、种薯的选择与处理、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冬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西藏马铃薯主粮化和主食化进程,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于2017年在日喀则市、山南市、拉萨市、林芝市、昌都市、那曲地区、阿里地区的18个县区共繁殖青薯9号良种马铃薯426.667 hm~2。结果表明,青薯9号平均产量达40 020.30 kg/hm~2,较当地普通品种增产40.22%,平均增收69 360.60元/hm~2,总增收2 417.03万元。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了良种繁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不同覆盖物对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计4个马铃薯品种(荷兰14、闽薯1号、兴佳2号、青薯9号)与4种覆盖物(黑色农用膜、银灰色农用膜、白色农用膜、干稻草),研究不同覆盖物处理对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筛选出各品种马铃薯适宜的覆盖栽培模式。结果表明:覆盖干稻草处理的青薯9号产量最高,其次为覆盖银灰色农用膜处理的闽薯1号和覆盖干稻草处理的闽薯1号,3个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马铃薯品种适宜的覆盖物不同,荷兰14适宜的覆盖物为银灰色农用膜和干稻草,青薯9号适宜的覆盖物为干稻草,兴佳2号适宜的覆盖物为黑色农用膜,闽薯1号适宜的覆盖物为银灰色农用膜和干稻草。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从青海省农科院引进的青薯2号、青薯6号、青薯8号、青薯168与当地大面积马铃薯品种克新4号进行对比种植试验,从试验结果发现,青薯6号品种生长势强,各种性状表现较好,而且抗病性强,产量高,通过继续的多点多季示范,总结出适合当地的高产栽培技术并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地区马铃薯青薯2号优质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永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15-1017
[目的]研究柴达木地区青薯2号马铃薯高产优质的密度,及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的最优组合。[方法]在柴达木地区利用4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青薯2号马铃薯的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与其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商品薯含量、淀粉产量的回归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在柴迭木地区,青薯2号块茎产量、淀粉产量最高的最优组合为密度6.75×10^4粒/hm^2、纯氮125.00kg/hm^2、P2O5 120.00kg/hm^2、K2O 250.00kg/hm^2;商品薯产量最高的最优组合为密度6.75×10^4粒/hm^2、纯氮199.32kg/hm^2、P2O5 95.67kg/hm^2、氧化钾199.32kg/hm^2。[结论]在柴达木地区,青薯2号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商品薯产量、淀粉产量与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之间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2.
青薯9号秋覆膜与露地栽培丰产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秋覆膜栽培比露地栽培生育进程加快、生育阶段提前、生育期延长11 d;秋覆膜栽培平均产量52 026 kg/hm2,露地栽培平均产量34 017 kg/hm2,增产53%,纯收入增加24 577.28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从播种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方面介绍高淀粉马铃薯青薯3号丰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该品种的大田栽培。  相似文献   

14.
通过总结新引进的青薯9号马铃薯新品种在当地标准化种植示范中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和块茎品质等综合性状,客观地评价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我县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及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示范结果表明,青薯9号在当地种植的所有品种中增产明显,产量位次排列第一,在抗病虫害、抗逆性等方面表现特别突出,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种植。青薯9号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将是当地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一、马铃薯种植概况 马铃薯在湟中县栽培历史悠久,农民在长期种植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管理、贮藏经验。湟中县马铃薯在全县川、浅、脑三类地区均有种植,主要品种有青薯2号、青薯9号、下寨65、乐薯1号、青薯168等。随着产业结构需求量日益增大,全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马铃薯已成为湟中县广大农民的主要粮食作物、环境资源利用的优势作物和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6.
早春时节,鲁南地区利用大拱棚内套小拱棚,栽培垄上覆地膜的三膜覆盖栽培马铃薯,收获期在4月下旬,较露地马铃薯上市期提前40天,每千克售价达5元,一般每667平方米产薯块2000~2500千克,收入10000余元。  相似文献   

17.
经山东省农业厅专家测产验收,2011年平阴县白庄村马铃薯高产攻关田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4722.4千克。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一、选用良种和脱毒种薯选用结薯早、块茎膨大快、高产、优质、抗病的荷兰7号G2或G3代脱毒种薯。二、采用"三膜"覆盖马铃薯"三膜"覆盖即春暖大棚内套小拱棚,栽培垄上覆地膜。春暖大棚按顶高1.8米、宽6米的标准建设,在土  相似文献   

18.
针对西吉县生态气候条件和青薯9号马铃薯的特性,总结出选用优质种薯,合理施肥,适期、适法播种,合理密植,病害防治技术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青薯2号是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选育,1999年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20.
李讷 《农家参谋》2022,(3):69-71
马铃薯作为我国主要粮食农作物,马铃薯产量的高低会对农民经济收入产生直接影响.经过相关人员对马铃薯种植密度研究发现,马铃薯种植密度的对马铃薯产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将马铃薯种植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对种植农户经济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十分重要."青薯9号"作为青海地区马铃薯主要种植品种之一,对"青薯9号"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